APP下载

陆鸿元从三焦气化论治气虚湿遏型盗汗案三则*

2020-01-10康年松刘华骅陆城华胡聆白陆鸿元

浙江中医杂志 2020年1期
关键词:脉弦五苓散泽泻

康年松 刘华骅 陆城华 胡聆白 陆鸿元

1 余姚市中医医院 浙江 余姚315400 2 江苏省海安怀仁中医诊所 江苏 海安226602 3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 上海200032

陆鸿元主任中医师是上海市名中医,师从沪上中医泰斗徐仲才先生,为徐小圃和祝味菊的再传弟子。盗汗属于水液代谢异常之病,陆老以调畅三焦气化为本,灵活治疗。现介绍典型病案三则,以飨读者。

案1 钱某,男,31 岁。2018 年1 月5 日就诊。主诉:盗汗3月余。病史:入冬盗汗,每周3~4次,汗后身热感,手足心热。平素胃肠不佳,大便日行1 次,质偏烂。无心悸,无口干,胃纳可,夜寐可。晨起乏力。舌红、苔厚腻,脉弦细,沉取滑而有力。处方:黄芪、制黄精、太子参、桑白皮、地骨皮各15g,茯苓30g,苍术、生地、防风、泽泻、猪苓、熟地、木香、黄芩、益智仁、金樱子、黄柏、炙甘草各9g,肉桂、黄连各3g。14剂后复诊,盗汗基本消失。

案2 黄某,男,37岁。2018年1月12日就诊。主诉:盗汗1年余。病史:盗汗,量多,汗后身热,乏力,口干,大便溏烂,日行1~2 次,食甜后胃脘痞满,偶伴反酸,口苦,寐浅,鼾声,舌红、苔黄厚腻,脉弦。处方:黄芪、丹参各15g,茯苓、冬葵子、粉萆薢、煅瓦楞子各30g,苍术、防风、郁金、猪苓、泽泻、大腹皮、桔梗、枳壳、黄柏、炙甘草各9g,肉桂、黄连各6g。14 剂后复诊,盗汗明显减轻,偶颈部出汗。

案3 翁某,女,38岁。2018年1月21日就诊。主诉:盗汗1 周。病史:外感风邪经治已愈,后出现盗汗,颈部胸背部为主,汗后身冷,无咳嗽咳痰,无恶心呕吐,无心悸胸闷,胃纳欠佳,夜寐欠安,无神疲乏力,无腹痛腹泻,二便如常,舌淡红、苔薄腻,脉弦细。处方:生黄芪、炒白术、生牡蛎各30g,生山楂、瘪桃干各20g,茯苓、炒鸡内金、煅龙骨各15g,桂枝、炒白芍、防风各10g,苍术、泽泻各12g,猪苓、防己各6g。7 剂后复诊,汗证已愈,夜寐欠佳,舌淡红、苔薄,脉弦细,予归脾汤善后。

按语:气虚湿遏型盗汗既有水湿(湿热)内留,又有气虚不运,病情复杂,治疗颇为棘手。陆老以调畅三焦气化为本,兼顾肺脾肾三脏。《灵枢·五癃津液别》言:“天暑衣厚则为汗,天寒衣薄则为溺与气。”陆老体悟盗汗是机体气化失常,水湿外溢,主用通阳化气、行水利湿的五苓散。三焦乃“中渎之府也,水道出焉,属膀胱”,《医门棒喝》言其“司一身表里升降之气,内自脾胃,外达肌肤,必有三焦专输,故三焦气和,则内外通利……然其升降之机,又在脾之健运”,因此五苓散中“用术健脾,以桂通阳,阳气运化,水道流行,乃以二苓、泽泻导入膀胱而泄”。

陆老认为气虚湿遏型盗汗以气虚卫弱为重要前提。“肺为水之上源”,主通调水道,通过宣发作用将水谷精微输布于全身,外达皮毛;通过肃降作用将多余的水液通过三焦下行,经肾和膀胱的气化作用形成尿液排出体外。若肺气不足,失于宣肃,肺气无权,则出现津液气化失常。睡眠中卫气“入于阴”,肌表之卫阳亦随之减少,“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阖”的作用减弱,腠理失固而盗汗。因此,陆老常选用玉屏风散、黄芪桂枝五物汤、泻白散、桂枝汤等以治水之上源,调和营卫。五苓散合用玉屏风散、黄芪桂枝五物汤等已暗含顾护脾肾之意,陆老“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常选用补肾滋阴、清热收敛等法。若湿邪较甚,陆老常合用平胃散等以燥湿运脾而治中焦。若肾阴下亏,龙雷之火上燔,陆老常合用清骨散、当归六黄汤、知柏地黄汤等以清潜龙雷之火。若肾阳不足,内不能蒸腾水液,外不能固摄汗液,陆老常合附子、苁蓉等以温肾扶阳。陆老认为三焦气化失常,脏腑功能失调,水湿运行失其常度,泛溢于肌腠,是气虚湿遏型盗汗的病机。临证以五苓散组方治疗盗汗,方随证转,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取得比较满意的疗效。

猜你喜欢

脉弦五苓散泽泻
泽泻到底“毒”不“毒”
基于数据挖掘丹葛五苓散治疗CHF作用机制及实验验证
国医大师唐祖宣应用五苓散经验
国医大师熊继柏治胃痛医案两则
针灸联合茵陈五苓散加减治疗男性湿热上蒸型脂溢性脱发的效果分析
手脚冰凉,两张古方暖起来
五苓散治盗汗
泄热渗湿的建泽泻
泽泻汤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