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也说《诗经》“硕鼠”

2020-01-09朱彦民

跨世纪 2020年4期
关键词:毛诗蝼蛄硕鼠

朱彦民

提到《诗经·魏风·硕鼠》,我们都耳熟能详: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逝将去女,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

硕鼠硕鼠,无食我麦。三岁贯女,莫我肯德。逝将去女,适彼乐国。乐国乐国,爰得我直。

硕鼠硕鼠,无食我苗。三岁贯女,莫我肯劳。逝将去女,适彼乐郊。乐郊乐郊,谁之永号。

对于这首诗的主旨,古今看法分歧不大。古人认为此诗为讽刺统治者“重敛厚赋”之作,后世学人多遵此说。比如《毛诗序》云:“《硕鼠》,刺重敛也。”郑玄笺:“大鼠大鼠者,斥其君也。”孔颖达《毛诗正义》曰:“国人疾其君重敛畏人比之硕鼠。言硕鼠硕鼠,无食我黍,犹言国君国君无重敛我财。”朱熹《诗序辨说》曰:“此亦托于硕鼠以刺其有司之词,未必直以硕鼠比其君也。”姚际恒《诗经通论》:“此诗刺重敛苛政,特为明显。”今人也多认为这首诗是反对剥削、向往乐土的民声。

一、关于“硕鼠”解释的分歧

对于诗中的“硕鼠”,究竟为何物,古今说法并不统一。归纳起来,主要有三种不同的说法:

其一,古人最早就是从字面意义上讲,“硕,大也”,“硕鼠”就是大老鼠。如《毛诗序》:“其君重敛,蚕食于民,不修其政,贪而畏人,若大鼠也。”郑玄笺:“硕,大也。大鼠大鼠者,斥其君也。”孔颖达疏曰:“硕,大。”“言贪而畏人,若大鼠然。”朱熹《诗集传》:“民困于贪残之政,故托言大鼠害己而去之也。”都是这个意思。

其二,“硕鼠”就是田鼠。古人评诗者有注“硕鼠”为田鼠者,比如唐孔颖达《毛诗正义》引晋郭璞曰:“大鼠,头似兔,尾有毛,青黄色。好在田中食粟豆,关西呼鼩鼠。”三国吴陆玑《毛诗草木鸟兽鱼虫疏下》云:“今河东有大鼠,能人立,交前两脚于颈上,跳舞,善鸣,食人禾苗。人逐则走入树空中。亦有五技,或谓之雀鼠,其形大,故序云‘大鼠也’。魏国,今河北县是也。言其方物宜谓此鼠,非鼫鼠也。”此处的“关西大鼠”(鼩鼠)和“河东大鼠”,都指田鼠之一种。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认为“硕”即“鼫”之假借,“硕鼠”即“鼫鼠”,举上述所谓田鼠为“硕鼠”之例证。余冠英《诗经选》注:“硕鼠,就是《尔雅》的鼫鼠,又名田鼠,啮齿类动物,穴居河川沿岸,吃豆粟等物。北方俗称地耗子。”[1]122

其三,“硕鼠”指蝼蛄。《尔雅·释虫》:“螜,天蝼,蝼蛄也。”邢昺《尔雅疏》:“螜,一名天蝼,一名硕鼠,即今之蝼蛄也。”郑樵《通志·昆虫草木略第二》:“蝼蛄曰螜,曰天蝼,曰蝚,曰蛖蝼,亦曰蟪蛄,故《尔雅》云:‘螜,天蝼,又曰蝚,蛖蝼。’《方言》云:‘南楚谓之杜枸,此物颇协神鬼,昔人狱中得其力者,今人夜忽见出,多打杀之。言为鬼所使也。’《荀子》所谓‘梧鼠五技而穷’,蔡邕《劝学篇》云‘硕鼠五能不成一技者’,此物尔。”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蝼蛄,一名仙姑,一名蟪蛄,一名蝼蝈,一名石鼠,一名梧鼠。”又曰:“《周礼注》云:‘蝼,臭也。此虫气臭,故得蝼名。曰姑,曰婆,曰虫之名。蟪蛄同蝉名,蝼蝈同蛙名,石鼠同硕鼠名,梧鼠同飞生名,皆名同物异也。’”

二、“硕鼠”不可能是大老鼠或田鼠

“硕鼠”不可能是大老鼠。

老鼠吃粮食,主要吃家里盛放的或粮仓中的黍、麦等,它一般不会毁坏庄稼。即言其“无食我黍”“无食我麦”都可以,但不能说它“无食我苗”。这是农业常识。

可能古人也看出了这一说法的不妥,所以《毛诗传》说“无食我苗”之苗为“嘉谷”。孔颖达《毛诗正义》也说:“黍麦指谷实言之,是鼠之所食。苗之茎叶,以非鼠能食之,故云嘉谷,谓谷实也。谷生于苗,故言苗以韵句。”其实,孔氏训苗为谷实,不仅于古无征,古人作诗不可能因为押韵的需要而因辞害意,且违反农业生产常识,庄稼苗不能称为粮食,曲为之说,殊不足据。

其实,《硕鼠》中的“黍”“麦”“苗”,在此都是指长在地里的庄稼幼苗,分别指黍苗、麦苗、禾苗,即未成熟的黍谷、小麦和谷子。如《诗经·黍离》:“彼黍离离,彼稷之苗。”疏曰:“苗谓禾未秀。”《论语·子罕篇》:“苗而不秀者有矣夫。”《春秋公羊传》庄公七年:“秋大水,无麦苗。”何休注曰:“苗者禾也。生曰苗,秀曰禾。”《仓颉篇》:“苗,禾之未秀者也。”《说文·草部》:“苗,草生于田者。”而老鼠只是祸害成熟的谷物,不会啮噬庄稼幼苗。正如陆玑《毛诗草木鸟兽鱼虫疏》所说:“今大鼠又不食禾苗。”

“硕鼠”也不可能是田鼠。

田鼠体型粗笨,多数为小型鼠类,且以地下生活为主,四肢短粗有力,爪发达,门齿粗壮,适于挖掘复杂的洞道,庄稼成熟时攫取谷物和瓜果储藏在洞里,为过冬之用。华北农村方言称之为“土耗子”“搬虫儿”。一般来讲,田鼠也不会毁坏庄稼苗,只是在秋季庄稼成熟时盗取谷物。所以对于田鼠来讲,也可以说它“无食我黍”“无食我麦”,却不能说它“无食我苗”。

上举郭璞、陆玑等人所谓的“关西大鼠”(鼩鼠)和“河东大鼠”,也都是田鼠之一种,为哺乳类动物小型鼠类,《尔雅·释兽》“鼩鼠”,郭璞注:“小鼱鼩也。”徐珂《清稗类钞·饮食·青海人食鼩鼠》:“青海有鼩鼠,窟处土中,黄灰色,较家鼠身肥短,尾不及寸。”田鼠一般都是小型鼠类,难当“硕鼠”。而且,不管是大老鼠还是田鼠都“贪而畏人”(《毛诗序》),“人逐则走”(陆玑《毛诗草木鸟兽鱼虫疏》)。这与《硕鼠》中所说的人“逝将去汝”,恰好相反。因此,将“硕鼠”视为大老鼠或者田鼠是无法解释的。

三、“硕鼠”应为蝼蛄

根据古代文献的记载,蝼蛄也叫“硕鼠”。《艺文类聚》卷九十五引汉樊光云:“《诗》硕鼠,即《尔雅》鼫鼠也。”晋崔豹《古今注》“鱼虫”:“蝼蛄,一名天蝼。一名螜。一名硕鼠(一本作鼫鼠)。有五能而不成伎术。”《尔雅·释虫》:“螜,天蝼。”晋郭璞《尔雅注》:“蝼蛄也。《夏小正》曰:‘螜则鸣。’”宋邢昺《尔雅疏》:“螜,一名天蝼,一名硕鼠,即今之蝼蛄也。《夏小正》者,《大戴礼》之篇名。以虫、鱼、草、木正十二月之节候,起于夏后氏,故曰《夏小正》。其三月云‘螜则鸣。螜,天蝼’是也。”《广韵》入声二十二昔:“鼫,鼫鼠,蝼蛄。”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蝼蛄,一名仙姑,一名蟪蛄,一名蝼蝈,一名石鼠,一名梧鼠。”又曰:“蟪蛄同蝉名,蝼蝈同蛙名,石鼠同硕鼠名,梧鼠同飞生名,皆名同物异也。”又曰:“鼫鼠处处有之,居土穴、树孔中……好食粟、豆,与鼢鼠俱为田害。”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鼫,《古今注》,‘蝼蛄,一名鼫鼠。今目验蝼蛄,实似此五技,故即以鼫鼠之名名之。’”牟应震《毛诗质疑物名考》:“硕鼠,即鼫鼠。《古今注》,‘蝼蛄也’。方首、短翘,六足。前二足如鼢鼠,故以鼠名。其前身涩,后身滑。以羽鸣。春苗生时,恒穿田为苗害。故曰‘无食我苗’。又名梧鼠。”

蝼蛄,不同地区有不同的叫法,如又称耕狗、蜊蛄、蝲蝲蛄、地蝲蛄、拉拉蛄、地拉蛄、扒扒狗、地狗子、土狗、土狗崽、蠹蚍(度比仔)、剪柳仔、蟪蛄、天蝼、蝼蝈、仙姑、石鼠、鼫鼠、梧鼠等。古典文献中对蝼蛄还有别的称呼,比如《尔雅·释虫》:“蝚,蛖蝼。”郭璞注:“蛖蝼,蝼蛄类。”邢昺疏:“释曰:案《方言》云:‘蛄诸谓之杜蛒。蝼蛭谓之蝼蛄,或谓之蟓蛉。南楚谓之杜狗,或谓之蛞蝼。’然则此言蝚及蛖蝼者,亦蝼蛄之异名耳。”刘师培《虫名今释》:“杂色为蛖,今蝼蛄有身杂采色者,殆即《尔雅》之蛖蝼。”

蝼蛄为地下昆虫,背部一般呈茶褐色,腹部一般呈灰黄色,身体梭形,前脚大,呈铲状,适于掘土,有短翅,有尾须。蝼蛄通常栖息于地下,潜行土中,形成隧道,使作物幼根与土壤分离,因失水而枯死。又喜吃新播的种子,咬食作物根部,对作物幼苗伤害极大。既然蝼蛄也是可以称“硕鼠”,而蝼蛄是能够危害庄稼“黍”“麦”“苗”等。那么把“硕鼠”指认作蝼蛄,则比大老鼠和田鼠,就显得合理的多了。

另外,在蝼蛄这个意义上的“硕鼠”,也有被称作“鼫鼠”和“五技鼠”的。比如汉樊光《尔雅注》言“硕鼠”即“鼫鼠”。晋《古今注》记载“五技鼠”:“有五能而不能成伎术:一、飞不能过屋;二、缘不能穷木;三、没不能穷谷;四、掘不能覆身;五、走不能绝人。”五代马缟《中华古今注》卷下云:“蝼蛄,一名天蝼……一名石鼠。有五能而不成伎术,其一曰飞不过屋,其二曰缘不过木,其三曰泅不度谷,其四曰掘不能覆其身,其五曰走不能绝人。”其实这个“鼫鼠五技”的明确记载,最早见之于东汉许慎《说文解字》。《说文·鼠部》:“鼫,五技鼠也。能飞不能过屋,能缘不能穷木,能游不能渡谷,能穴不能覆身,能走不能先人。从鼠石声。”而许慎这个说法,极有可能是化荀子语而来。《荀子·劝学》:“螣蛇无足而飞,梧鼠五技而穷。”而《大戴礼·劝学》作:“鼫鼠五技而穷。”孔颖达《周易正义》:“晋如鼫鼠者,鼫鼠有五能而不成伎之虫也……晋如鼫鼠,无所守也者。蔡邕《劝学篇》云:‘鼫鼠五能,不成一伎。’王注曰:‘能飞不能过屋,能缘不能穷木,能游不能度谷,能穴不能掩身,能走不能先人。’《本草经》云:‘蝼蛄一名鼫鼠。’谓此也。”陆德明《经典释文·周易音义》:“鼫,音石。子夏传作硕鼠。鼫鼠,五技鼠也。《本草》,‘蝼蛄。一名鼫鼠。’”《尔雅》“硕鼠”犍为文学注:“《诗》,‘硕鼠’,五技鼠也。”《毛诗正义》引孙炎注:“鼫鼠,五技鼠也。”《颜氏家训·省事》:“多为少善,不如执一;鼫鼠五能,不成伎术。”可见,此“五技”是大老鼠和田鼠所不具备的。

蝼蛄具备“鼫鼠”之“五技”,有飞、缘、游、穴、走五种本领。但前翅短小,飞不能越屋脊;前足可以挖掘,却不能从土中取食;能爬却爬不上屋顶;能游却游不过小河;能走却跑不过人。对于蝼蛄能飞,古人也有认真观察。比如《埤雅》引三国魏人孙炎所撰《尔雅正义》之说:“螜是雄者,喜鸣善飞。雌者腹大羽小,不能飞翔。”郝懿行《尔雅义疏》说:“蝼蛄翅短,不能远飞,黄色四足,头如狗头。”对于蝼蛄的这些本领,尤其是其中的飞、缘等,都是大老鼠和田鼠难以具备的技能。虽然蝼蛄的这些本领不高,但其潜入地下啃噬农作物根苗,危害是很大的。

而且,“鼫”“硕”两字古音相同,皆禅母铎部,既双声又叠韵,可以通假。故而《尔雅·释兽》“鼫鼠”,郝懿行《尔雅义疏》:“鼫与硕古字通。”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硕,即鼫之假借。”陆玑《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引樊光谓:“硕鼠,即《尔雅》鼫鼠也。”这从音韵学上也可说明“硕鼠”就是蝼蛄(鼫鼠)。

除了《诗经·魏风》中的“硕鼠”为“蝼蛄”之外,《易经》也有“硕鼠”。《易经·晋卦》九四爻辞有“晋如鼫鼠,贞厉”。《子夏易传》(《经典释文》引)和郑玄注(《周易正义》引)作“硕鼠”,《周易集解》亦作“硕鼠”。《尔雅·释兽》:“鼫鼠,五技鼠也。”《九家易》亦训作“五技鼠”。如前所述,“五技鼠”就是蝼蛄。此“鼫鼠”(“硕鼠”)也应该解作蝼蛄。而马王堆帛书易《六十四卦·溍(晋)卦》九四爻辞则作“炙鼠”。炙,古音照纽禅部;鼫,古音铎纽禅部。炙、鼫为叠韵字,照禅临纽旁转,两字通假通用。古书由石得声之字有可与炙通者,比如《吕氏春秋·本味》:“肉之美者,猩猩之唇,獾獾之炙。”陈奇猷校释引王念孙《广雅疏证》曰:“炙,读为鸡跖之跖。”[2]6《3说文·足部》:“跖,足下也。从足石声。”段玉裁注曰:“跖,又作。”故而“炙鼠”就是“石鼠”“鼫鼠”“硕鼠”。苏颂《本草图经》“炙鼠”引《广雅》亦作“硕鼠”。朱起凤《辞通》曰:“炙字作硕,声之近也。”《广雅·释虫》全文是:“炙鼠,津姑、蟓蛉、蛞蝼、蝼蜮、蝼蛄也。”因此王念孙《广雅疏证》曰:“《易言》‘晋如鼫鼠’,或可以蝼蛄为说耳。”

《晋卦》的其他爻辞,如“晋如摧如”“晋如愁如”“晋其角”,都是不畏艰难、积极进取、雄伟刚健的卦象,都比较吉利。唯独九四爻辞为“晋如鼫鼠,贞厉”。何以如此?《周易集解》引《九家易》:“鼫鼠喻贪,谓四也:体离欲升,体坎欲降,游不度渎,不出坎也;飞不上屋,不至上也;缘不极木,不出离也;穴不掩身,五坤薄也;走不先足,外震在下也。五伎皆劣,四爻当之,故曰‘晋如鼫鼠’也。”这是从象数角度引用“鼫鼠”“五技鼠”来说明卦象含义,并与《诗经·硕鼠》相印证。其实“鼫鼠”就是蝼蛄,而蝼蛄有一种生活习性,就是喜欢倒退爬行,尤其在洞穴内可以倒退疾行,这与其地下穴居密切相关。所以“晋如鼫鼠”不同于其他卦爻辞性质,是说如果一个人像蝼蛄那样前进后退犹豫不决,则是不能有好的结果的,所以占断语词为“贞厉”。这用大老鼠、田鼠等解释不通,所以也只能是蝼蛄。

但是也有些清代学者不同意将“鼫鼠”当作“五技鼠”、将“蝼蛄”视为“硕鼠”者。比如郝懿行《尔雅义疏》:“‘石、鼫、硕俱声义同。’但《广雅》‘炙鼠’不谓硕鼠。《诗》言硕鼠,又非蝼蛄。《本草》蝼蛄亦无鼫鼠之名,此皆误耳。”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崔豹《古今注》乃云,蝼蛄一名鼫鼠。有五能而不成技术。此语殊误。蝼蛄不妨名鼫鼠,要不得云有五技也。倘许谓蝼蛄,篆必次于部末。如黾部之蝇、蛛,马部之骡、驴、等字矣。”胡承珙《毛诗后笺》:“至崔豹《古今注》蝼蛄一名硕鼠之说,更与诗无涉,无论。蝼蛄不得有五技,亦岂能食禾黍者乎。”

对于这些说法,王恩田先生有非常有力的反驳:

上引诸说俱有未安。郝懿行认为《尔雅》炙鼠,不谓硕鼠。《本草》亦无鼫鼠之名。殊不知(唐)苏颂《本草图经》引《广雅》“炙鼠”正作“硕鼠”。又如陆德明、孔颖达引《本草经》:“蝼蛄一名鼫鼠。”可证郝氏所谓“《本草》亦无鼫鼠之名”的说法有误。郝氏虽然知道“石、鼫、硕声义俱通”,但却不承认石鼠、鼫鼠、硕鼠、炙鼠与蝼蛄系同物异名,未免失之于泥。《说文解字》是字典不是研究动物分类的著作。同部首下所收诸字不一定属于同一种属。如虫部下有“大蛇可食”的蚦,有“鼠妇也”的蟠,有“龙之属”的蛟,有“短狐也”的蜮,有“善援禺属”的蝯,有水生的蚌、蟹、虾蟆,也有天上飞的蝙蝠。甚至还有无生命的自然现象“虹”等等。再如黾部下有水生动物鼋、鳖,也有陆上爬行虫类蜘蛛、飞虫苍蝇等等。例证繁多不赘引。因此段氏根据《说文》把“鼫”字收入鼠部,作为鼫鼠不是蝼蛄的论据并无任何说服力。尤其令人怪异不解的是,渊博如段若膺,居然不知蝼蛄有“五技”。无他故,未能像其同道朱骏声那样,走出书斋“目验”蝼蛄体态习性的缘故。至于胡氏承珙,不仅不知蝼蛄有“五技”,而且居然提出蝼蛄“岂能食禾黍者乎”的妙问。[3]

当然前辈学者中并非都持这样的观点。上举郝懿行同乡栖霞牟应震《毛诗质疑物名考》,对有关“硕鼠”的考证就足以驳斥上述说法:

硕鼠,即鼫鼠。《古今注》:“蝼蛄也。”方首、短翘、六足。前二足如鼢鼠,故以鼠名。其前身涩,后身滑。以羽鸣。春苗生时,恒穿田为苗害。故曰“无食我苗。”又名梧鼠。《荀子》曰:“梧鼠五技而穷。”能飞不能上屋,能缘不能穷木,能走不能先人,能穴不能掩覆身,其为蝼蛄无疑也。而《尔雅》以硕鼠入鼠部,陆、郭因之,误也。其所以又名梧鼠者,梧与硕、石同音也。[4]334

牟氏既通晓书本知识,更重视农业实践,勤于观察,因此他获取书本记载以外的知识,故而能够得出更加符合事实的结论。

新发现的出土文献也颇能说明问题。除了前面所举的马王堆帛书易材料之外,战国简牍文字中也有这方面的证据。比如最近公布的《安徽大学藏战国竹简(一)》中,也有《诗经·硕鼠》,三章之中,首章作“==”,二三章作“石==”[5]43-44,122,均为“石鼠石鼠”的异体字写法。硕,上古音位禅纽铎部;石,也是禅纽铎部,两字古音既双声又叠韵,可以同音通假。

古文献中,“硕”“石”两字通假之例颇多,比如《吕氏春秋·尊师》:“高何县子石,齐国之暴者也。”《墨子·耕柱》作“县子硕”。《易经·蹇卦》上六爻辞:“往蹇来硕,吉,利见大人。”上博简本易该卦该爻辞也作“来硕”。《易经·剥卦》上九爻辞:“硕果不食,君子得舆,小人剥庐。”马王堆帛书易《六十四卦·剥卦》上九爻辞“硕果”作“石果”。《诗经·卫风·硕人》:“硕人其颀,衣锦褧衣。”《汉鲁诗镜》铭文镌刻该诗作“石人”[6]。《说文·页部》:“硕,头大也。从页,石声。”指为从页石声的形声字,然其“常只切”的读音与“石”难以相协。而《经典释文》:“硕音石。”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也说:“硕与石二字互相借。”故而安大简本《诗经》“石鼠”直可读为“硕鼠”。

不仅如此,文献记载中也恰恰有称蝼蛄为“石鼠”者,比如汉郑玄《周礼注》云:“蝼,臭也。此虫气臭,故得蝼名。曰姑,曰婆,曰虫之名。蟪蛄同蝉名,蝼蝈同蛙名,石鼠同硕鼠名,梧鼠同飞生名,皆名同物异也。”(《本草纲目》“虫部”引)《古今注》“鱼虫”:“蝼蛄……一名石鼠。”《中华古今注》卷下云:“蝼蛄,一名天蝼……一名石鼠。”《广韵》:“蝼蛄一名仙蛄,一名石鼠。”《神农本草经》云:“蝼蛄为石鼠。”(陆玑《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引)毛晋《陆氏诗疏广要》云:“据陆氏云:蝼蛄为石鼠,物异名同也。”李时珍《本草纲目》虫部:“蝼蛄(《本经》下品)。释名:蟪蛄(《本经》)、天蝼(《本经》)、仙姑(《古今注》)、螜(音斛,《本经》)、蝼蝈(《月令》)、石鼠(《古今注》)、梧鼠(鼯鼠)。”明慎懋官在《华夷花木鸟兽珍玩考·硕鼠》说:“《毛诗》曰:‘硕鼠硕鼠,无食我黍。’《诗义疏》曰:‘樊光谓即《尔雅》鼫鼠也。’亦有五伎,或谓雀鼠。其形大,故叙云石鼠也。”载籍累累,不烦备举。故称《诗经》“硕鼠”即“石鼠”“鼫鼠”,也就是昆虫蝼蛄。

总之,不论从农业常识来讲,还是从动物习性去说,抑或从文字声训而论,《诗经·魏风·硕鼠》之“硕鼠”,不当训为大老鼠或者田鼠,训为昆虫蝼蛄则文从字顺,于义为长。

猜你喜欢

毛诗蝼蛄硕鼠
硕鼠
安大简《诗经》虚词异文考略
从出文看《毛诗正义》单疏本到十行本的演变
一只蝼蛄里的尊重
不靠谱的蝼蛄
敦煌写本《文选》李善注引《毛诗》考异
《毛诗》与三家《诗》异同研究综述
猪保硕鼠
一只蝼蛄里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