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两路”精神的内涵分析与高校育人价值

2020-01-09罗夏梓平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7期
关键词:筑路军民中华民族

■罗夏梓平

(四川旅游学院外国语学院,四川 成都 610100)

20世纪50年代初,为促进民族团结,巩固西南边境。党中央做出了全力修筑“川藏公路”和“青藏公路”两条进藏公路的重大部署。筑路军民11万人不畏艰险、奋勇拼搏,3000多名英烈捐躯高原,于1954年建成了总长4360公里的川藏、青藏公路,结束了西藏没有现代公路的历史,创造了我国交通史上的宏伟壮举,还铸就了世界公路建设史上的伟大奇迹。“两路”建设具有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和务实为民的时代精神。由此形成了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的“两路”精神。

从高校育人的角度来看,“两路”精神是一种宝贵的教育资源,一方面继承和发扬“两路”精神有利于大学生塑造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的人格,从而为建设祖国作出贡献;另一方面,“两路”精神的育人实践不仅是高校教育的创新,也是育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探究“两路”精神中的中华民族精神,并将这种文化精神与现实生活相结合,赋予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新思路。这对高校育人体系建设具有积极的推进作用。

一、“两路”精神的内涵

2014年8月6日,在川藏、青藏公路通车6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将“两路”精神概括为“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顽强拼搏、甘当路石,军民一家、民族团结”[1]。“两路”的修建和养护积淀、延续了筑路英雄们可贵的精神,并转化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品质。

“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是对筑路军民革命英雄形象的最佳诠释。在人与自然的斗争中,筑路军民面对高山峡谷、地震滑坡、沼泽险滩等自然灾害。表现出不惧万难、勇于抗争的革命英雄气概。军民协作,为了新中国的建设,为了边疆的稳定,不仅延续了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精神,还将在历史的长河中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顽强拼搏、甘当路石”的精神是对筑路军民甘于奉献的最佳诠释。面对自然条件的险峻、筑路设备的有限,筑路军民发挥主观能动性,克服艰难险阻,在实践中摸索经验,创造性地解决了冻土、桥梁建设、养护等技术难题,从而实现了“两路”的畅通。这些都是筑路军民不畏艰险、顽强拼搏的结果,他们将自己的青春献给了祖国的交通事业,把自己的生命献给了这片土地,实实在在地诠释了“前人种树,后人乘凉”的革命奉献精神。

“军民一家、民族团结”的精神是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最佳诠释。中华民族作为一个自觉的民族实体,是在近百年来中国和西方列强的对抗中出现的,但作为一个自在的民族实体,则是在几千年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2]。中华民族这一有机团体是民族团结合作的良好基础。从历史来看,中华民族越是在艰难的时候,越能体现出整个民族齐心协力的奋勇精神。“军民一家亲,军民鱼水情”更折射出军民水乳交融、血肉相连的情谊。无论什么时候,无论在什么环境,革命军人永远与人民站在一起,汉族同胞永远与各少数民族同胞齐头并进。各民族团结一致、互帮互助的民族关系不仅体现了各民族的爱国主义情怀,还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有力保障。

二、“两路”精神的内涵体现

从“两路”精神的内涵来看,形成了自强不息、团结和谐、爱国为民的内在精神价值,它不仅是中华民族在精神形态上的基本特点,也是中华民族精神在当代的最好延续。

(一)“两路”精神的“自强不息”体现

常言道“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而“藏道远比蜀道难”。面对险峻的地势、严酷的气候,筑路军民不畏艰险,在峡谷激流上开辟道路。凡是可能被河水冲刷的路基,全部改用混凝土,增加道路的寿命。在海子山到义敦沟这一段,在一年仅有六个月的施工期,且夏季泥石流频繁的情况下,如期改造完成。这些筑路成果都是军民顽强意志和自强不息的最佳体现,是人与自然斗争中的精神良药。筑路是人类的社会实践,它既是人与自然的对立结果,又是人与自然和谐的产物。

中国社会缘起于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正因如此,中国传统社会注重以人为本的现实社会关系。意味着强调人在现实中的奋斗,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这是人类自强不息的体现,也是能够与之自然抗争的精神所在。中国儒家思想积极有为、自强不息的道德品质集中体现在《周易·乾卦》“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和《周易·坤卦》“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旨在说明天(自然)不停运转,很强健,地(自然)的厚德载物,包罗万象。对于我们人来说也应该效法天和地,将自强不息和厚德载物的德行融于一身,实现包容与奋进的有机统一。对于处世应该永不放弃,追求人生的进步,奋发向上,克服一切艰难险阻。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在与自然的关系中,不断探索,为了真理勇于奋斗,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凝结。《周易》的“三才观”认为,在天、地、人三者的关系中,人是天地造化的杰作,天生人,地养人。相对于天、地而言,人虽渺小,但人可取法天地之精神[3]。意味着人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对其天地探索、改造。以此形塑出与之天地同源的坚韧、自强的人格品质。筑路军民自强不息的精神正是如此。

新中国军民在修筑“川藏”“青藏”两路中形成的自强不息的精神都是积极进取的思想,是实践的精神,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人生价值。自古以来,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一直流淌在中华儿女的血液中,成为中华民族战胜万难的宝贵品质。

(二)“两路”精神的“团结和谐”体现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高度重视发展公路交通运输事业,并运用科学的公路交通战略来实现革命和建设的奋斗目标。20世纪50年代初,11万筑路军民们团结一致,面对自然环境的恶劣,利用铁锤、钢钎和十字镐等简单的开凿工具和简陋的机械设备,夜以继日地奋战。最终花了4年多的时间,在海拔4000-5000米的“生命禁区”建成了总长4360公里的“川藏”“青藏”公路。在筑路期间,毛泽东同志提出要积极“争取民众”。邓小平同志也指出“要由民族团结入手”,促进军民团结和民族团结。为此,筑路解放军帮助当地百姓劳动、打扫卫生,并为当地群众带去了医疗物资、发放无息贷款等等惠民措施。体现了“军民一家,民族团结”。在“民族团结、民族平等、民族共同发展”的民族政策和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指导下,筑路解放军尊重当地民众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为藏族同胞排忧解难,修建公路。两万藏族同胞加入筑路队伍,与解放军一起修筑桥梁、开凿险坡,从而以军民团结铸就“两路”精神。由此,汉藏军民之间建立起了“鱼水深情”,加强了民族团结,扩大了我党我军在西藏人民中的影响,为建设西藏、巩固国防创造了条件[4]。

团结是我们人类最和谐的词汇之一。《周易·系辞上》:“二人同心,其利断金”[5]。可见,两个人只要一条心,就能像锋利的刀子一样把金子砍断,就能发挥团结的最大力量。俗话说:“三个臭皮匠胜过一个诸葛亮”。这是一种弱者团结战胜强者的最好诠释。因此,团结和谐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凝结了华夏儿女集体的智慧。

“军民团结,汉藏团结”是顺应时代的发展。它强调了世间万物不同物质的和谐共生,团结奋进的发展理念。作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汉族同胞和藏族同胞为了新中国的发展团结共进。因此,才筑造了军民团结一致的筑路品质。

(三)“两路”精神的“爱国为民”体现

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具有明显的为民理政思想,说明中国共产党将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共产党领导“川藏”“青藏”两路的修建,积极推进了西藏交通事业的发展,助推了沿线的经济,让老百姓得到了实惠。加拿大学者谭·戈伦夫在《现代西藏的诞生》中认为,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共产党带领修筑的“川藏”“青藏”两路既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又具有重要的军事价值,并深刻指出这些公路将成为变革的最伟大先驱。在修筑进藏两路期间,党和政府秉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执政为民理念落实到工作的方方面面。第一,毛泽东同志曾提出进藏部队“不吃地方”的政策和严格执行“决不侵扰老百姓”的纪律。这是党为民着想的纪律要求。第二,党中央提出“生产与修路并重”的方针,开展生产自救。这一方针不仅有利于筑路军民的生产、生活补给,还有利于带动沿线老百姓的生产积极性,从而发展地方经济[6]。这些为民措施也促进了军民团结,共筑两路。

爱国是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核心要素之一。《战国策·西周策》中提及:“周君岂能不爱国哉”。“爱国”一词在文献中最早出现。“川藏”“青藏”公路是军民用鲜血和生命铺筑的天路,它赋予了筑路军民对国家的热爱。昌都县妥坝乡晋美巴顿老人回忆说:“1951年冬天,18军在山顶上爆破土石时,两个小战士当场牺牲,遗体安葬在妥坝乡政府背后的一个小山坡上”。两条公路沿线有1300多座烈士墓和300多座无名烈士墓。这些为筑路牺牲的革命烈士,无不以一颗爱国之心和为国奉献的精神铸就了这条奇迹之路。1954年5月11日,“筑路将军”慕生忠带领19名干部、1200多名民工来到格尔木河畔的这片荒原上,开始了艰难的筑路进程。他们用最原始的方法、最低的成本、最少的人力,仅用了7个月零4天修筑成了青藏公路的艰辛历史。他们舍身忘我、勇往直前的拓路精神是与这片土地紧密相连;他们甘于奉献、恪守尽职的开路精神正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他们用生命和汗水筑造的“天路”是对这片土地的热爱,对国家的热爱。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自古以来,爱国主义精神展现了中华民族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两路”精神是对爱国主义精神的进一步升华。“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在历史的绵延中,爱国主义精神赋予中华民族不同的文化实践,使之成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集体信仰。如今,它像一辆巨大的马车,继续推动着整个民族走向未来。

三、“两路”精神的高校育人价值

一种民族精神的形成需要长期的实践过程,它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不竭动力和精神支柱。“两路”精神的现代价值,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最好补充。因此,充分挖掘“两路”精神的高校育人资源,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两路”精神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说过: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7]。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能够被教育者开发利用,并有利于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各种要素总和[8],都能成为教育的素材。可见,历史就是最好的教育资源。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两路”精神与马克思主义革命精神、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一脉相承,且具有相似的理论基础和历史文化渊源。由此说来,“两路”精神的思想教育价值,不仅能够体现我党的性质,展现中华民族的精神,更能反映整个时代的风貌。

积极引导大学生学习“两路”精神,能够从思想上净化个体心灵,从行为上规范个体行动,以此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念。“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两路”精神是大学生最好的学习典范,是国家实现民族复兴的强大动力。充分利用“两路”精神资源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是对我们革命先辈的尊重,更是对我们伟大历史的最好传承。

(二)“两路”精神对大学生人格品质塑造的价值

大学生是国家未来的接班人和建设者,是国家未来发展的中坚力量。和平年代中成长起来的大学生很难接触和体会到先辈们为了建设祖国修筑“两路”时的艰苦奋斗和无私奉献的大无畏的精神。正因如此,当代大学生更应该汲取交通人在筑造“两路”中所积淀的自强不息和团结协作的精神。

古人云:“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大学生具备顽强的意志力,不仅能够让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克服重重困难,更是他们面向社会,求得生存的重要品格。将“两路”精神转化为一种大学生可以接受的育人方式,一方面为了承接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帮助当代大学生坚定信念、勇往直前,从而做到一不怕苦,二不怕累。高校就像一个“小社会”,让大学生在这样的社区中形塑坚忍不拔、迎难而上的价值观,这是当代青年应该具备的品质,也是国家未来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高校是文化育人的重要场所,积极挖掘“两路”精神的文化育人资源,不仅能够培养和保证优秀人才的输出,还能通过优秀大学生的行为,做到引领社会,以此促进社会和谐发展。这是中华民族优良品质的另一种传承,更是国家实现民族复兴的重要保障基础。

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接班人是国家的战略要求,它是实现国家长盛不衰的重要保障。将“两路”精神作为高校育人体系的补充,能够丰富高校育人的内容,让学生从历史中读懂中华民族得以延续的精神之“魂”,从而将其潜移默化地根植于每一个学生的价值体系中。

猜你喜欢

筑路军民中华民族
三张捐款收据见证军民鱼水情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沿线老乡的“筑路梦”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努力树立中华民族的文化信仰
军民融合 新引擎
以太行之力 促军民共赢
让军民融合之花绚丽绽放
筑路机械单机核算的思考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