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学生党员“朋辈教育”党课模式探析

2020-01-09■粟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朋辈教育朋辈学生党员

■粟 露

(肇庆学院,广东 肇庆 526061)

党课作为加强高校学生党员思想引导和价值培养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正面临着经济社会变革、学生个性日益凸显等多重挑战。加强党课建设,既是顺应时代发展趋势的重要举措,也是提高高校基层党建科学化水平的有效路径。如何保证传统党课教育模式的政治引领作用,同时开发受欢迎的组织活动方式,这无疑是新时期党课建设之重点所在。“朋辈教育”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管理方式,通过朋辈之间的同质性和亲近性发挥正面影响作用,有利于尊重并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的主体意识[1]。有效发挥学生参与党课建设的能动作用,是激发组织内生聚力的有力举措。因此,积极探索高校学生党员“朋辈教育”党课模式,使之成为传统党课教育模式的合理补充,努力构建层次分明、覆盖面广的党员教育体系,是新时期创新基层党建工作模式的一个新方向,值得关注和思考。

一、新时期高校学生党员党课面临的问题分析

当前,党课在高校党组织的高度重视下,在校院二级党校培训体系的构建下实施,对青年学生的入党启蒙和学生党员入党后续教育的政治培养主流地位和效果毋庸置疑,但通过对肇庆学院305名学生党员进行调研和访谈发现,党课的吸引力、亲和力和影响力尚存改善空间。

(一)从交互关系的角度看,党课的吸引力因需求的个性化而被削弱

现时,高校党课的教育对象普遍是“95后”大学生,甚至有“00后”大学生,这一学生群体个性鲜明,面对传统党课单一的教学模式,其强烈的自我意识和自主选择需求被抑制,主要表现为:(1)话语表达渠道受阻。现在大多数党课课堂以“你听我讲”的灌输式教育形式为主[2],信息的单向传递忽视了授课教师与学生受众的人际互动和信息交流,学生只能以旁观者而非参与者自居。(2)信息选择自由受限。当前学生对信息的选择具有高度自主权,一方面来自网络渠道的海量信息对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主导性产生冲击,学生对党课学习的专注度和投入度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动摇;另一方面,党课教育的严肃性限制了学生对内容趣味性和氛围轻松化的学习需求,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习兴趣。

(二)从呈现内容的角度看,党课的亲和力因表达的政治化而被干扰

党课多数依据自上而下的规章制度、讲话精神为学习素材,其内容的规范性和严谨性一方面是权威性的象征,另一方面也容易引发亲和力不足的刻板印象,主要表现为:(1)政治化表达和生活化运用的矛盾。党课理论性强,内容枯燥乏味,缺乏生动活泼的基层事例和实际应用的具体解读,实践性和启发性弱,容易产生疏离感。(2)理性化传播与感性化接受的矛盾。党的理论是感性认识基础上反复实践、提炼的结果,但学生却偏好于以感性化的方式接受知识,感染力强且留下深刻印象的党课通常是以“情感”打动人的,理论水平高超的党课却在启发“情感共鸣”上存在短板。

(三)从组织建设的角度看,党课的影响力因实施的碎片化而被降低

不同党组织在党课开展的常态性、规范性和体系性上参差不齐,具体表现为:(1)课程建设不连贯。部分党组织在党课定期开展和保障学习效果上往往缺乏宏观的规划和设计,课程应付匆忙、主题设置随意、内容衔接断裂、教育群体狭窄等情况时有发生,“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碎片式教学时有存在。(2)媒介融合不理想。“媒介化”和“网络化”是新时代教育的突出标识,但党课与新型媒介载体的融合过程并非一蹴而就,虽有“微党课”形式的发展改进,但磨合期内媒介资源和网络平台等时代资源运用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依然突出。(3)制度建设不完善。部分党课缺乏环节把控,包括课程设计、备课流程、组织实施、评价考核等皆环节缺乏纵向到底的制度支持,常规工作无法建立起良性循环,党课主体和受体的积极性皆无法得到激发。

二、“朋辈教育”党课模式的内涵与意义

“朋辈教育”指具有相似年龄、生活背景、爱好兴趣的一类人或是由于某种原因使具有共同语言的人在一起分享信息、观念或行为技能,以实现自我教育的过程[3]。“朋辈教育”党课模式作为传统党课教育的辅助手段,具备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优势,其内涵和意义可以从目标性、功能性和价值性三方面进行探讨。

(一)“朋辈教育”党课的目标性

“朋辈教育”党课要让学生有所成长,需要实现三个维度的目标。(1)基于朋辈舆论的认知改变。指导学生善用媒体技术和网络平台进行信息加工,加强学生对当前环境下信息复杂性和舆论多变性的鉴别能力,确立正确立场,形成主流舆论,加强政治认同,自觉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者。(2)基于朋辈体验的情感衍生。坚持以情感人、以情育人,鼓励学生巧用故事、人物、事例、个人亲身经历等感性素材,利用朋辈间分享交流增强国家自豪感、民族自尊心和文化自信心,涵养热爱人民和服务人民的真情实感,自觉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积极传播者。(3)基于朋辈示范的意志激发。利用朋辈党员先进典型的亲身讲解、示范,引导学生树立党员身份意识,加强自身言行规范,强化党员使命感和责任感,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始终干在实处、走在前列,自觉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模范践行者。

(二)“朋辈教育”党课的功能性

“朋辈教育”党课创新教育管理模式,其功能体现在五个方面:(1)通过意识唤醒,增加教育深度。“朋辈教育”党课通过实现学生由被动参与者到主动传授者的角色转换,从而唤醒学生在自我发展、自我提升、自我完善上的自觉意识,学生实质性地参与知识的收集、消化、吸收和创新,更容易获得深刻的收获和成长。(2)通过资源整合,扩大教育广度。“朋辈教育”党课畅通师生资源和素材资源的整合和配置渠道,不断扩充教育主体、主题、要素和载体范畴,使更多的师生参与到课程建设中。(3)通过人际互动,提升教育温度。“朋辈教育”党课基于学生的“朋辈”关系营造平等、互动的教学模式,鼓励学生在课堂内外,线上线下都进行充分的互动,学生能充分畅所欲言,碰撞思维,既拉近了授课主体和受众的距离,也拉近了党课和学生的距离。(4)通过活动优化,增加教育厚度。“朋辈教育”党课鼓励运用党员优秀事迹分享会、党员沙龙等活动方式组织学习,不仅有利于学生知识的浸润,也是党支部增加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有效方式。(5)通过媒介融合,加强教育力度。“朋辈教育”党课借助学生对互联网中媒介传播技术、传播文化天然的亲近性和熟悉度,转变党课的资源汇集、话语互动、内容呈现和宣传推广等方式,增加党课吸引力和趣味性之余,提升对外影响力和辐射力。

(三)“朋辈教育”党课的价值性

“朋辈教育”党课的价值性反映在对个人和社会的积极作用,其价值体现在三个层面:(1)个人和社会的价值共生。“朋辈教育”党课通过对优秀学生党员的教育和指导,实现其对广大学生群体的积极影响。一方面提升学生能力素质和政治素养,有利于学生个人自我价值增值;另一方面也满足了“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社会需要,有效实现了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协调统一。(2)个性和共性的价值共享。“朋辈教育”党课凸显了学生多样化和个性化的自主需求,又在主流价值观的指导和规范后得到共识,经由朋辈群体的互动交流中激活创造力,生成了生动形象的教育载体,在学生施展个性的同时,实现主流意识形态的价值引领。(3)传统和创新的价值共融。“朋辈教育”党课以学生为主,视觉讲党课,有效引入新角度、新方式和新技术,是增加党课吸引力和生命力的有效途径,同时也实现了党课在追求育人效果上传统做法与创新意识之间互为补充、互为促进、互为支撑的价值功能。

三、“朋辈教育”党课模式的构建策略

“朋辈教育”党课致力于打造一个科学、规范、合理的学生党员教育模式,以引导学生党员培养勤于思考、善于学习、敢于表达、乐于交流、勇于创新等综合能力,在有效运用平台、资源、载体的实践中逐步形成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管理和自我成长的良性循环,为增强党课的吸引力、亲和力和影响力创造条件。

(一)坚持价值引领,从严把好“队伍关”

基于“朋辈党员”存在年龄、阅历、党性修养的参差现状,围绕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的核心,“朋辈教育”党课的队伍建设要始终突出政治标准。一是坚持从源头抓起,在培养成熟的学生党员中择优录取政治素质过硬、综合能力突出、公认度高的优秀学生党员,组建成一支“朋辈党员讲师团”。二是加强“朋辈党员讲师团”的思想素质建设和教学技能指导,通过成立党员领导、党支部书记和优秀教师党员为主体的“党课指导委员会”,以专项指导形式实施分层次讲解,即党员领导干部专题辅导党的政策方针、时政要点解读等宏观理论层面,党支部书记和优秀教师党员主要培训党课选题、素材筛选、语言组织与仪容仪表等实际操作层面。通过培训、试讲、评价等一系列流程实现“朋辈教育”党课的规范化操作,始终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不偏题、不走样。

(二)加强活动设计,不断激发“能量值”

通过设计内容丰富、层次多样的“朋辈教育”党课活动,持续激发学生党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1)通过活动多样性增加价值感,将“朋辈教育”党课与入党积极分子、党员教育相结合,与新生入党宣传相结合,与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与志愿活动相结合,让“朋辈党员讲师团”有更多的机会登台讲课,使党员的身份意识和自我价值随着党的知识更广泛的传播和宣传而得到强化和认可。(2)通过活动互动性增加体验感。在党员入党后续培养阶段,以学生党支部为单位,搭建学生党员微党课和微分享平台,采用“朋辈党员讲师团”带头讲、其他党员轮流讲的形式,鼓励全员参与、全员发声,在学生党员的自主需求得到满足的同时营造党支部共同学习、共同成长的浓厚氛围。(3)通过活动竞技性增加成就感。举办“朋辈教育”党课课件评选、课堂展示比赛、主题演讲比赛等活动,为学生党员打造自我展示和相互学习的平台,在学生党员追求自我肯定和他人认可的同时,真正实现党性教育入脑入心。

(三)优化资源配置,着力促进“媒介化”

通过课程资源的整合和配置,构建内容覆盖面广、时代感鲜明的党课体系。(1)建立课程资源库。在内容上以理论政策、社会历史、榜样模范、时事政治、理想信念等主题划分模块,由“朋辈党员讲师团”对应模块分组并在导师指导下细化选题备课,同步更新资源库;在形式上,囊括文字素材、图片资料、音频视频等,尤其注重借助多媒体技术和互联网平台的跨界性促进资讯信息的互融互通,突出课程素材的“媒介化”特点,增加党课的趣味性。(2)强化网络思想文化阵地建设。搭建QQ群、微信群等网络平台加强党员课内外交流,引导学生党员通过媒介网络积极发声、传播正能量。(3)运营党建微信公众号。由学生党员负责运营特定模块的党建宣传,做定期的党员活动新闻推送,进一步强化党员教育的辐射力和影响力。

(四)健全制度建设,切实保障“获得感”

进一步健全“朋辈教育”党课工作制度,保证“朋辈教育”党课工作运行长效开展。(1)建立“朋辈教育”党课课程体系。合理科学地设计学期党课主题、次数、人员分配等学习计划,将课程开展与党支部组织生活制度密切结合,保障党课按质按量按计划完成。(2)建立“朋辈教育”党课课程反馈制度,制定一套指标清晰度高、内容针对性强的课程反馈意见问卷,面向课程受众进行课后评价反馈,并由导师依据反馈意见及时反馈给授课党员,以继续改进,并依据相应活动设置优秀“朋辈教育”党课讲师、党课先锋等奖项,及时肯定朋辈党员价值。(3)完善党员的考核评价制度。将党员授课次数、质量、效果等指标纳入到日常党员考核和评价的量化体系中,健全考核结果的通报、奖惩、问题整改、跟踪制度,优化党员考核办法的同时,充分发挥“朋辈教育”党课的正向激励作用。

猜你喜欢

朋辈教育朋辈学生党员
全面从严治党背景下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路径研究
网络环境下如何发挥高校学生党员在意识形态工作中的作用
优秀朋辈辅导员人格特质研究
——以湖南中医药大学为例
高校学生党员党内生活常态化研究
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党员管理工作的措施研究
智能手机普及化时代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创新研究
高校朋辈辅导的差异化策略研究——基于北京本科院校大学生朋辈辅导员工作情况的调查分析
论朋辈教育和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耦合与运用
高校朋辈辅导员队伍建设模式探索
——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