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辨课堂 智慧闪光
——核心素养导向下《道德与法治》思辨式课堂策略研究

2020-01-09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湖心实验小学叶亚红

天津教育 2020年2期
关键词:讲授道德与法治法治

■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湖心实验小学 叶亚红

小学道德与法律课堂是小学生形成良好道德品质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教师在课堂上应该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善用新方式、新方法,探索适合学生成长的教育模式,让他们的思辨能力得以养成,学会自主地分析、辨别事物,学会多角度地去观察和认识世界,更好地在社会上立足。

一、打造趣味化课堂,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

学习源于兴趣,源于爱好,可以将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打造成趣味化的课堂,因为孩子们天性爱玩,打造趣味化课堂,不仅能够活跃课堂的气氛,还能让孩子真正地融入这个环境中,在玩中锻炼自己的思辨能力,开动小脑筋,比如在讲授统编教材二年级上册《装扮我们的教室》这堂课时,教师就可以准备趣味化的教具,让学生自己动手装扮教室,开动自己的思维,插上想象的翅膀,翱翔于道德与法治的学习中,在玩中提升自身的核心素养。

在讲授《我向你学习》这堂课时,教师的宗旨就是让学生正视自己,构筑良好的友谊,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可以在课堂上开展写一写活动,让学生们自己谈谈自己有什么优点、什么缺点,写写身边小伙伴的优点,我们应该向小伙伴们学习哪些优点,通过这个方式启迪学生的智慧,让他们正视自己,也让小伙伴们更好地了解自己,知道自己在伙伴们心目中的形象,启迪自己如何去改正自己的缺点,如何向别人学习,展开思考,形成健康的、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二、注重启发性引导,活跃思维,锻炼品质

由于小学生年龄尚小,他们的思维能力有限,对世界以及身边的事物的认知能力有限,他们没有成熟的思维去思考,这时候就需要教师的引导与启发,注重引导学生开动思维,在思考的过程中锻炼自己的意志,锤炼自身的品质。

比如在讲授统编教材《挑战第一次》这堂课时,教师就可以设置环节启发学生的思维,明辨自己的想法,首先可以提出一个问题:“同学们,当我们遇到问题时是不是都应该去挑战呢?”以这个问题引发学生深入思考。分析本班的学生,发现有的学生做事情特别谨慎,但是没有勇气和胆量,有的学生则是遇到事情特别鲁莽和冲动,缺乏理性的判断,本次课可以起到鼓励学生的作用,让他们学会大胆地去尝试、去探索,让他们遇到问题时学会理性对待,开动智慧的小脑袋,明辨是非,勇于挑战。

在启发学生思辨能力的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学生好的品德。遇事应该怎么办?让学生首先想到的是自我解决,自己动手,自己动脑解决问题,在必要时也可以寻找他人的帮助,明白团结的力量,因为每个人都不是独立的个体,需要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也正是需要学生养成的核心素养。在讲授统编教材一年级的《请帮我一下吧》这堂课时,教学就可以围绕“帮助”这个主题展开,引导学生要敢于向别人寻求帮助,不要不好意思去寻求别人的帮助,因为毕竟是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有限,寻求帮助不丢人,要培养学生们互帮互助的意识,告诉他们什么样的情况要自己解决,什么样的情况需要寻求他人的帮助,引发学生主动思考这些问题,在真正遇到困难时做到不畏惧、不退缩、勇于挑战,主动解决,解决不了的要学会寻求帮助,在课堂中得到锻炼,在真正的生活中得以运用,养成良好品质,提升自身的核心素养。

三、打造生活化课堂,提升道德修养与思辨能力

其实,我们学习的一些大道理都是源于生活的,课本上的一些知识也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小学生的理解能力是有限的,将课堂上讲解的一些大道理融入平时的生活里去,更易于小学生们理解。因此,教师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可以尝试融入一些生活化的题材,将课本知识与生活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在一个轻松的环境中学习、思考,既能够激发他们对于生活的热爱,在学习的过程中也能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比如,在讲授《家人关爱我成长》这一堂课时,教师可以引入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让学生在生活中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帮助父母分担一些家务,体会到劳动的乐趣,使学生懂得要热爱劳动、孝敬长辈、敢于担当。在课堂上开展“我是家庭小能手”的活动,让学生们在课堂上汇报自己的劳动成果,组织语言,进行演讲,与其他同学交流心得。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的思辨能力得到了锻炼,道德品质也在无形之中得到了提升。

四、打造自主探究课堂,锻炼思维,培养品格

小学生道德与法治的课堂并不只是让学生记住这些规则、这些道理,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懂得这些观念,有一个对道德以及法治观念的认知,真正地明白这些,按照这些观念在日常生活中执行起来。打造探究性的道德与法治课堂,让学生自己亲身体验道德与法治的力量,在探究的过程中锻炼自己的思维,提升自身的核心素养。比如在讲授《拉拉手 交朋友》这堂课时,就可以举办学生分组合作的小游戏,让学生体验到交朋友的乐趣,通过小组之间的互相合作,让小学生明白他们之间互相协作与配合是非常重要的,不仅仅能够增强他们之间的感情,还能培养团队意识。在探究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构筑真实的情境,让他们真正地融入这个环境中,在情境之中探索,探寻其中的奥秘所在,再比如《装扮我们的教室》这堂课,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自己设计漂亮的教室,再通过自己的双手去装扮教室,通过小朋友们之间分工,一起动手,在装扮的过程中体会到真实的合作情境,明白班集体需要大家共同创造。

五、遨游于道德思辨海洋,提升核心素养

思想行为的养成是一个持久的过程,需要学生真正养成,在心中生根发芽,化为行动的力量,真正地运用到实践中,提升自身的修养,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教师可以设置思辨讨论课,让学生在课堂中展开真实的讨论,辨析自己的观点,通过这种方式引导他们自觉形成道德理性。当讲授《大家排好队》这堂课时,教师可以就一件事让学生们展开讨论,志在培养他们的规则意识,教材这部分内容是根据新课标“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中第5 条“懂礼貌,守秩序,爱护公物,行为文明”这部分内容编写的。所谓道德与法治课堂,就是为了从小就培养学生们的法治意识,对于低年级的小学生而言,就是让他们首先树立规则意识,让他们懂得做什么事情都是要遵循规则的。

《大家排好队》这堂课体现的就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问题,比较贴近他们的生活。教师就可以针对排队问题展开讨论,让学生讨论:是不是应该遵守规则,排队等候呢?比如遇到特殊情况的话应该怎么办?让学生们讨论:是不是什么情况都应该正常排队呢?比如一个年龄特别大的老奶奶排在最后边,我们是不是应该让她先排队呢?毕竟老奶奶岁数大了,我们是不是应该尊老呢?提出这一系列问题让学生在课堂上辨析,得出结论,让他们明白在遵守规则的同时也要讲礼貌,做一个文明的好孩子。

六、结语

在核心素养引领下,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显得尤为重要,它是小学生良好行为能力养成的重要基地,教师要巧用教学方法,并结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打造趣味化课堂、生活化课堂、自主化探究课堂,在提升学生道德素养的同时也要注重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让课堂因真实的存在而更加丰富多彩。提升小学生的思维,让他们的思维更加缜密、更加灵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在愉悦的课堂氛围下收获知识,提升自我。

猜你喜欢

讲授道德与法治法治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我学习和讲授世界民族音乐课程的经验和体会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
思政课教学中如何做到讲授“活”?
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的几点反思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
注重有效讲授 打造高效课堂
治理下的法治与法治下的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