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汽车底盘理论课堂教学效果的研究

2020-01-09甘慧萍

湖北农机化 2020年3期
关键词:汽车底盘职业院校实训

甘慧萍

(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广西 柳州 545616)

0 引言

先进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是提升课堂教学效果的有效利器,可将课堂教学向高质量的方向发展,同时也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然而我们却遗憾地看到,在不少职业院校的汽车底盘理论课堂教学过程中,尽管教师付出很多的努力,但从学生方面反映出的实际课堂教学效果却与教育工作者们的预想存在着相当大的距离。

汽车底盘课程分为实践教学环节和理论教学环节,因为与本科教育不同,职业教育更加注重对于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所以当前很多高职类院校都提出“以赛促学,以赛促训”的口号,并且非常重视在日常教学中对于实训课程的研究和项目开发,但是却忽略了汽车底盘课程的理论教学环节。理论教学是实践教学的基础和准备教学阶段,所以做好理论教学环节,并提升理论教学的效果会帮助学生在实践中对于故障及结构的理解,帮助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对于职业素养的培养和提高也有一定的益处。

1 理论教学课堂的重要性

职业院校汽车专业想要培养的不是会修车的师傅,而是有一定理论技术水平的汽车医生——技师,这两者之间是存在很大的区别的。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技师要求具有一定水平的专业理论知识,具有系统的知识体系,具有专业技能证书。所以对于职业院校汽车专业来说,提高理论课堂的教学效果与提升学生的实训操作技能同样重要。理论知识的获取不仅可以为学生的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也对学生在职业生涯中提升技能有较大的帮助。

而当前的现状则是,职业教育将太多的关注点放在实训操作技能方面,对于理论课堂的教学关注度不够。而这种偏废的做法造成的结果就是,在实训课时,学生只知道这样做,并不懂为什么这样做。学生变成了模仿的机器,不能进行独立的思考,也缺乏利用现有知识体系来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的学生并不符合职业教育的初衷,无法满足当前技术日新月异的汽车行业和市场的需求。对于学生个人的职业发展和个人发展也毫无裨益,所以重视理论课堂,提高理论课堂的教学效果刻不容缓。

2 当前理论教学存在问题分析及改进

传统的理论课堂教学比较单一,课堂教学基本上是老师讲、学生听,学生被动接受,老师疲于讲解。对于这种老套的教学方式,学生都已经麻痹了,知识完整接收尚存疑问,更不用说撞出新的知识火花。笔者就自己的教学经验,对当前汽车底盘理论教学课堂进行分析,主要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2.1 课堂教学内容抽象

理论课堂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内容过于抽象。评价教学内容是否抽象,主要取决于授课对象的知识水平和接收能力。就当前职业教育的生源来看,主要是2种:一种是单招和统招的高中毕业生;第二种是对口中职生。那么就决定了高职类汽车专业的授课对象的知识水平和理解力相对较低。那么课堂内容的设置及将抽象的内容具象化就显得格外重要。

2.2 课堂教学形式单一

对于理论课程来讲,教师课堂教学的形式不能过于单一。启发式的教学方式的应用,打破传统的灌输式教学,确定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以引导为主,并使之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应用导入式的教学方法引入新的课堂教学,关键在于确定正确的切入点,从已有的知识体系出发,自然切入新的知识点,并在课堂开始前精心设置问题。那么整个教学过程都将会围绕如何解决这一问题而展开,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学习积极性。

2.3 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

古语有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讲的就是方法和手段的教授。通过长时间教学一线的教学工作,笔者发现高职类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自学能力差,主动性不够。那么如何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呢?采用当前种类繁多的移动终端和互联网正是一个切入点,也就是采用“泛在学习”,让学生的学习不受时间、地点、场所等外部条件的限制,学得开心、舒心。教师可通过微课、翻转课堂、线上作业、模拟考试等方式,使学生接受知识的途径多样化,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

3 总结

在汽车底盘理论课堂教学过程中,可通过上述一些教学活动,调动学生学习汽车底盘理论课程的积极性,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可达到提高汽车底盘理论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

猜你喜欢

汽车底盘职业院校实训
基于职业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数学建模实践活动探索
新能源技术在专用汽车底盘上的应用分析
职业院校财务会计网络化建设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汽车底盘构造与检修研究
BOPPPS教学模式在产科护理实训课中的应用
项目驱动的启发式程序设计实训探索与实践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浅谈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汽车底盘测功机结构、工作原理与使用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