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AIS和Geo-Fencing技术的船舶特战险监控和申报平台研制

2020-01-09张晓天张平静

关键词:保险机构特战申报

张晓天, 张平静

(1.中远海运财产保险自保有限公司,上海 200127;2.中远海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 200135)

0 引 言

航运业作为现代物流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全球90%以上的货物运输任务。船舶作为最重要的货物承载主体之一,其安全性关系到船上人员和船上所载货物的安全,因此受到广泛关注。船舶在海上航行过程中除了要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的威胁以外,还要面对战争、海盗和恐怖活动等人为制造的风险。为降低这些风险对船舶造成的损害,保护船舶所有人的利益,很多船公司都将该安全需求诉诸于保险,在此背景下,战争保险应运而生。

1 特战险险种和当前存在的问题

1.1 特战险险种

由于战争时有发生,从19世纪开始,战争风险逐渐被保险人所重视。船舶在海上航行期间可能会遭遇国家之间的战争、局部地区之间的冲突、罢工和停工及海盗袭击等风险。为补偿战争风险导致的损失,伦敦保险市场逐渐承接战争保险业务,成立了战争险承保协会,使得船舶战争保险逐渐发展成为了一个独立的险种。

船舶战争保险分为普通战争险和特殊战争险(以下简称“特战险”)2种,其中:普通战争险是指保险人承保的船舶在正常情况下遭遇不可预知的突发战争的风险;特战险是指保险人承保的船舶正处在战争期间或在一段时期内处在有战争爆发的国家和地区遭遇战争的风险[1]。在普通战争险中,保险人将有爆发战争的可能或已爆发战争的国家和地区列为不予承保的范围,而特战险作为普通战争险的补充,对这些不予承保的区域进行承保,因此特战险具有鲜明的区域特征。

在全球局势瞬息万变、海盗活动日益频繁的大背景下,为随时掌握各地区的局势,向各保险人公布被列为特战险承保范围的国家和地区,英国“劳合社”专门成立战争险承保委员会(Joint War Committee),不定期公布特战区域范围,成为全球保险人承保特战险和厘定特战险保费费率的依据。最新公布的HullWar,Piracy,TerrorismandRelatedPerilsListedAreas(JWLA-024)文件对特战区域的规定见表1[2]。

1.2 当前存在的问题

由于特战险具有保险时间短、保障内容有地理区域识别性等特点,给船舶所有人的投保带来诸多困难。对于集装箱船、客船等航线规划比较明确的班轮而言,船公司可根据其航线规划情况预知可能经过的特战区域,并通知船上的人员提前准备相关投保申报信息,在进入特战区域之前向保险机构(本文提及的保险机构包括保险公司和保险经纪公司)预申报特战险;对于油船、散杂货船和特种设备运输船等非班轮而言,由于其航线不确定,船上人员进行特战险预申报的时间较短,可能在船舶驶入(甚至驶出)特战区域之后才开始申报,从而延误申报的时间,产生风险敞口。此外,船上人员可通过罗经、电子海图等设备判断船舶是否已驶入边界划分比较规则的特战区域,对于边界划分不规则、多个特战区域相互连接的特战区域,船上人员有时难以准确确认船舶的驶入状态,从而造成误报或漏报。

对于接受船舶所有人投保的保险机构来说,其在申报流程中处于十分被动的地位,仅能根据船舶所有人申报的信息和提供的航行报告及其他航行文档判断船舶在特战区域停留的时间,无法得知船舶所有人误报、漏报的情况,因此无法准确计算出特战险的保费金额。同时,由于船舶所有人往往以电子表格等方式汇总申报相关信息,结合船舶所有人提交的其他航行证明材料,不仅会给保险机构核对和计算特战险保费带来巨大的工作量,而且会导致数据核对不准确等。

2 技术路线

2.1 业务场景分析

特战险实时监控和申报平台的功能主要基于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System,AIS)提供的船舶定位功能和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提供的虚拟地理围栏(Geo-Fencing)技术实现。AIS是一种应用于船与岸、船与船之间海事安全和通信的助航系统,通常由甚高频(Very High Frequency,VHF)通信机、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定位仪和与船载显示器及传感器等相连接的通信控制器组成,能自动交换船位、航速、航向、船名和呼号等重要信息[3]。通过AIS定期发送的船舶位置信息,保险机构能及时掌握船舶的动态,结合已添加特战区域识别功能的数字地图和虚拟地理围栏技术,自动识别出船舶进出特战区域的时间,计算出船舶停留在特战区域的天数,生成船舶在特战区域航行的准确记录,从而为保险机构核对船舶特战险申报信息提供依据,避免船舶所有人误报、漏报。

在生成准确的船舶航行信息的基础上引入航次、挂靠港、空满载情况、船上安保人员配备情况和海盗赎金险购买情况等要素之后,保险机构便可基于现有的费率表快速、准确地计算出船舶特战险的保费金额。基于该业务流程和计算规则,借助先进、可靠的信息技术架构搭建特战险申报平台,不仅能方便船舶所有人在线填写特战险申报信息,而且能方便整个业务链上的保险机构开展相关申报信息和航行资料收集、保费计算及与船舶所有人沟通确认等工作,从而提升特战险投保申报的效率,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2.2 Geo-Fencing技术

随着GPS技术和无线通信技术的兴起,基于位置的服务(Location Based Services,LBS)的应用越来越多,Geo-Fencing技术作为LBS领域的一项新应用,越来越受人们的重视。该技术简单地说是在数字地图的基础上使用虚拟栅栏围出一个地理边界,当监控的物体进入或离开该区域时,系统会自动记录进出该区域的时间并向外部设备发出通知[4]。

图1 Geo-Fencing技术图解

Geo-Fencing技术图解见图1。该技术涉及的主要技术点有:

1) 根据经纬度坐标点绘制多边形区域;

2) 通过卫星定位技术绘制监控物体的移动轨迹;

3) 基于特殊算法计算监控物体进入、离开多边形区域。

Geo-Fencing技术目前多应用于移动互联网领域中,例如百度、Intel和Apple等公司都已推出自己的Geo-Fencing技术应用标准。然而,该技术理念并不仅局限于移动互联网领域,在应用AIS定位技术的船舶航海领域,该技术同样具有很大的应用空间。

3 实施过程

研制特战险实时监控和申报平台符合保险机构对航运保险产品创新、航运保险业务风险管控和客户增值服务的企业运营诉求,从数据融合、风险预警和风险报告等方面分别进行应用场景设计,是深入探索企业内外数据融合机制、深度挖掘航运与保险之间的数据融合价值的一次有益尝试。

特战险实时监控和申报平台的功能主要包括2部分:一是特战险实时监控功能,主要实现对AIS数据的采集和处理,并通过Geo-Fencing技术及时识别、汇总船舶经过特战区的航次信息,从而构成后续特战险申报的基本依据;二是特战险申报功能,通过将船舶所有人与保险机构联系起来,实现特战险监控数据与航行数据和保险数据的融合,构建特战险统一申报流程,从而简化特战险操作方式,提升申报数据的时效性、真实性和准确性。

3.1 特战区监控功能设计

3.1.1 Geo-Fencing绘制

Geo-Fencing绘制的依据是战争险承保委员会发布的最新特战区域定义文件,在引入外部地理信息数据之后,可按照国家边界和领海区域等数据将定义文件中列明的国家范围绘制出来,对于有明确经纬度、国家地区等说明的界线而言,可方便地在数字地图上划定。在界面风格方面,特战区域通过高亮颜色标识出来,同时数字地图支持鼠标拖拽、点击等操作,当鼠标悬停在某个特战区域内时,系统会自动显示该特战区域的具体解释,包括区域名称、区域范围描述和区域定义文件版本号等(见图2)。

图2 数字地图和特战区域

除了对特战区域进行标记以外,数字地图还以箭头的形式标记出船舶当前的位置信息,箭头方向代表船舶的航向,采用不同的颜色区分不同的船型,通过点击鼠标显示出船名、船舶AIS信息、船舶所在特战区域信息和船舶航行轨迹等(见图3)。

图3 船舶信息展示

3.1.2 进出状态监控

特战险实时监控和申报平台可根据监控需要定期采集船舶AIS数据。若设置的采集时间间隔较短,则单位时间内采集到的AIS数据较多,绘制出的船舶航行轨迹较精确,平台分析处理数据的效率较低;若设置的采集时间间隔较长,则单位时间内采集到的AIS数据较少,绘制出的船舶航行轨迹相对简单,平台分析处理数据的效率较高。因此,需根据业务场景要求和硬件资源情况评估最佳的数据采集频率。

特战险实时监控和申报平台对每次采集到的船舶AIS数据进行分析:当船舶AIS坐标点第一次落在特战区域内时,表明船舶开始进入特战区域,平台将坐标点的时间作为进入特战区域的时间;当船舶AIS坐标点多次落在特战区域内时,表明船舶一直在特战区域内航行;当船舶AIS坐标点第一次没有落在特战区域内时,表明船舶已驶离特战区域,平台将上一个坐标点的时间作为驶离该区域的时间,从而构成一条完整的特战区域航行轨迹记录,2次时间的间隔即为船舶在特战区域内停留的时间,构成计算特战险保费的依据。此外,并非所有特战区域都是凸多边形,很多区域有边界凹陷的情况,或特战区域分散成多个,船舶在驶入这种特战区域时会产生多条航行轨迹记录,此时平台需按保险机构的申报要求将这些航行轨迹记录合并为1条记录,便于后续船舶所有人进行特战险申报和费用计算等操作。

3.1.3 数据统计分析

在特战险实时监控和申报平台识别并汇总特战区域内的船舶航行轨迹信息之后,可对这些信息作进一步的分析,实现各类数据的统计分析功能。例如:对船公司的船舶单位时间内进出特战区域的次数进行汇总,或对船舶在特战区域停留的时间进行汇总,从不同角度评估船公司面临的战争风险;对特战区域数据进行汇总,从而帮助船舶所有人和保险机构识别出热点区域,提前做好风险评估和防灾防损工作。

3.2 特战险申报平台研制

3.2.1 平台计算要素

特战险申报平台建设的重点是对数据进行融合创新,通过对船舶所有人向保险机构申报的数据进行梳理,对以往需船舶所有人填写在Excel中的信息进行分类并确定数据的来源;通过对接船舶管理公司和特战区域监控平台,极大地简化船舶所有人申报的内容。船舶所有人过去申报需填写11项信息,现在仅需填写3项。此外,平台提供文件上传和下载功能,改变以往船舶所有人通过邮件与保险机构交互的方式,使数据交互更加简便、高效和安全。

特战险申报平台的数据主要包含3方面信息:

1) 船舶管理公司的管理信息系统(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MIS)提供的船舶航次信息,为便于船舶所有人在申报特战险时识别具体的船名和航次信息并为后续计算保费提供部分计算要素,这部分信息主要包括船名、航次、出发港、目的港、到达时间和挂靠港等;

2) 通过特战区域监控功能汇总的船舶进出特战区域信息,这部分信息构成保费计算的主要依据,包括进入的特战区域的名称、进入时间、离开时间、停留天数、挂靠特战区港口的名称和挂靠时间等;

3) 船舶所有人在申报特战险时提供的部分保费计算要素,这部分信息主要包括船舶空满载状态、船舶进入特战区域时配备的安保人员情况和购买海盗赎金险的保额情况等,具体计算要素见图4。

3.2.2 申报流程

特战险申报平台的特战险申报流程设计仍以过去船舶所有人向保险机构申报的流程为准。

1) 当船舶进入特战区域时,通过AIS监控功能自动捕捉到相关信息并在船舶驶出特战区域之后形成汇总的监控记录,将监控记录发送给特战险申报平台。

2) 船舶所有人定期登录特战险申报平台,查看一段时间内的船舶进出特战区域信息,核对数据的准确性,补充填报船舶空满载状态、船上安保人员配备情况和海盗赎金险购买情况等信息并上传相关附件,确认无误之后提交给保险机构审核;保险机构定期登录申报平台查看船舶所有人申报的信息并下载航行报告等相关附件,根据申报信息计算出特战险保费数据并进行账单制作和向船舶所有人收费等后续操作,若保险机构认为船舶所有人申报的信息有误,可做退回操作,由船舶所有人重新核对并填写正确的信息之后再次提交给保险机构审核。

3) 当保险机构和船舶所有人共同确认特战险申报信息和保费数据无误之后,申报平台将这些数据通过特战险申报系统的对接接口传输到保险机构的核心系统中并自动生成特战险投保单信息,极大地简化保险机构的保单制作过程,同时使保险机构掌握到的船舶所有人特战险申报信息更加全面、准确和真实。

图4 特战险申报平台计算要素

4 结 语

通过将Geo-Fencing技术与船舶AIS数据和保险数据相结合,运用B/S系统架构梳理各类计算要素并简化申报流程,最终实现特战险AIS监控功能和申报平台功能,有效改变了过去粗放式的特战险估算、信息申报、保费计算和确认的模式。由于来自于船舶AIS的监控数据更加真实、准确,缩短了船舶所有人与保险机构之间反复沟通确认的过程;依靠自动获取的船舶进出特战区域的时间,使得保险责任涵盖的时间范围更加精确,对于船舶所有人来说,减少了不合理的保费支出,避免了应保未保导致的风险暴露;对于保险机构来说,保费收取变得更加合理,保险责任的界定变得更加明确,保险机构由被动接受船舶所有人申报的信息变为主动感知和管理特战险,为保险机构实现有效的风险管理提供了有力工具。

当前在特战险监控和申报平台理论研究和功能设计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具体如下:

1) 监控数据的准确性取决于船舶AIS数据的采集精度,若提高采集精度,势必会影响分析和处理平台数据的效率,如何在数据采集精度与数据处理效率之间达到平衡,需在平台应用过程中不断探索;

2) 在实际应用场景中,根据战争险承保委员会的相关操作指引和船舶所有人避免特战风险的需要,船舶所有人往往提前48 h进行特战险申报,由于特战险监控数据是在船舶进入特战区域之后产生的,因此平台目前无法对船舶所有人的预申报进行处理,未来可基于船舶的航行轨迹引入预测算法,提前测算出船舶是否会经过特战区域并提前生成申报记录,使平台申报功能更贴近实际的业务场景。

特战险申报平台的研制是地理数据、船舶AIS数据和保险数据相结合的一次有益探索,随着数字地图和Geo-Fencing技术的不断发展,这些数据的融合创新将在航运与保险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

猜你喜欢

保险机构特战申报
特战演习之步行街区
特战女兵
美国特战司令部参与抗衰药临床试验 合成一百余种新型NAD+增强剂
国际收支申报问答
国际收支间接申报问答
浅析存款保险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