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直播的现状分析

2020-01-08韩玉

商业文化 2020年25期
关键词:秀场主播监管

韩玉

网络直播的发展

网络直播于2005年就已经产生,但是发展于2016年,当时直播网友数量占到全国网民的46%,高达3亿人。

直播行业发展至今已经经历了四个阶段,设备由PC转换为移动端、内容多元化。网络直播的第一阶段以秀场直播为主,内容单一,主要内容是聊天和演唱。在网络直播的第二阶段,游戏直播登场,内容开始丰富。网络直播的第三阶段开始于2016年,直播行业发展迅猛,大量人员涌入,设备由PC端到手机端,直播形式多样,内容多元化。从2017年到现在是直播的第四阶段,直播行业问题百出,行业竞争恶化,政府开始进行规范。直播行业也开始由百花齐放到资源逐渐靠拢大的直播平台,内容涉及到电商、体育、财经、教育、社交、音乐等各个领域。

网络直播的内容模式和盈利模式

网络直播的内容模式

网络直播的内容是多元化的,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以现有的网络直播内容划分,可以将网络直播内容类型归纳为四大类:一是秀场类直播,这类直播内容以聊天为主,主播多为年轻女孩,男性是秀场直播的主要观众。由于门槛低、收益快,很多人投身到秀场直播中,也产生了大量的草根明星和网红。二是游戏类的直播,此类直播包含了游戏赛事直播、个人游戏直播和游戏节目直播。三是娱乐类直播,明星真人秀和普通大众的生活、兴趣展示。四是商业性的直播,例如直播卖货,直播旅游、直播教育、直播医疗,甚至直播思维技巧,但是此类直播的目的是推进商品的销售。

网络直播的盈利模式

网络直播的盈利模式可以归纳为四类:一是以出售道具、打赏和会员充值为主的增值服务,此类服务可以适用任何类型的直播,在秀场直播和游戏直播中运用最广泛。在秀场直播中艺人通过才艺展示或聊天服务,吸引顾客购买虚拟道具进行打赏。游戏直播中顾客可以购买大量虚拟道具完成通关,也可以会员充值直接升级装备或技能。二是广告商对直播平台进行广告投放,直播吸引了巨量粉丝,从而产生了海量流量。商家利用直播平台宣传产品,同时也支付了巨额的广告费用。三是游戏直播类的联运,游戏商租用直播平台,投放链接,粉丝在平台观看直播的同时,可以点击链接直接进入游戏。四是典型的直播购物,播主利用自己的号召力,直接进行货物的推广,由直播平台直接转战到电商平台,促使其达成交易。

网络直播的问题分析

直播内容低俗、虚假

由于直播门槛低和收益快,直播从业人员形形色色,短时间内大量的人员涌入直播行业,加剧了直播的竞争。为了吸引粉丝,获得最理想的经济效益。很多直播平台会在直播模式上不断挖掘?直播内容上不断创新,很多播主直播的内容低俗不堪,甚至宣传虚假信息进行炒作。低俗虚假的直播内容不仅对网络环境产生了污染,也不利于网络直播的健康发展。

网络平台是主播及用户的直接监管者,对于低俗内容的传播承担主要责任。但是在巨大收益的诱惑下,很多直播平台对于直播内容的日常监管松懈,甚至故意放纵低俗内容的传播。

直播行业竞争恶性化循环

直播的竞争力主要来自主播的号召力,很多主播粉丝人数达到上百万。直播平台为了留住主播,不断提高签约金,并且出高价相互抢夺优秀主播,主播也利用自己的号召力和流量提高签约金,在竞争的白热化阶段,斗鱼TV花费6000万元从虎牙TV接连抢夺6名优质主播,随后龙珠TV和熊猫TV先后从斗鱼TV共带走几十名主播。直播平台陷入了不断融资,再不断提高签约金留住主播的恶性循环。主播薪金不断提高,宽带费及直播版权费用的上涨导致了直播成本的不断提高,但是直播的盈利模式比较单一,仍然以打赏和购买虚拟道具为主,这就导致很多秀场直播平台处于亏损状态。

大量资本注入导致虚假繁荣

直播行业的火热发展,创造了流量经济,诸多投资者在直播行业投入巨额资金。很多平台通过雇佣人员购买礼品或虚拟道具,伪造在线观看人数,从而达到吸引资本注资的目的。资本的大量注入促进了直播经济的繁荣,同时投资者在外在繁荣的表象下很容易忽略了新兴行业的风险。

监管不力

我国对于网络直播的立法不够完善,对于未成年人的保护力度不够。对于直播中的违法行为我国多采取刚性的强制手段,但是处罚力度不够,几万元的罚款相比短期直播带来的巨大收益显得微不足道,较低的违法成本使很多直播平台无视法律。

对直播带货的建议

完善网络直播监管立法,加强技术创新

确保网络直播立法与行业发展同步近几年直播行业发展迅速,相关法律的立法相对于直播行业的高速发展明显滞后。存在着立法不完善、监管不力、执行力度不强和追责不明的问题。要想促进网络直播的健康发展,要甄别网络直播中现存的问题,弥补现有法律的不足,出台适合网络直播内容监管的完善立法,以网络直播现有的发展情况为基础,明确直播主体的权责、明晰直播内容的法律性质、更要全方位听取网民及直播环节主体的意见,做到兼顾各方利益,尽量完善法律内容。我国对于网络的监管仍然以人工为主,对互联网的海量内容进行筛查工作繁重而且效率低下。随着直播行业不断地发展,监管方式应当以电子技术为主,现有的监管技术不够先进,面对内容多变的直播很难进行有效管控。发展、创新监管技术迫在眉睫。

文字识别拦截 。直播内容多以图像、声音和文字为载体进行传播,可以利用现有的编程技术,设置文字的输入范围;同时在网站源代码内安置插件,提前拦截有问题的文字信息,加快拦截速度。

内容监控拦截。主播的直播内容是监控的主要部分,对于直播内容更多是声音和图像监控。编制针对声音与图像的插件,一旦出现直播内容低俗和不符合公共道德规范,插件就可以自动直接关停直播,减小不良内容的影响力度。

设置“举报”功能。在直播平台设置举报功能,网民举报后可以由技术软件先进行核查,然后再由人工进行复查。对于举报属实的应当给予一定的虚拟奖励,例如会员充值等。对于恶意举报的也要及时地给予警告。

落实第三方监管义务

当下主要依靠政府实现对于网络直播的监管,但是仅仅依靠政府很难实现理想的监管效果。直播平台作为直播的主体,应当肩负起自己的社会责任,实现行业自律,在人才管理及监管技术研发上做出努力。当然不正当的竞争也是导致直播违法内容的原因,直播平台应当联合制定行业规则,成立行业协会,制定大家都认同的行业守则,创造良好的直播行业生态环境,消除不良竞争带来的负面影响,同时也能细化经营,避免不必要的开支。

提高直播行业的准入门槛

直播平台要真正落实好主播职业认定,可以设立考试认证制度,明确考试的内容范围。除基本的主持素养之外,还应在思想道德、法律常识等方面进行考察,提高网络直播行业整体素质。对网络主播而言,未来应该持证上岗,既可保证直播内容的专业性,又可以建立汰选机制,进一步规范网络直播行业。

注重内容质量打造品牌

现有的直播内容单一,同质化严重甚至很多平台相互抄袭。公众的审美在不断提高,简单靠博眼球的内容是很难再迎合消费者需求。“网红”的盈利模式不一定长久,真正的发展要依靠更专业化的直播内容、优质的直播资源和多元化的盈利模式。同时,在信息量暴增的自媒体时代,创造出让消费者認可的品牌对于直播行业是至关重要的。现有的网络直播内容虽然抄袭严重,但是仍然可以通过广告、明星代言、公益活动竖立自己的品牌。例如各大视频网站,同质化现象远比网络直播平台严重,但这些网站通过赞助各类节目、植入电视剧等,以不同的身份亮相综艺节目等形式,将品牌不断推到公众视线内,而网络直播平台在公关宣传方面有很大的不足。

猜你喜欢

秀场主播监管
电视双城记:川渝主播共护长江源
超级秀场 笑口常开
加强和规范事中事后监管
超级秀场
浅论我国会计监管体制的创新
当主播需要什么装备?
网络主播:近半月收入不足5000元
网络主播:近半月收入不足5000元
秀场直击
监管交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