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创新为动力促进科技教育的协调发展

2020-01-08

科学咨询 2020年17期
关键词:科学科技发展

尹 涛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教育局青少年科技辅导站 湖北武汉 430000)

世界历史进程表明: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后,其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来自于科技创新。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速融合,我国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科技创新对我国提出的最主要的挑战,就是科技人才的培养。

人才的培养依靠的是教育。面对社会对科技人才的呼唤,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成为教育工作的紧迫任务。我国现阶段教育体制大致划分为:学前教育、中小学教育、中等职业技术教育、高等教育和成人教育几个层次。其中,中小学教育又习惯上称呼为基础教育。而科技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青少年全面健康的成长,对国家科技后备人才的培养,对社会经济建设的发展,都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1]。

青少年是在新世纪承担振兴中华光荣使命的一代,他们的科学素养水平将直接影响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正是本着对培养民族伟大复兴人才的责任,国家教委于1993年秋开始正式实施《九年义务教育课程计划》。该计划将基础教育阶段的课程分为二大类,即:学科类课程和活动课课程。作为活动类课程的主体之一,科技教育逐渐成为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2]。

随着科技教育的开展,导致了传统应试教育中那种“死记书本知识、学生视野狭窄、高分低能”的状况正在逐步改善。一个以“培养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发展创新思维”为核心的科技教育,正成为世界各国教育发展的新动向,也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新趋势。

中小学科技教育经过近四十年来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人才,为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努力,更为国家储备了科技后备力量,为国家的现代化建设作出了贡献。它已成为教育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弥补了传统教育上的不足。它既是对基础教育的补充,更是基础教育的基础。它从一个侧面,激发了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对科学的热爱,并通过实践把所学到的科学文化知识应用到实际过程中,发挥了学生的爱好和特长,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更加努力地学习各种文化知识,使教育的效果取得最大值,从而使基础教育走上一条良性互动的道路[3]。

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由于现行教育体制改革还很不彻底,教育体制的运作还不很完善,对创新的理解,对创新在科技教育中所占的地位,对科技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发挥的作用还存在认识上的差距,还未引起人们足够重视。因此,以创新为动力促进科技教育的协调发展尤为重要。

作者认为,正是这种重要性才使得科技教育对创新在以下几个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观念的创新

改变传统观念,就是要牢固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教育与学科教育同等重要,创新是科技教育发展的动力”的新观念。教育的现代化,首先是人的现代化,思想观念的现代化。广大科技教育工作者,自身的科技观念要始终位于前列,要不断加强自身科学素养和科学创新能力的培养,把握住最先进的科学思想和教育思想,来指导日常的教学工作,并以此影响和带动整个社会对科技教育观念的转变,这也是实现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前提[4]。

二、组织的创新

在县级教育局以上建立、健全科技教育管理指导机构的同时,将科教、电教和科学等相关的学科指导部门进行整合。改变目前各自为政的条块管理方式为垂直统一领导方式,有利于教育资源的节约。在基层学校建立以科技教育为主的活动类课程工作室,在编制上安排专人统一规划实施活动类课程。与此同时,各级科技教育指导机构要加强与学校领导、教师的沟通与协调,真正形成一把手来抓科技教育的基本格局。这样有利于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保证科技教育工作的落实到位[5]。

三、体制的创新

深化科技教育的改革,体制创新是重要的环节。建立一个符合科技教育自身发展规律的运行体制,才能保障科技教育的持续发展。以本地区科技教育主管部门为总系统模块,各个学校都是这个系统中的独立平台。学校的科技教育工作除了要满足自身的教学要求,还要作为一个支点来支撑本地区科技教育的大结构。同时,在全系统内建立以科技教研员为主的指导团,聘任科技教师队伍中优秀的教师为首席指导老师。设立任期制的导师工作室,协助科技教育主管部门对本系统进行业务指导。这种体制不但会丰富该地区的科技教育工作,实现科技教师队伍的资源共享,科技活动的资源共享,科技成果的资源共享,还能使每所学校作为系统模块化的一部分,实现整个地区的共同进步与发展[6]。

四、内容的创新

科技教育事业要取得长足的进步和发展,必须不断提高教育自身的实力和水平,不断地丰富科技教育的内涵,不断充实科技教育的内容。要始终追寻先进的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关注信息、电子、生物、环保、新材料、新能源、自动化、激光和航天等领域的前进方向,结合科技教育的特点和实际水平,在课题的选择、情报的收集、计划的制定、实验的操作、竞赛的参与、专业的研究、成果的展示等等方面,针对不同的对象,采取不同的方式,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将教师指导性与学生自觉性相结合、将教学的教育性与活动的兴趣性相结合、将科学的探索性与知识的阶段性相结合、将校内的灵活性与社会科普的开放性相结合,以丰富多彩的内容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从而在兴趣、情感、意志、作风、科学观等方面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和科学思想,造就高质量的科技后备人才[7]。

五、教育方式的创新

从目前方兴未艾的探究性学习热潮中,我们可以明显地感觉到基础教育方式在不断的变化。传统的教育方法已不能适应现代教育的需要。教育方式的创新对科技教育同样具有现实的意义。科技教育的对象已经从学龄前儿童延升到高中生、甚至是大学生。科技教育所涉及的范围也已贯穿于整个基础教育阶段,覆盖面更包含了素质教育的方方面面。把握住探究性学习的主动性,是推动科技教育能否进步的关键,更是促进科技教育成为基础教育改革突破口的核心与前提。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却是科技人才资源上的“穷国”。调查显示:我国公众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人口比例仅为0.3%,而美国和欧洲分别是中国的23倍和15倍。这表明,我国公众的科学素养还很欠缺。中国在基础教育阶段受教育的青少年已达到3亿人左右。将人口负担转化成人才优势,在广大的青少年当中从小树立科学的观念,培养科学的思想,训练科学的方法,具备良好的科学意识和为科学奉献的精神,使他们养成尊重科学、崇尚科学,成长为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接班人,是广大科技教育工作者的一项艰巨而光荣的使命。因此,只有通过创新,科技教育才能发展,只有通过创新,教育改革才能取得成功,只有走创新之路,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猜你喜欢

科学科技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科技助我来看云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科技在线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
科学拔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