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析基层畜牧兽医防疫现状与解决对策

2020-01-08

河北农业 2020年1期
关键词:防疫站规模化畜牧业

杨 华

(作者单位:秦皇岛北戴河新区社会发展局)

随着大环境下经济的稳步增长,我国畜牧业也大幅度发展。早期养殖业的发展造就了一大批畜牧企业,从落后到赶上再到领先,带来了诸多经济效益。基层畜牧业作为中国农村经济的首要产业,不但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也从不同方面增加了农民的基础收入。

确保畜牧业稳定发展的关键因素在于做好动物的防疫工作。因此,兽医防疫工作必须紧跟畜牧业的发展,两者相辅相成,才能健康良好的发展。如今基层畜牧业已经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必须摒弃传统的发展模式,引进先进技术,开始数量质量效益并重,向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发展。自然在突飞猛进地发展中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加强农村对畜禽等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重要性

动物疾病防控工作的主要执行者是兽医,那么搞好兽医工作的关键又是什么,直白来说就是提高动物的免疫质量,只有提高了免疫质量,才能避免后期动物之间的相互传染。一旦传染将会影响整个舍内动物,不但对人类有一定危害,还会打破社会的稳定和平衡。因此人们常说畜牧业要想良好发展,兽医的工作必须全面完善。

动物防疫工作在世界范围内一直很受关注,在动物研究中一直占据首要位置,疫情得到控制,不但能避免经济损失,更能维护社会稳定及生态平衡。

在新农村建设规划中,农民增收问题一直是首要解决的问题,而畜牧业是三农问题的关键,为了能够更好的保证畜牧业和食品安全的进一步发展,各部门必须全面加强农村对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高度重视。

二、当下农村在重大畜禽疫病防控工作上的问题

目前我国农村的养殖散户逐渐减少,正在朝着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发展,大批量规模化后,如果厂区建设没跟上,很多问题会接踵而至,甚至入不敷出。

1、发展水平低,专业性低

目前农村兽医存在两种情况:一种是乡村兽医,大多对药理、病理及规范化养殖的知识了解甚少,多是凭个人经验,没有经过系统的兽医教育,缺乏专业理论知识的支撑,甚至没有执业兽医资格证。长此以往,一旦大规模养殖,就会缺乏流程化的管理知识和规范化的养殖技能。第二种是官方兽医,拿着政府的工资维护农村畜牧养殖业的防疫安全,因职业特性,缺乏责任心,不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基层防疫工作中。

2、兽医需求市场小,养殖户不够重视动物行业的防疫工作

随着农田的荒废及务农人口的大量外迁,农村人口的大量减少,种地的人少了,卖地的人多了,外来打工的人增多。在大环境下,注定畜牧业的发展力低下。养殖业必然得集中在大型的养殖专业地点或工厂。即便是拥有畜牧养殖的大厂,对于兽医的需求也很少。专业兽医的加入,意味着成本的增加,在大规模养殖还未成熟前,很多大厂不愿过多投资。

3、乡镇动物防疫站设施短缺,不齐全

根据我国防疫体系建设项目的目标来看,大部分防疫站的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成。但部分乡镇仍处于“散兵游勇”的局面。原有站房并未完成扩建。因存在缺口资金、并未购置完善设备,如电脑、传真机、采样箱、解剖器、识读器、消毒器等基础设施大量短缺。乡镇防疫体系建设项目未落实,导致重大动物疫病的发生、流行得不到有效控制,不仅影响牲畜的生长,更影响发展建设。

三、乡镇畜禽等动物防疫的有效实施方案

未来畜禽等动物养殖业是一种“高投入、高产出、高收益”的集约化、规模化的产业,养殖规模大、周期短、劳动强度小、成本低、效益高。虽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但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的程度越来越高,乡镇动物防疫工作的任务也随之加重。

1、做好防疫站的卫生防疫工作

采用合理恰当的卫生防疫措施,可以有效切断动物之间互相传染的传染源,也是提高养殖效益的必要手段。畜禽对环境变化的反应非常敏感,如果养殖场内的温度、空气及湿度变化差异大,会严重影响畜禽的生长发育。因此建立适宜的保暖防病及卫生防疫措施,做好消毒工作,提高安全系数,可以及时控制和扑灭疫情,促进养殖业的均衡增长。

消毒工作是卫生防疫的一项重要举措,只有全面做好此项工作,才能取得良好的疫病预防效果。如畜禽舍内消毒、人员及外来车辆消毒、动物粪便消毒等等。

2、加强乡镇兽医的知识储备,加大转化率

在大环境的影响下,兽医的应用场景变得越来越少。此种状况下,乡镇兽医应主动适应这种变化,不再像以前等待需求、被动服务,应主动与机构或大型养殖集团合作,通过专业知识的培训,使自己成为该集团或一些规模化企业的兽医技术人员,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了解和适应新形势、新市场下的兽医模式和理念,长期积累,从规模化企业慢慢学习真正有用、有水平的管理知识和规范化所需要的技能。将自己的劳动与规模化养殖场或地方合作社的经营效益相联系,用自己的劳动创造更多经济效益,从而获得更高收入,减少社会淘汰率。

3、落实乡镇防疫站的物资储存,保障应急需求

为有效防控畜禽等重大动物的疾病,应加大应急物资储备,确保在疫病的发生初期,能得到有效控制,从而保证畜产品的质量安全。首先,防疫站人员应定期对库存的防疫应急物进行全面排查,超过有效期的需及时处理,数量不足的应按时补充和更新,将物资储备工作落实到实处,如疫苗、酒精、药棉、消毒物品、防护服、防护手套、口罩等等。其次,各职位人员应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健全应急机制,平时积极开展应急队伍的培训,并定时演练,以备不时之需。应达到一旦有疫情,按规定及时上报、尽快处理,防止扩散造成更多损失,从而减少损失率。

四、结语

乡镇畜牧业重大动物的防疫工作是确保畜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阶段,通过提高养殖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不断改进环境布局及设施设备,建立健全防疫制度,确保养殖及防疫问题的规范性。随着科技的发展,可以结合先进的物联网技术,通过各种设备对畜禽本身及舍内环境进行参数排查,通过远程智能控制设备,使动物养殖和所处环境始终处于最佳状态,实现资源节约、降支增收的效果,这是未来畜牧业动物养殖及防疫的发展趋势。

猜你喜欢

防疫站规模化畜牧业
第二十届(2022)中国畜牧业博览会
益林中草药 初现规模化
探索走出规模化效益化地热发展之路
映像畜牧业
虚惊一场
枣规模化控制杂交育种技术体系
畜牧业也要打好“翻身仗”
内毒素对规模化猪场仔猪腹泻的危害
防疫站来电
乡镇动物防疫站管理体制改革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