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粱种植管理及病虫害防治技术

2020-01-08李瑞军

河北农业 2020年1期
关键词:棉铃虫需水量高粱

李瑞军

(作者单位:饶阳县农业农村局)

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是当前整个河北省农业工作的重中之重。段玲玲副厅长在全省农业结构调整工作会议上,多次强调适度压减非优势区高耗低质低效作物种植面积,稳步调优农业种植结构,逐渐形成区域化、品牌化、标准化、生态化的农业种植结构新格局,提高农业综合效益,促进农民增收。在新形势下,衡水市饶阳县通过集中优势区打造低耗节水杂粮基地,重点发展高粱、红薯、谷子等产业。自2018年以来,在河北省农科院高粱研究所杜瑞恒主任的指导下,我们科室引进推广种植冀酿2号、冀酿3号、红缨子等高粱新品种,推广面积达到3500多亩。2020年计划打造10000亩高粱基地,下面将高粱种植管理与病虫害防治技术与大家分享。

一、高粱种植时间和播种要点

春播自谷雨后地温≥5℃开始播种,即5月1日-31日之间播种,播期近一个月。播种时底墒充足,墒情不好及时浇水,确保一播全苗,生育期平均110天左右。夏播在麦收后灭茬或贴茬尽早播种,播种深度3-5厘米,不宜播深,播后及时浇蒙头水,生育期100天左右。亩用种0.6-0.8斤,亩留苗6000-8000株,行距45-55厘米,株距10-15厘米。

二、高粱各生育期的性状表现和病虫害防治

1、苗期。高粱从种子萌发到拔节前为苗期。通过休眠的种子,在适宜的温度、湿度条件下出苗。这一时期需要25天左右,植株长出8-12片叶,是高粱营养生长期。

这一时期主要虫害是蓟马、灰飞虱、麦蚜等食叶害虫和地老虎、金针虫等地下害虫,可通过种子包衣、喷施吡虫啉、噻虫嗪等农药防治。苗期是田间杂草发生的关键时期,注意防治杂草,一般在播后苗前喷施封闭除草剂高草净进行防治,也可以进行苗后中耕或化学除草。

2、拔节期。植株节间开始伸长,生长速度加快,水根生出,穗分化开始,植株由营养生长转入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均衡时期。从拔节至旗叶展开之前,需要35天左右。

这一时期的害虫主要是钻心虫(玉米螟、高粱条螟、桃蛀螟等)钻蛀茎干,棉铃虫、粘虫等食叶害虫。面积大有条件的地方可以通过释放赤眼蜂进行生物防治,省钱又省力。面积较小的地块建议喷施甲维盐、虫酰肼等生物杀虫剂进行防治。

3、抽穗开花时期。旗叶展开后,穗从旗叶鞘抽出,称抽穗。花序自上而下陆续开花,从抽穗到开花结束一般需要10-15天,受天气变化影响较大。此时,营养生长基本结束,主要是生殖生长进行物质积累。

此时期主要发生桃蛀螟和棉铃虫,同样通过释放赤眼蜂进行生物防治或者化学防治。

4、灌浆成熟期。授粉后2-3天籽粒开始膨大,进入灌浆期,一般需要30-35天。当种脐出现黑层、干物质积累终止时,即达到生理成熟。

这一时期主要发生盲蝽蟓、桃蛀螟、棉铃虫,一般采取化学防治的方法。

三、不同生长阶段肥水管理

1、苗期。这一时期需要的肥量是总需肥量的1/5;需水量仅占全生育期需水量的10%,这一阶段适当缺水,可促进根系下扎,起到“蹲苗”的作用,且不可大水浇灌,促旺苗早发。

2、拔节期。这一时期是总需肥量的3/5,一般施足底肥时不用追肥,可根据土壤和苗情追施尿素15公斤左右,也可喷施叶面肥;对水量需求量最大的时期,约占总需水量的50%。这一时期生长发育旺盛,叶片光合作用加强,水分蒸发量大,茎秆叶片迅速生长,小穗开始分化形成,若遇干旱就会影响穗分化,造成秃尖码稀,群众称为“胎里旱”或“卡脖旱”。此时期注意水分管理,如果遭遇干旱应及时浇水缓解旱情。

3、抽穗扬花期。这一时期生长快需肥较多,但时间较短,植株已高,一般不再追施化肥;对水需求约占总需水量的15%,抽穗期土壤持水量低于70%时,就会出现“卡脖旱”,穗子迟迟抽不出来,遇到干旱时及时浇水。

4、灌浆成熟期。此时期应注意加强水分管理,一般不施肥,结合杀虫剂的使用一起喷施磷酸二氢钾叶面肥。这个时期植株的营养物质大量向穗部转移,需水量较大。如果水分不足,会影响到灌浆质量,籽粒重就会降低。灌浆后期需水量减少,一般年份不需要浇水。

四、收获

1、适时收获。收获时间过早或过晚都会影响高粱品质,收获标准:八成以上植株的穗下部籽粒由白变红(黄),下部籽粒积压时无乳状物,内含物凝结成蜡质,籽粒变硬而有光泽,含水量降到20%左右。

2、收获方式。采用机械收获,注意调节好收割机割台高度、转速、网眼大小等,确保机械以良好的状态作业。时间一般掌握在上午10点以后无露水、微风干燥的环境下收割。最好采用110-120马力的联合收割机进行收割,因为大型机械作业速度快、丢粒少,减少产量损失。

3、收割后及时烘干,如不能及时烘干,要及时通风晾晒,防止霉变降低质量。

猜你喜欢

棉铃虫需水量高粱
径流季节变化对清水河河道生态环境需水量的影响
高粱名称考释
高粱红了
金秋时节高粱红
1971-2018年黑龙江省玉米需水量演变特征
大凌河中下游河道生态需水量计算分析
芦笋田棉铃虫药剂筛选试验探究
玉米棉铃虫的发生与综合防治措施
豫北地区参考作物需水量计算方法比较与评价
我们与棉铃虫的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