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早熟棉花新品种F015-5 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2020-01-08袁继勇黎玉华张文斌于双杰范梦洋

中国棉花 2020年10期
关键词:棉区吐絮皮棉

袁继勇,黎玉华,张文斌,于双杰,范梦洋

(1.新疆金丰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新疆 阿克苏843100;2.新疆博乐市种业发展中心,新疆 博乐833400)

1 选育过程

F015-5 是新疆金丰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以早熟丰产6621 品系为母本,新陆早16 号选系为父本进行杂交,经多年南繁北育、定向选择及自然病圃抗性鉴定和筛选而育成。 2016―2018 年分别参加西北内陆棉区早熟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通过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多点示范,综合表现高产,早熟,吐絮集中,含絮力好,吐絮畅,纤维品质优良。2019 年6 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国审棉20190016。

2 特征特性

2.1 主要农艺特性

F015-5 生育期123 d,霜前花率97.7%,植株塔形,Ⅱ式果枝;茎秆较硬,茸毛较多;叶色绿色,叶片中等大小、叶裂浅;铃卵圆形,中等大小,铃重5.8 g,籽指11.6 g,衣分41.1%,整齐度好,吐絮畅,含絮力好,抗逆适应性强。

2.2 产量表现

2016―2017 年参加西北内陆棉区早熟品种区域试验,2 年结果平均,F015-5 每667 m2籽棉、皮棉和霜前皮棉产量分别为364.5 kg、149.9 kg 和145.4 kg,分别是对照品种新陆早36 号的106.5%、106.6%和106.0%。2018 年参加西北内陆棉区早熟品种生产试验,F015-5 每667 m2籽棉、 皮棉和霜前皮棉产量分别为364.9 kg、157.0 kg 和157.0 kg,分别为对照新陆早36 号的107.6%、110.7%和110.9%。

2.3 纤维品质

2016―2017 年西北内陆棉区早熟棉区域试验取样, 经原农业部棉花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HVI900 校准) 测定,2 年结果平均,F015-5 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30.8 mm, 断裂比强度35.4 cN·tex-1, 马克隆值4.9, 断裂伸长率6.0%, 反射率81.6%,黄色深度7,长度整齐度指数85.6%,纺纱均匀性指数173。

2.4 抗病性

区试委托石河子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进行棉花枯萎病、黄萎病抗病性鉴定,F015-5 枯萎病的相对病指3.46,属抗枯萎病类型;黄萎病相对病指21.71,属耐黄萎病类型。

3 适宜种植区域

该品种适于西北内陆早熟棉区种植。

4 栽培技术要点

4.1 适期早播

播种期应为4 月10-20 日。

4.2 合理密植

一般肥力棉田收获密度在19.5 万株·hm-2左右[1]。

4.3 水肥管理

依据目标产量和土壤肥力进行合理施肥,一般施磷酸二铵225~300 kg·hm-2,其中,50%~70%作为基肥在秋翻时施入,其余在棉花生育期间随水滴施。 尿素用量为375~525 kg·hm-2,80%以上随水滴施,钾肥(硫酸钾)一般用量为90~120 kg·hm-2, 分多次随水滴施。 全生育期滴水8~12次,一般于8 月中下旬停水。

4.4 合理调控

根据棉花长势、 密度及棉田水肥供应情况而定。 一般在子叶期施用缩节胺22.5~30 g·hm-2;2~3 片真叶时要轻控,施用缩节胺7.5~15 g·hm-2;5~7 叶期施22.5~37.5 g·hm-2, 根据棉花长势可每水一控。 打顶后要重控2 次,打顶3 d 后施用缩节胺120~150 g·hm-2,1 周后再施180~225 g·hm-2。 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3~5 次,在棉花现蕾、开花期喷施硼肥1~2 次。

4.5 适时打顶

坚持“枝到不等时,时到不等枝”的原则,6 月25 日开始打顶,7 月5 日前结束打顶。

4.6 病虫害控制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 采用种衣剂拌种防治苗期虫害与病害,棉花生育期发生棉蚜危害时采用低毒高效的杀虫剂 (啶虫脒或吡虫啉)进行防治;棉叶螨采用专用杀螨剂防治;棉铃虫根据虫情预报,采用各种方法诱杀,在达到防治指标时采用菊酯类等杀虫剂控制。

猜你喜欢

棉区吐絮皮棉
浅析影响皮棉清理机清理效果的因素
南疆棉区4种化学打顶剂应用效果的研究
陆地棉吐絮率的限制性两阶段多位点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及候选基因预测
2020 年新疆棉花生长气象条件分析
不同生态环境下陆地棉株型性状与皮棉产量的关系
一种新型皮棉加湿工艺的应用
美国2018/2019年度皮棉总产达400万t
美国农业部公布各产区2018年度棉花产量情况
杨新顺
河北棉区战略东移稳棉增粮的决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