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高校思政课堂与第二课堂协同育人机制

2020-01-08王亚南

湖北农机化 2020年22期
关键词:大思第二课堂思政课

王亚南 王 珏

(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淮安 223003)

1 新形势下高校思政课堂与第二课堂协同育人机制建设重要性

1.1 有助于构建大思政格局

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构建“大思政”格局的要求,要求高校形成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格局。高校思政课和第二课堂协同育人机制建设无疑较好地践行了这一理念,发挥高校思政课和第二课堂两大载体作用,利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有助于构建高校大思政格局,有效整合高校协同育人资源,全面提升高校思政教育有效性。

1.2 有助于实现全面育人目标

高校思政课和第二课堂的有机结合,将发挥高校思政课理论教育优势,激活大学生内在驱动力,使大学生潜能得以释放;第二课堂则为大学生创造了丰富的实践机会,让大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促进全面素质融合。因此,高校思政课和第二课堂协同育人机制有助于实现全面育人。

1.3 有助于高校可持续发展

思政课和第二课堂协同育人机制建设将发挥思政课和第二课堂育人优势,既注重对学生进行思想引领,确保高校培养人才的政治方向;第二课堂则为大学生创造了实践运用的机会,培养知行合一的高素质人才,提高高校教育服务力,促进高校可持续发展。

2 新形势下高校思政课堂与第二课堂协同育人机制建设

2.1 营造大思政氛围,牢固树立协同育人思想

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地提出了大思政格局,要求形成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格局。这就需要社会各界充分认识到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积极转变思想政治工作观念,从传统狭隘的小格局中转变出来,努力营造大思政氛围,树立起协同育人思想。通过营造大思政氛围,为高校思政课和第二课堂协同育人机制建设提供外部环境支持,促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转变思路,强化思政课和第二课堂乃至其它教育力量的整合。

2.2 完善组织机构,提高协同育人设计水平

新时期,高校思政课和第二课堂协同育人机制建设离不开科学的设计。这就需要高校基于思政课和第二课堂协同育人需要,进一步完善协同育人组织机制,针对高校大思政格局建设需要,深入解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思政格局建设思想,结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际,建立起完善的思政课和第二课堂协同育人组织机构,专门负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组织机构建设时,需要基于思政课和第二课堂协同育人拓展组织机构主体,形成以高校领导、思政课教师、共青团等主体的领导机构,对高校思政课和第二课堂协同育人机制进行宏观设计,确保思政课和第二课堂协同育人的有效推进。

2.3 完善制度建设,促进协同育人持续推进

制度对高校思政课和第二课堂协同育人具有重要的引领和规范作用,这就需要针对思政课和第二课堂协同育人机制建设需要,进一步完善制度建设,建立起与思政课、第二课堂协同育人相匹配的制度体系,通过完善的运行制度,确保思政课和第二课堂协同育人辅助实践;完善职能机制,通过制度建设明确不同主体在协同育人中的责任;建立完善的考评机制,对思政课和第二课堂不同主体进行科学地考核,将协同育人与不同主体的利益和事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发挥考评机制的激励效应,促进思政课和第二课堂协同育人持续推进。

2.4 改革课程体系,全面提高协同育人效应

新形势下高校思政课和第二课堂协同育人要落实到课程层面。深化课程体系改革,切实打破思政课和第二课堂之间的壁垒,基于协同育人目标追求,促进思政课和第二课堂在课程内容上的融合,通过课程融合实现课程内容的互为补充,充分发挥思政课理论优势,并结合思政课理论教学开展第二课堂活动,使第二课堂成为学生运用理论指导实践的重要契机。此外,高校要基于思政课和第二课堂协同育人机制建设需要,积极推动课程资源融合,为思政课和第二课堂协同育人提供有力的资源支持。

2.5 活动载体对接,构建协同育人两个课堂

高校思政课和第二课堂协同育人应改变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借助活动载体构建协同育人两个课堂。思政课要结合教学内容,积极开展思政课实践活动;第二课堂在组织实践活动时,要进一步强化实践活动理论指导,结合思政课理论教学,推动思政课和第二课堂活动载体有机对接,通过活动载体完美对接,发挥思政课实践活动和第二课堂实践活动各自的优势,放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应,深化学生德育体验,从而构建立体化活动体系,促进高校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发展。

2.6 完善队伍建设,提高协同育人师资素质

新形势下,高校思政课和第二课堂协同育人的实现离不开高素质的教师队伍。高校要根据思政课和第二课堂协同育人需要,进一步完善教师队伍建设。高校思政课教师在提高自身理论水平的同时,要进一步提高综合素养,能够肩负起协同育人责任;辅导员队伍建设时,要发挥辅导员在协同育人中的辅助与配合作用,提高辅导员理论和实践能力;共青团第二课堂要不断提高队伍的理论素养,确保第二课堂活动的有效性,确保协同育人的价值取向。

3 结语

总之,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着新的环境,任务更加严峻、紧迫。高校要根据新环境,对接新要求,基于大思政格局建构和高校教育服务力提升需要,有效整合教育资源,构建思政课和第二课堂协同育人机制,拓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渠道,通过构建完善的协同育人机制,保障思政课和第二课堂有机对接,开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局面。

猜你喜欢

大思第二课堂思政课
东北师范大学西湖实验学校
——构建大思政课程体系 打造党建工作品牌
成都理工大学:挖掘“攀登精神”内核 构建大思政格局
医学人文精神融入思政课的实施路径研究
“互联网+”背景下开放大学交互式教学法在思政课中的应用
01—02合刊
浅议高校学生在思政课中的情感认同
第二课堂
“大思政”视域下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思政课堂这样“沸腾”——陕师大思政课从“有意思”到“有信仰”
晋江“四点钟学校” 孩子们的第二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