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协同理论的新时代高校校报发展路径研究

2020-01-08覃元理

科学咨询 2020年51期
关键词:校报协同师生

覃元理

(重庆理工大学)

高校校报作为高校党委和行政的机关报,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都始终是重要的校园官方主流媒体,始终在高校新闻舆论工作格局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信息化时代的今天,高校校报需要改革创新才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重要功能。基于协同理论探讨高校校报协同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实践路径,有利于更加客观、全面、深入认识并解决校报建设面临的现实之困、时代之惑,对新时代校报创新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促进作用。

一、协同理论对校报发展的价值意蕴

(一)协同理论的内涵意蕴

德国物理学家哈肯(Hermann Haken)是协同理论的重要奠基者。在哈肯的相关著作中,他认为协同理论主要研究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在与外界有物质或能量交换的情况下,如何通过自身的内部协同作用,自发地形成时间、空间和功能上的有序结构。[1]在他看来,一个系统完成协同的过程,是在某种条件下从无序到有序的转变,进而发挥系统的最大功效。协同理论具有深刻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从系统学的角度看,推动某一系统有序运行,就需要系统内各子系统、各子要素协同合作。如果系统内各子系统、各子要素孤立运作或者处于混乱、矛盾状态,整个系统将处于消极的无序状态,因发挥不了整体功能进而走向弱化乃至瓦解。因此,秉承协同理论,形成运行合力,才能实现“1+1>2”的效果。

(二)协同理论适用校报发展

高校校报建设是一项需要协同、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校报建设不会是宣传部门一家就能办得很好,更不可能只靠一两个编辑就能高质量地完成工作。随着互联网浪潮的席卷,传统媒体影响式微,高校新闻媒体格局也面临了重新“洗牌”的局面。“网络媒体特别是新媒体方兴未艾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对高校校报这一传统校园媒体带来了新的冲击和挑战”[2],校报发展正处于转型的“阵痛期”。在一些高校,校报已逐渐被边缘化。

进入新时代,校报是不是已经过时,这是许多人都在讨论的一个话题。但在笔者看来,作为传统校园主流媒体,校报依然具有其存在和发展的重要价值,校报的新闻宣传、舆论引导、文化传承的功能应该可以得到更充分地发挥。只是面对新的社会发展趋势,校报建设需要作为一个运行系统重新得到全面审视。在对校报建设的各子系统进行条分缕析后,我们找到“痛点”并“对症下药”,依托系统协同作用,校报就会焕发新的活力与生机。

二、基于协同理论的校报发展困境分析

为客观、深入了解高校校报发展现状,笔者抽调所在单位师生通讯员组成调查组,对国内10所本科高校校报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对20名教师编辑、学生记者进行了访谈。受访师生表示,校报作为高校少数具有权威性的官方纸质媒体,在师生中仍然有较大的读者群,其作用不应该弱化而是要进一步加强。经过数据分析和访谈内容整理,当前高校校报主要存在以下四个方面的不足。

(一)管理缺乏协同

高校校报是学校党委和行政的机关报,属于“党报”性质,理应受到高度重视和强有力的组织管理。但在调查中发现,随着网络媒体的迅猛发展,校园媒体平台不断拓展,校报管理得不到应有的重视。相比“两微多端”等新媒体,有些高校将校报放在次要位置进行校媒布局与管理。有的学校缺乏校报管理的顶层设计,有的学校党委领导只有“校报总编(主编)”的“挂名”,平时关心重视不够。有的高校宣传部只顾发展新媒体,缺乏对校报管理进行革新。

调查中发现,认为“学校校报有完备的管理制度”的受访师生比例只有50%,近80%的受访师生认为“学校校报管理滞后于学校其他方面的管理工作”。同时,91%的受访师生表示“校报发展困境之一就是管理协同存在问题”。

(二)编辑缺乏协同

校报编辑是校报发展的核心环节。然而,在调查中发现,有些高校校报编辑工作较为无序。编前会做策划、编辑会做方案、总结会做反馈,是编辑工作的重要环节,但只有不到一半的高校能够完全做到这一点。有的高校缺乏前期高水平策划,简单地把校园网新闻和新媒体内容转载到校报上,导致校报思想性不高。有的高校缺乏对新闻采编进行提炼,缺乏多样化的信息容量和高质量作品,导致校报可读性不高。有的高校不重视排版,年年“老三样”,让人一看就不想读下去,导致校报观赏性不高。

调查发现,不到85%的受访教师做到“每次都遵照编辑流程”,不到80%的受访学生记者认为“编辑工作比较规范化”。与此同时,100%的受访师生认为“编辑环节是校报工作的中心环节”,100%的受访师生认为“编辑协同是解决内容质量问题的重要途径”。

(三)发行缺乏协同

在调研的高校中,不少高校存在校报发行不协同的问题。当前,大部分高校都是依托校报学生记者进行校内发行的,学生成为最重要的校报发行人。然而,校报发行的工作量大,投送点多,紧靠少数学生无法按时完成任务。

调查显示,只有68%的受访师生认为能做到“每期准时发行校报”,74%的受访学生认为“校报发行不只是学生的事情”,各学院辅导员、宿舍管理员、学生会干部等都应该被纳入发行队伍。也有51%的受访师生认为“教师群体的发行工作不够到位”“不能高效化发行的重要原因是缺乏相关群体协调配合”。

(四)保障缺乏协同

首先是人员保障问题。受到组织管理的影响,不同高校的支持保障力度也不尽相同,但不少高校都普遍存在在岗教师编辑偏少、学生记者队伍素质跟不上的问题。有的高校领导很重视,但一线教师编辑的缺岗造成校报质量跟不上。同时,“95”后学生记者队伍建设存在薄弱环节,导致校报发展的新生力量不够强大。调查发现,“校报编辑队伍数量和质量跟不上”“学生记者能力欠佳”是导致校报面临困境的重要原因。

其次是财务保障问题。有的高校缺乏校报专项投入,缺乏必备的场地、电脑、打印机等基本硬件条件。有的学校稿酬偏低,甚至有的学校存在稿酬发不了的“窘境”,这对校报工作人员的积极性造成了打击。92%的受访师生认为“校报保障缺乏协同”“校报运行资源缺乏优化和整合”。

三、新时代高校校报协同发展路径探析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改进创新,提高党的新闻舆论工作能力和水平”[3]。当前,校报发展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其中不协同的问题较为突出。如何促进校报管理协同、编辑协同、发行协同、保障协同,是推动新时代高校校报协同发展的现实课题。

(一)推动校报管理协同

管理协同是推动校报协同发展的重要前提。当前,高校要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校报协同管理新常态,真正构建“学校党委-党委宣传部-校报编辑部-校报记者团”四位一体管理协同机制。

学校党委要高度重视校报建设,将校报建设作为学校加强意识形态阵地建设、新闻舆论工作和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党委主要领导要亲自关心校报工作,党委领导班子成员应担任校报总编或主编。学校党委要做好校报顶层设计,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校报的“被边缘化”问题。党委宣传部门要按照学校党委要求,将校报置于校园媒体格局的重要位置,坚持“党报姓党”原则推进校报工作,制定完善的校报管理制度体系,建立健全规范有序的校报管理办法。

校报编辑部、校报记者团要认真贯彻落实学校党委要求和党委宣传部具体部署,用心开展校报日常管理工作,持续推动校报管理协同完成“最后一公里”。

(二)推动校报编辑协同

编辑协同是推动校报协同发展的核心环节。当前,高校要理顺编辑流程,真正构建“编前策划-内容采编-审校审核-编后反馈”四位一体编辑协同机制。

加强前期策划,开好编前会。相比于网络媒体的短、平、快,校报的一大优势就是作品的深度。做好策划是校报编辑的基础工作,策划好不好,直接关系到校报的内容质量。要高质量开好每期校报的编前会,会前广泛征求师生意见,倾听有关部门和领导建议,充分发扬民主,形成高质量的校报策划方案。

加强内容采编,把好审核关。编辑策划方案制定后,重点是执行,否则再好的策划也是一纸空文。我们要精心组织精干力量,分类、分步骤、有针对性地进行内容采写和编辑,创作出高水平的校报作品。同时,我们要严把审核关,按照程序层层审核,把方向、看内容、审细节,做到导向正确、内容正向。

加强后期总结,做好正反馈。不论是策划,还是采写,亦或是编辑,每个环节都应及时总结,注重反馈,形成即时协同,增强工作效能。

(三)推动校报发行协同

发行协同是推动校报协同发展的重要内容。当前,高校要规范校报发行,真正构建“校报编辑部负责老师-楼馆管理员-学生记者(助理)-班级干部”四位一体发行协同机制。

校报编辑部老师应负责教职工办公区域的校报发行工作,第一时间将校报送达学校党政管理干部、各职能部门办公室,并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楼馆管理员应配合负责图书馆、学生宿舍楼等楼馆的校报发行工作。图书馆是读书学习的宁静之地,应由管理员负责校报发行。学生宿舍楼则是学生休息场所,考虑到学生安全问题,不宜外人进入,应由管理员负责发行。

学校公共区域的阅报栏、报架,应由校报学生记者或专门的学生干部、学生助理完成,定期发放,定期清理,定期维护。

同时,要实现每一期校报送达班级,则应依托班级干部的力量,在党委宣传部、校报编辑部和有关学生管理部门的协调下,协同完成校报发行工作。

(四)推动校报保障协同

保障协同是推动校报协同发展的应有之义。《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校报工作的若干意见》(教社政〔2005〕13号)明确提出“各高校要加大投入,认真研究并切实解决校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当前,要着力加大校报保障力度,真正构建“人-财-物-资源”四位一体校报保障协同机制。

要高度重视校报队伍建设。配齐配强校报编辑专职人员,打造一支政治强、能力高、作风硬的高素质专兼职校报工作队伍。要充分发挥新闻传媒相关专业教师、特约通讯员的作用,同时加强对校报学生记者队伍的培养和使用。

要高度重视硬件投入和软件支持。在办公场地、办公设备、办公经费上给予有力支持,才能推动校报可持续发展。要充分整合校内外资源、师生校友资源、学校和校属单位资源,加强整合,协同支持,形成校报发展的有力保障。

新时代,新趋势;新要求,新思路。高校校报建设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协同推进才能实现转型提升和持续发展。我们应注重改革创新,切实推动校报在管理、编辑、发行、保障等四个方面的协同发展,促进校报在融媒体趋势下焕发更大生机,进而推动校报在新时代高校新闻舆论工作中发挥其作为校园主流媒体的新的更大的作用。

猜你喜欢

校报协同师生
输入受限下多无人机三维协同路径跟踪控制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借助校报促进校园文化建设的探索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20年的校报情缘
近代《私立岭南大学校报》足球报道内容剖析
麻辣师生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