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机械类专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开发

2020-01-07张国军

湖北农机化 2020年7期
关键词:机械类专业人才机械工程

张国军

(新余学院机电工程学院,江西 新余 338000)

1 机械工程各个阶段的任务以及不同发展阶段对人才的要求

机械工程在各个阶段的任务以及要求都是不相同的,其出发点都是社会发展的每一个阶段对人才的要求。在不断的创造人工自然物的过程中,要着眼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将机械技术进行转化,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在相关技术的基础之上,满足社会需求的同时,不断地对工程进行设计。这种设计发生在相关工程开始之前,需要一个细节和步骤都非常完整的方案。从人的实际心理角度来看,最开始的转化过程中,相关的方案必定要经历不断的完善和调整。在方案中包含了很多专业术语,因此,对于机械类专业人才而言,必定需要具备极高的思维能力,以此才能使方案更加地具有科学性。

在制定方案和具体模型时,机械类专业人才首先要从基础理论出发,考虑到社会发展对机械类人才的需求,来制定非常抽象的方案模型,用来充分地验证相关模型的正确性,最终确定方案。其次,机械类专业人才需要结合其他知识,不断地构成相关机器的各种运动参数。再次,机械类专业人才还要从这些基础数据来做出相关的研究和计算,然后确定相关模型的尺寸和大小。最后,需要考虑到社会的发展需求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使整个机械类专业人才培养课程理念更加的和谐。经历了第一次转化,第二次转化就变得相对容易,可以将第一次转化得到的方案和模型直接转化成机械类专业所需要的实际行驶,直接为社会的发展服务。同第一次转化中发挥主要作用的机械类专业人才不同的是,在第二次转化的过程中,所需要的人才的专业水平要求不是很高,一般从事一些简单的基础工作,被称之为一线工程师,比如一些设备维修人员等。由于在不同的转化环节中,工作内容和形式以及所需要的人才专业度也不相同,第二次转化过程中的人员和一些比较专业抽象的知识接触的机会不是很多,更多地和一些专业机械制图等具体的内容接触。将模型变成具体的机械设备时,需要基础相关的抽象理论和符号,同时也需要人员具有非常强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在此基础上,都需要我国教育领域重视机械类专业技术人才培养课程方面的内容,在进行两次转换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因此,需要专业的机械类专业人才解决问题,以便于我国机械类专业实现长足发展。

2 机械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以及课程体系的制定

随着我国经济领域的发展,社会实现了有史以来最大程度的进步,因此,机械类专业所需要的人才类型也是多种多样的。我国教育领域中机械类专业若想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立足,需要着眼于自身的实际发展情况,来确定如何培养机械类专业人才的目标。只有沿着非常科学的培养目标一路前行,才可以充分地科学制定培养模式和方法,从而确定切实可行的课程体系,在此基础之上,课程内容的传授也会更加容易。在培养机械类专业人才时,要做到因材施教,考虑使用何种教学方式。机械专业需要非常系统的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同时,敏锐的直觉和观察能力也必不可少。

从以上机械工程每一个阶段的任务来看,学校在开展机械类专业课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教学中加入一些模型制造类课程,以及一些非常基础简单的课程来奠定基础,这样做不仅可以适应学生的实际发展需求,同时也符合我国新课程改革的要求。综合两种转化模式,调查发现,第二种模式更加适合机械类专业学生进行制造模型和将模型转化成真正的机械设备。基于此,学校中关于机械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应重视将学生培养成为一线工程师。根据目前的实际情况,教学目标的制定和培养目标不太适合,教学过程中所涉及到的相关抽象理论类的内容太多,这种方式就导致实践能力严重被耽搁。基于此,在素质教育不断被重视的当下,应该将传统的理论课程中加入大量的实践内容,以此来打造机械类专业的课程体系。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关于机械类专业人才培养方面的目标,应该着眼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根据不同阶段机械工程的任务,在制定教学计划和内容时,一定要符合实际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猜你喜欢

机械类专业人才机械工程
《中国机械工程》第五届编委会
《中国机械工程》第五届编委会
《中国机械工程》第五届编委会
《中国机械工程》第五届编委会
机械类产品结构要素设计要点探究
德国拟启动实施专业人才战略
机械类“先进制造技术”课程教学研究
机械类专业校企合作方式的研究与实践
市场主导下高校高尔夫专业人才的培养初探
技校机械类课程教学改革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