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太极拳典籍翻译的副文本分析
——以《太极拳经论要诀》英译本为例

2020-01-07朱佳欣

关键词:要诀张三丰典籍

朱佳欣

(北京语言大学 外国语学部,北京 100083)

作为中华经典文献翻译工作的重要内容,太极拳经典文献的英译研究日益受到重视。从整体上来看,当前译界针对太极拳翻译研究的文献数量与质量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主要集中在术语翻译、翻译策略、翻译传播中的文化缺省、翻译实践和翻译报告等。以《太极拳经论要诀》英译本为例,通过对该文献副文本内容进行梳理,深入挖掘正文本以外的“边角料”,能够更加科学全面地把握太极拳文化发展和传播体系,进而有效提升太极拳文化的影响力和传播力。

一、副文本概念

副文本研究缘起于20世纪70年代,由法国叙事学家、文学理论家热拉尔·热奈特(Gérard Genette)提出。1987年,热奈特在《阈限》一书中将副文本定义为:“在正文本和读者之间起着协调作用的、用于展示作品的一切言语和非言语的材料。”[1]突出了副文本对于正文本的补充功能和意义,并指出作者身份、作品标题、插图等材料对于文本解读工作的意义。次年,热奈特在其发表的论文中对副文本的概念进行了进一步解构,将副文本定义为“围绕文本的所有边缘的或补充性的数据”[2],具体包括与作者、编辑以及媒体等主体相关的材料数据,说明了副文本形式、内容的多样化特征。1997年,《副文本:阐释的门槛》一书出版,副文本以独立主题形式出现在大众视野,其学理价值逐渐显现。核心文本即房屋的“前厅”,副文本就是进入前厅的“门槛”,先于核心文本映入观者眼帘,作用于观者后,再带其进入文本。热奈特对副文本的类型进行了细致的划分,具体可分解为内文本、外文本、文本副文本、图像副文本、作者副文本、私人副文本等十几种。在核心文本分析占据主导地位的今天,副文本研究在整体上仍处于边缘化地位。但不可否认,随着副文本研究工作的进一步发展,副文本研究的价值正逐渐被挖掘。

国内文学界较早地引入和开展了该学科领域的副文本研究工作,特别是在研究西方文学的过程中,部分研究者热衷于从副文本视角探讨文献的“边角料”价值,取得较好效果。国内语言学和翻译学领域的副文本研究工作起步较晚,尚未形成健全的学科支撑体系。不同语境下的概念阐释具有一定的差异性,与汉语语境中的具体性概念定义不同,热奈特对副文本概念的阐述较为抽象,给副文本应用于翻译研究带来了挑战[3]。副文本作为整体文本中的一部分,翻译副文本的理论研究应从文本关系的角度展开,其应用研究也离不开与文本的呼应[4]。在太极拳典籍翻译的副文本研究中,从副文本出发,处处可见核心文本甚至文本之外的影子(shadowing)。

二、太极拳典籍案例简介

由Benjamin Pang Jeng Lo, Martin Inn, Robert Amacker及Susan Foe合作完成的太极拳典籍《太极拳经论要诀》英译本(TheEssenceofT'aiChiChu'an:theliterarytradition,1979)共收录译文13篇,主要讲解了太极拳精要、口诀和心得等内容,分别是:张三丰所著的《太极拳经》;王宗岳所著的《太极拳论》武禹襄所著的《十三势行功心解》《十三势歌》《打手歌》;李亦畬所著的《五字诀》;李亦畬所著的《走架打手行功要言》;《太极拳十要》;郑曼青所著的《體用歌》。本书所选用的典籍原文都是太极拳经论中代表性强、流传广接受程度高的经论典籍,曾被《健身防身太极拳》(TaiChiChuanforhealthandself-defense:philosophyandpractice,1974)、《太极拳:力量之道》(TaiChiChuan:TheTechniqueofPower,1976)等在国外影响力极大的太极拳著作收录,Alfred Huang、杨俊敏(Jwing-Ming Yang)和廖渭山(Waysun Liao)等人在著作中都对本书中所选用的文献书目进行过翻译整理[5]。综上,《太极拳经论要诀》在中外太极拳研究领域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其理论研究价值亦值得进一步探讨。

三、太极拳典籍副文本分析

“副文本决定着读者如何进入文本,也决定着读者对文本的预期。”[6]副文本会影响读者或观者的阅读或观看的过程,因所用为书面文本,其文本效果往往反馈于“读者阅读过程”。例如,当读者翻开一本扉页上标注着“此书根据真实事改编”的书时,对这本书的阅读期望与读者翻开一本标注着“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的书的阅读期望是不同的,同样,阅读期望的不同也导致读者的阅读过程和阅读结果会产生不同[7]。在《太极拳经论要诀》中,其封面、序、导言是读者接触文本的“首三部曲”,会对读者的阅读过程和阅读预期产生最初的影响。另外,此书为典籍译本,序和导言中会体现出作者的翻译思想、翻译策略,以及作为译者对太极拳的独到见解,是太极拳典籍翻译研究宝贵的财富。

1.封面:太极拳文化内涵与起源说

《太极拳经论要诀》一书,除了主要的文本翻译中体现出来的太极拳同道家思想的相互融合,副文本也从各个细节都体现了太极拳与道家思想的紧密联系。扉页标题下方的图示“道”以及后封面上的图示“道”都强调了太极拳与道家文化的密切关系。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太极拳文化既是道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极大地丰富了道家文化的内容。道家主张道法自然,《汉书·艺文志》曾记载,道家书籍有《黄帝四经》《黄帝铭》《黄帝君臣》等,暗示道家思想与伏羲、女娲、神农、黄帝等人有关。而太极拳经论中提到的阴阳、八卦、合一等要诀同道家思想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例如,传说伏羲所著的八卦图在道家著作和太极拳典籍中都有所体现。

封面印有张三丰的画像,张三丰又被称为武当道士或全一真人,曾被认为在道家文化和太极文化的发展中扮演着重要历史角色,甚至被认为是太极拳的创立者。在现代太极拳发展和研究过程中,部分学者对张三丰同太极拳发展之间的关系存在质疑。这一观点在此书的导言(Introduction)部分也有所提及,如,关于太极拳的起源,有两种说法:一种是武当道士张三丰于元末明初(1367—1403年)创太极拳,但是这种说法受到了部分太极拳研究者的质疑。作者在导言中所提出的观点,体现出上世纪70年代的西方社会也存在对“张三丰创太极拳”起源说的争议,这与当今国内众说纷纭的太极拳起源有诸多相通之处。如今,国内太极拳研究中关于太极拳起源有三个主流的观点,一是译者提到的备受质疑的“张三丰创立太极拳说”;二是太极拳源起陈家沟,由陈王廷所创;三是“太极拳源自长拳说”,各种起源说都有众多支持者,其中最被大众接受的是第二种“太极拳始于陈王廷说”[8]。《太极拳经论要诀》在出版时使用了张三丰画像作为封面,但本书译者Benjamin在导言中对太极拳起源说的争议进行了阐释,未明确认同“张三丰创立太极拳”这一说法,反映出上世纪70年代,国外太极拳翻译领域对太极拳起源说的争议与矛盾。

2.序:译者翻译思想与翻译策略

“序”体现着“每个译者的个人思想和他所采用的(或自以为采用的)翻译体系”,是翻译研究和译者研究“最宝贵的资料”[9]。通过对译序跋的研究,可以挖掘译者的翻译策略、翻译动机、翻译观甚至是译者个人的意识形态,是沟通研究者与译者重要的渠道[10]。本书作为典籍汇编,并不存在译序之说,译者所作的序作为传播中的副文本,极具译者的主体色彩。此类序的内容主要阐述作者在文本翻译活动过程中的思想变化和策略选择。由此可见,副文本形式虽“副”,其价值却不容忽视,副文本在研究译者翻译思想、翻译策略和翻译目的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

在序中,译者提出在太极拳典籍的翻译过程中,“太极拳翻译既要富有诗学美感,又要字字斟酌、忠实原文,但通常情况下很难达到二者兼备,多数情况下,二者只能达其一。典籍中的文言文极其简明扼要,许多汉字都有具体而又深刻的含义,所以即使是再简单的句子和用词也有可能充满了典故和意象。每一句话都能在读者脑中回味无穷”[11]。

例1:“气宜鼓荡,神宜内敛。”(第一章《太极拳经》)

译:the Ch’i (breath) should be excited, the spirit should be internally gathered.

最初“鼓荡”二字却是被直译为“slosh”,之后这种翻译被认为是一种尴尬的“硬翻译”、具有误导性,才被改为“excited”。译者解释到,“excited”有一层内涵意义,即假如把世界上所有海洋的水都集中倒到一个箱子里,并且轻轻地晃动这个箱子,箱子里的水就会来回地晃动,就会产生这种“鼓荡”的感觉,这也就是气如何在体内循环的。而“slosh”虽也有这一层含义,但局限于液体。与之相较,“excited”能作用于人,更抽象、更能延伸为人体内运作的气。

除了上文中简单提到的作者的翻译思想和翻译策略,副文本中所展现出来的翻译思想在文本翻译的过程中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译者在本太极拳典籍译作中所使用的策略具体可分为三种:即音译加注释、意译、增译,其中增译又细分为规范性增译、逻辑性增译、文化性增译。

音译加注释。本译本中音译加注释的翻译手法多用于对传统的道家名词与武术术语的翻译中,如,劲Chin(internal force)、神Shen(spirit)、丹田Tan T’ien(the physical center of body)、走Tsou(yielding)、粘Nien(adherence)等。

意译。在针对一些在目的语言中没有对应的词汇,译者多采取意译的手法。

例2:“行气如九曲珠,无微不到。”(第三章《十三势行功心得》)

译:Let the Chi move as in a pearl with nine passages (Chiu Ch’u Chu) without breaks so that there is no part (of the body) it cannot reach.

在此例中,“九曲珠”原意为:一种珠孔曲折难通的宝珠。宋朝苏轼曾在诗《祥符寺九曲观灯》中作“宝珠穿蚁闹连朝”一句。同时也可视作影射典故,“孔子游说陈国,遭陈、蔡大夫发难,要求线穿九曲珠,在采桑女的帮助下,把蜜涂在九曲珠外,用线系在一只蚂蚁的身上,让蚂蚁钻那曲折的珠孔,如若不肯钻,就用烟熏之,最终穿珠成功”。而在此处翻译中,译者将曲折难通的九曲珠表述为a pearl with nine passages,看似直译,但此处的nine为虚数,用十以内的最大单数表达曲折之多,借此喻出运气过程再曲折难以行气,也要行气到无微不至。

增译。典籍的翻译中如果只采用直译或者意译的手法,并不能清楚地表达原句的意思,也不能做到译者想要能满足的忠实和美感。为解决这一难题,译者采用了增译的手法。基于典籍翻译的特殊性,出于不同的增译目的,在此将增译分为:规范性增译、逻辑性增译、文化性增译。

例3:“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第二章《太极拳论》)

译:(as light an object as) a feather cannot be placed and (so small an insect as) a fly cannot alight on any part of the body.

传统意义上的增译是为了更清楚地表达原文意思,如上述例子中的(as light an object as) a feather 和(so small an insect as) a fly括号内的内容,表现出了对力量、技巧、反应的严格规范。在太极拳运行过程中,习武者对力的把控对最终成效尤为重要,所以规范性的用词用语数不胜数,故在此总结为太极拳典籍翻译中典型的规范性增译,旨在更加生动形象地规范出表述中的界限,也让译文表达的意义更加清晰明了。

例4:“所谓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学者不可不详辩焉。”(第二章《太极拳论》)

译:It is said, ‘Missing it by a little will lead many miles astray’. The practitioner must carefully study. This is the Lun.

在王宗岳的《太极拳论》中,原文并未结尾,而是在此处戛然而止。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在此句后加上了总结性的“This is the Lun”,此做法与文章名“太极拳论”相呼应。这类逻辑性增译的使用有助于提升行文流畅度、增强内容逻辑性和完善文章整体结构。

由于太极拳典籍作为翻译材料的文化特殊性,其背后所体现的文化背景、文化内涵需要在翻译中体现出来,这是当前开展太极拳典籍翻译工作的一项重要难点问题,也是一项基础性工作。《太极拳经论要诀》中文化性增译的使用,极大地补偿了译本的文化内涵,同时也有效地融入了译者的主体性思想。例如,在翻译张三丰的《太极拳经》的结尾处,译者加注了“this classic was left by the patriarch Chang San-feng of Wu Tang Mountain. He desiresd the whole world to attain longevity, and not only martial techniques.”表明了原作者张三丰撰写此书的现实愿景,即希望读者在学习武术技巧的同时也能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这是太极拳学习者不可或缺的背景知识。译者通过文末注释实现了对原文的文化补偿,为太极拳学习者提供了延展性知识。

3.导言:译者的翻译观

在热奈特看来,准确的作者意图体现着副文本隐含的信条和意识形态。导言作为译本副文本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整个译本的翻译目的和翻译意义,体现着译者翻译的不同意图。

译者在导言中阐述了太极拳的发展历程、强调了太极拳经典文献的现实价值以及翻译工作的重要意义。译者将太极拳的历史划分前后两个时期,前期历史较古老,留存的文献有所断层,该段历史脉络并不清晰;后期文献保存较好,历史发展脉络较连贯,形成了以陈杨两派为代表的太极拳派系。译者对太极拳发展历史的研究旨在帮助太极拳学习者更好地提升太极拳理论素养。

准确性和忠实性是太极拳典籍翻译工作的基本原则,对太极拳各经论要诀的理解决定着练习者的心得、动作是否无误。正如本译作的作者Benjamin的太极拳老师陈曼青所说,形一出,须遵从太极经论,若与之相悖,则为误。因此,如何实现太极拳典籍的“忠实”翻译是太极拳翻译领域的重要任务,且对国外太极拳学习者有着重大意义。

译者不仅在序中体现了自己所使用的翻译策略,也将自己对典籍翻译的认知融入了导言中。译者认为在典籍翻译过程中,典籍自身也始终处于动态变化状态。在作品的传播过程中,读者或传播者的看法和评论会不断融入作品中。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看法和评论也会逐渐成为作品本身的一部分。文献自身内容的变化体现了传播者的主体性色彩,并在翻译中也融入了译者的主体性特征,这一观点与凯瑟琳·巴切勒(Kathryn Batchelor)新著《翻译与副文本》(TranslationandParatexts)中的相关内容有一定相同之意。

结语

随着太极拳文化对外交流与传播的步伐不断加快,多视角下太极拳经典文献翻译研究工作也将迎来新的机遇与挑战。基于副文本视角,对太极拳经典文献英译工作进行理论和实践研究,是当前学术界关于太极拳经典文献研究的应有之义。通过对上述信息和资源的深层次挖掘与认识,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把握译者的翻译目的、翻译策略以及翻译思想,从而更好地学习和传播太极拳文化。

猜你喜欢

要诀张三丰典籍
晚清来华德国人的中医典籍译介及其学术影响
《典籍里的中国》为什么火?
陕建的“要诀”:无限扩充动能——国企党建如何“推波助澜”
“瓟斝”与“点犀”新解*——兼论中国典籍中名物词的英译
应急救援要诀“少 快 短”
穿越在历史中的“张三丰”
穿越在历史中的“张三丰”
张三丰:哥就是神一般的传说
典籍翻译模式的构建与启发
张三丰的手掌有多?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