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党性教育进高职学生课堂的效果评价及改进策略

2020-01-06吴东平李红霞

科学咨询 2020年46期
关键词:师德师党性高职

吴东平 李红霞

(重庆旅游职业学院 重庆黔江 409099)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青年教育和成长发展,针对青年成长、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职业教育发表了系列重要讲话。讲话中为如何办好职业教育、引领青年成长,如何有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观点、新思考和新论述,为做好高职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党员发展与教育管理指出了新目标、新举措和新路径。各高校可以运用党性教育这一特殊的思想政治教育,充分发挥其不可替代的育人作用,帮助青年学生加强党史、党的理论知识和党的方针政策教育,教给他们正确的思想,引导他们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走正确的道路。因此,推进党性教育进高职学生课堂是一项重要且十分必要的教育实践,其可以进一步丰富和完善高职学生党员发展与教育管理理论。

一、加强和改进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推进党性教育进学生课堂的价值

(一)加强政治引领,学校党组织牢牢把握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

“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 “中国梦”的实现需要一代又一代人接续努力。广大党员教师需要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切实把“两个维护”落实在日常教学工作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全党思想和意志统一了,才能统一全国各族人民思想和意志,才能形成推进改革的强大合力”[1]。强大合力的形成源于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需要共产党人牢记初心和宗旨,以坚定的理想信念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奋斗。改革开放以来,一大批接受过职业教育的优秀人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当前,部分学校重技能培养、轻职业精神培育的现象依然存在。基层党组织的作用发挥得还不够充分,对思想上积极要求进步的青年关怀还不够,对加强和改进党员发展与教育管理的办法还不够多。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的阶段,各行各业对职业院校的学生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的融合教育是现代职业教育的基本要求。因此,高校党组织应加强政治引领,把党史、党的理论知识和党的方针政策融入到高职学生教育全过程,牢牢把握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增强学生的“四个自信”,培育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和精神。

(二)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教师潜心教书育人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承担着让每个孩子健康成长、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任”[2]。社会各阶层要尊重广大教师,重视教师的发展和教育。教育的本质是用自己的一颗心去唤醒另一颗心。绝大部分教师的高尚品德和师德师风影响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奋勇前行,为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大业做出了重大贡献。但也有极少数教师价值观扭曲,师德师风败坏,发布与教师身份不符的言论,抹黑了教师形象,在社会上造成了不良影响。针对出现的师德师风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抓好师德师风建设,引导教师把教书育人和自我修养结合起来”[3]。教师要有坚持优良作风、抵御不良作风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广大教师需要加强自我修养,最有效的途径就是自觉参加党的政治理论学习和积极提升自我修养。教师自我修养的重要路径就是自觉参加党性教育和党性锤炼活动。教师只有自身的道德素质提高了,才能做到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才能使理想信念更加坚定,才能更好地潜心教书育人。

(三)加强学生党性教育,把控好学生成长方向

在高职扩招百万背景下,全国各类普通专科学校现有在校生12 807 058 人(不包括成人专科)。教育部要求按照不低于1:350的比例配齐专职思政课教师。各高职院校严格落实教育部的要求,加大了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力度,师资力量得到了有力的补充,课时数得到了充分的保障,课堂教学效果良好,但课后的监督管理有所欠缺。学生完成每天的课堂学习外,几乎把所有的时间用在看电影、玩游戏、网购上。由于自我控制力不强,部分学生沉迷网络世界和购物天堂,养成了不良的超前消费习惯,导致网络贷款屡禁不止,违法犯罪行为也时有发生。这些现象不仅造成了部分学生近视率越来越高、身体越来越差,使他们的意志越来越消沉,还让有些学生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学校要用中国共产党党员的先进事迹引导学生学习和发扬艰苦朴素精神,用身边的学生党员自立自强事迹感染他们,用党性教育去增强学生的“四个自信”,让参加党性教育和党性锤炼活动成为高职学生的毕生追求和理想信念,从而确保学生健康成长成才,投身到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

二、党性教育进高职学生课堂的效果评价

(一)“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得到落实,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得到增强

酒店管理系党支部深入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党小组建立在专业上,充分发挥支部委员会、团总支、学生会的作用,组建了由党支部书记、支部委员(专任教师兼任)、团总支书记、党小组组长、辅导员构成的党性教育团队。支部书记在党课上开展党性教育,任课教师在课堂上用10分钟开展党性教育,团总支书记在党建带团建中融入党性教育,党小组长在党小组会议上开展党性教育,辅导员在主题班会中适时增加党性教育。党性教育已融入到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得到落实,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得到显著的增强。

(二)师德师风建设得到增强,教师潜心教书育人的理想信念更加坚定

当前,“职业精神”的培育依然是短板。部分教师只做传授书本知识的教书匠,教书与育人脱节,“两张皮”现象依然存在。现代职业教育要求要努力实现“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高度融合,专业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专业课教师、思政课教师、辅导员形成合力,才能实现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的融合培育。我系自组建党性教育教学团队以后,加强了教师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增强了教师之间的共进与合作,师德师风建设和教师自我修养已成为教师的目标追求和价值体现。党员教师主动担任师德师风建设的引领者、组织者,非党员参与师德师风教育和提升自我修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显著的提升。对党的教育事业和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理想信念更加坚定,立志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也越来越多,教师潜心教书育人的理想信念更加坚定。

(三)学生成长成才得到保障,未来充满希望

据学院智慧团建网数据统计:我系在校在籍学生670 人,其中共青团员有607 人。共青团员思想上积极要求进步,主动接受党性教育的意愿较强烈,对于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意志较坚决,主动与党员教师交流谈心的学生较多。绝大部分学生已在“学习强国”中注册并自主学习,思想政治素质和理论水平得到显著的提升。自党性教育进高职学生课堂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累计有670 人参加党史、党的理论知识和党的政治方针政策学习。学生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历次会议精神学习得更加深入,对党的历史、党的政治理论、党的方针政策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和认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性有了明显的提高。

(四)党性教育进高职学生课堂亟需解决的问题

开展党性教育进学生课堂实践活动以来,大部分学生对党的政治理论有了较深入的了解,对党性教育的作用和价值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理论水平得到了一定的提升,但与预期的目标还有一定的差距。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学习平台较少,学习的渠道较窄。党性教育进学生课堂,教室是开展党性教育的唯一平台。由于学生在校期间至少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教室,因此长时间在教室开展教育活动容易造成学生身体上的疲劳和心理上的负担。他们投入学习的时间与学习效果不成正比,导致学习的效率不高。

二是教师日常教学任务较繁重,精力有限。自推行党性教育进课堂以来,党员教师的教学内容不再完全是专业知识教育,还要开展党的理论知识教育。教师在找专业知识和党的理论知识教育的结合点的过程中,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这无疑增加了教师的负担。而非党员教师自身并未系统地接受过党的理论知识学习和党性教育,不适合在课堂开展党的理论知识教育,导致党员教师的工作任务更重、责任更大。

三是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差异,学习效果有差距。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自觉动机,是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探求知识的内在动力。思想上要求进步、有强烈意愿向党组织靠拢的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较强。另外,少数学生参加党的政治理论学习的激情不高,也没有加入党组织的志愿,学习的效果不好且质量不高。

三、党性教育进高职学生课堂的改进策略

(一)学校以“第二课堂”建设为抓手,丰富党课教育平台

重视平台建设,拓宽党性教育渠道。一是采取“引进来”战略,请专家走进课堂。在学校层面,学校主动联系党的政治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领域专家到校授课,以专家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吸引师生主动参加党性教育活动,以专家渊博的学识和理论深度增强党性教育的说服力;在行政处室层面,组织人事处、宣传统战部积极联系党性教育机构到校开展专题讲座,积极邀请重庆红岩纪念馆党性教育基地的专家到校开展专题党课;在二级院系层面,学校鼓励和支持马克思主义学院、二级院系主动联系重庆市委党校和黔江区委党校获得帮扶和支持,打造一支以党务干部、思政课教师为党性教育教学团队。二是活用“走出去”策略,学校地处武陵山区,在学校周边有万涛同志故居陈列馆、水市乡车水坪“红军树”等红色文化基地,红色育人资源丰富,为党性教育的课堂建立在红色景点和红色基地上创造了条件。因此,学校将沉浸式教育方法运用到党性教育上,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党性教育的吸引力、说服力,增强了党性教育的感染力,使党性教育“入脑”“入心”,增强学生接受党性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教师以“党性教育”为抓手,加快师德师风建设

高等教育的质量是衡量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人才培养的关键在于教师。教师队伍的素质直接决定着大学的办学能力和水平,而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是教师的师德师风。当前,教师的主流是好的。绝大部分教师都敬重学问、关爱学生,在工作上兢兢业业、甘于奉献。但也有少部分教师师德败坏,发表与身份极其不符的言论,破坏和影响着教师的形象。对于教师队伍中出现的问题,我们应该高度重视、认真解决,把“党性教育”作为重要的举措,紧抓教师思想政治教育,以优秀党员教师先进典型和先进事迹鼓舞感染其他教师,唤起教师道德自觉自省,把师德师风落实在日常工作中,锤炼党性,以党性教育促进师德师风建设。

(三)学生分层次分类教育,正确处理普遍教育和重点教育的矛盾

加强大学生党员的发展与教育管理工作是高校党组织重要的工作任务之一,但发展党员工作既要积极又要慎重。学校把大学生中的先进分子吸收到党的队伍中来,加强对于高职学生的党性教育,可以为大学生系统学习党的政治理论知识和增强党性教育的有效性搭建平台。当前,由于学生人数众多,学生的知识结构水平有差异,学校不宜采取同样的方式开展党性教育。对于普通非党员学生,其重点应该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中国共产党党史、新中国史、爱国主义教育等为主。对于高职学生群体,学校还应该结合专业技能培养、工匠精神培育,把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教育高度融合起来。对于党员群体,学校除了做好常规性教育外,更要从突出党员理想信念、廉洁自律等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因此,学校在组织开展党性教育时,要做好非党员学生接受普遍的党性教育、党员学生接受重点教育的准备,结合高职学生的特点,分类别、分层次、分专业,有针对性地开展党性教育活动,处理好普遍教育和重点教育的矛盾。

四、结束语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4],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做好高职学生党性教育是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要求,推动党性教育进高职学生课堂是将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融入课堂教学的重要途径。经过在酒店管理系近一年的实践,党性教育实践提升了学生整体的素质,提高了教师的政治素质和理论水平,加强了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显著的提升,为党员发展和教育管理工作、严把党员发展关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由于平台较少,教师自身能力不足,学生具有差异性等因素,影响和制约了党性教育的质量和效果。开辟第二课堂可以丰富党性教育平台和渠道;加强对教师开展党性教育可以有力地促进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对学生进行分层次分类别教育,可以使党性教育的目标更明确,更有针对性。这一系列改进措施对于加强和改进高职学生党性教育能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可以最终实现把优秀青年学生吸纳入党组织的目标,从而为党的事业和国家的发展培养可靠的后备人才。

猜你喜欢

师德师党性高职
实事求是是“最大党性”
新时期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实践路径
谨防师德师风失范
认识党性的五个重要维度
组织人事视角下的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研究
战“疫”期间基于高职线上教学的分析与思考
党性可“塑”——汉中实施“党性塑造”工程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如何将微课融入高职钢琴课堂教学
浅谈高校师德师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