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觚棱壶”的艺术表现

2020-01-06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20年3期
关键词:紫砂壶紫砂传统

文 盛

江苏宜兴 宜兴 214221

紫砂壶自从成为集实用、把玩、欣赏于一体的艺术品后,逐渐成为文人墨客、达官贵人室内赏玩的雅物,更因其质朴素雅的泥性,成为平头百姓的生活用品。人们喜欢紫砂壶,源于它独特的原材料,以及千姿百态的艺术造型。小小的泥壶,浓缩着大大的传统文化:得天独厚的紫砂泥料、巧夺天工的制作工艺、独树一帜的造型艺术、丰富实用的使用价值以及雅俗共赏的艺术价值。紫砂壶正是凭借自己独一无二的艺术魅力独步于传统艺术之廊,成为传统艺术之中的瑰宝。紫砂壶艺历史悠久、造型繁多、风格迥异、百花齐放。一把壶,可以陶冶情操、启迪心灵。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紫砂壶的制作技艺也更加先进和娴熟,紫砂作品除了讲究泥料、注重工艺外,也更加留意造型的推陈出新,重传统而不失新意,追求壶艺原有的古朴韵味,也寻求现代的时尚元素。

紫砂壶发展至今大致可以分为三大类:光器、筋纹器和花器,其中光器是紫砂壶中最为原汁原味的造型,带着传统审美的需求和制作流派,光器又分为圆器和方器,圆器饱满挺括、骨肉亭匀、柔中带刚;方器则线条硬朗、棱角清晰、挺拔有力。在长期发展实践过程中,光器的制作已经不再拘泥于“方”与“圆”的框架,有的器型就是单一或复合的几何图形,线条的变化和面块之间构成的实体空间,为紫砂壶的造型提供了无数的可能性和无穷的创作力。紫砂壶,有着传统的韵味和制作工艺,又有着现代化的时尚元素,更加贴近人们的审美情趣,也更符合当今社会的市场需求。

四方器是经典的紫砂器型,线条有张力,有力度,像铮铮汉子,铁骨柔情。《觚棱壶》是曼生十八式之一,也是一款经典的方器,但它的器型介于“圆”与“方”之间,既有着圆的柔和饱满,也不失方的硬朗明快,真正体现了“亦方亦圆,方中寓圆”,壶身下大上小,稳重而巍峨、古朴而挺括。《觚棱壶》是仿照古代的觚棱设计而成的,“觚”,古酒器,早在明朝就有制壶名家仿照觚棱制作过股棱壶,经过不断的发展和衍变,已经成为紫砂经典器型之一了。

《股棱壶》展现了方与圆之间的无穷奥秘,有的制作者侧重方,则整壶的纹理感强,多一份傲然与挺拔;有的制作者侧重圆,则整壶圆融感强,多一份圆通之意。本文分析的紫砂作品《觚棱壶》在整体造型的设计上,更侧重于圆,所以整壶圆融饱满。流转的线条、弯曲柔和的壶面将整壶的轮廓都表现的清晰明了,清朗中带着柔软、端庄又素净。作品采用精选泥料制作,质坚而温润。整壶呈四方形,色泽古朴雅致,微光泛于壶面,粼粼中带着韵味。壶身饱满不臃肿,线条流转自然顺畅,一点也不见生硬呆板。壶嘴粗壮有力,弯曲得恰到好处,出水利落干净;圈把圆润小巧,每一处弧度都被打磨得光滑有致;口盖合一,桥型钮精致小巧。整器虽是四方器,有着方器故有的端庄沉稳,还有着圆器的柔和圆润。虚与实、圆与方的对比和空间在视觉上营造出了整器古色古香的雅韵。作品在紫砂泥料的质朴淡雅的映衬下显得古朴凛然、古韵荡漾、挺括饱满。壶身上陶刻了一幅山水风景画,仙气飘飘,犹如人间仙境。风景画风韵传神、古意盎然,搭配着紫砂泥质的朴实暗沉,更是显露出几分古意。

作品从觚棱出发,“喻方圆,刚柔济”,从造型上散发出既端庄典雅又柔和圆润的美感,更是从觚棱中引出处世哲学和做人的道理,可谓是发人深省,隽永深刻。

紫砂壶方器的制作难度相较于圆器来说更大,目前市面上的方壶价格也比圆器高,一件好的方器作品,需要线条走向清晰明了,过渡暗接处理得干净利落,精工细作、施艺严谨,在保留传统造型原有的框架上,使作品有造型、有新意、有内涵、有韵味。

结 语

紫砂壶自明代诞生以来,到如今的繁荣发展,经历了数百年的艺术沉淀,吸收了传统文化的精髓,集百家艺术的造型优点,已经自成一派,有了自己的艺术风格和特色。朴素淡雅的紫砂壶在造型、泥色、铭款、书法、绘画等方面显示出了紫砂艺术的包罗万象,这些传统技艺也将紫砂壶的造型和内涵推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目前,浸润着中华上下五千年文明的紫砂壶文化丰腴了人们的生活,陶冶了人们的情操,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雅致和温馨,也在无形中延续着我们民族的传统文化。

猜你喜欢

紫砂壶紫砂传统
养护紫砂壶,坚持最重要
养护紫砂壶,坚持最重要
无相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刘少白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顾景舟洋桶紫砂提梁壶
郑国明 立足传统 再造传统
购买紫砂壶4忌
购买紫砂壶忌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