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入现代元素横林“太平马灯”焕发新活力

2020-01-05吕洪涛

华人时刊 2020年12期
关键词:马灯太平表演者

吕洪涛

“正月跑马是新年……”过去,在横林镇,过年过节看穿马灯表演是一项不可或缺的民间娱乐活动。但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表演穿马灯的人越来越少,这项传统艺术逐渐沉寂,甚至一度濒临灭绝。

近年来,在横林镇穿马灯爱好者的改造下,这一传统民间艺术不仅回到节日的街头巷尾,还登上舞台,重新焕发出活力。

横林“太平马灯”,已有150多年历史

在横林镇南方村90岁老人沈盘泉的记憶中,小时候最开心的事情似乎就是逢年过节看太平马灯表演了。后来,他也成为太平马灯的表演者之一。据沈盘泉介绍,他从15岁开始就表演太平马灯。表演时,放火铳、吆喝、敲锣打鼓,欢乐的声音交织在一起,非常热闹。

穿马灯表演源于《昭君和番》的历史故事,由马队护送昭君出塞的形式演变而来。横林镇南方村的“太平马灯”迄今已有150多年历史。马灯表演除旗、伞、牌、灯笼、锣鼓等配套物件外,主要道具是马。马用竹篾绸布制作而成,分马头和马尾两截。表演时,把马灯前后固定“穿”在人身上,所以又叫穿马灯。穿马灯通过跑、跳、走、穿等动作,表演马队出征的情景。

年轻时,沈盘泉机灵好学,是太平马灯表演的核心人员。他回忆,小时候,横林镇的太平马灯队人数很多,最多的时候有80人,“太平马灯队里要有老头、老太、书童、看灯娘子,还要有18匹马、18个抬旗子的人。那时候庙会我们都去跳,跳起来可热闹了,周围是人山人海。”

表演者越来越少,并从全男性变成全女性

据沈盘泉回忆,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表演穿马灯的机会越来越少。“太平马灯表演是一伙人一起表演的艺术,一两个人根本演不起来。”沈盘泉说,随着他们这一批人逐渐老去,太平马灯表演和不少传统艺术一样,开始在传承和推广上遇到困境。

70多岁的夏丽芬是在20多年前学习太平马灯表演的。据她介绍,传统太平马灯表演都是清一色的男子,但是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男性表演者锐减,女性表演者加入,后来成了清一色的女性,而且都已五六十岁了。

“我曾想过多找些男性表演者加入,但他们大都是笑笑就走开了。”夏丽芬说。

加入现代元素,传统艺术重新恢复活力

记忆中,表演太平马灯的音乐都是锣鼓伴奏,但现在还加入了现代音乐元素。

“这是为了吸引当代人,尤其是年轻人的目光。”夏丽芬说,现代元素的加入还把这门原本只在街头表演的艺术带到了舞台上。不仅活跃在常州的各个舞台,他们还走出江苏,让更多人领略了太平马灯的艺术魅力。给她印象最深的是在山东省烟台市的登台演出,在当地引起轰动,不少观众还问她要了联系方式。

在横林镇政府和新老太平马灯表演者的努力下,横林镇太平马灯被列为武进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现在太平马灯表演队伍里青壮年人的身影越来越多。他们还经常到学校演出,让孩子们了解和喜欢这门传统艺术。

(常州经开区党群工作部供稿)

(责编  董西飞)

猜你喜欢

马灯太平表演者
太平老街
马灯
在苟坝,三月是一盏马灯
钢琴表演艺术中审美素养能力提升
喇叭花
太平街
苟坝 一盏马灯
手称扑克
2012年龙年网络春晚节目单
东游Q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