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树脂复合陶瓷高嵌体修复后牙牙体缺损的效果观察

2020-01-05杨利

粘接 2020年12期

杨利

摘要:CAD/CAM高嵌体修复后牙所使用的粘接剂材料以及粘接技术不同,其临床效果将会存在差异,文章将对树脂复合陶瓷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其高嵌体修复后牙牙体缺损的效果。根据不同的粘接材料以及粘接技术进行分组,即A组、B纽、C组以及D组。对实验结果使用SPSS19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实验结果表明粘接剂C对牙本质和牙釉质的剪切粘接强度最大,分别为(41.91+6.26)MPa和(33.15+6.06) MPa,然后和其他粘接剂进行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牙本质和牙釉质上,粘接剂B的剪切粘接强度都显著低于粘接剂A和粘接剂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粘接剂A与粘接剂D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总之,树脂复合陶瓷高嵌体中不同的粘接剂以及粘接技术在后牙牙体缺损修复中效果存在一定的差异,自酸蚀2步法粘接剂的剪切粘接强度与部分全酸蚀粘接剂相当,高于自酸蚀一步法粘接剂。

关键词:树脂复合陶瓷;高嵌体;粘接技术;牙体缺损;粘接剂

中图分类号:R78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922(2020)12-0001-04

根管治疗之后需要进行修复治疗,高嵌体修复技术符合于当前的微创治疗理念,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1]。近年来,随着科研人员对磷酸全酸蚀直接树脂粘接技术的不断研究和各种临床试验,该方面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不错效果,该技术变得更加成熟。另外,将全酸蚀粘接剂应用到牙釉质中发现具有比较可靠的粘接效果和临床效果,而且全酸蚀粘接剂和牙本质之间的粘接效果也不错。虽然全酸蚀粘接剂能够发挥不错的临床效果,但是如果其中使用的相关操作技术不规范,就会降低临床效果,容易引发术后敏感等问题,所以为了实现较好的粘接效果,对相关操作技术的要求就会比较高[2]。自酸蚀粘接剂是近几年新研发的一种粘接剂,与以往粘接剂进行比较,其酸蚀的成分以及酸蚀的过程均发生了变化,其主要的优势在于能够非常明显降低术后敏感等问题,而且还可以防止牙本质小管暴露出来,即可以避免一系列的牙齿问题,所以有利于临床效果[3]。然而自酸蚀粘接剂本身的酸度小,就会让相关科研人员担心在临床操作过程中其粘接效果是否可靠[4]。因此,本次研究为了进一步探讨以上2种粘接剂用于树脂复合陶瓷高嵌体中修复牙体缺损的效果,报告如下。

1 实验过程

1.1 实验材料和仪器

实验所需的主要材料包含:树脂复合陶瓷、氧化钴增强锂基陶瓷、偶联剂、4.9%氢氟酸、全酸蚀粘接剂以及自酸蚀粘接剂。

实验所需的主要仪器包含:扫描仪。

1.2 研究对象和分组

选择医院中2年内的130位患者为研究对象,这些患者已经完成了根管治疗,然后再选择高嵌体进行修复。其中女性一共有72位,男性有58位,年龄大致在19-60岁,一共有136颗后牙,其中包含磨牙90颗,前磨牙46颗。在选择这些牙齿作为研究对象时,需要满足一定的要求:首先患者完成根管治疗之后,没有感觉到其他不舒服的情况;然后经过备至之后的剩余牙体组织预留厚度不能小于2mm;最后就是牙根尖周围没有出现任何阴影,或者是存在阴影范围变小,出现了阴影好转的情况。在牙齿选择过程中,有些牙齿明显不能用于实验,比如患牙出现了较大缺损情况,从而不能达到牙体的最低强度,另外,对于咬合异常者也不能纳为研究对象,比如有磨牙症或者紧咬牙患者。

在进行修复之前,需要对患者的口腔卫生进行处理,当患者口腔卫生达不到要求时,需要使用牙周治疗的方式进行清洁,不然就会影响到实验结果。

1.3 操作方式

1.3.1 冠牙体准备

对所有的牙完成根管治疗之后,需要观察7d,然后对其进行检查,当没有任何其他症状和明显异常情况时,就可以进行预备基牙,其中需要使用同一名医生,按照全瓷高嵌体牙体预备原则进行预备。首先将牙齿上原先留下来的暂封物、薄弱牙体和填充物清除干净,然后需要将髓室底使用一点点的流动树脂进行填平,最后将根管口进行封闭处理。在冠牙体准备时,其髓腔洞型深度要大于或者等于2mm,将洞轴臂外展2-5。。还需要将牙齿咬合面进行摩擦,且需要磨掉1.5mm,使其边缘形成一个1mm的肩台。

1.3.2 牙体扫描

将准备好的牙齿进行吹干处理,需要对牙齿做好隔湿处理,目的在于防止牙龈渗血。然后使用扫描仪对牙齿进行扫描,在扫描时需要扫描基牙,还需要对其颌牙、邻牙进行扫描,得到相关的光学影像,最后得到相关数据。

1.3.3 高嵌体的制作

在制作高嵌体时,本文采取的CAD/CAM软件进行设计,其中需要使用相关数据,于是参考正常牙齿,对正常牙齿的外形进行测量,然后对相邻牙齿和同名牙冠的外形也进行测量,于是就可以根据这些测量数据设计出高嵌体形态。完成该设计步骤之后,需要对其进行修改形态,通过“咬合”“邻接”等操作,对其形态进行检查,从而更好的应用于牙齿修复中,达到整体的应用效果。最后还需要对观察组和对照组进行其他方面的处理。首先对观察组进行抛光处理,其中使用弹性瓷精细抛光,还可以通过使用专用外染材料,再对观察组进行光固化处理。对照组使用的另外一种瓷,即使用琥珀瓷上釉瓷,同样对其进行抛光和咬合调整。

1.3.4 高嵌体中使用粘接技术操作方式

将粘接技术应用到高嵌体中的主要操作方式分为3步:首先是将不同粘接剂分别应用到不同患者牙釉质平面上,其中应用方式需要严格按照生产厂家推荐的方式,以提高应用效果;然后在牙釉质平面上安放圆孔模具,向模具內部填充复合树脂,并使用光固化灯对其进行固化40s;最后将将模具放到37。C的蒸馏水中,24h以后,将釉质试样放人万能试验机加荷装置内部,沿着滑动的方向进行加载。

1.4 疗效评价标准

对患者进行修复完成后,不能在短时间内就观测到治疗效果,所以实验对患者修复完成后6个月、12个月和24个月进行复诊观测其治疗效果。对修复结果进行评价时所需要的标准如表1所示,该标准是在美国公共健康协会的基础之上对其进行改良之后的评价标准,其中需要检测6个不同的内容,并且将每个内容进行等级划分,除了继发龋只有2个等级外,其他内容都包含A、B、C三个等级,A代表的是成功,另外2个级别都为失败。

1.5 统计学分析

本实验中采用的统计学分析软件为SPSS10.0,通过该软件对实验中获得数据进行分析。其中对每组粘接强度进行数据描述时使用配对检验方式;对2组不同的粘接强度进行比较时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方式,当P>0.05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当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实验结果

文章主要对不同粘接剂在应用过程中对牙本质和牙釉质的粘接强度进行分析,通过实验之后获得如表2所示的粘接强度比较,其中。从表中可以看出,相比于其他粘接剂,粘接剂C不管是在牙本质中的粘接强度,还是在牙釉质中的粘接强度都是最大的,分别为(41.91+6.26) MPa和(33.15+6.06) MPa。并且通过将粘接剂C和其他粘接剂进行两两比较,单因素方差P<0.05,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另外3组中的粘接强度从大到小依次为粘接剂A、粘接剂D和粘接剂B。另外还对粘接剂B与粘接剂A、粘接剂D进行两两比较发现P<0.05,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粘接剂B的粘接强度明显低于另外3组,于是可以得出自酸蚀粘接剂B在牙本质和牙釉质上的粘接强度最弱。实验中还对粘接剂A和粘接剂D进行了统计学差异比较,得出P>0.05,即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从表2中还可以看出来,将牙釉质和牙本质的粘接强度进行比较可以发现,除了粘接剂D,其他3组胶粘剂在牙本质上的粘接强度高于牙釉质的粘接强度,粘接剂D正好与之相反,經过统计学分析之后,发现P>0.05,即两者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3 典型病例

某患者32岁,性别女,由于其右上第2前磨牙出现了慢性根尖牙周炎,于是对其进行了根管治疗,完成手术之后,需要在第7d对其进行检查,检查结果为患者没有出现任何的不适现象。在治疗过程中使用树脂复合陶瓷高嵌体进行修复,为了防止出现流血现象,于是使用橡皮进行隔湿处理,其中需要使用的胶粘剂为树脂水门汀。对患者进行2年的随访记录,发现其治疗效果比较好,如图1所示。

4 讨论

高嵌体是以常规嵌体为基础,具有更好的性能,将其变为压应力,有利于对牙齿进行保护,因为只需要对牙体去除少量部分,所以能够达到微创修复的效果,能够提高修复美观程度。以前加工高嵌体的效率比较低,一般需要7d时间才能制作出来,如今,随着高科技的发展,椅旁CAD/CAM技术应用于高嵌体修复中,从而提高了加工制作效率,并且提高了治疗效果[4]。CAD/CAM系统主要包含3个部分,分别为数字化印模、计算机辅助制作和计算机辅助设计[5]。通过在系统中输入相关数据,即可制作出模型。最后通过数控切削机制作出修复体。这种方式的效率不仅高,而且有利于提高模型的制作精度,有计算表明,该系统的精度可以达到大约40μn。文章所研究的2种高嵌体具有良好的修复效果,其边缘适应性良好,且与基牙密合程度较高。患者当天就可以完成CAD/CAM修复,从而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修复效率。

高嵌体中采用不同的粘接材料以及粘接技术时对牙齿进行修复时,其成功率也会存在差别[6]。上文中通过对自酸蚀粘接剂和全酸蚀粘接剂的粘接强度进行比较发现,在牙本质和牙釉质上自酸蚀粘接剂的粘接强度明显高于全酸蚀粘接剂,分析其原因可能由于其中自酸蚀粘接剂中存在一种成分为磷酸二氢酯活性单体,正因为该物质的化学粘接性能比较强,所以就会增加自酸蚀粘接剂的粘接强度,另外全酸蚀粘接剂的粘接强度比较低,分析其原因可能是因为全酸蚀粘接剂自身的酸度造成,或者受到其中使用的溶剂影响,还有可能因为一些操作方式导致粘接树脂不能较好的渗入和聚合,于是就会对全酸蚀粘接剂的粘接强度造成影响[7-8]。本文选择的是树脂陶瓷复合陶瓷高嵌体,主要通过嵌入牙体窝之后,并且覆盖牙合面,与此同时,在高度上超出压合面的一种修复体,粘人牙窝洞内的时候,配合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弹性和韧性也都有所增加[9]。Lu等人就对该材料进行研究,通过3年的观察,得到该采用应用于后牙修复中具有较好的修复效果[7]。

通过上述实验结果分析,能够显示出如下2点:

1)粘接剂C的在牙本质和牙釉质上的粘接强度都高于粘接剂A,同样作为2步法全酸蚀粘接剂D的粘接强度也没有粘接剂C强,而作为一步法自酸蚀粘接剂B在粘接强度上没有全酸蚀粘接剂强,即低于粘接剂C和粘接剂D。其中粘接剂A在牙本质和牙釉质上进行粘接操作时,其中粘接步骤和酸蚀预处理这2个步骤属于分开进行操作,这样就会使得粘接树脂在充分的时间内进行渗入,于是就会形成微机械锁结作用。

2)粘接剂C和粘接剂D作为全酸蚀粘接剂,但是在牙本质和牙釉质的应用过程中,其粘接强度存在差异。出现这种现象可能原因在于2种粘接剂虽然都作为全酸蚀粘接剂,但是其中的成分存在差异,而且2种粘接剂中的操作方式也会存在细小差别,于是就会造成2种粘接剂的粘接强度不同。从操作方式上来看,粘接剂C在使用过程中会要求加力涂擦,而且其光固化时间比粘接剂D的时间长20s。有学者对粘接剂的涂擦进行过研究,其中说明相比于没有涂擦,涂擦有利于粘接单体和新鲜酸性单体更好的渗入,还能够使得牙体组织和粘接剂之间的化学交换变得更快,所以实验结果中显示粘接剂C的粘接强度要明显高于粘接剂D。

5 结语

为了体现树脂复合陶瓷高嵌体中不同粘接剂以及粘接技术的临床效果,文章根据不同的粘接材料以及粘接技术进行分组,即A组、B组、C组以及D组,结果发现粘接剂C对牙釉质和牙本质的剪切粘接强度最大,与其他3种粘接剂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粘接剂B的粘接强度明显比粘接剂A和粘接剂D小,并且与粘接剂A、粘接剂D进行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然后对粘接剂A和 粘接剂D进行统计学分析,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所以,自酸蚀2步法粘接剂的剪切粘接强度与部分全酸蚀粘接剂相当,高于自酸蚀一步法粘接剂。

参考文献

[1]周凌燕,邓华颉,毛艳,等,基于USPHS评价2种修复缺损牙体方法的临床研究[J].中国美容医学,2019,28(03):115-118.

[2]曹颖,章礼玉,李全利,等,硅酸锂全瓷高嵌体与金属高嵌体修复后牙牙体缺损的疗效比较[J].安徽医学,2018(3):267-270.

[3]林云柯,林云红,复合树脂陶瓷和陶瓷嵌体、高嵌体、超嵌体治疗牙体缺损疗效的Meta分析[J].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19,40(10):50-56.

[4]林惠欢,唐亮,椅旁CAD/CAM技术在口腔修复中的应用[J].口腔医学,2019,039(03):275-279.

[5] Jaafar Abduo,Raelene Jo Sambrook.Longevity of ce-ramic onlays:A systematic review[J].Joumal of Estheticand Restorative Dentistry,2018,30(3):193-215.

[6] Elsaka Shaymaa E.Bond Strength of Novel CAD/CAM Restorative Materials to Self-Adhesive Resin Ce-ment: The Effect of Surface Treatments[J].Journal of Ad-hesive Dentistry,2014,16(6):531-540.

[7] Lu T,Peng L,Xiong F,et al.A 3-year clinical evalua-tion of endodontically treated posterior teeth restoredwith two different materials using the CEREC AC chair-side system[J].Joumal of Prosthetic Dentistry,2018:S0022391317303104.

[8]田夢婷,张蕾,何惠宇,等,氢氟酸酸蚀后不同方法清洁2种陶瓷嵌体对其表面及粘接强度的影响[J].口腔疾病防治,2018,26(08):519-525.

[9] Geetika Chirumamilla,Cary E.Goldstein.Nathaniel C.Lawson.A 2-year Retrospective Clinical study of Enam-ic Crowns Performed in a Private Practice Setting[J].Jour-nal of Esthetic and Restorative Dentistry,2016,28 (4):231-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