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用“图式”,助力聋听融合班语文教学

2020-01-05付心知

教育界·下旬 2020年12期
关键词:图式语文教学

付心知

【摘要】在聋听融合班语文教学中巧妙地融入图式,视觉化呈现,可以更好地发展听障生的语言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文章从以图说文辅助整体感知、以图解文催动深入理解、以图析文显化文章结构、建构图式形成文章图式思维和迁移图式带动写作能力发展这五个方面,结合教学实例和运用实效,对图式化教学法进行了具体阐述。

【关键词】聋听融合班;语文教学;图式化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7年度教育部重点课题“特殊教育逆向融合模式实践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批准号DHA170424。

在聋听融合班中,听力正常的学生自然可以按照普校语文教学方法开展教学活动,但对于融合进来的一部分有听力障碍的聋生来讲,则需要更多的视觉化学习支持。加强教学内容的视觉化呈现,能同时满足聋、听两部分学生的学习需要,是提升聋听融合班语文教学实效的关键。

一、以图说文,辅助整体感知

普校教材中的课文,特别是初高中的语文课文,有些篇幅相当长,达四五千字。这种大篇幅的长文,对于有听力障碍的聋生来说,在整体感知和整体把握内容方面还是有些困难的,特别是中低程度的聋生,普遍反映“读得好累,读不太懂”。

举例来讲,《社戏》这篇课文,四千二百多字,算是中长篇,是八年级下册第一课。作者写了随母归省,交代看戏的时间、地点和机缘,写了乡间的生活、平桥村的乐事,写了看社戏前的波折、看戏途中的见闻和感受、赵庄看戏的过程,写了回来时偷豆煮豆的插曲、回来后的余波;人物方面,写了母亲、祖母,双喜等一众小伙伴,还有六一公公。所有这些,单纯从文字来感受,对于语言能力不太好的聋生来讲,就有点复杂,但如果用图式来辅助聋生整体感知的话,就显得一目了然,脉络清晰(如图1)。

图文结合,不仅把主要内容都表达了出来,而且通过颜色、线条,把层次以及各部分的内在关系也直观地呈现了出来。聋生读几遍课文,看着这个图,就能很好地把课文内容复述下来。

二、以图解文,催动深入理解

图式的制作和建构过程,是促进聋生与文本进行深度对话的过程,也是引导聋生从中寻找语言表达规律及文字背后思想的一个过程。

《壶口瀑布》一文,作者在文中不仅描绘了壶口瀑布的磅礴、雄壮,更由黄河“柔中有刚”“遇强则抗”“勇往直前”的性格,联想到了人的经历、中华民族的艰难历程,通过描写黄河,赞美了中华民族刚柔并济、百折不挠的伟大精神。这是本课的重点,对聋生来讲,也是难点。如何突出重点,化解难点?图式化是个好办法(如图2)。

像这种简单的图式,教师可以一边讲解,一边在黑板上画图,占时不多,却可以有效地化解难点,突出重点,让聋生理解事件、文字背后隐含的深层意义。

三、以图析文,显化文章结构

单纯的文字叙述所带动的思维是线性的、条列式的,当语言和思维能力没有达到一定高度时,这种条列式的呈现看不出重点和要素之间的关系。而将文字转换成图,更能凸显隐性的关系,使作者的思路、文章的结构都能简洁直观地呈现出来,便于聋生理解和把握。

《逍遥游》是庄子的代表作,充满奇特的想象和浪漫的色彩,寓说理于寓言和比喻中,风格独特,哲理性强。然而对聋生来讲,这些恰恰增加了学习的难度。文中既有想象中的鲲鹏、冥灵,也有现实中的动植物,还有各类带有神奇色彩的人物,即使读译文,聋生也直呼:“看晕了,不知在说什么。”但如果用图式把文中各事物的内在联系和作者的思辨逻辑呈现出来,则能收到一目了然的效果(如图3)。

四、建构图式,形成文章图式思维

语文课文虽然篇篇不同,但是不外乎几个大类。一种类型的文章,往往有相对统一的章法图式。聋生如果在学习过程中掌握了这种图式,往往有助于一類文章的阅读。例如记事类的文章,可以以时间为轴,根据事件来分前、中、后。

例如《社戏》一文,可以从“看戏前、看戏中、看戏后”来把握;《最后一次演讲》一文,可以划分为“演讲前、演讲中、演讲后”;《鸿门宴》一文,一样可以按照“宴会前、宴会中、宴会后”来解读。

题目就像人的眼睛,在一篇文章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材中,通过课文的题目,往往能解读出很多重要的信息,但是聋生不得其法,看到题目后却常常“没有想法”,提不出什么问题,不能把题目当成一把解读文章的“钥匙”。教师可以把解读题目的一些图式教给聋生。如记叙类的文章,包括小说,无非就是从人、事、物三方面来考虑,围绕题目来设疑,其思考图式如图4。

这样就能让聋生有个大体的思考方向,不至于看到题目,完全不过脑。当然,具体到每篇课文,思考的内容都会不同,在学习每篇课文时,还是需要教师多引导,让聋生能慢慢掌握这种图式化的思考方法。

例如《陈情表》一文,用上面的“人、事、物”三向考虑图式,聋生提出问题,设计了预习阅读的图式(如图5)。

然后聋生自主预习,通过看课后注释和参考书以及教师预先提供的支持资料,很好地回答了自己设计的问题,完成了预习任务(如图6)。

这个图式真的很好地完成了文章的预习任务。后来笔者在讲解这篇课文时,只补充了一个问题点:“如何陈情?”从情和理两个方面,以“祖孙私情”和“圣朝当以孝治天下”之理来解决忠教不能两全的难题。然后,师生可以一起把更多的时间用在对语言知识点的识记上,从而丰富聋生的语言积累,从根本上提升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同一类文章,在阅读大方向上基本一致,可以用同一个模式、同一套思路,帮助聋生建立起“类”的概念,可以学懂一篇,学会一类,以一顶十。

五、迁移图式,带动写作能力发展

聋生写作文难,一是语言方面发展落后,另一个原因是头脑中缺少文章图式,不知道该怎么写,如何落笔,如何结构,先写什么,再写什么,头脑中没有概念图。以图式化讲解课文,不仅能有效提高课文的阅读理解效率,而且可以把在学习课文时习得的文章图式迁移到写作中去,有效提高聋生的写作能力。

例如前面提到的从记事类课文中概括出的“前中后”图式,就可以指导聋生迁移到记事类文章的写作中(如图7、图8)。

“事前、事中、事后”“活动前、活动中、活动后”,可以说所有的记事类、活动类作文都是这个顺序和思路。比如写“爬山”,就是“爬山前的准备、爬山的过程、爬山后的体会感想”;写“校运会”,就是“校运会前的准备、校运会的过程、校运会后的感想体悟”;写“祭扫烈士陵园”,就是“出发前的准备、祭扫的过程、祭扫后的感想体会”……以课文为例子,用例子帮助聋生理解,从而归纳出一类作文的写作方法,理解一个模式,可以演绎出无数同类作文的写法,能有效提升聋生的读写能力。

巧用图式,能有效助力聋听融合班的语文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不仅仅是因为图式充分利用了聋生的视觉学习优势,更重要的一点是图式还是一种思维和表达的工具,它把抽象和具象完美地结合起来,把隐性的思想、思路直观地呈现出来,能促进聋生与文本的深入对话,也能促进语文知识在头脑中的建模,而模块化的学习在知识的输入和输出方面,其效率都远远高于散乱零碎的堆积。因此,将图式运用到聋听融合班的语文教学中,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1]黄华年.加强结构教学促进思维发展[J].福建教育,2019(31):32-35.

猜你喜欢

图式语文教学
山东汉画像石铺首衔环鱼组合图式研究
“全等的名义”——全等三角形基本图式的提炼
图式思维在现代室内装饰设计中的应用
图式思维在建筑设计中的作用解析
从驱动-路径图式看“V+上/下”的对称与不对称
审美心理图式与文学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