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文化在小学家庭教育中的传承与发展

2020-01-05张裴

幸福家庭 2020年19期
关键词:餐桌礼仪事物

张裴

小学生的心智发展水平有限,看待事物的角度多基于自身的兴趣爱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他们会对事物的表面现象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和探索欲望,但受限于认知水平,很难对事物内涵有较深的体会。基于此,家长应在家庭教育中采取主动干预措施,把传统文化与家庭教育联系起来,让传统文化的传承生活化、简单化、实效化。

餐桌礼仪源远流长。家长可以通过日常吃饭渗透餐桌礼仪,为孩子示范讲解餐桌礼仪,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吃饭时不能用筷子敲击饭碗,这是对厨师的不尊敬;吃饭时不能将筷子插到饭碗里,这是一种不太“吉利”的举动;与长辈坐在一起吃饭时,晚辈应尽量在长辈开始吃饭后再吃饭;不能用筷子使劲儿翻腾饭菜。家长要做好榜样,约束自身行为,以此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此外,家长还可在饭桌上广泛扩展有关我国传统文化的知识内容,借助吃饭这个比较轻松的氛围,让孩子轻松接受传统文化知识。

小学生对新鲜事物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在接受新鲜事物时,首先会关注事物的表象,其次会在半知半解中萌生对事物本质的浅层次看法。这个过程有较为明显的重复性。家长应主动干预孩子形成想法的整个过程,例如一些睡前故事孩子百听不厌,很多时候孩子会向家长提问不同的问题,而此类问题往往看似无关紧要,但却是孩子开启新世界大门的钥匙,更是孩子在故事中体会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媒介。

家长可以利用睡前陪伴时间和孩子阅读有关我国传统文化的故事,或者为孩子展示有关我国传统文化的绘本,让孩子直接感受我國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在选择故事题材方面,家长应依据孩子的实际年龄选择最为合适的睡前故事,故事的情节应简洁,符合孩子对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和对陌生事物的认知水平。在讲解睡前故事时,家长可设置一些小问题,例如“小兔子为什么要敲门呢?”“农民伯伯播种辛不辛苦呀?”借助此类问题,家长可展开相关传统文化内容的讲解。高年级段的孩子心智发展水平较高,对事物的接收能力较强,可独立完成一定的阅读任务。针对高年级段的孩子,家长在讲解睡前故事时可依据孩子的具体需求,让孩子自行阅读故事内容。鉴于此,家长要为孩子准备合适的书籍,与其一起阅读,增加睡前阅读互动性的同时,有助于孩子进一步理解故事中的优秀传统文化。

电视、手机或者电脑已经成为孩子看世界的“窗户”。家长应主动干预孩子使用此类设备,引导孩子观看积极内容,避免孩子受到糟粕文化的影响。限制看电视的时间并非确保孩子家庭教育安全性的有效办法,让孩子养成独立思考、自主选择正确内容的行为习惯才是避免孩子受到不良影响的关键手段。家长在进行家庭教育时,可依据孩子的兴趣爱好,确定电视节目的形式,如动漫、综艺、电视剧等;然后综合考察此类节目中蕴含的传统文化,以传统文化内容为导向,引导孩子主动选择蕴含丰富传统文化的节目内容。例如,家长可为孩子播放《诗词大会》《东方曲艺》《虹猫蓝兔三千问》等电视节目,此类节目内容丰富有趣,并且符合孩子的认知水平,可有效激发孩子观看的兴趣。为了进一步提升家庭教育弘扬和发展传统文化的作用,家长在与孩子一同观看电视节目时,可扮演解说员的角色,进一步解释节目中提到的体现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从而有效扩展传统文化内容。

总之,本文从三个方面分析了传统文化在小学家庭教育中的传承与发展,希望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合理选择家庭教育的方式方法,并灵活变通,切实做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升家庭教育的整体质量。

猜你喜欢

餐桌礼仪事物
色彩缤纷的腊月餐桌
美好的事物
大餐桌,小小船
小餐桌上来点“鲜”
奇妙事物用心看
礼仪篇(下)
孝——礼仪第一礼
知礼仪,做谦谦君子
春天来啦(2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