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京杭大运河苏北段运河城镇发展特征

2020-01-03苏晓丹葛兆帅

高师理科学刊 2020年11期
关键词:京杭大运河工业用地运河

苏晓丹,葛兆帅

京杭大运河苏北段运河城镇发展特征

苏晓丹,葛兆帅

(江苏师范大学 地理测绘与城乡规划学院,江苏 徐州 221116)

京杭大运河是中华民族宝贵的财富,位于大运河沿岸的城镇积累了丰富的运河文化遗产.分析运河城镇的发展特征,选取京杭大运河苏北段9个运河城镇为研究对象,通过景观指标与调查统计指标对其工业活动水平和历史文化价值进行了综合探究.结果表明,除个别城镇外,多数运河城镇的工业活动水平与历史文化价值并未协调发展.利用城镇的工业活动水平和历史文化价值分值,将苏北段运河城镇进行简单分类和分析,并对不同类型的运河城镇提出相应的发展建议,以期推动运河城镇进一步发展.

京杭大运河苏北段;运河城镇;工业活动水平;历史文化价值

京杭大运河全长1 794 km,跨跃2 500多年的历史,2014年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46个世界遗产项目.京杭大运河沟通长江和黄河流域,是贯穿南北的文化交流轴线[1],塑造了中国历史地理格局[2],在中国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以其独特的文化价值带动运河沿岸区域经济繁荣发展.当今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精神文化的追求成为时代发展的潮流.许多学者呼吁深入发现运河文化的内涵和魅力,认识大运河文化价值的核心作用[3],着眼于运河特有的文化脉络,发挥运河文化产业优势,打造富有特色的运河文化带[4-5],对运河文物遗存进行保护与建设性开发[6-7].2017年,习近平主席从国家战略层面提出建设运河文化带,深入挖掘运河文化内涵,使运河文化带深度融入京津冀发展进程中,推动三大战略协同建设[8],进一步提升了京杭大运河的研究热度.

京杭大运河沿线孕育了一批与运河密切相关的小城镇,这些运河城镇在运河发展的历史上,成为重要的运河文化载体与运河经济带的核心基石.推动运河城镇的建设,促进运河城镇经济发展与产业升级,将对运河文化带与经济带建设,实现国家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作为联系城乡的关键节点,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是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平台.

1 研究区概况

京杭大运河苏北段运河北起徐州蔺家坝,南至扬州六圩长江入口,全长404 km,其中保存相对完整,列入文化遗产的河道有3段,遗产点16个.本文选取徐州市的窑湾镇,宿迁市的皂河镇、洋北镇,淮安市的码头镇,扬州市的界首镇、车逻镇、邵伯镇、湾头镇、瓜洲镇,共9个城镇作为研究对象(见图1).这些城镇的形成发展与京杭大运河关系密切,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脉络保存较完整,是苏北段大运河沿线主要的中心镇,是运河文化带建设的重要依托.

图1 京杭大运河苏北段运河城镇分布图

2 研究方法

文化是城镇发展的灵魂,工业是城镇发展的重要动力,城镇空间构成与改变是城镇发展的物质表现.本文通过提取各城镇空间构成信息及城镇工业用地信息,以此构建城镇工业活动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通过文物遗产点的历史文化价值信息构建城镇历史文化价值评价指标体系.

城镇工业活动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数据主要来源于Google Earth中的地图影像数据,历史文化价值评价指标体系数据主要通过《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各市政府文物保护局系统、互联网等平台获取.

2.1 目视解译法

本文工业活动水平评价指标的相关数据主要基于Google Earth中的地图影像,利用目视解译法[9],对京杭大运河苏北段9个运河城镇用地进行判读,获取各运河城镇建成区用地、旧城区用地以及面积大于100 m2工业用地斑块,分析运河城镇工业活动用地的结构特征.

2.2 工业活动水平计算

工业用地是工业活动的物质基础,在城镇建设中占有重要比例,据《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规定,工业用地占城市建设用地的15%~25%适宜,是城镇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反映着城镇工业活动的变化[10].本文基于工业用地数据构建了工业用地集聚指标、工业用地面积指标、城镇建成区扩张速度指标,并对其进行计算得到各指标的指数,以此探究运河城镇工业活动水平的高低.

2.2.1工业用地集聚指数计算集聚是城镇土地空间利用的重要表现[11],工业用地集聚有利于地区资源和技术的共享交流,推动城镇产业升级和生态环境的优化,对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2-13],反映城镇工业活动的空间集中程度

2.2.2工业用地面积比例指数计算工业用地在城镇建设用地中占有一定比例[14],是城镇工业经济活动的重要基础,工业用地面积的比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城镇工业活动的范围

2.2.3城镇建成区扩张速度指数计算城镇建成区扩张速度是城镇建成区面积在单位时间内的变化,建成区扩张经常伴随着经济增长[15-16],与工业活动联系密切,反映了运河城镇工业活动的扩张速度

2.3 历史文化价值计算

历史文化不能脱离文化遗产独立存在,文化遗产是历史的重要标记,是人类宝贵的财富,越是悠久和完整的文化遗产越能反映不同时代的历史信息[17],文物保护单位是我国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制度,具有本体价值和衍生价值,不同等级和数量的文物保护单位体现着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程度和层次[18-19].公众是文化遗产价值评估的参与者,公众的关心和了解度在一定程度反映城镇所具有的历史文化价值[20-21].本文通过采用城镇知名度、遗产点多度、遗产保存完整度、文物保护单位重要性、丰富度、历史悠久性等指标反映运河城镇历史文化价值的高低.由于各运河城镇的历史文化价值指标数据存在显著差异,为更好地进行计算和比较,需要将数据进行统一处理.本文采用赋值的方法将各指标转换为分值进行计算,根据不同的等级进行分数赋值,赋值数值为0,1,2,3,最高为3分,若不存在则赋值为0分,利用此方法得到京杭大运河苏北段运河城镇历史文化价值评价标准(见表1).

表1 京杭大运河苏北段运河城镇历史文化价值评价标准

2.4 熵值法

熵值法是一种通过指标传递信息量的大小来确定指标权重的方法[22].为客观评价各工业活动水平指标和历史文化价值指标对各城镇发展的贡献率,减少主观判断对指标计算的影响,本文利用熵值法计算各城镇工业活动水平分值和历史文化价值分值,计算公式为:

(1)计算第个城镇的第项指标占该指标的比例

(2)计算第项指标的熵值

(3)计算第项指标的差异性系数

(4)计算各项指标的权重

(5)计算各城镇综合分值

2.5 归一化

本文采用min-max方法对各运河城镇工业活动水平分值和历史文化价值分值进行线性变换,映射在[0,1]之间,公式为

3 结果分析

3.1 工业活动用地结构特征

利用目视解译法得到京杭大运河苏北段运河城镇工业用地分布图(见图2).由图2可见,各城镇内的工业用地斑块面积大小分布各不相同,其中窑湾镇内无面积大于100 m2的工业用地斑块分布,洋北镇工业用地斑块所占面积最大,码头镇、瓜洲镇、邵伯镇和湾头镇工业用地斑块面积小;皂河镇、码头镇、瓜洲镇、界首镇和邵伯镇的工业用地斑块主要分布在老城区内,洋北镇、车逻镇和湾头镇的工业用地斑块分布在新城区内;洋北镇工业用地斑块以面状分布为主,皂河镇、码头镇和界首镇以线状分布为主,瓜洲镇、邵伯镇和湾头镇以点状分布为主.

图2 京杭大运河苏北段运河城镇工业用地分布

3.2 工业活动水平分析

通过工业活动水平计算得到基于用地指标下京杭大运河苏北段运河城镇工业活动水平分值(见表2).综合图2和表2可见,洋北镇工业用地空间比例大,以面状分布于新城区内,工业活动用地在新城区内呈现空间集聚现象,并在单位时间内高速向外扩张,城镇工业用地利用率高,工业活动水平优于其他城镇.车逻镇、邵伯镇、湾头镇和瓜洲镇工业用地空间分布相对集中,呈规模分布,建成区扩张速度较快,工业活动主要分布在新城区内,单位时间内扩张速度较快,工业活动水平较好.皂河镇、码头镇和界首镇工业用地呈无序的点状分布于老城区,建成区扩张速度缓慢,单位时间内扩张速度不明显,并且利用率低,工业活动水平较差.窑湾镇处于京杭大运河上游,历史文化街区保存完整,不适宜进行工业活动.

表2 基于用地指标下京杭大运河苏北段运河城镇工业活动水平分值

3.3 历史文化价值分析

通过历史文化价值计算得到基于遗产指标下京杭大运河苏北段运河城镇文化价值分值(见表3).由表3可见,码头镇和邵伯镇的历史知名度最高,文化遗产数量丰富,修建历史悠久,拥有大量可供深入挖掘的文化内涵,城镇的历史文化价值最高;窑湾镇、瓜洲镇和皂河镇的历史文化种类较少,但其历史悠久,文化内涵丰富,城镇对文化特色宣传力度较高,文化形象相对鲜明,历史文化价值相对较高;界首镇、车逻镇和湾头镇存在的文化遗产数量较多,但对文化遗产的保护较差,存在文化缺失的现象,历史文化价值较低;洋北镇基本无典型的运河遗产,历史文化价值最低.

表3 基于遗产指标下京杭大运河苏北段运城镇文化价值分值

4 结论与发展建议

通过对各运河城镇工业活动水平分值和历史文化价值分值进行归一化处理,生成图3.

图3 基于历史文化价值和工业活动水平下城镇类型划分

基于对运河城镇历史文化价值和工业活动进行综合探究,发现9个苏北段运河城镇发展具有的特点为:(1)苏北段多数运河城镇历史文化价值较高,工业活动水平较差;(2)洋北镇工业活动水平最高,但是基本不存在具有典型价值的历史文化遗产;(3)车逻镇和湾头镇的历史文化价值和工业活动水平趋于均衡.

工业活动水平和历史文化遗产价值对运河城镇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通过图3分析,第I类和第III类城镇的历史文化价值指数和工业活动水平指数都趋于0.5,历史文化价值和工业活动水平趋于均衡,城镇的发展前景较好.车逻镇具有优越的地理位置,抓住经济发展机遇,成为五金发展名镇,2014通过政策扶持与城南经济新区进行“区镇合一”,推动地区经济融合,此外国家级文化保护单位高邮明清运河故道途经此镇,丰富了城镇的文化内涵.湾头镇位于淮扬运河段,运河文化底蕴丰富.但是这类城镇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对运河遗产的保护力度较小和文化开发潜力不足的问题,特色文化塑造能力低,并且未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城镇的工业活动与历史文化遗产相对独立.保护性开发成为城镇发展的重要措施,在保护的基础上进行历史文化开发,在开发过程中注重工业发展,打破原有工业的单一化和流程化的认知体系,在已有的历史文化基础上多角度、多层次挖掘运河文化内涵,提升城镇文化品质,使工业与文化相融合,发展区别于大众工业的特色工业,使工业产品具有文化价值,以提高工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第II类城镇普遍历史文化价值较高,工业活动水平较低.这类城镇多拥有较为丰富且历史悠久的历史文化遗产,遗留有丰富的码头、古堤、船闸等遗产点,且保存完整,历史悠久,这些遗产所传承的历史文化是城镇发展的重要文脉.这类城镇需要警惕遗产在保护和开发中遇到的问题,运河遗产关系着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传承,对运河遗产合理的保护和开发是传承运河文化的重要方式.现阶段,公众对运河遗产的认识不够深入,认为运河遗产的构成主要是独立的古建筑或古遗址,缺乏整体的视角去认识运河历史文化遗产,导致许多运河河段的运河城镇在开发过程中存在运河文化内涵丢失、文物遗迹损坏严重、修复和重建难度大、保护力度不足的问题.这类城镇在发展过程中要将历史文化保护放在核心地位,努力提高公民和相关部门对运河文化遗产整体性的认识,对存在破损的文化遗产修复与重建要尽量做到与整体相协调,保留遗产所具有的“原真性”,维护历史景观的特质,展现历史遗留痕迹,防止片面模仿的现象.运河文化是运河城镇区别于其它城镇的重要表现,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出发点.具有丰富文化价值的运河城镇更要抓住这一重要机遇,发展特色文化城镇,多角度挖掘运河文化底蕴,以运河文化深化城镇发展道路,以发展传承运河文化.如发展特色文化产业,举办文化节,通过各种网络媒介进行宣传,历史文化与现代技术结合,提高城镇文化知名度,打造运河城镇的文化名片,吸引外商投入,为二、三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力保障,也使更多人认识和传承运河文化,提高城市文化软实力,为城镇发展提供后续动力.

第IV类城镇的工业活动水平高,历史文化价值低.城镇发展主要依靠工业活动,工业活动水平与优越的地理位置、政府政策支持以及丰富的物质资源有关.如洋北镇内港口、铁路和公路设施便利,与宿迁城区紧密相连,受相关政策扶持,并且自身也具有丰富的资源底蕴[23],成为宿迁市重要的工业园区,这些优势条件为洋北镇经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但是同时这类城镇存在历史文化价值低下甚至缺失的现象,文化成为城镇发展的短板,文化创造和创新成为城镇进一步发展的方向.文化来源与于人民,想要进行文化创新也必须以人民的需求为基础,以经济实力为动力,以城镇历史为底蕴,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环境.以良好的文化环境来发展特色工业,提升城镇知名度从而吸引外资投入,丰富产业类型,带动城镇经济体系进一步优化升级.

[1] 张京祥,刘雨平.沿京杭大运河地区的空间发展——以京杭大运河扬州段为例[J].经济地理,2008(1):1-5

[2] 孙久文,易淑昶.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与中国区域空间格局重塑[J].南京社会科学,2019(1):11-16,33

[3] 俞孔坚,李迪华,李伟.京杭大运河的完全价值观[J].地理科学进展,2008(2):1-9

[4] 李伟,俞孔坚,李迪华.遗产廊道与大运河整体保护的理论框架[J].城市问题,2004(1):28-31,54

[5] 连冬花.大运河遗产保护与利用协同的路径探析[J].系统科学学报,2016,24(2):48-53

[6] 朱晗,赵荣,郗桐笛.基于文化线路视野的大运河线性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以安徽段隋唐大运河为例[J].人文地理,2013,28(3):70-73,19

[7] 王亚男,陈喜波.基于全域历时态的京杭大运河景观遗产价值判断与保护利用策略探析[J].城市发展研究,2018,25(8):59-65

[8] 杨英法,李彦玲,韩峰.京津冀协同发展与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互融共建探讨[J].社会科学家,2019(6):38-42

[9] 苗作华,陈勇,曾向阳.基于斑块聚集的城市土地利用空间布局研究[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13,29(1):56-59,113

[10] 段号然,段永红,尚庆彬.遥感影像在土地调查中山区耕地的解译难点与技术要点[J].山西农业科学,2019,47(5):870-874,884

[11] 彭山桂,汪应宏,陈晨,等.山东省工业用地规模合理性及扩张驱动力分析[J].资源科学,2016,38(2):228-238

[12] 吕萍,徐跃红,沈佳庆.工业用地空间集散特征及其内在动因研究——以北京市为例[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8(5):76-80

[13] 孙浩,刘念.合肥市工业用地空间集散与布局优化[J].规划师,2015,31(S1):18-22

[14] 熊强,郭贯成.中国各省区城市工业用地生产效率差异研究[J].资源科学,2013(5):12-19

[15] 李艳梅,张雷.中国城市化发展与重工业扩张的协整分析[J].经济地理,2008(2):26-30

[16] 李效顺,张绍良,汪应宏.中国经济转型阶段建设用地增长极限计量研究[J].自然资源学报,2011,26(7):1085-1095

[17] 杨静.京杭大运河遗址保护问题研究[C]//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200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北京:中国城市规划学会,2008:3300-3309

[18] 褚奕爽.文物保护单位价值评价的思考——以山西省佛头寺保护规划为例[J].城乡建设,2009(12):45-46

[19] 鲜丹.西安市中心城区文物保护单位的时空特征研究[D].西安:西北大学,2018

[20] 王景慧.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政策与规划[J].城市规划,2004(10):68-73

[21] 韩霄.明长城文化遗产整体性价值评估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16

[22] 王富喜,毛爱华,李赫龙,等.基于熵值法的山东省城镇化质量测度及空间差异分析[J].地理科学,2013,33(11):1323-1329

[23] 马瑞瑞.以港兴业优化功能——宿迁洋北镇近郊型城镇港口产业园发展策略[J].城乡建设,2016(11):41-42

The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anal towns in the northern part of the Beijing-Hangzhou Grand Canal

SU Xiaodan,GE Zhaoshuai

(School of Geographic Surveying and Urban-rural Planning,Jiangsu Normal University,Xuzhou 221116,China)

The Beijing-Hangzhou Grand Canal is a valuable asset of the Chinese nation.The towns along the Grand Canal have accumulated rich cultural heritage.Analyzes the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 of canal towns,selects 9 canal towns in the northern section of the Beijing-Hangzhou Grand Canal as the research object,and comprehensively explores its industrial activity level and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value through landscape indicators and survey statistical indicators.The results show that,except for individual towns,the industrial activity level and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values of most canal towns have not developed in harmony.Using the industrial activity level and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value scores of cities and towns,the canal towns in the northern part of Jiangsu are simply classified and analyzed,and corresponding development suggestions are proposed for different types of canal towns,with a view to promoting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canal towns.

northern Jiangsu section of the Beijing-Hangzhou Grand Canal;canal town;industrial activity level;historical and cultural value

K903

A

10.3969/j.issn.1007-9831.2020.11.016

1007-9831(2020)11-0077-07

2020-06-29

2019年江苏师范大学科研与实践创新校级项目(2019XKT074)

苏晓丹(1994-),女,陕西延安人,在读硕士研究生,从事自然地理与历史地理研究.E-mail:18852129857@163.com

葛兆帅(1971-),男,河北唐山人,副教授,博士,从事自然地理与历史地理研究.E-mail:gezhaoshuai@jsnu.edu.cn

猜你喜欢

京杭大运河工业用地运河
独占鳌头的运河传奇
依河而生,因河而兴:元明清戏曲迭代与京杭大运河关系论说
文化,让运河“活”起来
《中国运河志》简介
工业用地供应市场化和地区经济增长
——以杭州为例的实证研究
京杭大运河与戏曲传播研究的新视角
如泰运河谣
新发展理念下常州市工业用地的形势与任务
京杭大运河沿线的“水神”
河道整治工程对沿江(河)工业用地地价影响的量化方法与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