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临沂市黄瓜产业发展现状及提质增效对策

2020-01-03张永涛周绪元

长江蔬菜 2019年22期
关键词:临沂市黄瓜设施

张永涛,周绪元

(山东临沂市农业科学院,276012)

黄瓜(Cucumis sativusL.),又名胡瓜、青瓜,为葫芦科黄瓜属一年生蔓生或攀缘性草本植物,原产于喜马拉雅山南麓的热带雨林地区,传入我国已有2 000 a以上的栽培历史[1~8]。黄瓜在我国各地均有栽培,是重要的瓜类蔬菜之一,在解决蔬菜市场周年均衡供应中占有重要地位,种植面积及总产量呈上升趋势,加工产品也向多样化发展[5,9]。临沂市地处鲁东南,黄瓜栽培历史悠久,一年四季均有生产,基本实现了周年均衡供应,黄瓜产业已成为临沂市调整产业结构、实现农民增收、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10~12]。近年来,依托临沂市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笔者对临沂市黄瓜产业发展现状进行了调研,对临沂市黄瓜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系统总结和分析,并提出了临沂市黄瓜产业发展提质增效对策,为实现临沂市黄瓜生态、安全、高产、优质、高效生产提供技术支撑。

1 产业化现状

1.1 生产区域集中,区域品牌突出

据不完全统计,临沂市黄瓜种植面积在3.67万hm2左右,其中设施黄瓜栽培面积超过2.0万hm2,约占全省设施栽培黄瓜的1/7。主要分布在兰陵、沂南、莒南、沂水、兰山等县区,其中沂南县、兰陵县、兰山区是临沂市设施黄瓜的主产区。经过多年发展,临沂市黄瓜已形成鲜明的地方特色,其中沂南黄瓜年种植面积高达2.3万hm2,1.47 hm2为日光温室及大棚栽培[13]。2010年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认证、国家工商总局注册登记地理标志商标及全国“一县一品”风采展“特色一品”称号[14,15]。 在 2017 年浙江大学中国农业品牌研究中心组织的全国农产品品牌价值评估活动中,“沂南黄瓜”品牌价值达29.22亿元,居全国第57位,成为中国区域公用农产品百强品牌[16]。兰山区的汪沟黄瓜,2015年在国家工商总局注册登记了地理标志商标,汪沟镇被誉为生态宜居的黄瓜小镇。

黄瓜工厂化育苗

1.2 品种逐渐多元化,嫁接育苗为主

临沂市黄瓜生产上采用的品种98%来自国内育种单位,部分无刺黄瓜(水果黄瓜、迷你黄瓜)为进口品种,约占2%。临沂市黄瓜栽培品种主要是密刺型,生产面积占90%左右,消费市场倾向顶花带刺;其次是无刺型,也称水果黄瓜,生产面积约占4%左右,面积增长速度快于其他类型的黄瓜品种;还有小面积的腌制加工用的雌性系黄瓜品种。黄瓜生产以嫁接育苗为主,主要采用人工嫁接,工厂化育苗单位采用聘请专业嫁接队伍的方式开展育苗工作。黄瓜工厂化育苗数量约占市场需求量的10%,约有70%的农户自己育苗。

1.3 栽培模式呈现多样化,集成技术广泛应用

在临沂市黄瓜生产中,露地栽培的黄瓜有春茬和夏茬2个主要茬口,保护地栽培的有大拱棚春黄瓜、秋冬茬温室栽培、冬春茬温室栽培和越冬茬栽培等方式,形成了黄瓜周年生产模式。临沂市设施黄瓜生产起步早,栽培技术的研究比较系统,应用广泛,其中在黄瓜的标准化生产技术、土壤改良技术、病虫害减量控害技术、设施环境调控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及应用处于国内领先地位[2,17,18]。 2016 年 6月25日,李天来院士等7名国内著名专家对沂南县苏村镇日光温室黄瓜高产示范基地的黄瓜产量进行现场测算,平均667 m2产量达到36 426 kg,为目前我国日光温室黄瓜冬春茬栽培最高产量[16,19]。

1.4 产销体系成熟,三产日趋融合

临沂有蔬菜批发市场80余处,年交易量600万t以上,已基本形成了蔬菜规模化生产基地—产地蔬菜批发市场—运销队伍—销地批发市场相联结的产销体系。以兰陵县为代表的20余万人的蔬菜运销队伍及以荣庆物流公司为代表的一批蔬菜冷链储运企业,保障了临沂市黄瓜产业的健康发展;临沂市各类蔬菜加工企业达到700余家,年综合保鲜加工能力150万t,全市蔬菜加工企业在数量和规模上位居省内前列,带动了黄瓜采后商品处理、净菜加工以及出口创汇。

2 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2.1 设施装备水平不高

临沂市保护地设施大多为早期发展的简易棚体,建造标准乱,设施设备不配套,抗灾能力弱,容易受到极端灾害天气影响而造成大幅减产。在设施结构的标准化、现代化,栽培技术的轻简化、精准化等方面比较薄弱,受多方面因素制约,技术推广应用较慢。

温室黄瓜精准化生产

2.2 采后处理技术落后

黄瓜是生鲜农产品,鲜食与精加工对黄瓜的保鲜储藏要求程度高。目前,临沂市黄瓜采后多数以初级产品形态进入市场,分级、预冷、包装以及冷链物流等技术还未应用到位,采后处理组织化程度低,产品种类单一、档次低端,品牌价值还未彰显,优质不优价的现象比较明显。

黄瓜分级包装、产地直供

2.3 质量控制体系不健全

设施黄瓜生产对环境条件要求较高,受土地资源的限制,黄瓜种植区域连年重茬种植。在临沂市当前设施栽培条件下,质量控制管理难度相对较大,尤其是在连年种植的主产区,病虫害发生较重,黄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还不能全面控制,从生产到餐桌全程质量管控技术体系未能建立,各地虽加强了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认证,但也只局限于部分地区。

2.4 信息化程度低

“菜贱伤农”已经成为蔬菜种植行业的常见现象,由于黄瓜生产存在盲目性和不稳定性,加之蔬菜产品的安全性和鲜食性等特征,黄瓜的价格有时跌破种植成本。临沂市黄瓜生产主要是根据种植户个人的经验与滞后的信息,缺乏及时的市场引导,信息化程度低,造成生产和需求对接不够统一和高效,价格波动大,供应饱和与供应匮乏反复出现。

2.5 组织化程度弱

临沂黄瓜以一家一户的小农生产方式为主,黄瓜专业合作社内部还没有形成有效的利益联结机制,其产前、产中、产后的社会化服务程度相对较低,小规模生产的局面还未彻底改变。这样一来,菜农要承担自然灾害和市场的双重风险,亟需通过提高组织化程度解决黄瓜销售的后顾之忧。

3 提质增效对策

3.1 加大设施结构与装备的现代化技术创新

对传统大拱棚进行升级改造,推广双膜双结构大拱棚(宽20 m、高4.5 m),提高大棚的采光性和保温性,配备卷帘机、自动放风、水肥一体化等自动化设备,进一步提高设施自动化管理水平和劳动效率。对老旧温室进行升级改造,建设新型高效日光温室,提升温室采光性、保温性和自动化管理水平,推广应用水肥一体化、补光灯、病虫害绿色综合防控等新技术。夏季采用避雨栽培钢架拱棚,为降低病虫为害,大力推广3种3收的周年高效种植模式(春季种植白菜、夏季种植黄瓜、秋季种植莴苣)[20]。

3.2 加快黄瓜采后商品化处理技术研究

黄瓜采后商品化处理是减少采后损失和提高附加值的重要手段,因此应针对临沂市黄瓜生产现状,加快黄瓜分级包装技术标准研究与应用,实现分等分级;加快黄瓜保鲜膜、保鲜剂以及气调保鲜技术研发与应用;积极探索产地预冷、冷链物流等适宜的低温参数,形成黄瓜冷链物流技术规程。在此基础上,支持大型黄瓜生产基地、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设立专营店,加强产地预冷、预选分级、包装加工、冷链运输、仓储配送等配套设施建设,打造标准化的物流体系。

3.3 加快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建设

加强质量安全体系建设,提高黄瓜生产者的自律意识,充分运用物联网技术,建立黄瓜质量安全全程追溯管理系统。建立黄瓜产品档案,采集黄瓜生产各环节管理信息、流通配送等数据信息,通过黄瓜产品商品条码、二维码、食用农产品合格证等获取黄瓜的溯源信息,并将追溯数据按标准导出到其他系统,实现供应链上各生产经营者、超市、批发市场和监管部门之间的信息交互和便捷链接,以方便消费者维权、监管者监督和执法者追责[21]。

3.4 推广“互联网+”,促进信息化与黄瓜产业深度融合

黄瓜市场价格剧烈波动和滞销现象出现的根源在于菜农决策信息的不完全和不及时,因此产业管理部门应加快网络信息平台的建设,进一步加强黄瓜生产信息的采集和发布。生产者应大力发展订单直销、连锁配送、电子商务等现代营销模式,推进黄瓜产品编码管理、包装仓储、冷链物流等环节广泛应用互联网技术。同时,建立黄瓜信息分析机制,稳步开展信息监测预警,及时开展产销形势分析研判,引导有序产销。

3.5 提高组织化程度和产业化水平

优化黄瓜产业布局和规模,完善黄瓜产业组织化发展和服务模式,建立“研发、种植、加工、销售”全覆盖的标准化流程,推行以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为主体的规模化经营方式,通过政策支持、政府引导、组织发动和典型示范等举措,发展壮大蔬菜龙头企业,大力培育发展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通过土地流转,整合分散的黄瓜种植户,使土地向种菜能手集中,实现标准化、组织化、专业化经营。

猜你喜欢

临沂市黄瓜设施
山东省临沂市平邑县老年大学校歌
临沂市兴盛苗木种植专业合作社
民生设施非“摆设”
临沂市兴盛苗木种植专业合作社
清新脆嫩的黄瓜
黄瓜留瓜要注意两点
我喜欢黄瓜
公共充电桩设施建设正当时
体育赛事与临沂市城市品牌塑造的研究
擅自启用已查封的设施设备该如何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