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展性照顾干预模式对早产儿生长发育的影响

2020-01-03

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9年6期
关键词:监护室早产儿发育

(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河南 郑州 450000)

早产儿产科常见,其体内各器官尚未完全发育成熟,且适应外界环境的能力相对较差,加之抵抗力差,故易出现视网膜病、呼吸窘迫综合征、感染及颅内出血等多种并发症,严重威胁其生命。研究表明[1],早产儿约有12%~20%发生死亡,为足月生产新生儿的20倍,故加强其重症监护室的干预,对提高和改善其存活质量尤为重要。发展性照顾干预模式旨在在个体需求的基础上,营造适合新生儿生长的环境,帮助其适应子宫外环境,促进其智力与体格的发育。本研究将此模式应用于重症监护室早产儿,观察对患儿生长发育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本院于2017-02—2018-08收治的87例早产儿随机分为2组,常规组:43例,男17例,女26例;孕周27~30(28.33±1.57)周;平均体重(1129.84±223.67)g。干预组:44例,男19例,女25例;孕周26~30(28.12±1.63)周;平均体重(1154.12±217.42)g。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患儿均置于重症监护室给予对症治疗和护理,包括并发症及感染的预防、喂养及日常生活护理等。此外,干预组予发展性照顾干预,观察不同早产儿喂养需求、睡眠习惯、用药情况及活动规律等,在此基础上,合理安排干预措施的实施时间,包括:(1)安全、舒适日夜交替环境的营造。以温暖且柔软的浴巾和包被做成鸟巢样环境,暖箱预热后,并将其裸体以四肢屈曲样体位放入其中,每2 h进行一次体位调整,并采用暖箱上铺盖被子或毛毯,尽量保持其间环境的安静,并通过对窗帘等的开合及光线的调节营造类似昼夜交替的环境。(2)适当抚触。出生1 d后,可于喂养后1~2 h,早产儿呈清醒状态时,进行15~20 min抚触,3次/d。(3)合理喂养。喂养时以母乳喂养为优先方式,无法进行母乳喂养者则选取早产儿配方乳,并据其耐受、日龄及体重等决定哺乳量,后将其放为侧卧位,观察是否有呕吐及溢乳等的发生。(4)感染预防。对室内人员数量、物品消毒及更换等进行严格控制,适当、轻柔的对其脐带及皮肤进行定时清洁,并定期采集咽、鼻细菌采集培养,以预防细菌感染的发生。

1.3观察指标 生长指标:日喂奶量、睡眠及体重达标时间和住院时间。智能发育情况:于出生1 d末及干预1个月末分别采用CDCC智能发育量表对其运动发育指数(PDI)和智力发育指数(MDI)进行盲法评估。不良事件:观察两组胃残留及呕吐等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2 结果

2.1生长相关指标 干预组新生儿每日喂奶量及睡眠时间多于常规组,住院时间及体重达标时间短于常规组,见表1。

2.2智能发育情况 干预组1个月末PDI及MDI评分均高于常规组,见表2。

表1 两组生长相关指标比较

表2 两组智能发育情况治疗前后比较分)

2.3不良事件 常规组:出现腹胀3例,呕吐6例,胃残留3例,不良反应发生率27.91%;干预组:出现呕吐3例,不良事件发生率6.82%。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χ2=5.38,P=0.02)。

3 讨论

研究表明,高质量的干预措施更利于重症监护下的早产儿存活率的提高,同时也有利于其生长发育并尽早脱离重症监护室[2]。但临床常规干预措施缺乏一定针对性,而发展性照顾干预模式则是基于每个早产儿的喂养及活动特点设定合理且有针对性的干预计划,注重环境对其生长的影响及其行为呼唤,进行亲密、早期的干预,进而提高干预质量,利于其发育及预后。早产儿对周围环境及刺激等相对比较敏感且适应能力有限,合理、舒适的卧位有利于早产儿的行为调节与镇静,从而促进其神经行为及功能的发展[3]。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组早产儿每日喂奶量及睡眠时间多于常规组,住院时间及体重达标时间短于常规组,表明发展性照顾干预模式营造的针对性舒适、人性化环境更有利于其体格的生长发育,并在接近母体子宫内环境中尽快适应外界环境,尽早脱离重症监护室的状态。研究表明[4],环境及生物等因素均对婴儿智能发育有一定的影响,对出生24 h后的早产儿开始进行抚触,可给其一定的触觉上的刺激,并在其脑内形成反射,从而使其脑细胞活性形相对活跃并增强,从而利于其神经系统及智力的发育,还可使其免疫功能一定程度的增强,减少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此外抚触其腹部还可促进其胃肠的功能,利于其生长,从而减少腹胀及胃残留等的发生。

综上所述,发展性照顾干预模式利于早产儿尽早适应外界环境,促进其体格及智能的发育,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监护室早产儿发育
高清大脑皮层发育新图谱绘成
重症监护室多重耐药菌感染的临床医学监护研究
重症监护室护理人文关怀在护患沟通中的作用
青春期乳房发育困惑咨询——做决定
早产儿长途转诊的护理管理
床旁超声与移动DR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应用比较
晚期早产儿轻松哺喂全攻略
孩子发育迟缓怎么办
重症监护室护士职业倦怠的研究进展
中医对青春发育异常的认识及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