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儒家教育思想对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启示

2020-01-02苏慧敏

文化产业 2020年15期
关键词:儒家因材施教孔子

◎苏慧敏

(山西师范大学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 山西 临汾 041000)

一、儒家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对于教育有着深刻地理解,并在实践中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而系统的教育理论体系,归结起来儒家的教育思想的根本是“以人为本”,重视人的发展。

(一)有教无类

“有教无类”是孔子针对教育对象而提出的重要理论,这一理论的主要含义是不管什么阶层、什么类型的人都有资格接受教育,不分贵贱、贤愚,都可以进行教育。“无类”是指不分智慧还是愚蠢、孝顺还是不孝,都可以通过教育缩小这些差别。这是一种教育公平的体现,每个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教育不分高低贵贱。孔子对于这一理论的实践效果显著,他创办私学,广招门徒,他的学生中就有不同阶层和不同品性的人,因此他主张“有教无类”。这一理论顺应了当时的历史潮流,反映了当时文化下移的现象,使很多平民子弟享有了受教育的权利,学在官府的局面得到改变,奠定了我国传统教育的基本思想。

(二)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中的“材”在这里具体是指“资质”的意思,这句话具体的意思是要根据不同资质的人来采取相对不同的教育方法,这是一种有利于个人身心发展的教育方式。因为个体的特征表现为“性相近,习相远”,所以“因材施教”就显得极其重要。《论语》中曾提到,孔子使用不同的解释来说明“孝”的含义,

应根据学生的不同理解能力和实际情况潜移默化地给他们相对不同的答案。再如,子路和冉有向孔子问了相同的问题:当听到正确的主张是否应立即去做,孔子给了他们截然不同的回答,他对子路说要听取别人的建议以后再去作决定,而给冉有的回答却是马上去做,孔子深知冉有办事犹豫、性格谦逊,因此鼓励他遇到事情要果断处理,而子路却相反。这一个实例就是表明孔子会根据子路和冉有不同的性格给出符合个人发展的不同的答案。正是由于儒家思想中“因材施教”的教育方式,给教育方法注入了新鲜血液,使之理论和实践至今依然有活力与影响力。

(三)德育

教育的根本就是要实施德育,孔子特别重视对弟子的思想道德和伦理品质的教育,他在教学内容上有大部分是侧重于这方面的知识,普通的文化知识要服从于道德教育,为道德教育所服务。儒家道德的教育的主要内容是“仁”和“礼”,其中,“仁”是最高的道德准则,是精神指导,而“礼”是具体的道德行为,具体方法是“立志”“克己”“力行”“中庸”“内省”“改过”,即要为自己树立更高的目标和追求,严格要求自己,合乎道德要求,将修养付诸行动,待人处事不偏不倚,不断反省自己,发扬优点、改正不足之处。这些方法在今天也同样适用并应该大力提倡。

二、儒家教育思想对教育现代化的启示

儒家的教育思想在古代的发展是缓慢且渐进的,它伴随着政治的改革和经济的变化不断发生变革,从春秋时期的创立,到战国时期初步发展,再到西汉时期的发展“黄金期”,再到宋代发展为理学,使儒家教育有了新的发展,并再次被官学化。直到近代以来,儒家的教育依然深深地影响着中国人,包括我们现在更应该从儒家的教育中汲取更多优秀的内容,不断为我国教育现代化增加活力。

(一)以学生为本

在传统的教育体制下,教师被学生和家长看作是一种权威,学生一味地听从教师的话,使学生的思想和成长收到了极大地限制,不利于他们身心的健康发展。教育体制改革以来,人们逐渐认识到了尊重学生,以学生为主体的重要性。儒家教育思想中的有教无类、因材施教以及重视德育逐渐被应用于教育的实践中。

儒家提倡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和德育的思想对于我们的现代化教育有着深刻的启示。当今在我国平等教育、大众化教育、素质教育被大力提倡和发展,学校和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了解学生的差异,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体要做到:第一,面向每个学生,充分发掘学生的潜能,让每个学生都成为更好的自己,让他们体会到教育公平,从教育公平中不断收益成长;第二,可以运用激励和赞美的方法对学生进行鼓励,使其树立自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采用启发式的教育方法,使学生成为教学活动中的主要参与者,使学生的思想活跃,促进他们学习和思想的进步和发展,培养其创造力和创新能力;第三,重视德育的培养,将知识教育与道德教育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有目的地带他们参加一些实践活动,不断指导学生自我反思,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品德,使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

(二)教师提升自我

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除了要有广博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学习能力,教师的言行和各方面的素质也会对学生的成长产生深刻的影响。孔子也倡导人要不断地学习,以学习为乐,现代教育的发展,也对教师的各方面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新技术、新理论的出现,这些就需要教师不断学习。

合理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和教学能力,有利于推动我国现代教育向更科学的方向发展。在现代教育培养过程中,我们越来越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第一,转变教学观念。教师教学方法的落后,无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现代教育技术就为教师提供了学习以及教学巨大的帮助;第二,提高职业道德素质。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在现代教育中居于重要地位,它直接影响一个人乃至一个民族的进步和发展。教师要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手段,不断提高自己的职业道德素质。第三,积极接受培训,参与教学科研。教师应该不但善于教,还应该主动积极参与教学科研,不断提升自己各方面能力,并把培训和科研得到的成果带到教学实践中,使培训和科研极大地发挥它们的价值。

儒家的很多教育方法无疑对个人的成长和社会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个人的内心境界得以提升,社会也极大地向着更健康良好的方向发展,然而儒家的教育更多地关注人文,轻视对自然科学的教育,这是受时代的局限所影响,因此,我们在改革教育时要弥补其不足之处,使现代教育在改革中不断完善和发展。

三、结语

以儒家教育思想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教育思想在历史的演进和时代的发展过程中不断丰富和完善,这对于我国教育现代化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们要合理利用,取其精华,弃其糟粕,针对学生和教师制定合理的政策和制度,使中国现代教育向着更合理的方向发展,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

猜你喜欢

儒家因材施教孔子
从“推恩”看儒家文明的特色
孔子的一生
孔子的一生
小学作文如何实施“因材施教”的策略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从《论语》看因材施教
刘涛《音调未定的儒家——2004年以来关于孔子的论争·序》
郭店楚墓主及其儒家化老子学
从“以直报怨”到“以德报怨”
——由刖者三逃季羔论儒家的仁与恕
如果孔子也能发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