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音乐社团对高中音乐课堂的影响及策略研究

2020-01-02◎张

文化产业 2020年15期
关键词:民谣社团音乐

◎张 冉

(青岛第十九中学 山东 青岛 266000)

一、高中音乐社团的价值意义

(一)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综合素质指的是一个人知识水平、道德修养以及各方面能力的统称。学生的身心想要健康全面地发展,除了文化课学习,艺术方面的熏陶也必不可少。音乐社团作为学校的艺术教育,不但能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活动空间、开阔音乐视野,更有助于提高学生鉴赏音乐、发现生活中的美等多方面能力,为学生展示自我、丰富自身经历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我在往届毕业生中做过一个统计,在我带的陶笛和民谣社团中,有一技之长的学生在大学成为班级、学生会干部的人数有45人,占总人数80人的56%,这与音乐社团平日活动中培养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和审美能力密不可分,而这些都是学生综合素质的组成。

(二)提升教师业务能力,加速课堂创新

随着音乐社团的成立和后续的活动,会出现社团和课堂教学融合的现象。在未融合前的普通高中音乐课堂上,基于学情,教师上课的内容是面向大部分学生的,这种教学模式有一定的缺点。在融合后,音乐教师既可以面向全体学生,又可以满足艺术生、艺考生等有特殊需求的学生群体。这要求音乐教师无论在备课、上课、提问教学环节上,还是在组织、带领学生社团活动的能力上都要继续钻研,合理运用资源,活用教材,创新与实践并存,适度地将课堂教学资源与社团音乐活动相融合。课堂上及时生成,观察学生的兴趣点以便及时调整授课节奏,创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和学科素养,做一条涓涓清流,方能加速课堂创新,适应新时代、新思想下的教学模式。

(三)丰富多彩校园文化

音乐社团丰富了校园文化的内容,推动了学校精神文明的建设。学生们由于成长环境的不同,擅长的也都不同。我们不能要求所有人都有一项音乐特长,但可以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将社团种类和活动合理化,最大化,尽量照顾到每一个有兴趣加入音乐社团的学生。比如我们学校开设了管乐团、合唱团、舞蹈团、民乐团、陶笛社、民谣社、街舞社七个音乐类的社团,增加了学生课余生活趣味性。学生们加入音乐社团,向其他同学流露出学习音乐的美好,以点带面,带动更多的同学更好地学习音乐。在社团活动中,学生的情感、生活、学习、精神得以全面发展,校园生活不再单一。

二、音乐社团和教学融合的影响

(一)为课堂注入新鲜血液,多方面了解知识

在传统的高中音乐教学中,授课的基本内容是按照教材和课本的要求,传授学生鉴赏音乐的知识和方法。这一点相信大部分的音乐教师都可以做到。但在这样的前提下容易出现两种状况:一是照本宣科,有的高要求的学生“吃不饱”,有的学生提不起兴趣;二是普通高中音乐教师大多同时给多个班级授课,同样的知识讲时间久了,教师也容易产生厌倦情绪。将社团活动与授课内容相结合可以使这些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举一个将社团带入课堂的例子:有一节课我讲到中国近现代流行音乐,当讲到现代音乐中的民谣风格时,学生们表现出了很强烈的求知欲望。民谣音乐代表乐器是吉他,但当我用图片加音频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吉他的音色时,学生的表情让我感受到他们想要了解更多,但是由于教学内容和设备的限制,即使后来看了视频他们依然感觉意犹未尽。两天后社团活动我去给民谣社排练,看到一大群学生正围在一个弹民谣的男孩儿跟前听得津津有味。我忽然灵光一闪,为何不把这项活动带入课堂呢?于是第二天上课,讲到《同桌的你》和《成都》时,我选择了让学生上台来吉他弹唱的方式,在这之后才去讲解民谣吉他的相关内容。结果,学生们的反应超乎想象的好,从音色到材质,再到流行的年代,授课的内容不但不需要引导,还会争先恐后地说,有的甚至讲出了我都不了解的音乐知识。这就是为课堂注入新鲜血液后师生的教学相长。

(二)增强课堂互动性,教学更高效

课堂教学是师生之间互动的过程,这种互动可以是师生之间的,也可以是生生之间的。提高互动的有效性对于优化课堂教学,尤其是音乐教学就显得格外重要。音乐教师们不妨站在学生角度设身处地想一下:每天七节文化课的学习和晚自习,一周只有一节音乐课和社团活动,而且音乐类的社团活动还不是每个学生都有机会接触到。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有多么期待音乐课堂显而易见。如果我们不能有效利用这宝贵的四十五分钟让学生们“玩”得尽兴,会不会感觉亏欠学生一点什么呢?

很多老师认为,互动也就是不外乎抛出问题学生讨论,再不就是教师做,学生模仿等等,这样的互动方式是非常低效的。不但传统守旧没有新意,最关键的,是没有让学生发挥自身能动性,自己去学。说一说我的做法:有一课讲到日本民歌《樱花》,拓展环节我抛出一个问题,让学生们说说还有哪些耳熟能详的日本音乐。有一个学生说:“《故乡的原风景》很好听”。这首乐曲是我在陶笛社团教过他们,我就让那个学生起来演奏了一遍。这一演奏可好,全班学生都对这首音乐产生了兴趣,纷纷表现出强烈的学习欲望,我顺势让班里陶笛社团的几个学生拿出乐器,以小组为单位一组一个陶笛,让刚才演奏的同学用短时间教会了大家演奏其中一段经典的主题,随后每组派一名代表到台前来合奏表演。如此,既有效地提高了课堂的趣味性和互动性,让学生真正地做了课堂的主人,又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到了知识。

(三)提升学校美育教育水平

社团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从而进一步提升学校美育教育水平,将校园文化“润物细无声”地保留下去,并在一代代学生中传承。它可以使学生潜移默化地感受美,也能为学校营造一个平等、和谐、自由的文化环境,达到美育教育的作用。

普罗科菲耶夫曾经说过:“音乐歌颂人们的生活,引导人们走向光明的未来。”说明音乐会促进学生的美育发展,有一颗纯净美好的心灵,而音乐社团正是载着这一光荣的教育使命。学校设立音乐社团,通过其活动将学生的审美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悄无声息地提高,同时也提高了老师的修养和知识储备,最终营造出一个和谐、文明的校园氛围和美育环境。

三、提高音乐社团活动质量

音乐社团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那么提高音乐社团活动的质量就显得尤为重要了。这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生活,也能让课堂教学迸发出更多可能。为了提升社团活动的质量,学校及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一)创新社团建设及活动思想

现在各个普通高中里的音乐类学生社团大都以三团为主:合唱团、舞蹈团、管乐团。传统的这三类社团面向的学生群体有限,只有有过这方面基础的学生才能加入,而且即使从零开始也无法在短时间内达到一个良好的演出效果。这三类传统社团一般都是为了参加市级、省级等比赛而排练活动,目的性太强,发挥不出学生的创造性,局限性较多。我们要将眼光从传统的圈子里跳出来,将社团活动的方式和内容创新,降低门槛,给所有对音乐感兴趣的学生平等享受音乐的机会,这也正是我创建陶笛和民谣社团的初心。

(二)教师主导,学生主体

这与师生在课堂上的角色是一样的。教师主导意味着,既不能放手让学生完全自己行动不加干涉,也不能教师“一手操办”,剥夺了学生创新和自由想象的权利。学生主体指的是教师上课是为了让学生接受,社团活动是为了让学生活动,没有了学生这个活动主体就是在纸上谈兵。教师可以从社团活动中找寻契机,在常态课堂上和学生一起尝试多种形式的活动,最终在社团活动中再次体现。比如,有一次我讲到西北音乐,课前我让学生根据自己情况做了准备了道具,当我说到“大西北呼啸的狂风,你们谁能用现有的道具模仿一下”时,一个民乐社的男生站起来说:“老师,我觉得埙的声音能挺像的。”我赶紧让他拿起准备好的乐器演奏,随后他将大西北风沙的声音演奏的惟妙惟肖,赢得了同学们的热烈掌声。我从中找到了灵感,建议他们民乐社团排练一首西北风格的曲目,经过一次次排练和创编,民乐社最终在年底的艺术节上用埙、古筝等乐器半创作演奏了一曲《大漠狂沙》,收获了老师和学生们的阵阵掌声。

(三)及时教研学习,开拓教师视野

这一点是站在学校层面来谈的。教师的音乐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社团活动质量的好坏,因此,学校要为提高学校音乐教师素质而努力,为教师们组织各种方式的培训和学习,无论是实地学习还是网上授课。教研一定要定期参加,切忌闭门造车。现在老师们教研更多的是交流如何在课堂上抓住学生,让一堂课更加精彩,如果在课堂中适当地加入社团活动内容,相信教师们会和我一样对课堂有一个新角度的理解。

(四)创建特色社团品牌

音乐社团是校园文化的一部分,社团文化应和学校文化相结合,利用学校的特色或地域特色,将音乐社团打造成独树一帜的品牌。但切忌东拼西凑,不要为了形成特色刻意地与不相干的元素结合,或有追求名利等目的性的想法存在。举一个反面例子,在我创建民谣社的初期,它的名字还叫吉他社。当时的我只顾着独树一帜,不想和其他学校的吉他社一样,便在表演中加入了我校特色的电子科技。各种眼花缭乱的灯光和电音,看上去很有气势也很唬人,但一场场演出结束后仔细回味,这仅仅是为了博人眼球,最终也还是什么都没有。所以切记,若没有可以结合的校园文化特色,那么在一次次循规蹈矩中发现新的灵感也比生硬地结合来得实在。

四、结语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音乐教育的主要目的不是培养音乐家,而是培养人。”这句话告诉我们,我们不一定要把音乐知识讲得多么专业,让每一个学生都学会专业的术语,而应该重视对学生美育和核心素养的培养。我们要尽可能地让更多的学生感受音乐的熏陶,发现音乐的美,为学生的综合素质打牢基础,这不仅仅靠课堂的四十五分钟,还要利用学生们课下的时间,而社团正是培养他们的乐园和天地。作为教师,我们要有宽广的视野和灵活的大脑,及时发现有意义、有热点的活动素材;作为学校,要积极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开设有前景的学生社团。我们既要在常态课堂中普及基本音乐知识,同时还要让社团活动内容成为延展学生知识面和拔高知识层次的后备力量。有机结合、用之有度、里应外合、相互促进。如此之后,我们将会培养出一个个有创造力、思维灵活、今后更加能适应社会生活的栋梁之材,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也会陡然提升,实现自身的教育价值。

猜你喜欢

民谣社团音乐
哈代诗歌的民谣艺术
缤纷社团
台湾民谣之父胡德夫 这个大地,我过来了
最棒的健美操社团
“民谣泥石流”花粥:唱出自己
缤纷社团,绽放精彩
音乐
城市民谣(组诗)
音乐
文学社团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