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省级电视台体育新闻+全民健身的融合发展方式

2020-01-02陈旭泽

文化产业 2020年15期
关键词:体育类体育新闻资讯

◎陈旭泽

(内蒙古广播电视台 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00)

一、省级电视体育类新闻的定位

省级电视媒体的体育类新闻定位不同于央媒体育类新闻,央媒体育类新闻主要是资讯类新闻,而且其资讯覆盖面广,从国内到国外的重要赛事、运动员动态、专业类赛事等方面几乎全部概括。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的体育频道为例,全天共有4档体育新闻类节目《体育晨报》《体坛快讯》《体育新闻》《体育世界》,覆盖全时段。所以无论从人力物力还是第一手资讯的掌握等方面,省级体育类媒体都不可能做到[1]。以内蒙古广播电视台《马上播报》栏目为例,这是内蒙古广播电视台唯一一档文体资讯类节目,体育文化资讯二合一。但碍于大环境限制,自采节目占比少,又因为体育类资讯本身的受众面就比较窄,造成了节目收视低迷。

所以为了打破这种局面,省级电视媒体体育类新闻节目就要像服务类新闻转变,以推广全民健身为例,我们可以为受众提供个性化资讯,比如健身场地资讯、健身方法资讯、健身活动资讯等。功能定位决定节目走向,省级媒体的体育新闻类节目就是要走服务类新闻发展。

二、利用电视媒体推广全民健身的意义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动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的实施意见》,意见中强调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提高全区各族群众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为努力方向,以共建共享、全民健康为发展目标,大力推进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为实施“健康内蒙古”行动作出积极贡献[2]。

在意见中明确指出,加强健身健康理念融合。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新闻媒体,大力弘扬健身健康文化,普及健身健康知识,推广健身健康方法,提高公众对健身健康的知晓率、参与率[3]。这其中电视媒体是群众接受度最高,收视人群相对固定,权威性和可靠性都有所保障的媒体平台。也正基于此,内蒙古广播电视台《马上播报》栏目与内蒙古自治区全民健身服务中心达成合作意向,在节目中穿插全民健身教学、服务、指导等内容,共同推广全民健身事业在内蒙古自治区的发展。

三、电视媒体+全民健身的定位人群

为了规避传统模式,在节目试行阶段,就确定要打破以年龄层划分收视群体的方式,要做成覆盖全年龄段的全民健身服务节目。以我们的初步策划为例,我们分别安排了五期“零基础瑜伽”教学、三期“全国推广套路广场舞”教学、八期“身姿仪态和疼痛缓解”教学、五期“亲子互动体适能”教学、五期“健身操舞”教学。这六块内容基本涵盖了男女老少全年龄段,而且也是我们根据受众的需求中筛选出来的最实用、最易上手的内容。特别是在2020年初新冠疫情期间,在家健身已经成为常态。

四、将体育新闻融入全民健身内容的具体方法

(一)编排播出方式

以《马上播报》节目为例。《马上播报》是一档小日播文体资讯类节目,时常30分钟,周一到周五晚上7点首播,晚上8点46分、次日早晨6点30分和中午11点50分重播三次。节目的前半部分(没有固定时间,通常在15到20分钟)是体育类内容。我们选择将健身板块放在了所有体育资讯结束后,文化新闻开始前的3到5分钟之间。这样的编排一是比较符合普通受众的收视习惯,二是因为前面的体育资讯会在潜移默化中带动大家对于运动健身的热爱,引起大家对于体育的共鸣。

(二)内容安排方式

在前期策划上,通过之前广泛征集节目受众意见,结合当下最流行的健身形势,节目团队制定了以月为周期的编排和策划方案。在一个月四周的时间内,确保从儿童到中老年都能适应这几个板块的健身节目,并且在后续内容上推出进阶训练,保证观众收看的持续性。

在嘉宾选择上,我们所有的嘉宾、教练和指导老师,都是由内蒙古自治区全民健身服务中心筛选推荐的,都是本领域内最权威、最专业的人士。在节目制作之前,我们会和嘉宾沟通节目期数和节目内容,同时会共同修改拍摄过程中的教案或者稿件,力求专业精简。

在场景选择上,我们选择了演播室+运动场相结合的方式。在一些教学类的内容上,我们选择了演播室录制,因为这样可以保证最好的灯光音响效果和最佳的观看角度。在一些侧重于体验或者是需要专业场地的内容上,我们选择了现场录制的方式,这样可以保证最直观的受众体验,同时也保证了节目场景的常看常新。

(三)拍摄方式

在拍摄方式上,我们尽量保证了多机位多角度拍摄,力求百分之百还原教学动作。在摄影棚内,我们选择了三个机位进行拍摄,主机位为广角机位,主要拍设教练或者老师的正面全景动作。左右两个机位主要捕捉在示范过程中的细节展示。在外景拍摄中,我们采取双机位拍摄,主机位拍摄全景,辅机位捕捉细节。在录音方面,我们全部采取收录现场同期声,这样一是为了保证准确传达教练意图,确保教学内容的准确性;二是为了充分还原教学现场感,让受众在跟做或者学习过程中更有代入感。

(四)制作方式

在制作过程中,因为追求“短小精”的节目效果,所以节目时常都是在5分钟以内,对于一些健身知识、健身小妙招、饮食营养搭配等内容我们都是采取一期一内容,利用精简通俗的语言和多角度的画面传递知识。在对于像瑜伽教学,体适能教学等内容中,我们则采用了将内容按照专业教学角度和指导老师意见进行分期教学,每期一部分内容,这样即保证了收视黏性,同时也可以让大家真正学到有用的运动方法。同时在制作过程中,为了能将每一个动作细节都呈现出来,我们在教学视频中加入了画中画和关键动作提示字幕。画中画主要展示细节动作和背面动作,做到了全方位无死角呈现。提示字幕将动作关键编成顺口溜,方便大家记忆动作。

五、结语

同电视融合只是我们助推本地区全民健身事业发展,拉升省级电视体育新闻收视率的第一步。接下来我们还在尝试在多平台同步推出,包括在抖音、快手、微信公众号等等。这些新媒体平台的广泛传播性加上电视媒体的专业权威性和制作精良的视频内容,会产生1+1>2的传播效果。双屏互动,甚至多屏互动在我们的节目中会成为常态,观众需要什么,我们制作什么。同时,我们还会继续在现有基础上,扩大全民健身板块在节目中的占比,逐步将节目向服务型体育新闻栏目转变。

猜你喜欢

体育类体育新闻资讯
海外资讯
2020年在晋招生高校体育类专业录取统计表
体育类高校学生党支部优化建设研究
资讯Information①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评出2019年国内十大体育新闻
2018年部分院校体育类专业在晋招录信息
体育新闻娱乐化发展研究——以《南方体育》为例
高校体育类舞蹈专业学生的体能特点及训练研究
论博客体育新闻评论特征及功能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