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广西彩调剧丑角的表演艺术

2020-01-02◎石

文化产业 2020年15期
关键词:丑角风趣动作

◎石 磊

(广西戏剧院彩调剧团 广西 南宁 530022)

广西彩调剧会为观赏者营造一种快乐、风趣的表演氛围,而这种快乐的风格与丑角的诙谐表演之间存在密切联系。丑角作为广西彩调剧中至关重要的角色,它的表演具有代表性。丑角通过风趣的课子、丰富的面部表情、幽默的语言等来营造欢乐、幽默的气氛。

一、广西彩调剧为丑角的艺术

作为广西民间最受欢迎之一的小戏曲,主要角色类型包括生、旦、丑。而在所有角色类型中,丑角是表演难度最大,且最受人们欢迎的角色。得益于彩调剧的不断发展,加之民众对舞台表演艺术观赏要求的提升,现代题材剧目以及复排剧目中的丑角融合更多的现代化元素。例如2015版本的《刘三姐》,其中莫海仁角色为生角表演,但是在表演中人物出场表演融合了丑角独有的步法,充分运用夸张的表演、滑稽的动作来表现人物的窘态,体现出人物好色特点。再如新排剧目《小冤家》等,表演中均适当融合现代化元素,充分借助夸张的身段、不协调的舞蹈实现对人物性格特点的体现。

对彩调剧中丑角表演艺术的分析,部分剧种囊括独角戏类目,主要是由一人完成一出或多出戏,尽管在整体戏份中包括部分旦角戏份,但是整场戏基本由丑角独自一人完成,所以此类戏剧对表演者的基本功有着较高的要求。例如戏剧《浪子开荒》,整场戏中丑角需要一人扮演多个角色;《双黄蛋》中丑角需要分别饰演男、女两个角色,身体左半侧与右半侧分别饰演年轻姑娘与年轻男性。而在具体表演中,丑角需要始终侧向面对观众,按照剧情的走向来回转换男女两个角色。而针对角色的转换,丑角需同时进行声音的变换,做到声音时柔时刚、忽粗忽细。彩调剧中只有丑角能够完成上述这些独角戏,当然,并非所有丑角都能驾驭住独角戏[1]。独角戏表演的核心不在于丑角的演唱形式与装扮,而在于丑角能在表演过程中将表演、语言、音乐进行集中体现。

二、彩调剧丑角的表演艺术

(一)独特的矮桩

作为彩调剧中丑角的主要表演形式之一,矮桩的应用同样也是丑角用来刻画人物形象、表达思想情感的主要途径。分析矮桩的特点,具体包括曲、蹲、直、平,即丑角在表演过程中要保持每个动作腰直肩平,并且双腿需要以全蹲、半蹲的状态进行表演。同时,矮桩分为以下几类:矮桩步、中桩步、高桩步、高低桩步,因不同桩步的扭法不同,所以在关键时刻运用不用的桩步可以表达出角色不同的情绪。分析矮桩步的表演要诀,具体为:双脚齐蹲,敛臀收腹,脚掌需平于地面,保持腰直肩平的状态,大腿与小腿需弯曲大约90°。同时,在右肩位置或膝盖位置进行花扇挥舞,在左膝侧进行左手挥舞,挥动呈现为“∞”型;中桩步包括横挪步、上山步、横跳步、抬轿步等,表演中利用中桩步可表现出欢乐的氛围[2]。例如《王二打鸟》中王二在跳舞时,应用的就是中桩步,表达出王二与毛姑妹情投意合的欢喜心情;针对高桩步的应用,包括曲腿步、大跳步、蹩脚步等,可以表达出人物角色稳重、潇洒的性格。

(二)风趣的课子

所谓课子,是指介于演唱与说念之间的一种语言形式,句式无固定要求,但是必须保证唱词富有节奏感,语言语句中透漏出诙谐风趣。当前丑角表演中,课子内容丰富多样,有表述人格爱好的,有自述身份的,有披露现实的。虽然戏剧内容与课子内容不一定存在关联,但是彩调剧中课子仍是至关重要的组成。通常情况下,丑角上场时会先表述一段课子,以期通过诙谐幽默的课子内容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3]。以《王小二过年》为例,丑角在上场时借助拟人手法,将白菜、木瓜、萝卜等耳熟能详的事物编织成一段故事,进而达到吸引观众的目的。部分课子内容主要是插科打诨的方式进行现场气氛活跃;部分课子内容则是借助夸张、逗趣的内容来吸引观众注意力。无论哪种类型的课子,都十分诙谐幽默且富有哲理,可以感染观众,提升戏剧艺术性。作为丑角必备技能,要想最大化发挥出课子的作用,丑角需掌握如何“编”、“数”课子,并在数课子过程中做到缓慢合理、抑扬顿挫[4]。

(三)滑稽的动作表情

丑角之所以表演十分幽默诙谐,主要在于丑角滑稽的表情与夸张的动作。在表演中,演员通常会进行动物外形、动作的模仿,将滑稽可笑、扭曲走样的地方用肢体动作来呈现,在提升表演观赏性的同时,达到刻画人物的目的。以《柳式戏花屠》为例,王老三角色的一段念白通过演员夸张变形的动作来呈现,实现对人物的惟妙惟肖刻画。彩调剧中囊括“烂场”戏份,是指借助夸张的表演方式吸引观众注意力。烂丑多饰演好逸恶劳、游手好闲、不务正业的强调、懒汉、烟鬼、醉鬼等,如《双打店》中的胡漂二、《三个叫化子》中的巴不得等[5]。

滑稽的产生多为不协调,丑角诙谐幽默的表演与妆容、穿戴等方面存在联系。同时,丑角在表演中是男是女、时刚时柔,这些差异化对立会提升丑角表演的诙谐程度。

(四)个性化脸谱模式

个性化的脸谱模式与丑角风趣的表演同样存在较大联系,脸谱妆容是艺术家通过生活的深入观察,借助假借、寓意、象形等方法,充分利用色彩和线条进行人物的刻画与修饰[6]。彩调剧中,脸谱的应用包括小花脸、草脸与大花脸等。其中大花脸因人物性格的迥异,所以应用的构图与色彩存在差异,所以大花脸又分为黑脸、白脸以及红脸。彩调剧丑角多为小花脸,依据对人物性格、身份、品质的分类,可分为器物脸、花卉脸以及动物脸。针对花卉脸的应用,主要包括梅花、玫瑰、桃花、桃子、荷花等,此类型多用于青少年角色人物的刻画,如《阿三戏公爷》中的阿三、《王麻接姐》中的王麻等;针对器物脸的应用,主要包括元宝、铜线等,如《隔河看亲》中的县官、《王小二过年》中的糊涂县官、《贪财亡》中的莫强求等;针对动物脸的应用,包括蜻蜓、螃蟹、鲤鱼、蟒蛇、蝴蝶、虾子等,虾子脸多为忠厚老实不成正果的人物,螃蟹脸多为愚蠢蛮横的人物,东哄西骗的人物多为蝴蝶脸等。

三、结语

彩调剧中涵盖优美的对子调、轻松快乐的喜闹剧、滑稽风趣的江湖调、严肃沉重的悲情剧等,但无论哪一种剧目,剧中的人物多乐观开朗、风趣幽默,充分表达出戏剧中的“乐天精神”。彩调剧的风趣幽默,主要是借助丑角滑稽的动作表情、个性化的脸谱、风趣的课子、特色的矮桩来呈现。丑角的表演能力、基本功与彩调剧表演效果之间的存在密切联系。所以,彩调剧写被人们称之为“丑角的艺术”。

猜你喜欢

丑角风趣动作
Books that change my life 改变我一生的书籍
会更受欢迎
对丑角之美的演绎分析
丑角
唐玄宗演戏丑角沾了光
动作描写要具体
风骨
邵毅霞:挥毫得畅,风趣巧拔
非同一般的吃饭动作
性格描绘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