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就地城镇化理念下旅游型乡村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

2020-01-02朱倩倩叶乐安

四川旅游学院学报 2020年5期
关键词:城镇化旅游农村

刘 波 朱倩倩 叶乐安

(浙江旅游职业学院,浙江 杭州 311231)

在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下,做好乡村治理并实现就地城镇化,是对旅游型乡村地位和作用的肯定,是新型城镇化语境下党中央就农业农村定位的再思考,可以成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乡村振兴的创新点和落脚点[1]。乡村振兴的实现是一项历史性的长期性任务,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要根据旅游型乡村的空间分布、结构留存和新型城镇化之间复杂且紧密的内在关系,科学谋划、注重内涵,将乡村与城镇的二元结构矛盾降到最低。随着我国大众休闲时代的到来和人民对返璞归真的美好生活需求越来越强烈,乡村旅游已成为新的旅游经济增长点,切实推进就地城镇化进程,认知就地城镇化和乡村振兴之间的辩证发展关系至关重要[2]。

1 文献综述

对于“就地城镇化”问题的研究,我国学者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加以探索和研究:一是认为“就地城镇化”是我国城镇化的一种新的可行方式。马庆斌[3](2011)认为农民就地城镇化应该是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中的一条道路。二是认为就地城镇化是推动我国农村城镇化发展的必然选择。周晶晶[4](2019)认为如果全部农民通过向城市转移达到城镇化,势必会带来居住、就业、环境、交通等巨大压力,因此并不现实。彭斌[1](2019)认为农民选择就地市民化是对城镇化道路的理性选择。三是试图探索“就地城镇化”问题的模式与对策。张永岳[5](2014)研究了如何有效推进农民就近就地市民化,提供了宣传、技能培训等方式。赵青宇、崔曙平[6](2013)等提出通过法制建设、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等方面推进农民就地市民化。厉以宁[7](2013)指出让农民“就地城镇化”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城镇化道路的必然选择。

由此可见,就地城镇化早已成为国内学界关注的热点领域,学者们通过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思路对中国农村城镇化进行研究,但已有研究聚焦于普通乡村,研究内容重点体现在城市建设和管理方面如何向农村发展倾斜。在乡村旅游如火如荼的新时代背景下,旅游已经变成一种乡村转型发展的驱动因素,旅游型乡村如何寻找一种新的城镇化模式,需注重研究乡村旅游发达的地区条件与城镇化的内在联系,研究旅游通过什么途径帮助乡村实现就地城镇化。基于此,本研究在以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析了旅游型乡村“就地城镇化”的困境,同时提出对策建议。

2 乡村就地城镇化的困境

2.1 农民的内心担忧影响就地城镇化的意愿

中国由农耕社会走来,浓厚的乡土情结存在于所有农民的心中,强烈的传统乡村文化意识根植于其内心深处,而这些精神因素会直接阻碍农民对就地城镇化的意愿。同时,经济因素又是另外一个影响因素。部分农民自身技能有限,无法在城市找到合适的工作就会选择待在农村,还有部分人虽然身在农村,但是从事非农业生产活动,具有较强的获得经济收益的能力,他们也不愿放弃现有条件进城,而是更愿意在现有基础上于乡村谋生。即使愿意离开乡村,也更愿意到真正的城市里去。旅游型乡村靠游客生存,游客的数量和消费水平直接决定当地的发展,较为依赖外部环境,大部分旅游型乡村靠旅游作为当地经济的支撑,存在的产业体系基本上也是第三服务业,缺乏完整的一二三产业体系链条,乡村发展原生动力和自我造血功能不足,当地居民无法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因此有些农民觉得农村就地城镇化没有足够的好处,而到真正的城市才能获得更好的利益。

2.2 城乡资源配置不均衡与乡村服务体系不完善

由于城乡发展存在不平衡的内在矛盾,结果必然是直接导致城乡资源配置不平衡,即使乡村就地城镇化也不如真正城镇的资源分配[8]。乡村的服务资源持续供给能力和文化事业发展长远规划先天不足,很难真正做到像城市一样供给相同的总量和质量,政府没有在农民内在需求的基础上配套相应的服务供给。由于历史原因,城市和农村有不同土地制度和户籍制度,这种区别对待也影响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农民利益得不到保障,赖以生存的土地被占用,农民的实际需求在现有的服务水平上未得到满足。乡村和城市之间文化事业的发展也出现明显的资源不均衡、供需不匹配的现象。

2.3 人才数量短缺与人才队伍质量不高

相当一部分农民对就地城镇化不够认同,实际认识上存在偏差,大部分乡村的人思想上还是向往真正的城市,“重城轻乡”思想较为严重[9]。有调查数据显示,80%的农民工不愿意返乡就业,他们的内心更愿意去城市,农村对人才的吸附能力较弱。年轻力壮的和有相当知识素养的人都去往城市,只有老弱病残留在乡村。这就造成了整体上农村人才数量储备不足,质量偏低,不能支撑就地城镇化的实现。即便是农民留在了农村,由于实际条件所限,农民很少能够有合适的就业机会,就业后的相关技能培训机会也乏善可陈,造成了留在农村的人口本身教育水平偏低、文化素质不高、业务素质较低,这也是导致旅游型乡村基本失去自主城镇化的原动力。

2.4 建设资金短缺与基础设施不足

政府是推动我国农村建设的主要力量,社会组织一方面对普通农村建设没有兴趣,即使想为农村建设出一份力,力量又不足。不仅如此,乡村自身经济水平不足,外来资金较少,不可能提供足量的建设资金,在基础设施建设上难以筹到经费支持。正是由于这些原因,农村在各个方面的发展落后于城市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尤其缺少必要的娱乐场所、休闲设施、文化场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滞后。而且农村在住房建设、道路建设、网络建设、桥梁建设等也缺乏足够的资金支持,达不到城市化水平,导致享受到的便利性大大降低。对享受过城市便利的部分人群来说,这些明显达不到他们的基本文化生活需求,因此更不愿意支持就地城镇化。

3 旅游型乡村就地城镇化高质量发展路径

3.1 加强顶层设计,以农村为本进行建设

严密的以农村为本的建设规划是旅游型农村就城镇化的首要因素,否则只会造成农村城镇化的失败。随着新型城镇化和乡村的发展,过去的城镇化只是为了使农村建设整洁统一,有集中和外形统一的房屋建筑群。这种缺乏旅游型新农村独特乡土气息、没有当地特色文化内涵的城镇化模式已不再适用。因此,在旅游型乡村的建设规划中,必须统筹兼顾农村城镇化建设与农村生态文明和文化特色发展的动态调整关系与内部协调体系,兼顾当地人文历史和文化特色的传承。在旅游型农村就地城镇化过程中,应充分考量当地农村的资源禀赋,自然景观可以挖掘高山、河流和森林资源,人文景观可以挖掘古民居、古村落和传统的古代建筑资源。此外,旅游型新农村建设规划的目的是要让当地居民获得切实的利益,因此农村居民的意见要充分体现到建设规划中,让当地居民参与到城镇化过程中,作为切身利益获得者,才会真正综合权衡利弊,在保证农村生态和改善人居环境的规划方案上做出最优选择。如福建省福安市白云山内蟾溪村的建设规划就充分以农村为本进行新农村建设,将村庄本身拥有的山体、茶园、竹林等自然资源进行保护,在保护的基础上塑造山村特色、田园风光。村庄规划的宏观布局、景观构建、场景设计等方面尽量保持农村底色,以保护发展为原则,结合水系、古树、古建筑以及现有道路网,建立完善的村庄设施、发达的交通路网,配套提供休闲度假服务功能的旅游体验项目,在符合旅游型村庄总体发展要求下,既做到了“突出、保护当地资源的自然禀赋、文化内涵和地方特色”的规划目的,又达到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要求[10]。

3.2 激发内生动力,形成产业融合发展体系

旅游型农村就地城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仅靠短时间的热情和弱小的单个产业是无法支撑的,只有建立完善的农业产业发展体系,才能提供长期、可持续的原生动力,为就地城镇化提供源源不绝的能量。旅游型新农村就地城镇化应充分考虑到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情况,支撑当地发展的产业体系构建是重中之重。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选择发展类型农业,并挖掘与农业相关的一二三产业的各种资源,实现融合化、体系化的生产发展,推进各种产业之间能够互相协同发展。着力打造能够辐射当地经济发展的紧密关联的产业体系,发展第一、二、三产业为整体的产业体系,以农带工,以农带服,实现农业转型,用工业、服务业的优势来反哺农业,推进旅游型农村产业的发展,不断激发旅游型农村的内在原生力,妥善利用农业资源、自然资源、矿产资源、水产资源、植物资源等当地已有资源打造旅游型农村的核心竞争力,形成一条协调发展的产业发展体系。实现农村的产业化、工业化和现代化发展,形成长期、稳定、可持续的利益关系链,不断提高小城镇的承载力,优化各经营主体之间的资源配置,协同合作,创造双赢局面。吉林省榆树市走出了一条以产业融合助推乡村就地城镇化的创新之路。实施“一个中心、五大基地”战略,深入探索产业融合发展推进乡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激活乡村发展内生动力。在种养结合上,大力发展特色种植经济、精品畜牧业经济,全市统筹推进一产、二产、三产融合发展布局;在提升经济质量和效益方面,探索培育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提高小城镇的承载力。榆树全市统筹,积极打造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农产品加工、北方酒业、北方蔬菜生产、北方现代商贸物流等五大基地,建设中泰食品产业、酒类产业、生物质产业、榆树航空产业、民营经济创业园区等五大园区,各项工作紧抓落实,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向好发展[11]。

3.3 打造宜居生态,强化农村环境治理

乡村振兴不仅仅只是经济的振兴,强化环境保护,实现宜居宜游也是其中的关键。生态环境的优良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可持续发展理念必须贯彻于乡村就地城镇化全过程,生态环境的原真性和文化历史的完整性是实现乡村就地城镇化的前提条件。在旅游型乡村就地城镇化过程中,资源的原真性应尽可能保留,和谐优美、自然生态的景观环境是就地城镇化的内在要求,破坏原有生态空间就失去了建设的意义,一定要严守生态红线,实现内涵式绿色发展。就地城镇化过程中一定会涉及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项目建设、资源开发等必须强调开发和保护的统一,必须以不破坏生态环境,不造成资源浪费为建设的前提;同时,要加大建设过程中环境保护的资金投入和制度设计,加强污水、垃圾、厕所等的整治力度,大力发展绿色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此外,城镇化进程要当地居民的全程参与,积极鼓励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当地居民及旅游者的环境保护意识需要通过政府宣传、社会文化引导等方式经常性提醒,将环境保护理念深深刻在游客和居民心中,让他们自觉地参与到环境保护中来。甘肃白银市王岘镇为打造良好生态环境,全面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大力整治农村人居环境,以农村污水治理、提升村容村貌为重点整治方向,加强管理农田灌溉水质,尽力避免土壤、地下水和农产品的源头污染,为保障人体健康、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强有力保障。王岘镇将镇村环境整治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就地城镇化建设、农村环境垃圾、污水和厕所三大整治等有机结合,因地制宜探索建立符合当地情况的环境治理模式,大力实施城镇环境整治“提质增效”三年行动,一体化推进镇村环境治理,全面改善镇村人居环境,提升城镇品位[12]。

3.4 增强文化底蕴,传承和保护地域文化与民俗

旅游型乡村就地城镇化区别于传统的城市化发展,不能只注重改善基础设施配套,中华民族传统的精神文化价值在乡村体现得更为明显,这些精神食粮是就地城镇化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内在因素。提高农村居民的幸福生活指数,增加他们的精神文明素养,是旅游型乡村城镇化的终极目标,要充分利用当地的独特文化资源,结合当地的风土人情,挖掘传统艺术、工艺,展示当地的民风民俗,建造特色民居,挖掘古村落中的历史、艺术、文学价值,遵循“修旧如旧”的保护与传承原则对估古宅园进行保护性修复,营造充满当地特色的、浓厚的乡村氛围。不仅如此,还要与时俱进,做好文化的传承工作。在农村本土文化、生态旅游和文化休闲旅游发展特色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和发展,积极培育能理解艺术、有新型知识文化的农村青年,为地方文化遗产的发展贡献力量。广东省廉江市在推进就地城镇化过程中,在如何充分挖掘、保护、利用基层文化资源方面积极调研,深入石岭镇合江村考察实际情况,认为其红色资源丰富、时代特色鲜明、社会影响广泛,在黄平民烈士纪念广场和纪念馆的建设上形成了一致意见,将其打造为“红色村”基层党建示范点,发挥“红色村”在新时代的引领作用。在这件事上,合江村村民通力配合,为了能更好地展示当地的红色资源,在建设黄平民烈士纪念广场和纪念馆时无偿捐献建设用地约20亩。黄平民烈士纪念广场建设完成后,将成为集纪念性、标志性、群众性、休闲性为一体的红色旅游景区,不仅能带来收入,还能增加当地居民的精神食粮。

3.5 完善配套设施,提升综合服务水平

旅游型乡村要想为旅游者提供舒适良好的旅游环境,良好的硬件设施条件是必不可少的,而完善配套设施建设能够不断提高当地的容纳条件和发展水平,进一步推动乡村的就地城镇化过程。这两者之间互为依存,城镇化的配套设施建设与旅游发展所需的配套设施建设有机整合并相互促进,既能够满足乡村旅游发展需求,也能达到城镇居民生活需求。其中首要的是交通、水力、电力、通讯、供暖、厕所等基础设施的建设,高速公路、省道干线等外部交通条件要便捷通达,景区道路、绿道等内部交通网络要有充足的游玩条件,要加大投资力度,提高旅游接待能力和城乡生活水平。然后考虑绿化、金融商业、医疗卫生、邮政、教育等公共配套设施的建设,促使人口聚集和生活水平提升。此外,还应重点提升餐饮、住宿、娱乐、购物等公共服务设施的接待水平,提高城镇旅游接待功能和接待质量。福建省福州市乡村旅游发展势头良好,为更好地实现就地城镇化,于2019年启动了配套设施从“中级版”向“高级版”发展行动。为更好地提高服务水平,在乡村旅游服务配套投入上加大力度,全年用于全市乡村旅游游客中心、旅游道路、停车场、标识标牌、旅游厕所、智慧旅游服务等30余个公共服务和交通、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累计投入省级专项资金1 180万元,直接提高了乡村旅游便利性,大大提高了可进入性和良好的体验。在配套设施大力发展的基础上,2019年全市累计接待1 893.92万人次乡村旅游游客,同比增长15.1%;累计实现乡村旅游收入114.29亿元,增长20.6%。全市乡村旅游经营单位吸纳直接就业人数2.80万人,拉动间接就业人数37.15万人,带动农民增收15.61亿元。

3.6 重视人才引进,做好人才培养

乡村就地城镇化发展包括农业、工业、文化、商业等多种产业的融合性产业体系,各行业具备充足的优秀人才储备是支撑其长远发展的前提条件,要使人才储备和就地城镇化所需人才完美契合,应当采取“引进+自培”的人才培养二元模式,一方面通过优厚的福利待遇、发展平台等引进外来优秀人才,同时要通过培训教育及实践操作来培养自己需要的专业性人才。引进符合旅游型乡村就地城镇化发展实际的专业人才,合理的引进计划和良好的引进条件是首要因素,只有提供足够打动人的人才待遇才能吸引优秀人才为就地城镇化建设的发展贡献力量。在做好外来人才引进的同时,应该有组织、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关技能的专业培训,当地人才的素质和技能提升后也可以成为我们需要的人才。在做好外引和内培的基础上,加强与高等院校合作,形成专家团队,加强专家和人才之间的沟通和协作,通过不同梯度人才之间的沟通交流和定点联合培养,能够更好地解决就地城镇化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如四川省阿坝州重视人才培养,在当前疫情防控为主的大背景下,不忘做好人才培养工作,在落实贯彻各级党委、政府对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指导精神基础上,让涉旅员工继续加强知识储备,歇业不歇学,阿坝州旅游协会与省旅游协会作好培训对接工作的前期准备,安排专人通过微信群的方式发放报名表,收集报名回执,广泛动员涉旅行业组织员工参与报名,各家旅游企业积极响应,报名人数很多。此次培训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既设计了企业管理人员应具备的各项理论知识,又设计了和技术服务人员的各项实操内容。培训内容包括旅游产业发展、旅游扶贫、乡村旅游、红色旅游、智慧旅游等旅游理论知识,又包括了旅游景区、宾馆饭店、旅行社、导游讲解、餐饮服务等具体的经营知识,能够大大提升旅游从业人员的基本素养与实操技能,他们将为就地城镇化贡献更大的力量。

4 结语

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的不断拓宽,旅游型乡村就地城镇化作为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创新,是一项既能实现乡村振兴又能加快完成我国城镇化进程的艰巨任务。在就地城镇化背景下,完善以农村为本的建设规划的顶层设计,形成现代乡村产业发展体系内生动力,打造宜居农村环境生态,传承和保护地域文化与民俗文化底蕴,完善配套设施建设和服务水平提升,吸引足够的人才,就地城镇化新农村前景可瞻。

猜你喜欢

城镇化旅游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关于“十四五”新型城镇化实施方案的批复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旅游
2016年推进新型城镇化在发力
城镇化面临的突出问题和应对之道
城镇化与报纸双赢——二论赢在守护这张纸
在农村采访中的那些事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赞农村“五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