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舞蹈教学与学生自主学习之间的关联性

2020-01-02

文教资料 2020年27期
关键词:舞蹈教学内容高职

贾 岚

(郑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河南 郑州450000)

一、引言

高职院校舞蹈教学的开展,不仅要注重舞蹈基础理论知识、专业表演技巧的传授,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实践能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指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状况及舞蹈基础理论、专业实践技能的掌握情况,选取合适的舞蹈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对不同学习主体展开差异化教育,培养学生舞蹈学习的自主参与意识、学习兴趣、表演实践能力,加强学生舞蹈演练的教学指导,实现舞蹈教学中学生的知识内化、学习效率提高。

二、自主学习理念的内涵与主要特征概述

自主学习、接受学习为两个关联性较为紧密的概念,传统专业课程教学以“接受学习”为主,教师讲授、学生被动接受,整个教学流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难以凸显,主动性难以发挥。自主学习不是与接受学习互相对立的概念,2001年国家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对“自主学习”做出如下规定:“转变课程教学中过于强调接受性学习,对知识死记硬背的现状,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究、动手实践,培养学生课内外知识学习的信息搜集、分析和处理能力,以及自主学习过程中的交流合作能力。”自主学习课程教学模式,只是不再强调通过机械重复、死记硬背等方式,向学生传达某一专业的知识内容,更注重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师生互动交流,保证对多种知识的理解性掌握和问题解决。

高职学生有着独立自我的思想认知、心理认知与学习认知,能够对外界学习信息刺激作出迅速的回应、思考。从学习主体自我建构的角度看,自主学习主要有自立性、自为性、自律性等特征。其一,自立性是指每个学生都有一定的学习天赋、独立能力,可以通过对外部学习内容的筛选、选择,获取需要的专业理论知识、实践技能。自立性是学习主体对自身潜能、能力的充分挖掘,是自主学习的基础和前提。其二,自为性包括学生的自我选择、自我探索、自我创造等,是自主学习中最重要的实现流程,学生通常会选择有用、合理、重要的信息,展开专业课程内容的自主探究、知识分析与问题解决,或者提出更有建设性、创新性的学习方案,这一过程往往由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驱动。其三,自律性指的是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自我约束性、规范性、自觉性,通过持之以恒的积极主动学习,实现某一既定的专业课程学习目标。

三、自主学习与高职舞蹈教学之间的关联性

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随着高等院校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自主学习理论被广泛应用于专业课程教学之中,对原有“灌输讲授式”课堂教学理念做出改革创新。将自主学习理论引入舞蹈教学中,会加快舞蹈课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进度的创新,完善学生的学习过程监控机制和学习效果评估机制。

在自主学习理论指导下,高职舞蹈课程首先会以学生为中心,针对不同学生的舞蹈理论基础、实践学习状况,以及身体软开度、速度、力量、敏捷程度、平衡协调性等,制定差异化、层次化的舞蹈课堂教学目标。其次创设满足学习需求的舞蹈教学情境,包括引入多种课外舞蹈知识、信息化教学手段,加快舞蹈课堂教学方法、实践技巧创新,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由基础舞蹈理论知识、提升性舞蹈内容,逐渐向具有一定难度的舞蹈表演实践、舞蹈创编学习方向过渡。在整个自主学习的教学流程中,教师会以自主学习为主,注重学生舞蹈专业理论、实践演练的独立思考,培养学生舞蹈学习的思维意识、身体能力,以及自主学习、创造性学习与终身学习能力。

四、高职舞蹈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高职舞蹈教学的现状分析。

当前我国高职院校的舞蹈教育整体以大班授课为主,教师教学重点为舞蹈教材理论知识、舞蹈实践案例,虽然这一教学模式可以为学生打下良好的舞蹈基础,满足多数学生舞蹈基本知识的学习需求,但忽视了不同学生在舞蹈专业知识、实践学习中的差异性。这一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在于部分高职舞蹈教学人员缺乏舞蹈专业理论、教学经验,没有经过专业的舞蹈教育培训,对舞蹈教学不够重视,舞蹈教学组织缺少情境导入、互动交流与舞蹈实践等环节,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自主探究意识不强。

从舞蹈教学设施、教育资源的引进方面看,与舞蹈课程相配套的网络设备不够完善,学生只能在课堂中学习舞蹈理论、观看舞蹈演示案例,缺乏舞蹈演练平台、展示渠道,很少有机会参与到舞蹈表演活动、课外舞蹈项目实践中。高职院校舞蹈课程的系统化程度不高,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单一陈旧,对学生舞蹈理论知识、舞蹈表演实践内容的习得与提升产生负面影响,不能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专业舞蹈人才。

2.高职舞蹈教学中的一系列问题。

(1)舞蹈教学目标不明确。非舞蹈专业院系的舞蹈教学,没有制定较为明确的教学目标。在高职舞蹈教学中,教师往往以舞蹈教材为指导,将舞蹈教材理论知识、实践内容的传达作为舞蹈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更强调自身对于舞蹈课程的主导作用,缺乏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意识。这一教学模式的实施,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欲望、求知探究热情,使学生始终处于舞蹈知识的被动接受、重复记忆状态。

(2)舞蹈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单一。虽然高职院校配备信息化多媒体教学系统,可以通过多媒体软件、PPT课件等设备向学生展示文字、图像、视频或音频等动态内容,便于舞蹈理论知识、实践内容的教学演示,但从现阶段高职舞蹈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看,教师仅仅利用多媒体教学系统进行教材知识、教学课件内容的展示,缺少课外舞蹈实践演练、舞蹈表演项目的引入,局限于简单知识点的重复记忆与讲解,导致学生对舞蹈学习产生懈怠、抵触情绪。

(3)舞蹈课程理论知识与实践教学脱节。高职舞蹈课程过于注重理论教学,忽视舞蹈实践训练、舞蹈创编与表演的教育,是影响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重要因素。针对当下高职应试教育的教学环境,多数教师、学生将精力放在专业理论课的教学(学习)上,将取得良好的考试成绩作为目标,因此舞蹈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落后。由于高职学生入校时舞蹈基础、身体素质状况参差不齐,舞蹈教学的理论、实践缺少衔接与融合,造成学生舞蹈知识学习出现认知盲区、疑难问题,不利于舞蹈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

五、高职舞蹈教学中如何实施学生的自主学习

1.明确以自主学习为主的舞蹈教学目标。

在古典舞、现代舞等类别舞蹈教学中,教师应结合高职舞蹈教材大纲、学生学习状况及兴趣需求等,制定以学生为中心的层次化舞蹈教学目标,引导学生认清自身的知识接受能力、学习优势,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获取与探究知识。如对于高职学生芭蕾舞教学,可以针对不同学生自主学习的目标,设置舞蹈教学计划、教学情境、教学内容、教学活动流程、教学评价等环节,先向学生讲授芭蕾舞基础身形的知识,由教师指导学生开展芭蕾舞基础理论与基本功相结合的训练。再根据芭蕾舞课内教材、课外内容等教学资源,创设符合学生发展的舞蹈实践情境,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为学生提供舞蹈实践演练、舞蹈创编学习活动的发展空间,深化学生对兴趣爱好、学习优势和劣势的认知,提高高职舞蹈的教学(学习)质量。

2.创新舞蹈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

高职舞蹈教学要顺应互联网时代要求,利用多媒体软件、PPT课件等信息技术,以及慕课(MOOC)、微课、翻转课堂等在线教学模式,加快原有舞蹈课堂“灌输讲授”教学方案的改革创新,教育学生自主学习舞蹈,教师只起教学辅助和指导作用。首先依托多种网络信息教育平台,引入课外丰富的舞蹈课程教学资源,围绕每单元/每章节重点、难点知识,开展舞蹈课堂教学情境、教学内容的规划设置。其次通过PPT课件等网络设备向学生展示文字、图像、视频或音频等舞蹈教育内容,提高学生舞蹈理论知识、表演技巧学习的自主性。教师要时常与学生互动交流,将口传身授与网络在线教学有效结合,逐步加大学生舞蹈形体、技术动作的训练力度,解答其在舞蹈学习中面临的疑惑、困难,示范舞蹈动作、指导舞蹈步伐,增强学生舞蹈自主学习、创新能力。

3.注重舞蹈教学自主学习、创造能力的评价。

相比舞蹈基础理论、学生身体素质的教育而言,教师通常会忽视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舞蹈创编能力的考核评价,这是舞蹈课程教学质量难以提高的重要原因之一。高职舞蹈教学中,除了对学生进行身体软开度、速度、力量、敏捷程度、平衡协调性等训练外,更要充分调动自主学习积极性,加强不同舞蹈动作、舞蹈表演技巧、舞蹈创编的专业指导教学,使舞蹈过程中学生的身体形态、表演技能技巧,在空间感觉、动态韵律方面,能够达到一定程度的协调。在舞蹈教学考核评价方面,要设置多样化、多比例的学生学习评价体系,将舞蹈课堂表现、理论考试成绩、表演考试成绩,分别设定为30%、40%、40%的比例,注重对学生课堂出勤、自主学习能力、小组讨论、课堂任务完成情况等的综合评价,保证舞蹈课程教学评价结果客观真实,反映出学生舞蹈作品独立思考、自主学习与训练的效果。

六、结语

自主学习作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可以被应用到高职院校的舞蹈教育教学中,有效促进学生身体素质、舞蹈思维能力的大幅度提高。高职教师可以在原有“讲授式”理论教育的基础上,采用慕课(MOOC)、微课、翻转课堂等在线教学模式,创设符合学生发展的多样化舞蹈教学情境,开展舞蹈动作、表演形态的教育培养,加强师生、生生交互协作,为学生提供适度的学习指导、问题交流,给予学生舞蹈自学空间、创造创新渠道,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促进舞蹈学习探究意识、自主学习能力和创编能力的发展。

猜你喜欢

舞蹈教学内容高职
冰上舞蹈搭档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我和舞蹈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关于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