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形成性评价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

2020-01-02徐文珺

文教资料 2020年27期
关键词:教学方式教学内容评价

徐文珺

(高台县第一中学,甘肃 高台734300)

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定期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进行评价,以此了解学生在一段时间内的学习状态及教学效果,并根据这些情况的分析总结,针对性地改正教学方式方法,得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目前采取的主要教学活动评价有: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其中,形成性评价由于具有阶段性评价的特点,因此在评价活动中较常使用,通过形成性评价,教师可以在一定时间内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估和总结,对于学生学习中遇到的重点难点等问题,可以及时进行了解和沟通,针对性地讲解;教师可以以学习效果作为评估教学方法的准则,总结上一阶段存在的不足,改进教学方式,更好地制订出下一阶段的教学方案,一次次优化教学方式,更好地把形成性评价运用到教学实践中。

一、在高中地理教学中采用形成性评价的必要性

(一)促进教学方式调整与创新

高中阶段是学生发展自我认知、形成独立思维的重要时期,开始在学习中找寻学习方法,对事物有了自己的认知与理解,但是这个时期的学生还不足以形成完全正确的价值观,思想不够成熟,对学习方法掌握不熟练。例如在学习地理知识的过程中,由于对季风气候理解不到位,单纯考死记硬背季风气候的特点等,难以强化学习效果[1]。教师要及时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把握学生的学习动态,在形成性评价中了解学生整体的学习效果,并能根据这些状况针对性地调整教学方式。只有这样,教师才能真正利用好形成性评价,切实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阶段性地把握学生的学习效果,提高教师的综合素养和学生的学习效率,强化课堂教学效果。

(二)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评价机制作为考核教师教学效果、验收学生学习情况的重要标准,可以促使教师更加细致地了解学生的学术状态,及时调整教学计划,促使学生不断增加学习信心,提高地理知识水平。教师在运用形成性评价时,要把握好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尊重他们的差异,针对性地总结出每个学生的学习特点与状态、对地理知识的理解与接收能力,在课堂上重点讲解他们认识不到位的地方,循序渐进。要注意学生学习的心理变化,避免学生产生过大的学习压力,帮助学生及时疏导学习中产生的不良情绪,适当做好激励工作。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寻找学习的趣味性。

二、高中地理形成性评价的主要内容

学科和非学科是地理形成性评价的两个内容,学科内容主要包括:地理基础知识的掌握,对课程中主要地理概念、原理、形成规律等内容的理解,整体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2],以及学生在学习地理知识中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等。非学科内容主要有:学生在地理探究实验中的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分析问题时的想法与思路,在学习小组中与同学之间的合作交流水平,在平时活动中资料收集、分析与整理的能力,以及创新学习方法的能力。

地理形成性评价不能停留在理论上,必须体现过程中的具体性、明确性,以教学实践中得出的教学效果评估学生的学习,进一步激励教师在不同教学阶段创新,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兼顾“知识与技能”“情感与认知”“过程与方法”,全面提高学生在地理学习中的整体综合能力。

三、高中地理形成性评价的主要特点

(一)在评价过程中得到及时反馈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是最真实、最生动的学习状态,教师在对其进行评价的过程中,不断获得学生的即时信息,并针对学生短时间内的表现,进行整体性的分析总结,从之前的教学方案中得出存在的主要问题,对症下药,在下一次制订的教学方案中,加入学生反应良好的方式,积极探索对应的教学方法,不断从评价中得出信息反馈,不断改进,更好地促进学生发展。

(二)在评价过程中懂得激励

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的过程中,要注意把握好度,有些言语将在一定程度上打击学生的信心,最好采用定性描述对其学习情况、学习成果进行客观的评价。任何形式的教学活动,最后的目标都是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要学会在评价过程中适当激励学生,在指出问题的同时肯定学生的优点,不断激励学生,提升他们继续探究和学习的热情与信心,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的学习心态,遇到难题时不气馁不妥协,准确把握学生的学习心理,让学生客观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在学习中感受到来自教师的关注与鼓励,积极乐观地应对学习中遇到的挫折。

四、形成性评价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

(一)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以往教学以教材和课本为主,对学生采取灌输式的教学方式,既无法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又难以强化整体学习效果。形成性评价充分考虑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作用,有效发挥人本化的教育理念,最大限度地以每个学生个体为主体,针对性地进行评价、分析,审视教学大纲是否合理、教学目标是否准确、教学任务是否存在问题等,以学生为主体,不断修正完善教师的教学方案,在每一个阶段性的评价中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高一必修课《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时,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资源,提前查询一些关注水资源的纪录片、图片、新闻等,在课上观看5分钟的现存水资源的视频,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地球上水资源的珍贵,帮助学生树立节水、爱水的环保意识,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关注水的浪费现象,让他们从身边小事做起,在学习地理知识的基础上,以身边的例子增强学习的真实性,提高学生对课堂学习的参与度。

(二)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形成性评价可以促使教师对学生进行阶段性的了解,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可能会对结果过度重视,忽略学习技巧的掌握,无法领略地理所具有的趣味性。因此,教师在形成性评价的过程中,要时刻关注学生在这个阶段的学习状态,了解学生的心理变化,以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为目标,制定完善好每个阶段的教学任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传递的知识最终应当付诸实践。对于学生而言,在课堂上学习的知识是平面范畴的知识,是非直观的,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生活相结合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主要任务。教师应当采用合理的形式将学生的理论知识与生活实践相结合,达到学习知识的最终目的。首先,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参观天文馆、博物馆、农学院等,感受自然中的地理知识。其次,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布置一定的教学调查,学生通过制定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研究、数据分析,有效锻炼社会实践能力。教师也可以将学生划分成不同方向的地理兴趣小组,根据小组兴趣内容收集数据信息,并在课堂中与学生分享,不仅锻炼了学生信息收集和获取的能力,还有效丰富了学生的地理知识,加深了对相关知识内容的理解和认识。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2《工业的区位选择》时,由于每个学生个体的认知水平各不相同,对外界知识的吸收能力存在差异。教师要做好针对性的教学安排,在课后巩固复习时,可以对学生进行分组训练习题,让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带动小组成员,解题时注意分析运用到的地理知识,小组充分讨论后,教师再进行点评分析。对于学习较弱的学生,要适当进行鼓励和引导,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哪些,对于理解能力较强的学生,要对其进行引导,让他们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认知得到更进一步提升。

(三)针对性地完善教学策略

良好的教学情境的创设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提升。在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选择良好的课堂导入形式,以新颖多样的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将学生有效带入教学内容中。为了确保课堂导入过程能够有效进行,在正式开始课堂教学之前应当制定良好的教学导入机制,针对课堂内容和学生的学习需求,设计不同的导入环节和内容,激发学生的主观意识,调动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进入学习。

教师在教学前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展现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引导学生感受教学内容的真实性,引进新课程教学,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使用多样化的感官刺激提高学生对知识系统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奠定学生良好的地理学习基础。

在地理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在课上的表现、考试检测、平时的作业布置等,获知学生在每个阶段的学习状态和效果,以此及时做出针对性的策略调整。对于学生存在的主要知识难点、认知理解上的薄弱环节等,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和教学方式的改进。此外,还要根据评价结果,合理化地审视教学目标,重新设置教学任务。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1《地球的运动》时,教师在讲述运动规律和基本概念后,若发现学生仍然存在认识模糊的情况,应当及时调整教学方案,对知识模块进行讲解,促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地理知识。

(四)以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调动学生积极性

教师正式开始授课时应当从教学内容出发,尊重教材的指向性,选择丰富多样具有实践性的教学形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并且通过轻松愉快的方式帮助学生掌握知识。教师可以引进多元化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学生在丰富多样的教学技术中保证专注力不受影响,并且始终秉承着极强的好奇心学习教师传授的内容。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进行富有实践性的知识讲解,学生能够感受到地理学习的多样性和实践性。例如,在进行“气候”方面的知识教学时,可以引用古诗文“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等等,表现不同气候环境中的自然景观,学生对于古诗文有一定的了解,能够明确教师讲授的内容,一定程度上促进教师讲授顺利进行。通过多样化的授课形式,教学在学生的主动参与下顺利展开,并且能够有效地将教材中的知识转变成具有直观性的教学内容,有效提高学生的知识学习和掌握速度。

五、结语

形成性评价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能最大限度地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促使教师在一定时期内检测教学效果,改进教学方式,帮助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良好的认知与了解。教师可以据此把握学生的学习动态,不断优化教学内容,寻找适合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学生可以培养探究意识、创新精神及能力,提高整体综合素质。

猜你喜欢

教学方式教学内容评价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探索不同教学方式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
多维度巧设听课评价表 促进听评课的务实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