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背景下高职如何开展创新创业教育

2020-01-02赵小娟

文教资料 2020年27期
关键词:双创互联网+高职

赵小娟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 外语外贸学院,湖北 武汉430074)

一、引言

在“互联网+”背景及国家的号召下,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紧锣密鼓地开展并取得了一些备受瞩目的成绩,为社会输送了具有双创意识和科技素质的应用型人才。但是在双创教育实施过程中问题依然存在,比如对创新创业认识不够,双创教育所需的资金资源、实践平台、师资力量匮乏等。本文从双创、“互联网+”内涵及战略意义谈起,结合高职教育目标,分析高职双创教育的问题,并探讨“互联网+”背景下构建高职双创教育的方法和建议。

二、“互联网+”创新创业与高职教育

1.“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倡议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文中简称“双创”)是李克强总理于2014年9月在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提出的,希望在中国掀起“大众创业”“草根创业”的新浪潮,形成“万众创新”“人人创新”的新势态,激发民族的创业精神和创新基因。此后这一关键词被总理频频使用并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进行了阐释。2018年9月18日,国务院下发《关于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双创”升级版的意见》,进一步号召推动实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一倡议。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充分激发亿万群众智慧和创造力的重大改革举措,是实现国家强盛、人民富裕的重要途径[1]。

2.“互联网+”行动计划

2015年3月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互联网+”代表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即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领域之中,提升实体经济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互联网+”行动计划将重点促进以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现代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等的融合创新,发展壮大新兴业态,打造新的产业增长点,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环境,为产业智能化提供支撑,增强新的经济发展动力,促进国民经济提质增效升级[2]。

3.“互联网+”创新创业对于高职教育的意义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倡议和“互联网+”行动计划是中国经济体制增效升级的“新引擎”,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利用互联网技术的优势与各行各业融合发展,开展创新活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解决就业问题,有助于社会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响应国家双创号召,贯彻落实创新教育理念,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是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突破口,有利于加快培养规模宏大、富有创新精神、勇于投身实践的创新创业人才队伍,不断提高高等教育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的贡献度,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的人才智力支撑[3]。

三、“互联网+”背景下高职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现状

在国际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和就业压力不断增加的严峻现实下,注重实际操作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高职院校,通过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提升高职生的就业能力,缓解社会就业压力,但是依然存在问题。一部分高职院校依旧是老思想老观念,没有意识到创新创业教育的必要性及重要价值,只注重传统应试教育,教学实践的过程直接以简单理论知识的灌输为主体,忽略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行业专业新要求。总体而言,问题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学校、教师、学生三方对于双创认识不够,观念比较落后;缺乏配套的具有双创能力的师资队伍;没有配套的培养双创能力的课程;没有足够让学生发挥双创精神的实践平台[4]。

1.双创教育观念比较落后

虽说双创教育从2015年起就进入了高校,但是由于高职院校缺乏充足的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加上观念和意识普遍比较落后,因此对创新创业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尚未真正到位。不论是学校、教师还是学生,创新和创业教育尚未变成他们的共同信念。学校受限于传统的行政管理和办校条件,教师困于常规的教学和科研,学生忙于学习和各种考试。三者对于创新认识或者重视不够,专注于抓好办校授课学业的事,认为创新创业是精力之余、少数人(比如双创委员)抑或毕业之后的事。而且,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大部分学生希望毕业后找一份稳定的工作,不支持自主创业。学生没有来自学校、家庭、企业的创新创业资源和实践平台,创业创新的积极主动性和热情不高,影响高职院校有效推进创新创业教育。

2.“双创型”师资队伍建设不完善

创新创业教育是一项理论与实践、理念与能力并重的教育,双创教师需要具备极高的专业能力和教学水平,不仅要有前沿的“互联网+”系统专业知识,还要具备创新精神、创业能力和丰富的社会经验。传统的授课教师缺乏实际行业创业经历和理念,开设的创新创业教育效果不理想。由于创新创业的长期性,培养师资队伍需要学校提供充足的教育资源,而这一点又是高职院校的短板,因此在高职院校中,双创教师队伍的数量和质量是制约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问题。

3.双创课程设置不合理

科学合理的创新创业课程是创新创业教育顺利开展的前提条件。据调查,由于高职院校资源缺乏和设备不健全,影响各类教学实践活动的正常开展,大概只有30%的高职学生接受过创新创业课程,而且课程不够完善,表现为:课程结构单一,创新创业课程与专业课程联系不紧密;课程形式重理论轻实践,学生只掌握一些简单的理论基础知识,无法将理论应用于生活实践;部分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直接以创业理论的学习及简单的讲座为主,内容多为创业基础、职业生涯规划,缺乏系统性和高职教育针对性[5]。

4.双创实践平台保障不力

“互联网+双创”教育的关键在于将理论转化为实践,搭建双创实践平台需要政府、企业和学校共同配合。但一些高职学生并没有得到三者共建的具有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和理论与实践的场地,原因在于:企业给学生提供校外实践教育基地,但由于不产生经济效益因此无法激发企业太大的积极性,学生在企业接触到的创新创业发展项目不多,对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没有太大的作用。另外,高校在“双创”课程体系、实践基地、激励措施等方面受资金或者教学实力等限制,无法提供技术支持和经验指导,学生很难依靠少量的资金和能力创造一些新型的项目,操作具有较大的局限性。限制了学生双创项目顺利与企业对接和 成 功孵化[6]。

四、“互联网+”背景下的高校双创教育实践

1.加强对双创教育的重视

党的十九大提出要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加快教育现代化。高职教育作为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为经济社会建设与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使命,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我国已经进入互联网高速发展、大数据普遍应用、云计算趋向成熟、人工智能广泛运用的时代,为创新创业提供了坚实的科技基础。高职院校应以“互联网+”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为契机,转变教育理念,重视双创教育,实现高职教育与双创教育的深度融合,满足新时代对创新创业人才和复合型人才的要求[7]。学校、教师和学生三方都应转变传统思想观念,深刻理解高职双创教育的社会必要性,将创新创业的思想贯穿于整个人才培养过程中,摒弃“双创是少数人的事”的想法,加大宣传力度和开拓宣传渠道,比如在校网和各平台上加大双创教育的宣传,举行双创知识论坛讲座、励志报告和创新创业设计比赛等活动,帮助学生加深创新创业的理念,使学生从中受到鼓舞,充分激发学生双创的兴趣,人人参与,发掘天赋潜能,实现个人价值,真正实现李克强总理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理念的初衷。

2.加强双创教育的教师队伍建设

创新创业教育是一种新型的理论教学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的理念,需要从实践中走出来的教师,需要丰富的教学案例、教学资源和教学经验的支撑。高职要提高双创能力,担任双创教育的教师应该具有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教育学、心理学、经济学等众多教育背景,或者由具有行业企业经验的成功创业人士担当。高职学校要结合国家“互联网+”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要求,出台打造双创师资队伍的措施和机制,聚焦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比如,一方面组织教师进行“互联网+”等新技术学习培训,增强适应新科技的能力;学校提供现场或者线上实操平台,让教师带领学生模拟或者现实体验双创活动;以产学结合、校企合作的方式鼓励教师到企业实习锻炼,了解企业运行机制、经营模式和专业行业前沿知识,或者参与小微企业开办开展的双创真枪实战活动。另一方面要聘请一些创业创新领军人物到学校开办双创分享讲座,实地指导一线教师,以便教师合理调整双创课程,更好地讲授理论知识,更新知识体系,与时俱进提高双创能力。

3.针对性地优化双创课程

要提高双创课程的质量,首先要提高双创课程在高职院校的普及性,将之设为必修课,在教学规划和学时设置上重新编排,增加创新创业重要就业课程的分量,从制度上强化双创教育和课程的重要性。其次,要循序渐进地开展双创课程,内容涵盖就业价值观的引导、创新意识与创业精神、创新创业技能知识和政策学习,比如法律、会计、市场营销、管理等;双创课程教育要结合文科生、理科生不同的思维方式、做事风格、知识背景等,在双创课程中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开放性、创新性实训内容,以不同的学科为载体,促进差异化的知识结构与创业技能的相互融合,以及专业性与普及性的结合,激发学生对双创课程教育的兴趣和参与,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双创”人才是指具有强烈创新创业意识,对商业机会有敏锐嗅觉,并积极配置相关资源为消费者提供产品和服务,创造价值和财富的人才[8],所以除了培养学生双创专业能力,还要注重双创实践中所需的品质性格能力的培养,比如领导感召力、资源组合、人际交往、机会识别、意志力、独立性、责任心、冒险精神、挫折承受力等;鼓励支持学生参加每年举行的国家“互联网+”职业技能大赛,以此为动力支撑,把竞技项目融入课程,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创,不断地丰富和优化课堂[9]。另外,企业参与高职双创课程的优化建设很重要。学校、教师与企业共同开发打造工学结合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大大加强理论与实践的对接,保障双创课程的实用性和效果。

4.构建学校企业双创实践平台

中国进入了互联网及人工智能社会,对创新创业人才的需求增加。双创的根本是利用新技术借助多方资源和平台实现创新思想的转化,为社会创造财富。除了高校创办的创新创业基地、创业孵化园、就业教育等研究机构,双创实践平台更多的是产学结合、校企合作,共建创新创业的实践平台和基地。利用企业实践项目,拓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和实践渠道,丰富创新创业训练和实践形式,使校企双方资源、技术、管理与文化互相融合,根据共同制订的课程设计理念和内容培养行业人才。这个途径既保障了大学生双创教育有实践用武之地,又实现了多方共赢、共同发展。基于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互联网可以与各行各业相加,产生的包括“线上+线下”在内的诸多新商业模式给高职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创新创业平台,意义重大。政府应出台支持大学生双创的政策法规,跟校方和企业一起,保障创新创业实践平台的经费投入和资助额度,政府对于助力高校双创教育和实践的企业,高校对于积极参与双创并取得可喜成就的学生和教师,都应予以积极评价,实施激励机制,激发创新创业热情及兴趣。

五、结语

李克强总理曾说过,“要坚决消除各种束缚和桎梏,让创业创新成为时代潮流,汇聚起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新动能”。创新创业是国家和经济发展的灵魂和齿轮,是人们收获幸福感的重要途径。“互联网+”背景下的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符合我国新课程改革的实质条件及发展要求,如何创新双创教学内容和形式,策略和方法很重要。高职院校一定要结合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和“互联网+”蓬勃发展的新形势,开拓培养渠道,与企业形成合力,输送时代行业需要的“互联网+”“双创”人才,促进社会生产力,缓解就业压力。

猜你喜欢

双创互联网+高职
高淳区以侨联双创基地 助推“双创”孵化成长、孕育未来
“双创”浪潮方兴未艾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关于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