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育在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及人才全面发展中的价值

2020-01-02娄芳华

文教资料 2020年27期
关键词:美育思政院校

娄芳华

(大连职业技术学院,辽宁 大连116000)

一、引言

高职院校教育重点不仅在于让学生掌握专业知识与技能,更要注重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与趣味,帮助学生建立健全人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做好美学在思政课程及人才培养方面的价值研究,创新探索有效教育路径,对于促进学生更好发展,培养高品格人才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二、美育的概念与特点

(一)美育的基本内涵

美育作为全面素质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教育内容,旨在通过美感或审美教育,有效提高学生发掘美与创造美的能力。通过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与趣味,实现学生心灵的有效净化,道德情操的陶冶,更好地致力于学生品质全面发展,切实保障学生健康成长。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美学教育能够有效陶冶学生的情感,使学生更好地感知世界美,在行为实践中养成践行美的良好习惯,健全学生的品格发展。美育重在以情感体验助培高尚情操,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培养。美育教学不仅指艺术教育,还包含运用艺术化手段对学生进行美感教育,帮助学生有效增进审美观念,培养良好的审美素养。在高职院校素质教育逐步发展过程中,美育发展更有效地融入各个学科中,创新演变为运用一切与美相关的形式,以融合的教育方式影响学生的内心与品格,实现对学生心灵、行为及体态等多样化的塑造与培养,促进学生成长为具有高尚追求、远大理想、健全品格与综合素养的优秀人才。

(二)美育的重要特点

美育具有情感熏陶、主体原则、生动趣味及持久有效等四个显著特征,决定了在思政教育及促进人才全面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教育应用价值。美育作为情感教育的一种重要方式,主要以学生为教育对象,积极引导,将学生的情感作为教育核心,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教育目的,开展具有美学特点的教育。通过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实践活动,丰富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借助体验实物美,提高美的感知力,升华精神层次的力量,积极创造美好生活。美育具有主体原则性是指充分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积极认识周围事物,不断反思与改造,建立审美标准与惯性。与思政教育中积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不断认识、改造世界具有异曲同工之妙。美育的生动趣味性是指审美教育内容及表现形式具有多元化的特点。传播媒体多样化发展,使学生有效提高美的感知能力,营造出更加轻松、愉悦的教育氛围,有利于充分挖掘美育元素,构建多元化的审美景象,使学生对审美创作产生浓厚兴趣,自觉投入审美学习中,提升审美情趣。美育的持久有效性是指以潜在的教育方式,借助审美性的教学活动,潜移默化地对学生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及情感表达等进行干预和影响,以内心的情感优化驱动行为,在长期持久的教育中有效保持影响力。

三、美育在思政教育与人才发展中的价值体现

(一)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

在高职院校的思政教育及推动人才全面发展过程中,美育发挥着重要的辅助作用。美育能够使学生在具备良好审美的学习环境下,不断熏陶意志品质,将情感作为主要驱动力,充分发挥心灵净化作用,有效调动学习热情,发掘内在潜力,有效完善内在伦理结构,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实现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与传统的思政教育相比,美育消除了强制教学的压抑感,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感知教育,充分发挥以情动人的作用,建立起师生情感共鸣,使学生在释放天性的前提下,更好地反思自身行为,主动加强自身行为的约束,理解并认可思政教育内容,陶冶高尚情操。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发展形势下,美育教学能够有效帮助学生建立价值准则,使学生将感性需求逐步发展为社会需要,更好地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充分发挥情感的感化作用,促进素质修养的不断提高,实现高素质全面发展。

(二)培养学生健全人格

高职学生是推动未来社会发展的主力军,健全学生的人格是有效开展思政教育,推动人才全面发展的重点研究内容。将美育融入思政教学中,能够有效助力学生建立健康的人格,抵御社会不良信息的精神蚕食。市场经济急速发展,竞争日益激烈,使学生在成长发展过程中利益观与功利心逐渐增强,加上社会氛围与互联网海量信息的影响,心理素质较差的高职学生容易自卑、暴躁,或者自闭、缺乏交流等,长此以往可能造成人格缺陷。人格的培养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的共同努力,美育能成为三者之间的有效联系点,基于院校教育,延伸至生活,影响社会整体思想氛围,有效巩固美育教学效果。美育融入思政教育,能够在引导高职学生体验、感受美好事物的同时,以温和的方式促进人文素养和自我涵养的逐步提升。

(三)发挥教育持久影响力

思想意识决定行为表现,美育通过将思想情感有效转化为意志与信念,借助潜意识使学生有效学习,焕发精神动力,并在较长时间内有效影响学生的思想,形成强大的行为约束力。将美育与人才全方面发展培养及思政教育融合,能够使高校学生在感知美的同时,形成审美标准,保持并形成惯性,不断提高审美层次。通过将学生的生活经验、情感和已经获取的知识充分整合,有效贯穿于学习与生活中,养成稳定的有机体,以模式化、持久稳定的思维习惯,影响并改变学生的行为状态,借由感性认知完成理性活动的表达。美育能够助力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与高品质人才发展,以更持久的效力影响学生的思想和行为。

四、高职院校中,美育促进思政教育与人才发展的创新路径

(一)持续完善美育教学体系

一些高职院校由于思想政治教学内容单调,对审美教育重视度不足,因此,在学生素质培养方面存在较大制约性。为了使美育在思政教学及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持久影响力,需要立足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破除学科壁垒,融合美育教学特色,建立并完善美育教学体系,促进高职学生思想、素质的全面发展。

例如,可以组织高职院校管理及职教团队集中学习美育制度相关文件,整合院校教学资源,发挥教育管理合力,加大美育制度建设力度,打造人才培养、学术研究及学生服务的一体化体系建设,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工作局面。另外,可以结合高职院校专业特点与思想政治教学重点内容,立足人才培养建设要求,建立美育科研课题项目组,创新推进美育教学与思政课程、专业课程及社会实践活动等的融合,深化美育在思政教学与人才培养中的教育作用,形成思政教学特色,发挥美育教学优势,共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升。积极发挥教师团队的示范作用,鼓励教师积极学习与美育相关的理论知识,并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充分注重语言、行为的艺术美,以自身的行为有效传达思政教学内容,耳濡目染,直接影响学生的思想认知。立足本校教学实际情况,在校园组织发起最美教师与最美学生评选活动。利用多媒体平台如微信、微博等,由学生以匿名方式开展线上投票选举,评选出最美教师及学生,并在网上公示。以此营造和谐良好的校园氛围,激励教师与学生良性竞争,有效促进高职院校整体审美水平的提升,进一步推进美育与思政课程的有效融合。除此之外,高职院校可以结合本校思政教学特点,积极开展审美类教学实践活动。建立美育工作自评制度,由教师及学生代表负责,结合美育教学的实际情况,以年度为单位,开展美育教学专题汇报,阶段性总结与汇报美育与思政教育、校园人才发展战略相结合的实施进展情况。针对典型问题,加强校园各个管理部门与学科之间的协调配合,共同推进美育教学体系不断完善。

(二)有效开展美育融入式教学

将美育与高职院校的思政教育及人才培养计划有效融合,重在培养学生的人格美。教育是长期的过程,为了有效增强教育效果,需要积极创新美育融入式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学会有效捕捉思想信息,形成正确认识问题的思维方式。教师必须有效创新教学形式,用人格力量感化学生,针对高职学生思想的实际问题,采取有效的教学对策,在指导与引导过程中,帮助学生提高道德修养,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正确的价值观,达到以情育人的教学目的。

例如,教师在开展思政教学过程中,可以将生活体验、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及社会中常见的热点话题等作为有效教学案例,增强思政教育的趣味性,积极引导学生自觉形成认知美的思维方式,有效感受案例中反映的人格魅力,勇于积极创造美的学习体验,使美育相关理论知识与思政教学内容充分融合,强化教学效果,让学生受到积极案例的影响,树立较高的道德准则,学会运用正确的审美标准科学判断身边的事物,客观分析社会现象,促进综合道德素质的不断提高。教师可以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方法,以翻转课堂等具有创新性的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发现并体验美,提高审美境界,促进审美观察能力与审美思维力的提高,增强审美的表达与判断力。高职院校可以充分发挥思政教学优势,整合思政教育资源中的美育元素,有效拓展教学内容,以课内外相融合的形式,促进艺术教学与群体活动相互结合,使思政教学内容有效向校园艺术活动及学生社团延伸,丰富思政教学与美育教学的实践载体。同时,采取有效措施,加强专业学科与思政教学美育教学的融合,立足各个学科的实践活动,设置相应的美育课程内容,积极发挥美育融入优势,使学生内外兼修。教师还可以借助信息化教学技术,通过播放具有较高审美水平的电影、动画、音乐等教学素材,以更加生动有趣的形式反复熏陶,以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强化思政教育效果。

(三)积极组织美育实践类活动

在高职院校思政教学中融入美育教学,有效推动人才的全面发展,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高职院校必须充分重视美育的实践活动,立足学校内外,积极开展审美文化活动,为学生将理论有效应用于实践提供良好契机,促进学生在多样化的美育实践活动中,提高思想境界,不断实现自我价值,助力思想品格的健康发展。

例如,高职院校可以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准确把握时代特征,精选社会热点主题,在校园内开展具有美育特色的辩论赛、艺术活动及演讲比赛等,使学生自主研讨,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可以以校园内多样化的社团为载体,如绘画社、文学社等开展美育创新实践活动,使学生通过具有特色的形式表达内心的思想认知。同时,可以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以摄影社、电影社等为媒介,使学生通过点评经典影片、评述精彩影像等方式,有效增强审美的判断与表达力,以更积极的心态投入学习与生活中。高职院校可以邀请美育教育专家或人文专家到校开展座谈,有效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完善知识结构,使其在文化熏陶过程中,不断提高修养。除此之外,高职院校还可以建立校企合作制,充分利用实习等机会,使学生深入企业参与实践活动,更好地了解社会就业形势,感受职业道德素养,通过不断的反思与优化,使学生成长为高素质的创新人才,促进思政教学效果与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落地。

五、结语

美育教学作为“五育”的重要组成内容,能够有效提高审美素养,在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生活趣味与情感,促进学生道德素质的有效提升,持续净化心灵,使学生真正成长为高素质人才。

猜你喜欢

美育思政院校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
美育最忌急功近利
美育教师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