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背景下如何加强现代家风的建设

2020-01-02申倩倩

文教资料 2020年27期
关键词:时代背景家风价值观

申倩倩

(衡水学院 教务处,河北 衡水053000)

自2018年以来,我国党和政府多次强调了家风建设的重要性,习近平更是分别在“十八大”与“十九大”会议中两次提到“家风”,通过实际行动,做好家风建设表率。在会议中,习近平强调“要积极弘扬主旋律,培育良好家风”,提出了“家风是社会文明建设的一部分,是社会风气的重要构成”,阐述了家风的重要性。结合现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想进一步建设良好家风,就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重要指导思想,积极弘扬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实现现代家风与传统文化的结合。此外,要凸显家庭中家长的教育作用,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使家长形成正确的家风建设认知,弘扬新时代主题思想,营造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1](27-31)。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新时代背景下家风概述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现代社会发展需求与历史价值观念的融合与统一,我国社会发展的过程是践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实现科学发展的过程,需要遵循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结合人类文明进步的规律。基于此种情况,人类文明的发展需要与社会发展形成统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充分满足现代社会发展需求,进一步明确“统一”的标准。“家风是一个家庭的精神内核,也是一个社会的价值缩影”。按照国家层面、社会层面与个人层面划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细分为以下三点:

第一,对于国家而言,“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主要建设目标,是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和最终目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像是一座大楼,只有夯实家风家训这个根基,才能使这座大楼更牢固。

第二,对于社会而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现代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导向,是社会风气的引领元素。现如今,我国已经全面进入小康社会,此时需要紧抓发展机遇,积极应对新的挑战,利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意识形态,提倡传统美德,提高社会凝聚力[2](24-25)。

第三,对于个人而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人民群众意志的表达,能够起到自上而下发扬社会意识形态的作用。相较于中国古代提出的统治者阶级的口号而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立在中国固有情感价值之上,在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融入现代社会理念,积极维护人民群众利益,是人民群众思维、意志的集体表达[3](32+44)。一个人从出生时就开始在家庭里耳濡目染,个人品质的好坏,三观是否健康都受家庭的影响,家风在影响个人和家庭的同时也影响着社会的安定与和谐发展。

(二)新时代背景下的家风。

在现代社会背景下,一些家庭逐渐遗忘了中国传统文化遗留下来的传统家训,但是家风仍然存在于家庭中,影响着家庭中每一位成员的思想、情感、行为。通过对人们的行为、语言的观察,能够基本分析、体会到其家庭家风情况。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家风建设呈现出新的面貌,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家风建设的集体体现。因此,在新时代背景下建设家风,必须紧紧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其作为重要指导,分别提出“尊老爱幼”“勤俭节约”“诚实守信”“遵纪守法”“与人为善”“不畏艰苦”“积极向上”等要求[4](69-74)。

二、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现代家风建设的重要意义

首先,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现代家风建设中,有助于实现家风建设目标。自古以来,我国人民十分关注家风建设,在《诗经》中明确记载了很多关于家庭教育、家风建设的内容,各朝代文人雅士纷纷撰写家族家训,比如颜之推撰写的《颜氏家训》。随着时代的更迭,传统家风思想逐渐发生变化,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社会的建设与发展需求。需要将家风建设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精神建设优势,为进一步实现富强、民主、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导向[5](55-56)。

其次,有助于为家风建设提供正确的价值观念。家庭是社会构成的重要元素,只有保证每个家庭正常运转,才能够实现社会的健康发展;若家庭元素出现了问题,则会影响社会秩序的正常运行。由于现代社会经济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思想意识形态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影响了人们的思维方式、思想价值观念,出现了各种不良社会风气。因此,建议坚定不移地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家风建设中的融入,通过建设良好家风,影响人们的思想意识形态,带动社会风气的净化。

再次,有助于为家风建设提供价值准则。在现代社会家风建设过程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为其提供了价值引领,更提供了明确的价值准则,为人们提出了明确的家风问题解决对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二十四个字”,直接、简洁地指明了国家、社会、个人的价值准则,衍生出了更多的家风内容与理念,丰富优良的家风体系,为促进新时代背景下的家风建设提供助力[6](63-64)。把家风建设与“和谐”“爱国”“民主”“文明”“平等”“公正”“法治”等教育结合起来,促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中生根发芽,使各个家庭为形成“崇德向善”“遵纪守法”的良好氛围自觉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营造优秀的社会风气。

最后,有助于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良好的家风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因素,能够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根据《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文件内容,进一步结合学校、家庭与社会三方力量,促使家庭与社会配合学校教育活动,充分利用学校教育成果,形成强大的教育合力,体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基于此,在形成家风的过程中,不断汲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优秀精神,促使其形成家庭特质,将其作为家庭道德准则,约束家庭成员,自然而然形成良好的家庭环境[7](4-12)。

三、新时代背景下加强现代家风建设的主要途径

(一)发扬优秀传统文化,奠定家风建设基础。

新时代背景下,加强现代家风建设要积极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提取传统文化中的优秀精神品质与良好道德观念,作为建设现代家风的基础。在实际过程中,整合我国传统优秀家风文化,借鉴近代优秀教育家、文学家梁启超的家风建设成果,学习家风建设思想,充分利用现有文献资料——“写给子女的400余封家书”,分析其中的内涵与精神,为建设现代社会家风提供借鉴。此外,建议积极学习国外成果家庭教育经验,结合具体文献,比如:《傅雷家书》《颜氏家训》等,这两部书籍均是能够影响家庭教育、社会风气的重要教育著作,分别从操守、信念、谦卑、财富、境界、视野、人生等多个角度出发,对“家风”进行深刻思考。结合国内外传统文化精髓,为之后的家风建设奠定良好基础。

(二)辩证继承传统文化精华,实现家风的现代化建设。

新时代背景下,加强现代家风建设要辩证地继承与发扬传统优秀文化,将时代特征与传统精髓相结合,进一步实现家风的现代化建设。我国具有数千年的历史,关于传统文化,无论从哪一角度思考,均存在精华与糟粕。基于此,可以将现代社会作为家风建设的基础背景,分别提取传统文化中的精髓,比如:爱国主义精神、孝道精神、勤俭节约、公正客观、大公无私、和谐思想等。举例分析,可以将孝道精神融入现代家风建设,积极提倡“百善孝为先”思想,将“孝敬父母”作为家风建设的核心思想,作为现代社会精神文明的建设基础。

(三)凸显家长教育作用,强化现代家庭教育观念。

新时代背景下,加强现代家风建设要凸显家长的教育功能,重点引导成年人的思想意识形态,提高家长的素养,进一步强化现代社会家风建设效果。一方面要加大力度,提高家长的思想道德素质,认识到家长在家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多种途径展开宣传,通过互联网平台、微信公众号、小视频等宣扬优秀思想道德品质,潜移默化地影响家长的思维意识与内在素养。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家长以身作则的榜样作用,联合学校、社会教育机构等各方力量,定期开展亲子活动,加大各教育机构的家校联合力度,充分调动家长的主动性,促使家长立身以德,引导儿童、青少年、青年人士的思想,形成良好的家风[8](113-117)。

(四)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新时代主题思想。

新时代背景下,加强现代家风建设,要紧紧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弘扬新时代背景下的主题思想,凸显家风建设的重要价值。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公正、平等、法治”思想融入家庭教育日常活动中,家长要公正,家庭成员要拥有自由空间,家庭文化要和谐,形成公正、自由、民主的家庭氛围,促进社会良好风气的形成。

四、结语

家风不仅是营造良好家庭氛围的重要元素,更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在现代社会中,建设良好家风,不仅要充分发挥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应用优势,升华传统文化精髓,更要结合现代社会核心价值观念,促使传统文化与新时代主题思想相结合,形成能够践行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家风内涵。在实际家风建设的过程中,发扬传统家庭美德,关注家庭和睦,促进亲人相亲相爱,重视下一代的健康成长,实现“幼有所依,老有所养”的目标。

猜你喜欢

时代背景家风价值观
勤劳节俭传家风
新时代背景下棊江区政协建设
家风伴我成长
幽默好家风(二)
家风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
探索新时代背景下的交通运输管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