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掌握五个要素品味古诗韵律

2020-01-02

老年教育(老年大学) 2020年4期
关键词:格律诗仄声平声

一、分类与句式。古诗大体分两类,一类为唐之前的诗为古体诗,另一类为唐之后的诗为近代诗,即格律诗。还有一种说法,是将“新文化运动前的诗歌统称为旧诗,新文化运动后的诗歌统称为新诗。现在单独概念的所谓新诗原称白话诗,现称自由诗”(胡永明《诗歌创作手册》)。古诗基本句式有四言诗、五言诗、七言诗和杂诗。现在我们常见的是五言诗和七言诗。五七言诗中又有四句和八句两种句式,如《锄禾》为四句;《望岳》为八句。

二、押韵。“汉语是有声调的,它构成了格律诗的重要因素,是写作格律诗的基本功之一”(胡中行《格律诗启蒙》)。不管五言或七言,四句式还是八句式,最基本的是逢偶句(双句)必须押韵。“所谓押韵,就是用韵母相同或相近的字相谐相押,具体说,只要元音或韵尾相同就可以相互押韵了。如麻、家、瓜等”(曾铎《诗谈·中国诗歌格律》)。也有的第一句起押,然后逢偶句押韵。有的甚至句句押韵,如曹丕的《燕歌行》。

古代押韵很复杂,有专门韵书。写古格律诗,一般要求按宋末平水人刘渊编的《平水韵》确认的107个韵部对照押韵;或按清代康熙年间编的《佩文诗韵》的106个韵部押韵,相邻韵部之间不能通用。2010年出版的《中华新韵》是以《新华字典》的注音为依据的,可参照应用。此外,还有《诗韵新编》可参考。现代人用韵,还是以普通话读音来押韵比较切合实际,也便于掌握,大可不必照旧办理。但这里要说明一下,自“宋代以后,语音变化较大”,如用普通话去读,就不押韵了(王力语《诗词格律》)。如杜牧的《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这里“斜、家、花”按普通话是不押韵的,而唐代时的“斜”读音与上海话的读音xia是接近的,按当时读音是和谐押韵的。另外,古时“ü、u”即“余、无”是同韵的,现在也不同韵了。附带说一下,作为写诗选韵的重要工具书,《诗韵合璧》是值得推荐的,它是清代以来极为流行的一本韵书,将十二种格律诗韵“合璧”成书,收词丰富,编排精当,还收有大量的旧诗常用语词,对学诗者规范写诗十分有用。

三、对仗。本质上就是对偶。其基本要求是字数、节奏、词性构词要相同。如果是八句的律诗,第一二句为首联;第三四句为颔联;第五六句为颈联;第七八句为尾联。对仗即颔、颈联必须对仗。对仗有工对、宽对等。宽对相对较简单,适合行文;工对比较严格,适宜作诗。工对必须名词对名词,实词对实词,数对数、动对动、形对形,词的组合结构相同(如动宾式“依山尽…入海流”“鸣翠柳…上青天”等),实字还必须方位对方位、色彩对色彩;数对数、量对量,天文对地理(如日月对山水等),在此不再深谈。至于流水对,着重从上下联意思的连贯、转折、递进等角度考量对仗,这难度更大一点,暂且不论。(如有兴趣,可参阅胡中行《格律诗启蒙》第七讲“讲对仗”。)

四、平仄。这是律诗有韵律、有音律、有轻重节奏变化、有抑扬顿挫的基础,也是诗能吟唱、朗诵的语音基础,“是律诗中最重要的因素”。讲诗词格律,主要就是讲平仄。古代汉语分为平声(含阴平阳平)、去声、入声;凡读平声的字,均称平声,去声、入声均为仄声。汉字中,每个字、词都有固有的平仄读音,写律诗,特别写词,都必须严格按汉字的平仄音根据律诗(词)的规定格式,遣字填句,否则就是违规违律了。

知平仄后,还需注意三点:(1)格式:按平仄排列组合原理,一般有四种不同组合,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依次类推组合。在读律诗、写律诗中便可有意识按规则去研读和试写。(2)古时的“仄”声字,在普通话中有的已成了平声,即第二或第一声,如“国、足”等,如按现在普通话的声调去写律诗就会犯平仄错位。那么刚开始学诗,应怎么来辨别呢?不要紧,你只需用上海话(吴语系)试读一下,凡读音短促的,基本上在古代就读仄声,如“国、作、出、物、屋”等。还可以按上海话“一七、六、八十”三个系统归类,把韵母相同的归在一类,基本上能判出仄声(可参看王力《诗词格律》)。(3)在格律诗句型中,不能“犯孤平”。什么叫“孤平”?即在一句中除了韵脚以外,只有一个平声,就是犯了孤平,这是律诗大忌。如五言律诗“平平仄仄平”句型中,第一个字必须是平声,如用了仄声,即是“犯孤平”;或者七言诗“仄仄平平仄仄平”句型中,第三个字如果用仄声,也叫“犯孤平”。此外,平仄不依常格的句子,叫“拗句”。律诗中,多用拗句,就成了古风式律诗了。当然,拗句可以补救,可本句自救,也可对句相救。这里暂且不谈。

五、用典。格律诗讲究用典。有两种,事典和语典。这要求更高,在此不展开。有兴趣和经历的老年朋友,可参看胡中行先生编著的《格律诗启蒙》。■

猜你喜欢

格律诗仄声平声
曲是新格律诗继承传统和融汇当下的纽带
吟出古诗之美
揣一本词典走天涯
揣一本词典走天涯
贞观的“观”读平读仄?
自由诗与格律诗之间
用典与格律诗创作
病联曝光台
转入普通话平声的常用古入声字表
贞观的“观”该怎样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