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汉简草书及其发展脉络简析

2020-01-02吴熙雨

文化学刊 2020年8期
关键词:汉简章草篆书

吴熙雨

汉代是中国各种书体的发展期和关键转变期,对中国书法的成熟与繁荣至关重要。目前,我们所见到的汉代书法包括碑刻和汉简,而汉简则是在近代才大量发现的。自1906年,匈牙利人斯坦因在新疆尼雅遗址发现少量汉简并在次年在甘肃敦煌边塞遗址里发现了700多枚汉简后,至今共发现汉简十万余枚。全国各地陆续挖掘出的丰富多彩、形态各异的汉简,填补了汉代墨迹书法少见的空白,为研究书法的演进过程和学习汉代书法提供了大量的宝贵资料。

从总体上分,汉简分为边塞汉简和墓葬汉简,有代表性的边塞汉简包括敦煌汉简、居延汉简和罗布泊汉简,最有代表性的墓葬汉简为武威汉简。汉简中的书体包括了鸟虫篆、篆书、草篆、隶书、草隶、行草书、章草等,其中汉简中的草书书体最为丰富。人们熟悉的东汉赵壹所著的《非草书》,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汉代草书的流行盛况。汉简挖掘之前由于难以找到汉代草书的真迹,无法真正了解汉代草书的形状和特点,更是无法对其演变进行分析。本文通过对汉简草书部分的简要分析,希望能梳理出草书演变的脉路,描绘出早期草书的一些特点规律,为草书的研究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

目前草书的定义一般采用启功先生的说法:“在字体方面,‘草书’又有广狭二义:广义的不论时代,凡写得潦草的字都可以算。狭义的,即作为一种专门字体名称的草书,则是在汉代才形成的。”[1]草书的起源众多纷纭,这里不做过多的探讨。但通过出土的十万多件汉简及汉代赵壹所著的《非草书》等众多书论中可以看到,汉代虽有可能不是草书的创始时期,但可归结为草书的成熟和繁荣时期。

一、关于草书的源流

《说文》序中云:“汉兴有草书”。对成熟草书的产生年代,学术界大多赞同沙孟海、裘锡圭的观点,即“草书正式形成大概是在西汉中期偏后,最晚不会晚于汉文帝、成帝之际,也可能在汉宣帝、元帝时代就已经形成了。”[2]但成熟草书的来源及流变过程却说法不一。唐张怀瓘认为:“章草即隶书之捷,草亦章草之捷也。”[3]孙星衍、陆锡兴、杨宗兵等人指出草书源于篆书。秦永龙则指出:“在古隶发展的过程中便发生了两种倾向:其工整的正体逐渐规范成熟为以波磔右展、长掠左伸为特征的八分,其草率的俗体通过适当的简化和变动逐渐作为正体隶书的辅助字体而问世,这是早期的草书。”[4]李洪智先生在其《汉代草书研究》的博士论文中认为:“汉代草书的来源应该有两个:古隶的俗体和汉代的隶书。其中,古隶的俗体是汉代草书的主要来源。”[5]李洪财对此做了总结性的诠释:“其主要的演变还是应该从篆书到隶书。当然从篆书到隶书的演变过程中,一部分汉字是以‘篆书草化’形成进入隶书,但这不能代表文字主流演变过程。”[6]

我们认为,对草书的源流,应从篆隶的演变谈起。唐之前所称的隶书分古隶和八分书,正统的流变是古隶书写逐渐变波、磔而为撇、捺,早在汉代就已初成了现代的楷书(唐之前称为隶书);而八分书则是现代的隶书。它们都应是从篆书演变过来的,“八分则小篆之捷,隶亦八分之捷。”[7]而另一个演变路径则是对古隶和八分书的草写,形成了所谓的篆草和隶草(也有人将其分为隶草和章草),这在汉简出土的《急就章》和皇象所写的《急就章》的明显不同即可作为佐证。

汉简中大量的《急就章》残简与传世的《急就章》的不同,可以印证以下几个问题:一是草书书写风格的不同既有草率实用性的需要,也有草书已走向了艺术美学的自觉。二是印证了日常的简体和俗体草写与正规章草发展的两条路径。也就是说,标准章草的形成不是草书发展过程中的唯一路径。从敦煌藏经洞发现的草书则是篆草(或称隶草)的汉简草书另一发展的延续。同时,也揭示了草书从西汉至东汉“古质而今妍”[8]书法发展的共性特点。

二、汉简草书的特点

(一)时代与地域特征

汉简主要是在当时汉朝的边陲地区发现的,其书写时间主要集中在西汉中期至东汉初期。它的主要特点如下:

1.居延、敦煌、罗布津尔(泊)汉简中的草书简牍,虽分属汉朝边陲的不同地域,但草写和简化都遵循一定的规律,其规范化推广的版本之一应是广为流传的《急就章》。“《急就章》虽是编纂一些日常用字,但不妨为了要使日常用字有正规的写法,于是采取了当时流行的草体而使之标准化,因为这种草体正是当时日常应用的写法。”[9]

2.汉简草书的大量出土,一方面说明汉代的草书普及、应用及发展状况在全国乃至边陲已达到了一定的程度;另一方面各地出土的汉简草书在遵循一定的书写共性基础上丰富的变化也为草书的研究考证和学习创作提供了大量的素材和资料。

3.汉简草书还代表了早期草书过渡期的时代特点。无论前面提到了草书由篆书演变而来,还是隶书的草化,在汉代草书发展到较为成熟的过程中,都带有篆书和隶书的笔法和结构,特别是其古拙特点与大小篆及古隶是一脉相承的。同时,我们也看到了八分书的创立与成熟章草的出现,反映出至东汉时期审美观念的变化。

(二)书写特点

1.简捷,即简便快捷。汉简草书以实用为目的,在遵循一定的规则基础上,以快捷为主要特点。这同时带来了部分字形的错讹、多变,甚至混杂难辩等特点,自然也较少考虑结字上的穿插、避让、轻重、变化等美观效果,代之以朴素自然的古拙之美。

2.简化,是指把字体中比较复杂的部分进行简化。如常常将字中的“口”用“点”表示,甚至一些字中的不同写法的复杂部件用同一个符号来代替,这在今草中也会经常见到。

3.省法,“就是不加替代地直接省略部分点画、结构。”[10]它包括省笔划和省部件。省笔划多见重复笔划的省略,如字中的“日”,常省略为“二”或“口”。省部件是指常省略字中重复的部件。

4.连法,就是为了书写快捷,将逐笔写成的点画连成一笔。如“马”写下的“四点”“恩”字下的“心”写成“一”笔等。更常见的是将左右结构或上下结构的字通过连法将其分开的部件连在一起。

5.俗字,即俗体字。旧时指得到社会认可、通俗流行而字形不合规范的汉字。没有得到社会认可的称潦草字。汉简中的草书既包含了启功先生广义汉字的潦草写,更有接照一定规则、比较定型且包含一定俗字的较规范的草书。

三、草书的发展脉路

汉简草书是中国书法发展中成熟草书的雏形,也是书体最丰富、转换最完善的草书。通过对汉简草书的简析,我们可以勾划出草书发展的清晰脉络,为草书的研究和学习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总体上,一般将草书的发展划分为早期草书、章草和今草三大阶段,而过渡期的草书尤为重要。

(一)早期草书

早期较为规范的草书即汉简草书,它的代表作为尹湾汉简中的《神乌赋》、居延新简中的《驹罢劳病死册》、敦煌简中的《始建国天凤四年上奏书》。东汉居延建武简中以纤细、廋劲、线条均匀多弧为特点的《死驹劾状》和以直率和有粗有细有飞白为特点的《寇恩事册》也是汉简草书的佳作。此外,还有东汉早期的《武威药简樊石简》、敦煌汉简《马骏幕府档案》、藏于台北博物院,保存最完整的居延汉简甲编1号的《永元兵物薄》以及藏于甘肃博物馆以用笔率意、结构开张、点画舒展、草法生动、线条刚劲的《爰书误死马驹册》等,都可作为书法研习的资料。

(二)章草及简约草书

东汉之后的草书沿着两个脉络发展,其一是在隶书通行的时代里,由文人士大夫参与整理创造的、以波磔锐利、银钩虿尾、章隶楷结合的程式化、标准化的章草,其代表作为皇象的《急就章》、索靖的《月仪贴》以及《出师颂》等。其二是汉简草书仍沿着实用简便、逐渐强调纵向牵连的方向发展,这类简约草书包括出土敦新莽时期敦煌的汉简《王骏幕府档案》、出土于建武期间居延的汉简《候粟君所责寇恩事》、出土于永元年间现存最长最完整的的居延汉简《兵物簿》以及包括东汉后期的《致尉曹吏书》《高翠简》《东牌楼简》和西晋的《从胡当散供三斛谷》等。

西晋陆机的《平复帖》被认为是草书发展过渡期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后期敦煌藏经洞发现的写经草书,更是沿着简约草书这一脉络向今草的过渡作品。其代表作品为藏于故宫博物院的《法华经玄赞》、藏于辽宁博物馆的《恪法师第一抄》以及《瑜伽论》和《因明入正理论后疏》等。

(三)今草

今草是对之前章草的革新,其特点是笔画连绵回绕,文字之间有联缀,书写简约方便。史书记载为东汉张芝所创,故世称张芝为“草圣”。后为东晋王羲之、王献之博采众长并发扬完善,《姨母帖》《寒切帖》和《中秋帖》《十二月帖》。除二王外,隋代智永,唐代孙过庭、张旭、怀素等皆为草书大家。其中张旭、怀素二人被后人称为“颠张醉素”,个性突出,其代表作《草书心经》《古诗四帖》和《自叙帖》《苦笋帖》《食鱼帖》《圣母帖》《论书帖》《大草千文》《小草千文》等对后世影响极大。

此外,正如早期的篆草或隶草的说法一样,也有介于行草之间的字体,即行草(也有称作草行)。书体中带有许多楷法和行书笔法的草书,其特点是笔法比较流动。清朝刘熙载云:“行书有真行、有草行,真行近似真书而纵于真,草行近于草书而敛于草。”[11]唐朝张怀瓘云:“兼真者谓之真行;带草者谓之行草。”[12]在这里不作过多探讨。

大量出土的汉简,为帖学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更为草书认识和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我们会重新思考章草的衰落,今草创立的依据,以及过渡期书法呈现出的丰富内涵和勃勃生机。汉简草书需要我们认真地学习、值得我们更广泛地研究,其便捷简约的特点完全可以与当今飞速发展的社会相适应。

猜你喜欢

汉简章草篆书
饶宗颐老照片一组
张晓东《篆书国有岁以团扇》
讨源皇象 规模右军 试论赵孟頫对章草的复兴
不激不厉风规远 醇厚儒雅溢毫端
鲁大东篆书苏轼“人生十六乐事”
敦煌汉简书体“重出江湖”
谈张耀山的简章
永不褪色的武威汉简
章草对联
《肩水金关汉简(贰)》释文订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