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晋商文化中的德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2020-01-02郭雅菲王小琴张园园

文化学刊 2020年7期
关键词:晋商德育文化

郭雅菲 王小琴 张园园

一、晋商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晋商为中国十大商帮之一,晋商的成功不仅在于其经济上的辉煌成就,更在于其为后人留下了晋商文化这一无价的文化遗产。晋商文化形成于宋元时期,经过多年的发展逐步成熟,在明清时期达到鼎盛。晋商以晋中和太原为中心,遍及全山西,人数多、经营范围广、影响大。由于当时国势衰微、政府腐败等历史局限性,晋商于清末逐渐走向衰落,晋商精神与晋商文化却延续至今,历久弥新。

晋商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有两个因素必不可少。其一,深受儒家传统文化影响。晋商文化的价值理念与价值取向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儒家思想为晋商文化的主要支撑。明清时期,山西有着尊儒重教的风俗,晋商将儒家的诚信、执事敬、和为贵、仁者爱人等思想作为自身经营的道德规范,不仅对商品的质量严格把关,还经常抚幼恤贫、为民修路、为民助饷,真正做到了兼济天下。其二,晋商将关公作为精神楷模。关公本名关羽,今山西运城人,关羽一生驰骋疆场,征战群雄,辅佐刘备成就大业,他是“忠、义、信、勇”的化身,是后人世代推崇的神圣偶像。晋商十分崇拜关羽,建晋商会馆必建关帝庙,并以关公信义净化心灵、规范商业行为,摒弃欺诈、见利忘义等不良行为。晋商的东家、掌柜与伙计之间也讲忠义,东家、掌柜待伙计如手足,伙计对他们也忠心耿耿,也可以说是关公文化成就了晋商文化。

二、晋商文化中蕴含的德育思想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到:“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1]晋商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应深入挖掘其中的德育思想,鉴之用之。

(一)为人

晋商大多白手起家,强调经商先做人、做人先修德,晋商能够驰骋欧亚就是靠着吃苦耐劳的精神与诚实守信的为人之方。其一,吃苦耐劳。山西土瘠民贫,为改变命运,山西人只好背井离乡,踏上从商的道路,这也铸就了晋商敢于吃苦、坚忍不拔的良好品质。晋商不断战胜困难,最终开辟多条商路,著名的“万里茶路”就是明末清初晋商冒着生命危险开辟的从武夷山到恰克图的茶叶贸易路线,中国的茶文化也由此被世界知晓。其二,诚实守信。诚信是晋商文化的核心内容。保德陈家人陈隋保以“宁丢万两金,不失一分信”[2]为训,将“信”字当头,认为诚信比金钱重要得多。灵石王家人王实在静升卖豆腐时,有次疏忽买来了变质的黄豆作为原料,发现后便以双倍的价格赔偿这批豆腐的买家,并向大家深深致歉,王氏家族数百年来长盛不衰与其后人忠厚诚实的为人作风密切相关。

(二)治学

晋商十分注重对子孙及员工的教育,并提倡“推诚为应物之先,强学为立身之本”。榆次常家庄园有楹联“读书即未成名,究竟人品高雅;修德不期获报,自然梦稳心安”,以此提醒后人读书不只为金榜题名,也为修得高雅品德,修德可心安。常氏家族注重使用言传身教、聘请教师的方法对子孙进行道德文化教育,家族内部也有很多可供子孙翻阅学习的书籍。祁县乔家大院有牌匾“读书滋味长”,有楹联“百年燕翼惟修德,万里鹏程在读书”,以此强调读书的重要性,渲染读书的氛围。晋商选拔伙计时也会选择德才兼备的人,并经常对伙计进行信义教育,还会为初入的伙计开设学堂,聘请先生向其传授儒家思想文化。

(三)处世

晋商讲求救人之难济人之急,悯人之孤容人之过,乐善好施、以和为贵是晋商的处世之道。其一,乐善好施。万荣的李家以行善事而闻名,李氏家族还有“李善人”的称号。自光绪三年(1877)始至民国年间,山西、河南等地爆发的几次水灾与旱灾中,李家不断放粮舍饭,救济灾民。灵石王家有家训“见善如己出,见恶如己病”[3]并有牌匾“为善最乐”,以此激励后人多行善事。其二,以和为贵。晋商之间经常相互协作,讲求同舟共济渡过难关。晋商称合作伙伴为“相与”,“相与”之间互帮互助,讲求和气生财。晋商也极为尊重伙计,绝不会随意辱骂,逢年过节也会有一笔不小的补贴。正因如此,伙计们都恪尽职守,与东家团结一心。

(四)齐家

晋商的成功之道还在于晋商大多有着良好的家风。他们认为勤俭是治家之本、家庭和睦是齐家之本,晋商文化中蕴含的齐家思想主要体现在勤俭持家与孝亲敬长两方面。其一,勤俭持家。闻喜李家家训有“忠厚接物,勤俭治家;不以逸而志劳,恒以勤而为约”[4],闻喜李家从一条扁担起家,靠着忠厚与勤俭等高尚品德最终雄踞一方。祁县乔家规定,子孙违反家规浪费粮食,要被命令跪诵“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直到深刻认识自己的错误。其二,孝亲敬长。晋商以孝为美,提倡敬祖先、孝父母、和兄弟、睦宗族。万荣李家以行义积福,以贤孝传家,告诫后代“人子为父母所生养,教育其恩如天地”,以此警示后人以孝为先,事亲行孝乃做人之根本。

三、晋商文化的当代价值

晋商文化有其独特魅力,借助多种载体对其进行宣传,可在无形中涵养个人品德。晋商文化中的德育思想可作为学校的德育资源,又可为企业文化建设提供借鉴,其当代意义日益凸显。

(一)促进个人良好品德的养成

晋商文化中的为人、治学、处世、齐家之道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层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内容有相通之处,这意味着对晋商文化的学习不仅可继承与发扬优秀传统文化,还关系着个人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诚信为立人之本、做事之基,善人者人亦善之,晋商文化中蕴含的诚信为本、以善待人的德育思想是社会这个大整体中的个体应当遵循的基本道德准则。在当今“互联网+”的新时代,可借助微信、微博、短视频软件等媒介广泛传播优秀的晋商文化、有趣的晋商故事,越来越多的人将受到其正面影响,使人们在娱乐放松中潜移默化地提高自身思想道德水平。

(二)丰富高校德育资源

晋商文化资源底蕴深厚,在开展高校德育教学、提升大学生道德品质和优化德育课程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5],因而应积极推进晋商文化在高校德育中的应用。一方面,打开德育新思路。高校可将体现晋商文化的电影片段、家风故事、家训诗文等作为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素材,采用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生动讲授、互动交流,从而活化课堂、提高吸引力、增强学生的获得感。除了用校园报纸、宣传栏、广播等媒介宣传晋商文化,还可设置晋商文化选修课程,鼓励感兴趣的学生深入了解与研究,使其在丰富知识的同时涵养良好品德。另一方面,拓展德育新方法。目前,高校德育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倾向,将来可将晋商大院作为学校德育实践基地,利用假期组织学生走进晋商大院、参观文物古迹、参与晋商文化的挖掘与整理,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将晋商文化融入高校德育,既是对特色地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也可切实提高高校德育的实效性。

(三)为企业文化建设提供借鉴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企业价值观的体现。新时代的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就必须积极建设良好的企业文化,从而提升企业外部形象与内部凝聚力。其一,诚信经营。晋商一直以来都是靠信誉积财,以善德兴家邦。祁县乔家大德兴茶庄对整个制茶环节的规定都很严格,从不掺假,宁多不缺。近年来,“毒奶粉”“假酒中毒”等事件屡屡发生,那些迷失了正确方向的企业也为此付出了惨痛代价。诚信经营是企业的立足之本、生存之道,企业可从晋商文化中汲取经验,讲正气与走正道并驾齐驱,坚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以过硬的产品质量、完善的售后保障得人心、赢信誉。其二,勇担社会责任。晋商把“义”字放在首位,在人民、国家面临灾难时挺身而出,凸显道义精神。新时代的企业应坚持“致富不忘国家,致富不忘百姓”的理念,在国家和民族需要的时候勇担社会责任,积极响应号召,助力社会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与更充分的就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企业还可借鉴誉满天下的晋商的管理机制与激励机制的成功经验,用文化管企业、以文化兴企业,以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四、结语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决不可抛弃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6]晋商文化是晋商在长期的商业经营与生活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优秀传统文化,新时代应批判继承这一文化,从中汲取思想精华与道德精髓,发挥其时代价值,为社会各主体提供智慧资源与精神动力,提升民众对晋商文化的认同,增强文化自信。

猜你喜欢

晋商德育文化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浙商理念挖掘开发晋商资源
荣欣堂:传承晋商饮食文化
传承晋商精神 再创时代品牌
晋商自主品牌|晋善晋美酒业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