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正面教育中鼓励性语言的运用

2020-01-01汤艳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0年2期
关键词:鼓励性班会话语

汤艳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广东茂名 510000)

正面教育是美国教育心理学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和鲁道夫·德雷克斯的理论和工作成果,由简·尼尔森和琳·洛特,经过多年实践、推广并被广大教育研究者与教学者所运用的教育理念。以尊重与平等为基础,以情感连接为纽带,以鼓励性语言、引导等为教育教学方法。是一种思维模式的转变,着眼点在于让学生主动参与问题的解决,而非成为惩罚和奖励的被动接受者。

1 什么是正面教育“鼓励性语言”

在我国中小学教育中教师们普遍实行的是奖励和惩罚的管教方法。但是却忽略了鼓励性语言在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句鼓励性的语言很可能会让学生茅塞顿开,对学生的心理产生催动和激励作用,激发其内在的潜能。

在正面教育中把鼓励性语言分为3 种:描述性语言、感谢性语言、赋能性语言。

1.1 描述性语言

教师在日常与学生交往或教学当中,通过仔细观察每一位学生的言行举止,并且根据他们做某事的具体表现,运用鼓励性的话语重新进行描述。其模式如:我注意到……(你很用心地在写作业)。该模式主要致力于让学生感受到来自教师的无条件的爱与支持,以期能激发其内在的潜能,从而更愿意表现自我,提高自己。

1.2 感谢性语言

正面教育中感谢性语言,诸如:谢谢……(谢谢你,你今天主动帮助其他同学补习,让同学跟你一起进步,你很有爱心)的这种句式。学生因其行为而得到鼓励,而不是因为他们是什么样的人而得到鼓励。会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有被需要,付出有被尊重。使其在今后的学习中更愿意去帮助其他同学共同进步。这也是正面教育中所说的鼓励的价值所在。

1.3 赋能性语言

“赋能”就是赋予学生力量,让其有动力去学习与生活。诸如:我有信心……我相信……(我相信你能够自己解决这件事),使学生从自我出发,从内在了解自己,改变自己,而非从教师的角度:以“我要你这样改变,我要你这样做才能改正错误”的语言,这类语言把教师摆在了高高的讲台之上,忽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与自省能力,不利于学生自我价值的体现。

2 鼓励性语言教学的基本策略

美国心理学教授德韦克教授通过研究发现,当学生经过努力得到鼓励性的反馈后会表现出更强的自我求知欲[1]。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如何运用不同类型的鼓励性话语,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无条件的帮助与爱呢?

2.1 因材施教,给予学生针对性的鼓励

“气质”一词源于希腊语,是指学生心理活动发生时力量的强弱、变化的快慢和均衡的程度以及心理活动的指向性特点。分为: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和抑郁质这4 种类型[2]。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只是单一地传授给学生知识,还要关注每一位学生的课堂表现,再根据其不同气质类型以及课堂表现予以不同类型鼓励性的话语,这样才能发挥鼓励性语言评价的促进作用。

2.1.1 胆汁质

外向的他们在学习上却不求甚解。当教师提出富于思考性的问题时,这类学生总是最率先举手的,并且不假思索地就把答案说出来,但你会发现他们的答案往往不够深入。这时教师要抓住时机用鼓励性语言对这类学生说:“回答得不错,再想想,我有信心你一定会回答得更好”。并投以信任的目光,鼓励学生说下去,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内在潜力,使其思维得到充分锻炼。

2.1.2 多血质

这类型的学生学习与工作能力都很强。但缺点在于好动、不定性。在笔者实习的时候,我们班上有位学生,他的父母为她报了书法班。但最近其家长告诉笔者,他不想去书法班了。笔者通过仔细地观察发现他写的字非常端正,就趁着他在写作业的时机适时地对他予以描述性地鼓励:“我注意到你的字非常好看,你一定很用心地练过字。”这时,笔者看到他的脸上露出了自信的笑容。隔天这位学生就拿了自己写的正楷字给笔者看并开心地说:“老师,我跟妈妈说还要继续去学练字。”这就是鼓励中描述性语言的魅力,能让学生渴求学习,重拾动力。

2.1.3 粘液质

安静型的学生与胆汁质相反,不易接受新事物,不能迅速适应变化了的环境。比如:有一次,笔者安排学生换位置,要求是每位学生都需更换新同桌。课后,我们班的一位学生,红着眼睛,跑过来跟笔者说,希望笔者不要换座位。听后,笔者给了他一个鼓励的拥抱并运用赋能性语言轻声对她说:“我能看出来你现在感觉很不好,我也感到很难过,但无论如何我都很关心你,其他同学也很想跟你成为朋友,你愿意试着接受与其他同学交往吗? ”就这样,原本不愿接受新朋友的学生感觉到了自己的感受有被理解,开始尝试着与其新同桌交往。

2.1.4 抑郁质

呆板而又羞涩非抑郁质学生莫属。在课堂上,对于教师提出的问题,他们即使会,也不愿举手回答。针对这类型的学生教师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寻找给予其表现的机会。比如:在一次教学过程中,笔者对着全班学生说:“我相信每一位同学都是最聪明的孩子,你们的每一次举手,都是你们成长的进步,相信你们也为自己感到骄傲”。说完后,笔者带着期许的目光看向一位从来不肯举手答题的学生,或许她感受到了笔者的期许,略带羞涩地缓缓举起了手。待他回答完之后,笔者又适时的鼓励他:“你一定为自己回答正确而感到很骄傲吧。”再对着全班学生说:“我们给予这位学生热烈的掌声好吗? ”这时,这位平时不愿回答问题的学生的眼神明显没有了羞怯之感。很显然,他慢慢地感觉到被关注、被重视、支持,从而变得自信,乐观开朗,愿意自然融入课堂之中。

2.2 用鼓励代替羞辱

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简·尼尔森说:“接受不完美,错误是学习最好的机会”[4],这与大多数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认为学生一定要为犯错误而羞愧,以此来避免其日后犯错误的量的理念不同。他认为,教师要接受不完美的学生,不能因为学生的某次犯错就大声地斥责学生“笨蛋、愚蠢……”这样的结果只会让学生从心底里面觉得自己无能或者是笨蛋,导致畏缩不敢向前进,不敢挑战失败。其实,不难看出说这些话语的教师的初衷是想要激励学生做得更好,改掉犯错误的毛病。但结果总是事与愿违。

那么教师要如何改变自己这种错误的教育学生的方法呢? 只需要运用鼓励性的语言告诉学生犯错误是一个令人愉悦的学习的机会。比如:当测验卷发下时,教师是否注意到整个课室有人欢喜有人忧。当然,考的理想的学生满面春风,考的不理想的同学愁容密布。这时教师就要试着运用赋能性的语言去鼓励考得不理想的学生。“我有信心我们班这次考得不理想的同学下次一定会取得令自己满意的成果,我信任你们每一个人的努力”“我能看出来你们对这样的成绩感觉很不好。我相信你能从中有所学习,并想出你需要做出怎样的努力才能达到你想要的成绩”。

例如:课后你发现做值日的学生偷懒,提前回家了。你一定感觉很愤怒,这群学生又不听话,明天我要狠狠地批评他们。相信大多数教师第一感觉会是这种愤怒的状态。但正面教育告诉我们,永远不要第一时间指责学生,先要问清楚原因。如果确定学生真的是为了偷懒,那么也要抛弃不理智的愤怒。首先把这几位学生请到办公室,对他们说:“我想听听你们对值日有什么想法,你们愿意跟我说说为什么不愿意值日吗?”这时,学生可能会思考一下,然后告诉你原因,接着,教师应该运用鼓励性的语言:“我们能不能坐下来,看看能否制定一个大家都满意的安排呢?”学生听完教师真诚地带有鼓励性的语言之后,一定会愿意与教师一起制定一个大家都满意的值日表。这样就避免了运用羞辱性语言所带来的负面的学生感到自暴自弃,使教师感到无能为力的局面。

2.3 开设主题班会活动:鼓励来了

从正面教育的意义来看,开设鼓励性语言主题班会主要是使学生明确、统一、强化对鼓励的认识,引导学生之间善于运用鼓励来激励对方学习,从而促进学生自我教育、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能力,也是师生自由沟通情感的平台。

2.3.1 开设鼓励性主题班会

在开设鼓励性主题班会前教师要先拟定好主题班会的目的。例如:教会学生之间互相使用鼓励性话语,激励彼此,共同进步。

2.3.2 教师准备好活动的教具

小卡片、铅笔或者钢笔、一个用来装卡片的小收揽袋。这些教具能够使活动更具有情境性,促使活动顺利进行。

2.3.3 然后拟定活动的步骤

(1)给每一位学生分发卡片,并且提供令学生有可能动摇自信的句子。

例如:“你很努力,可是你的父母还是觉得你很懒;你不快乐,班上的学生也没有人愿意和你玩……”

(2)告诉这些学生,你希望他们在这些卡片上写下当他们在自信心受到动摇时,希望听到的鼓励性话语。

(3)在学生写完后告诉他们,每位学生都将拿到一张其他同学写给你的鼓励性话语,这时需要学生与同桌,面对面互相读出来。

鲁道夫·德雷克斯说:“孩子们需要鼓励,就像植物需要水。”开完主题班会后,教师会发现,每位在拿到其他同学鼓励性话语的卡片后的学生,他们的脸上都洋溢着笑容,因为他们了解了,因为他们自身的独特之处而受到了不加评判的珍惜。从而使每一位学生都有了自信的动力,与其他同学之间有了更好的相处,要知道鼓励性的话语并不是教师的专权,而是把他们交给学生,使鼓励性话语充满整个教室。

猜你喜欢

鼓励性班会话语
现代美术批评及其话语表达
班主任如何有效开展主题班会
鼓励性语言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
初中生主题班会创新策略
小学数学观摩课中存在的几个误区
数学作业批改中评语使用的探究
主题班会共话中国梦
微班会:管窥班会的现实与未来
话语新闻
话语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