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创业教育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探究

2020-01-01李思琦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0年23期
关键词:教育培养心理素质心理健康

李思琦

(常州大学,江苏常州 213016)

心理健康教育是当今社会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与基础工作,如今心理健康教育问题逐渐引起教育界的关注,尤其在当今,竞争日益加剧,对于人才的质量和规格要求也逐步提升,所以学生应大力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并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其中,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实践能力[1]。 据此,该文分析了心理健康教育在大学生创业教育培养中的渗透问题,具备较强的现实意义。

1 心理健康教育在大学生创业教育培养中的渗透意义

1.1 激发大学生的创业热情

随着我国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的发展,各类教育活动在形式与理念方面在一定程度上也不断创新。结合当下时代的发展潮流,在创新教育培养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不仅能够实现教学模式的创新、教学内容的丰富,同时还可以提升教育的效果,诠释创业教育培养的价值,以心理健康教育辅助创业教育,让学生在心理健康的情况下投入到创业的活动中,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形成以及创业技能的提升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2]。

在心理教育的领域,其主要内容就是心理健康知识,心理健康知识存在着很多的细节,当学生的心理健康知识结构得到了完善,就可以提升其心理素质。从这个角度来看,心理健康教育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思想以及社会适应能力,因此需要加强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 尤其是在大学生创业教育培养的过程中,多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的问题,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进行挖掘,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促进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提升,只有学生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与抗压能力,才能够为其毕业后的创业行为打下基础[3]。 如果不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其创业行为将会增加很多壁垒。从这个角度来看,心理健康教育的合理程度也会对创业教育的效果产生影响,与此同时也能够体现出心理健康教育在大学生创业教育培养中的渗透意义。

1.2 能够提升大学生的心理素质

心理素质既是基础也是核心,心理素质决定着一个人的表现与行为,这一点对于大学生来说同样如此。对于大学生来说,其在毕业之后需要深入到社会当中,其身份也从学生转变成了社会公民,这种环境的变化以及身份的改变也会导致他们的内心出现一些想法,部分学校开展了创业教育培养,但是学生在学习之后却不能够真正投入到创业活动当中,之所以如此,主要因为他们存在着一些包括恐惧与焦虑在内的不良心理,这些负面心理会直接影响到他们的生活,当一个人的基本生活都被影响,就很难投身于创业活动。所以,大学生必须要尽可能消除这些不良情绪的干扰,以一个良好的心态进入到职场当中,这也提升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学校应高度重视心理健康知识的教育,对学生进行及时有效的心理疏导,一旦发现外界因素影响了情绪,就应合理疏导学生的心情,避免不良心理对学生的生活与工作产生影响。

从高校的角度来看,高校必须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就业创业机会,为他们提供广阔的实践平台,让他们尽早适应社会,提升其适应能力。对创业过程的模拟,应关注心理变化,明确学生的想法,给予动态观察,从而提高其能力,完善其创业结构,发挥其主观能动,认识到创业艰辛。 创业有较大难度,对心理存在要求,应开展心理教育,体现其重要意义,诠释其现实价值[4]。

2 心理健康教育在大学生创业教育培养中的渗透策略

2.1 实施心理健康调查,对学生心理状况进行了解

在大学生创业教育培养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需要相关人员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实施心理健康调查,心理健康调查存在着两方面内容,一方面是对大学生开展的调查,另一方面是为学生安排心理测试。前者是为了加深对学生的了解,后者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加深对自己的了解。当前,大学生群体中心理问题出现的频率和数量呈明显上升趋势,所以学校相关部门和负责人应及早发现学生的问题,及早对其进行预防,尽最大努力降低心理健康问题发生的概率。针对这种情况,需要对学生的心理状态变化进行全面深入了解,有针对性地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制定方案,确保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 在学生入学后,学校就应该对学生心理进行调查,除此之外,也可以利用学生与心理咨询师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对学生的心理状况进行全面掌握,并利用专业的心理治疗方法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障碍,消除不良情绪。

2.2 开展心理测验,加深学生对自身的了解

为学生安排心理测试,目的在于让学生对自己的个性特征更加了解,只有充分了解自身的个性与心理,才能够明确目前存在的具体问题,同时也有助于学生根据自身的个性选择创业领域,发挥自身的优势,弥补自身的缺陷。 从现实情况来看,在创业过程中,人格十分重要和关键,大多数创业成功人士都具有卓尔不群的人格魅力,由此可见人格的重要性。想要创业成功就必须要具备人格基础,例如,顽强拼搏的个性、能屈能伸的品质、当机立断的决心等,都有助于学生创业。而在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则应该对学生的人格进行测试,当学生认识到自身的人格特征,就会对这些特征的影响进行明确,在此基础上不断激发学生职业兴趣,提升职业能力,有利于学生在创业的过程中更好地完成自我规划。

除了常规的人格测试之外,在心理健康教育中还可以为学生安排霍兰德职业测验,对学生的职业兴趣进行挖掘,让学生做出合理的选择。让学生加深对自己的了解,也有利于在心理健康教育与创业教育培养中发挥学生的个人参与意识。 因为无论教师如何努力,是否接受也要全看学生自己,只有让学生自我教育才能更好地达成最终目的。 所以在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应对学生的行为与心理进行正确的引导,让他们能积极主动的参与团队活动,锻炼他们对社会进行适应的能力,不断形成坚强的意志,合理参与各类活动,长此以往,学生就能学会对自身的不良行为进行约束,对自己的不良情绪进行控制,以十分积极的心态去对各类问题进行处理。

2.3 发挥心理咨询的作用,对学生的压力进行缓解

在大学生创业教育培养的过程中,有必要对学生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当学生具备健康的心理,就能更好地对未来创业的过程,所以应对心理健康教育内容进行创新,对心理健康教育方式进行拓展,发挥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理咨询的作用,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进行创新[5]。因为大学生在创业的过程中难免存在着较大的心理压力,为了更好地解除其困惑,就应该对正确的价值观进行树立,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价值观。 除此之外,对于心理咨询师来说,应根据学生的具体特征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辅导,为学生提供咨询服务,尤其是对于一些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应对其资料进行深入调查,建立个人档案,及时明确学生发生心理问题的原因,根据这些问题建立合理性的心理疏导方案,对学生进行引导,帮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自身的心理情况,树立健康的心理意识,如此就可以提升其适应社会的能力,促进心理健康水平的提升。

2.4 实施创业心理教育,提升创业心理素质

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创业教育培养中,教师还应针对创业教育的实际内容提升学生的创业心理素质。对于部分具有较强创业动机的学生来说,应有针对性的实施创业心理教育,通过创业心理教育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对创业过程中面临的问题进行应对。创业并不是所有大学生的选择,但在大学生群体中仍然有部分学生适合创业,对于这类学生来说,需要为他们提供创业帮助,学生在创业过程中会提出心理需求,同时在心理方面也会产生一定困扰,针对这些学生应单独给予心理辅导,让他们能够以更好的心态进行创业,不断提升心理辅导的效率,让学生在一个健康的心态下参与创业活动。

具体地说,学校有必要对与创新创业有关的心理讲座进行开展,可尝试对一些成功的创业者进行邀请,让他们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对自己的心路历程进行一定程度上的分享,并对相关的经验进行传授,让学生能够完全投入到实践过程当中,加强大学生对创新创业的认知,以更加积极的心态去对创新创业项目进行开展。除此之外,高校应开设心理健康中心,以此为基础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创业教育培养中。例如,可以尝试对学生进行组织,为他们开展“卡特尔16PF 测验”,以此来对大学生的创新创业心理状况进行不断地分析,帮助创业者以及相关的高校心理咨询师对其创新创业心理品质进行了解,有针对性地对创新创业心理提供具体的心理咨询。 较为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能够对心理教育模式进行开拓与创新,为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奠定健康的心理基础,发挥高校在对创新创业人才进行培养过程中的作用。

2.5 关注心理调控,完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在大学生创业教育培养体系中,教师能够起到主导的作用,所以教师必须要关注学生心理调控的相关问题,从而对心理健康教育体系进行完善。从心理调控的角度来看,其主要就是指对心理行为的具体调控能力,对于个体来说,其对自身心理和具体行为的把控能力决定着其是否能做到对诱惑进行克制、对冲动进行抑制等,在没有外界干扰的情况下,学生只有合理调控自己的心理及行为,才可以更好地进行创业[6]。心理调控能力具体还表现在对待事情的态度方面,在创新创业的初级阶段,如果创业者能够从容不迫地对事情进行处理,就可以提升创业成功率,如果在出现问题时,创业者的心理存在自我否定、自我怀疑、迷茫的情况,那么他们就很难真正地达到具体目标。 在21 世纪,创新型人才必须要具备良好的心理行为调控能力,所以教师需要在大学生创业教育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心理调控能力,及时对目前存在着的问题进行归纳整理,帮助学生在激烈的社会竞争当中以正向的心态面对困难和挫折,较好的对外界的不利因素影响进行抵御,如果部分学生的创新创业自信心无法得到提升,那么就必须要结合目前的实际情况,进一步完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高校教师应该对心理教育活动进行拓展,加强对大学生的了解,应用能满足大学生需求的创新式心理教育活动,让学生从心理上对其接受,无论是心理嘉年华活动还是B 站心理健康教育直播都需要完全的包括在其中。这些心理教育活动形式新颖,内容丰富,能够对学生的积极性进行调动,对学生的参与感进行增强,对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进行发挥,在丰富的心理趣味活动当中学生可以更加深入的发掘自我,对自我进行认知,提升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对学生的自我人格进行完善,对学生的创新思维进行开拓,等等,最终提高学生对创业活动的实践能力,为学生的良好创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3 结语

综上所述,在创业教育培养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不仅能够实现教学模式的创新、 教学内容的丰富,同时还可以提升教育的实质效果,以心理健康教育辅助创业教育,让学生在心理健康的情况下投入到创业的活动中。 相关教师应对心理健康教育内容进行创新,对心理健康教育方式进行拓展,发挥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理咨询的作用,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进行创新。 因为大学生在创业的过程中难免存在着较大的心理压力,为了更好地解除其困惑,就应该对正确的价值观进行树立,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猜你喜欢

教育培养心理素质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本期话题:如何有效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
浅谈如何在美术课堂中完善心理素质,实施快乐教育
滑雪社会体育指导员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研究
增强学生职业能力,服务当地区域经济
浅析小学教育的人才培养
青少年皮艇运动员心理素质训练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