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述“互联网+”背景下的博物馆陈列的新趋势

2020-01-01司金亮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0年21期
关键词:陈列展品文物

司金亮

(黑龙江省民族博物馆,黑龙江哈尔滨 150001)

基于“互联网+”的博物馆陈列是借助于互联网平台和信息技术手段来有效促进互联网领域与博物馆陈列展览的融合发展,通过观念创新、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来创造出博物馆陈列的新形态,实现博物馆陈列展览的跨越式发展。一直以来,博物馆陈列形式主要是“以物为本”,常受束于展品和空间的制约,这也使其在发展中遇到较大的瓶颈。如果充分的运用互联网思维来进行创作,打破原有陈列的流程,将博物馆陈列形式进行“结构重组”,并遵循“以人为本”的理念,在陈列方式上充分考虑观众的情感体验和互动交流,调动和发挥主体参观者的联想、再造想象,使他们主动参与到展览中来,将会更好的达到陈列展示的效果和目的。

1 博物馆面临的新形势

近年来我国旅游业发展速度较快,人们的出游需求有效的促进了旅游市场的发展,而且为了能够有效的满足游客需求,旅游市场也在不断的进行转型和创新。在旅游业发展过程中,博物馆是其中较为重要的一项内容,这就需要在新形势下要积极寻求创新发展方向,基于参观人群需求,制定切实可行的主题展览,以此来吸引更多的观众。博物馆的发展不能完全的依赖于组团的旅游方式,当前有人们旅游已不再单纯的为了观光体验,多数人通过旅游是为了能够开阔视野和放松身心。因此博物馆需要与这种新形势下相适应,积极改变传统的展览方式,通过提高观众体验感来吸引更多的参观者。目前博物馆免费对外开放,以开放的姿态迎接观众,这也使一系列的问题随之产生,这就需要博物馆要积极应用,在为观众提供文化平台的基础上,还需要做好展区环境和文物保护,满足观众需求,以此来促进博物馆的健康发展。

2 “互联网+”背景下对博物馆陈列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2.1 促使博物馆陈列走向现代化

传统博物馆陈列方式受到较多的因素制约,但基于“互联网+”背景下,利用互联网模式来进行陈列设计,使博物馆陈列方式由原来单一的表达形式发展成通过互联网技术平台营造多维的展示效果,增强了观众的互动体验,更好的激发民众参与到陈列展览中的热情。在现代博物馆陈列中,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已成为必然发展要求,通过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来重新对博物馆内部的展品进行定义,将博物馆陈列与“互联网+”相融合,可以进一步推进博物馆的现代化发展进程,为博物馆展品多元化展示设计的实现打下坚实的基础。

2.2 需要利用信息化来提升博物馆展览的服务功能

博物馆展览中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并不是单纯的实现对声光电的运用,其作为一个文化体系重构的过程,能够带给博物馆深刻的变革,促进资源的整合和共享。因此要求博物馆在陈列中要做到“以人为本”,进一步对受众群体进行细化,为受众人群提供个性化的服务。信息化的博物馆已不再单纯的作为民众的参观场所,而是成为公众了解多元文化的载体,其将信息资源汇集在一起,构建完整的信息资源体系,能够满足不同层次观众的需求,为公众提供更加全面的服务。

2.3 实现社交媒体传播分享

“互联网+”已成为博物馆陈列未来发展的方向,博物馆通过应用“互联网+”的技术,可以增强与民众的互动,使民众积极的参与到博物馆的发展中来,并对博物馆的功能、作用和资源有一个新的认识。针对于这种新形势,博物馆需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积极对未来的发展进行评定,并重视对媒介的应用,通过其加大宣传力度,实现社交媒体的传播共享。

3 博物馆陈列中运用“互联网+”后的新变化

3.1 陈列展览的数字化

在文物保护中应用数字化技术,使其能够打破文字、声音和图像等限制,使博物馆在陈列展览时能够更好的展示和演绎历史背景,促进了科技与文化的融合。在当前大多数博物馆陈列中都开始广泛应用互联网技术,针对“互联网+陈列展览”进行深入的探索。陈列展览数字化的实现,主要是通过借助于三维全景数字化采集技术,针对整个展览场景图像信息进行捕捉,利用计算机输出现场捕捉采集的图像,再利用展览可视化管理系统在网络平台上发布全景图,将二维平面图像模拟成真实的三维空间,并将其向观众进行呈现,带给观众身临其境的参观效果[1]。

3.2 展览的交互化

利用智能导览系统实现博物馆展览的交互化,其不仅能够针对博物馆的特色进行充分展示,同时还能够利用不同软件功能来满足观众参观的多层次需求。交互式的导览通过运用视频、动画及虚拟技术等方式,为观众营造一个多感官的展览体验环境,能够让观众获得更加立体和全方位的参观体验。在整个过程中,需要各种先进设备的支持,这样才能使信息实现双向流动,进一步增强观众与博物馆之间的互动性。

3.3 资源整合

博物馆通过建立数字文物资源库,针对馆藏文物资源进行整合,能更好的发挥“互联网+”的共享信息技术,从而提高展览的质量和水平。如博物馆在计划开展相关主题的展览时,可以通过网上文物大数据库来调阅相关的文物信息,并进行梳理和分类,以此来策划出更具深度的展览。但当前互联网综合认证信息系统还不完善,这也导致一些博物馆系统处于封闭和孤立的状态,还无法真正的实现资源共享,这是“互联网+”与博物馆陈列相融合过程中办展的主要发展方向。

3.4 设备及技术的合理利用

在当前博物馆展览中开始重视手机、微信、微博和网站等新兴工具的应用,而且手机导览服务方式更具多样化,能够为观众提供一系列现场辅助导览功能,并能够将博物馆数字资源整合在一起,为公众提供一站式服务。如LBS技术在博物馆的应用,其能够创建基于地理位置的信息服务,并针对线上线下资源进行整合,实现了全方位的社会网络服务系统。另外,无线网络技术、蓝牙技术和红外技术在当前博物馆中应用也十分广泛。

4 基于“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博物馆陈列的现代化演变

4.1 利用互联网技术攻克传统博物馆陈列瓶颈

博物馆一直以来的展览形式多是通过设置固定的展架、展板并规划特定区域来进行展品陈列,藏品处于静止状态,与观赏者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这使得博物馆的长远发展受到了较大的制约。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观众的观赏需求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这也促使博物馆的服务水平需要尽快提升[2]。基于这种情况下,博物馆需要借助于互联网技术平台,打破传统陈列的瓶颈,利用网站及交互空间,以动态影像的方式将展览呈现给观众,人们不仅可以驻足于专业化的虚拟场景欣赏美轮美奂的三维模型,还以随时随地观赏展品,此来促进博物馆的跨越式发展。

4.2 利用信息技术提升博物馆陈列的技术水平

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博物馆基于传统陈列基础上,通过利用互联网技术,有效增强了陈列展览的互动性和综合展示性,不仅更好的凸显了陈列的主题,同时也拉近了观赏者与展品之间的距离。由于传统陈列一般都会对展品使用玻璃罩作为保护措施,虽然有效的保护了展品,但也拉远了展品与观赏者之间的距离,导致参观者对于展品细节无法深入鉴赏,影响人们的观赏体验。现在,借助于互联网平台,运用先进的计算机和多媒体技术,展品的数字化收藏将比传统实体收藏更具全面、丰富、逼真的效果,在展览中还可以实现展品的一比一还原,而且利用电子设备还能够随意进行扩大、缩小及调整观赏角度等,能够使观赏者更好的了解展品[3]。当前的博物陈列中,多媒体技术应用也十分普遍,其不仅增强了参观者对陈列展品的认知和理解,同时也实现了视觉、听觉和触觉等感官方面的深入结合。一件普通的展品在多媒体技术支持下,能够带给人内心更深层次的触动。如在针对各种民族工具进行陈列时,由于每一件器物都具有自身的经历和历史,通过深层次的把握展品内容,并结合参观者的需求,将内部投影与多点触摸技术、定向音罩等技术相结合,进行灵活组合,有助于更好的体现出器物的文化内涵及历史底蕴,使观众能更好的把握展览的主题。

另外,在实际陈列设计过程中,可以将陈列区域内的文字说明牌替换成二维码,这样对于展品有兴趣的参观者通过扫描二维码,即可以在手机上查看到图文并茂的展品信息,并通过相关展品历史资料的链接来对展品历史背景进行深入了解,不仅为参观者提供更多的便利,对于提高陈列效果也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博物馆也可以通过运用信息虚拟技术和三维立体技术来对展厅进行还原,使一些无法展出的展品利用虚拟技术陈列出来,增强观众对博物馆的认知与理解。

4.3 建立博物馆文物大数据库

博物馆应着力于建立文物大数据库,借助于“互联网+”实现信息共享,并针对有限的文物资源进行整合,以此来为专题展览的举办提供良好的条件。在具体工作中,博物馆可以通过“互联网+”将自身一些较为优秀的展览信息在网上进行共享,积极与其他馆之间实现交流和合作[4]。目前一些博物馆还没有真正的实现资源的共享,这种情况下则需要重视文物大数据库的利用,针对主题展览相关的内容在大数据库中进行调阅,并对具体的信息进行梳理和编排,以此来完成具体的专题展览策划。

4.4 网络虚拟与博物馆展览的结合

在当前社会快速发展过程中,网络虚拟技术应用十分广泛,将其与博物馆展览相结合,通过运用VR技术或是三维全景虚拟技术,可以将平时无法展览出来的展品展现在人们眼中。而且利用VR技术还能够随时欣赏博物馆环境和展览,具体需要通过关注相应的微信公众号,选择展览服务中的线上全景预览,通过手机即能够对随时随地的看到具体的展览情况。通过网络虚拟与博物馆展览的结合,还能够进一步丰富展览的展现形式。在实际博物馆展览工作开展过程中,展现形式一般则是通过展厅的形式来展开,通过应用网络虚拟技术,可以以展厅的展现形式更好的体现出来,并利用投影能够实现全方位、立体化的展现。在具体展览某件文物时,利用相机采用360度的形式拍摄多组文物照片,具体拍完后,宜根据文物中相关故事背景内容来绘制具体的环境背景,并采用同样的方法进行拍摄,再利用计算机软件针对图片进行拼接,使其形成一个全景图像。在展览过程中,具体可以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播放或是投影,还原真实的场景。这样观众在欣赏文物时,不仅能够看到文物,还能够对文物背景及故事情节有一个深刻的感受,从而获得良好的观赏体验[5]。

对于到博物馆参观的人而言,在参观过程中都希望能够与文物进行对话,网络虚拟与博物馆展览的结合,可以增强观众的参与体验。通过利用VR技术,观众与虚拟出来的文物业灵进行交流,具体可以通过编制一个网页,将文物精灵置于网页中,观众带上VR眼镜后即可以进入到网页中,仔细的感受和聆听文物的自我剖析,进一步提升观众的参与体验感。另外,对于馆内的珍贵文物,通过运用三维全景虚拟技术,不仅能够将馆内珍贵的文物展示给观众,还可以将其他博物馆的馆藏一同展示在观众面前,在丰富展览内容的基础上,增强博物馆之间展览的互动,进一步增强观众的参观体验。

4.5 探索博物馆陈列新动态

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新态势下,“互联网+”技术不断完善和创新,这也使博物馆陈列有了重要的技术保障,在具体陈列设计过程中,通过与公众审美心理和文化需求的结合,可以打造博物馆陈列的新动态。首先,可以利用大数据处理技术,将不同风格和不同主题的陈列展览上传到博物馆网站,针对展览动态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调查,并围绕实践价值进行分析,以此来合理配置陈列资源,吸引更多的观众进入到博物馆中参观。同时,在制定策展计划过程中,大数据分析处理技术还能够提供切实可行的参考资料,降低运营成本,促进博物馆的健康、有序发展。由于“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信息传播渠道更具丰富性,信息传播更为高效,借助于这种优势可以进一步提高展览宣传力度,增强博物馆与公众之间的紧密联系,使其能够以更好的姿态在公众面前进行展示,全面提升博物馆的社会地位和价值[6]。

总之,在“互联网+”背景下,将博物馆陈列与“互联网+”相融合,以一种全新的陈列思维方式来提供新的平台和技术,使博物馆展览呈现出全方位和多元化的新形态,更加强调“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重视人与物之间的互动关系,将馆内藏品传播知识、启迪智慧和培养创造能力的作用更好的发挥出来。“互联网”时代下,博物馆的陈列展览方式作为博物馆发展中的一种全新突破,通过利用“互联网+”来提升展陈水平,使公众能够更好的认识到博物馆在社会发展中的价值、地位和作用,使博物馆成为公众教育的便捷平台,为博物馆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但在博物馆陈列与“互联网+”融合过程中,也不应盲目求新求异,要基于博物馆自身的特点,积极寻求契合点,以便更好的满足参观者对陈列展览的多层次需求,为博物馆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陈列展品文物
中国货币通史陈列
2022两岸赏石文化交流线上展览展品展示第2辑
中国货币通史陈列
文物的栖息之地
展品被盗了
毓庆宫惇本殿明间原状陈列的复原
组合与构建
文物的逝去
气象科普展品创新设计的思考
国宝展品被盗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