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管理提升策略研究

2020-01-01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0年21期
关键词:创业项目竞赛赛事

周 莹

(哈尔滨工程大学工程训练中心,黑龙江哈尔滨 150001)

根据党的十九大会议对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提出的重要部署,国务院做出了对加强创新创业教育的明确指示,并出台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文件明确指出:支持举办各类科技创新、创意设计、创业计划等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专题竞赛。同时,黑龙江省教育厅在2015年出台了《关于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实施方案》,方案规定:在现有的100个赛事基础上,举办或支持举办大学生创新创业类大赛,并再增加100个相关赛事,为大学生的创新创意实现产品转化提供和搭建平台,通过创新创业大赛推动成果转化、产学结合、自主学习、教学相长,实现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的目标。依托大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更是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任务,对于实施结构性改革,尤其供给侧改革、支撑经济转型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打造经济发展新引擎具有重要历史意义。因此,推进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管理模式的优化和升级成为当务之急。[1]

1 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管理模式现状分析

为了让学生能够明确创新创业目标,勤于主动思考并敢于实践,提升团结协作能力,将理论与实践结合,提升学生自身的综合实力,创建优质的学习平台,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的管理模式种类繁多,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四种模式:

1.1 选拔模式和培养模式

以竞赛的目标和定位为标准,可以主要分为选拔模式和培养模式两种。选拔模式是通过赛事选拔出优秀的创新创业项目,并推入匹配的环境,完成创新创业优化生活的目标;培养模式重在参与过程和体验,让更多的大学生参与到创新创业的活动中,包括授课、参观、培训等形式,体验创新创业的魅力,从而汲取和收获创新创业精神,提高发现和解决问题的综合实[2]力,进而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综合素质。

1.2 短期模式和长期模式

从赛事运行时间和程序设计分类的角度,可以分为短期模式和长期模式两种。短期模式是针对优质的创新点或创业需求,能够较快的完成创造和展示,进行评比和讨论的比赛模式。而长期模式则更加侧重了研究的部分,让大学生在竞赛的过程中完成更多探索和发现,例如设置明确的目标和课题,规定各参赛团队完成任务的时间范围等。

1.3 聚焦式和磁石式

按照指向学生覆盖范围分类,主要分为聚焦式和磁石式。磁石式是指设立专门的学院并面向全校范围的学生选拔和教学,辐射式是指在全校各个学院中开设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成为一门标准课程,也存在二者的混合模式,则是聚焦式和普及式并存的一种模式。面对我国当前情况,混合式则应用的更多。竞赛中不局限团队成员的专业和背景,大家各有所长,这样的团队有利于学科交叉,实现知识与资源的共同分享。[3]

1.4 自主命题和开放命题

从命题方式的角度分类,可以分为自主命题和开放命题。自主命题是指围绕国家当前急需的领域,如人工智能、航天航空、集成电路、移动互联网、智慧生活、能源发展等国家急需重点领域,并协同相关行业或者知名企业创立的主题赛事。开放命题则更加宽泛,不限制创新点和创业行业,旨在发挥学生的观察与发现能力,用创新创业的精神,优化更好的生活。

2 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管理模式问题分析

在国家高度重视,高校积极配合摸索创新创业竞赛的过程中,现阶段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逐渐的显露出所存在的弊端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2.1 国内创新创业竞赛数量较多,精细化不足

从国家规定到各级政府执行过程中,创新创业赛事的数量呈逐年递增趋势,但存在重复率高,竞赛分类及竞赛模式单一等问题。当前创新创业类竞赛在各个高校中实施普及较多的是:“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学术实践赛还有大学生服务性外包创新创业大赛等一系列高校赛事。这些赛事精细化分类不足,导致时间紧,任务重,多领域多学科同台竞赛,不利于获得更为精准的提升和发展培育,各高校参赛过程中学生备赛压力较大。[4]

2.2 竞赛环节配套措施不足,成果转化率有待提高

竞赛程序上很多环节配套薄弱,不能很好的进行实践学习和成果转化,同时大多比赛存在重比赛轻教育情况。以赛促教是为了让学生从竞赛中学习获得更多的知识和能力,提升综合素质和竞争力。但针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尤其是竞赛的组织管理的研究数量偏少,在实施过程中,赛事后的创新创业推进环节缺失,流程化不够完善,导致优质的项目和创新点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和延续。

2.3 创新创业竞赛体系化建设有待提升

大学生参创新创业竞赛体系建设仍存在很多不足,主要表现在学生参与的热情还不够高,课业繁重的情况下,创新创业赛事和研究成为负担。大学生在参加赛事上,目的性均有短视倾向和功利主义倾向,为了获得学分,为了增加活动加分等,都偏离了让学生真正认识到创新创业精神的本质和提升个人综合实力的目标。还有一些学生对学校创新创业竞赛情况认知不足,含有重赛轻训等现象,赛教结合仍需进一步普及和加强。[5]

2.4 在创新创业的各类教育和比赛中,专业对口且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建设不够完备

目前的创新创业的教育中,无论是授课教师还是评委老师,普遍缺少真正的创新创业经验。当前各个高校普遍采取专业培训的方式,让培养校园内的专职教师或者干部成为创新创业授课教师。虽然培训学习能够获得创业理论知识,但仍然缺少了创业最重要的核心部分——实践。不同专业和行业的创新创业涵盖的知识储备和实践深度都是不同的,统一的教师理论授课方式远远无法满足学生的真实所需,造成了流于表面的形式主义。从教育层便是纸上谈兵,何谈大学生能够从赛事中真正的完成创业实践何发展。

2.5 改变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的单一性,培养学生能力长期发展

创新创业的教育中,存在的一大核心误区就是创新创业比赛只是形式,其核心目的是为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实践工作能力。在2020年新冠病毒性肺炎来袭之时,对我们创新创业竞赛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我们需要改变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的单一性。在缺乏赛事场地的情况下,在面对学生无法返校的要求下,创新创业的教育不能停滞不前。在社会环境严峻的状态之下,创新创业竞赛的教育目标不仅仅是鼓励学生创业发展,更要以创新为能力,以就业为指导,以创业为目标,根据学生自身情况、地域的发展现状,社会的所需等,因地制宜的为高校毕业生在迈入社会后的职业发展规划,进行全面且专业的能力提升和优化。切实的服务于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教育目标,创新创业的能力与精神,才是硬核实力。[6]

3 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管理提升策略

结合上述对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组织管理模式现状的描述与分析,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管理提升策略的提出能够更好的促进创新创业活动在高校的开展。

3.1 软硬件结合开创创新创业综合平台

全国以及各地区相关政府部门支持和鼓励的创新创业大赛种类繁多,优惠和福利政策丰富,但高校缺少综合性的创新创业平台,让大学生最便捷的找到适合自己的赛事信息,并对赛事项目的详细情况充分掌握。在“老牌院校”与新建本科院校间,资源存在巨大的差异性,所以应针对具体情况应实行“错位经营”,老牌院校发挥资源优势,打破传统局限,新建本科应结合地方发展重点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培养专门人才,二者相互补充,相互支持。综合性的创新创业平台还可以提供专业和能力对口的导师库,从而目标性的对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予以指导帮助。以及线上平台可以增加学生间的沟通交流渠道,更有效率的促成优质团队的组建和发展,保证了人才的团队效用最大化。

3.2 完善创新创业竞赛体系

创新创业赛事流程一般为,填报商业计划书——项目路演——项目答辩,三个流程。这些流程给大学生带来了从理论到实践的提升飞跃,但想要实现创业落地的目标,光依靠这些还远远不足。优质的创新创业项目需要更多的是赛后扶持,从而转化成为真正的创业项目和创业公司。资金缺乏是困扰创业项目落地实施的核心问题,所以在各类创业比赛的奖金支持以外,还可以帮助提升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融资能力,优质的创业项目有了资金的加持,才能更好的推进创业项目落地实施。在特殊的行业还可以引入校外企业资源、打造校企联合的方式,让学生好的项目可以在大企业的帮助下实践和发展,不仅可以提升学生自身能力,也会帮助企业解决很多问题,并培养企业未来人才,一举多得。学校学习和社会工作之间的差异一直是每一个毕业生不得不面临的挑战,而创新创业赛事就是在学校与社会之间建立起来一个桥梁,帮助学生成长和转变心态,主动去获得更为丰富行业信息的桥梁。[7]

3.3 以赛促教,多维度组合创新创业赛事氛围

目前大部分学生对创新创业的了解还是浮于比赛表面,缺少深层次的探索精神,将创新创业赛事视为一项校园活动,没有认识到创新创业能力对未来发展的关键性价值。创业是创新的载体和表现形式,归根到底,创新创业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解决事物的能力,学科理论的应用实践。赛事的管理模式优化需与课业教育相结合,而不是独立划分,造成产学分离。不断丰富在创新创业竞赛活动中的经验总结,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不断深入到多维度教育当中,营造浓郁的创新创业氛围。学生在学习中实践比赛,再由比赛回归到学习成长,从学习到探究,不断加深创新理念,解决各种问题,达成良性互动,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和创业目标。[8]

3.4 完善师资队伍,多种模式组合教学团队

增加高校间合作交流,做好线上教育与线下教育相结合的模式,鼓励行业资深权威教师参与到创新创业的教育和赛事中来,打造创新创业精品课程资源,不断的丰富课程的深度和广度,帮助学生获得优质的理论学习机会。联合校友资源和企业资源等,邀请一些既有创业实践经历,又有一定的学术背景的“学者型企业家”或者“企业家型学者”作为创业导师参与到创新创业课程和赛事中来,能够让学生从实践的角度,更好的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以及落地实施过程中将要面临的各种各样真实的创业困境。根据行业分类邀请投资行业相关人士参与到比赛的培训和评判过程中,推进优质项目的落地,以及创业项目在发展过程中如何更好的抓住被资本认可的机遇。高校也应把握机遇,从制定相关政策和锻炼教师队伍等方面,支持优秀中青年教师到相关行业、企业、研究院所等进项学习和实践,针对性的将教师团队的整体实力进行更高的提升。从线上到线下、从理论到实践、从起步到发展,多种模式组合的创新创业教育的竞赛管理策略,将更好的实现创新创业人才和资源储备。[9]

4 结束语

以上是基于目前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管理现状进行的提升策略研究。在国家发展转型的关键点上,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责任重大。以大学生创新创业赛事为平台,优化师生创新创业环境,做好积极发展的创新创业储备,是实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创新型强国的迫切需求。

猜你喜欢

创业项目竞赛赛事
本月赛事
2020丝绸之路数学竞赛
山西18个农村创业项目获资金补助
“三晋新农人”登台竞秀创新创业项目获赞 第五届“三晋新农人”创业创新竞赛成功举办
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可持续发展的路径研究
河南省体育馆近年承办的主要赛事
河南省体育馆近年承办的主要赛事
浙江省高校大学生创业项目现状调查及探索
创新思维竞赛(3)
创新思维竞赛(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