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戒尺进课堂 戒尺进心中

2019-12-31张陆千寻

课堂内外·创新作文高中版 2019年12期
关键词:纵容戒尺惩戒

张陆千寻

前些日子,四川某小学开展“戒尺进课堂”活动引发网友关注。大多数网友支持这一做法,并希望增加和规范教师的惩戒权;但也有些网友则持质疑态度,不赞同只流于形式的惩戒。

对此,我认为:推行“戒尺教育”并无过错,但关键是应让“戒尺”的准则融入心中。

列举不同的人对“戒尺进课堂”这一做法不同的观点,并顺势提出自己的观点,态度明确,观点显豁。

何为“戒尺”?从相关新闻来看,它无非就是学校配给教师管理学生的尺子。教师可用它来教育不听话的孩子,用皮肉之苦告诫犯错的孩子应及时改正错误言行。不过,从网友的观点来看,这把“戒尺”仿佛可以抽象为对学生的适度惩戒权,是对扭曲的赏识教育、鼓励教育的纠偏,是对“让老师更敢管”的肯定。

是的,“戒尺进课堂”赋予了教师一定的惩戒权,是对把赏识教育等同于“一味的夸奖”的错误认识的一种纠偏。如今家長愈来愈宠溺孩子,鲜有像胡适之母冯氏因孩子犯错而惩戒孩子的人了。家长的纵容助长了一批“小霸王”的威风,他们轻则贪玩懒惰、影响他人,重则引发校园欺凌事件,危害社会。而有些老师作为他们行为的纠偏者、未来的指引者却不敢管教,只能“赏识”“鼓励”。因为“小霸王”们的身后有纵容他们的家长。家长偏袒孩子的方式各异,或用录音笔收集老师“惩戒”孩子的证据,将其告到教育局或放到网上,甚至告上法庭,借以恐吓住一群老师,使他们被迫放下举起的“戒尺”。亚里士多德有言:“放纵人的欲望是最大的祸害。”而“戒尺进课堂”的推行及人们对“戒尺进课堂”的赞许,就是对过分纵容人之欲望的现象的努力抵制。

正如质疑者所说,如果惩戒流于形式,结果可能是“兴一时,败一时”。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惩戒不单要表现在使用戒尺上,更要表现在使自律精神流入学生心中,进而自觉落实在行动上。一方面,我们要将惩戒范围、标准量化,让老师更“敢管”。林清玄上高中时的年级主任因他半夜离校吃面而用戒尺狠狠地打他的手,这便是惩戒权的运用,也是教师“敢管”的体现。另一方面,我们要加强“润物细无声”的“戒尺教育”,如同寿镜吾先生手持戒尺却不打学生,用如戒尺般严厉的管理教育学生,让学生真正将道德准则的戒尺放在心中,而不是仅使戒尺流于形式,甚至成为人们借机炒作的工具。

作者思维辩证,既认识到“戒尺进课堂”是一种教育纠偏,是对过分纵容人之欲望的现象的抵制,又指出惩戒的目的是要让自律精神流入学生心中,进而自觉落实在行动上;作者认识深刻,不仅看到了问题产生的原因,还提出了解决的方法,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

戒尺进课堂,匡扶天下桃李,促使民盛国昌。

戒尺进心中,滋养慎独之心,光大教育久长。

用诗的形式来结尾,不仅增强了文章的文采,还强化了观点、照应了题目,可谓一举多得。

猜你喜欢

纵容戒尺惩戒
忘却歌
教育惩戒艺术仍值得继续探索
也谈“教育惩戒权”
监督中的共谋与纵容
教育有时需要一定的惩戒手段
酒店“毛巾门”罚2000元,是惩罚还是纵容?
晋武帝纵容腐败留后患
谁在纵容传统银行野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