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LPR形成机制影响的研究综述

2019-12-31/

上海商业 2019年12期
关键词:市场化利率贷款

文 / 李 歌

一、引言

LPR(LoanPrimeRate)起初是指贷款基础利率,创设于2013年10月。原LPR机制就是10家综合实力较强的大中型银行通过自主报价的方式,确立一个最优贷款利率供行业定价参考,其他贷款利率在此基础上进行加减点确定。但自LPR发布以来,其在实际操作中并没有真正达到预期效果,对现存的贷款利率定价机制并没有起到显著的补充或者改进作用。这使得通过LPR来引导贷款利率的政策指引初衷未能充分实现。此次改革将LPR更名为“贷款市场报价利率”,相比较于原来的LPR机制,新LPR在报价行范围、报价频率、报价方式、期限品种方面发生了重大变化,并在执行监管方面更严,各银行对新LPR定价的执行水平纳入了MPA考核。

此次LPR形成机制改革以期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提高利率传导效率,进而达到降低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企业融资成本的效果。关于LPR形成机制对相关经济领域的具体影响,学术界专家们也都从不同的侧面进行了解读。

二、LPR形成机制对贷款利率的影响

8月20日,央行有关负责人就完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形成机制答记者问见面会上,明确提到,通过改革完善LPR形成机制,可以起到运用市场化改革办法推动降低贷款实际利率的效果。一是前期市场利率整体下行幅度较大,LPR形成机制完善后,将对市场利率的下降予以更多的反映。二是新的LPR市场化程度更高,银行难以再协同设定贷款利率的隐性下限,打破隐性下限可促使贷款利率下行。自新LPR形成机制公布后,大多数专家学者普遍认识到,此次LPR形成机制改革是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关键一步,有利于积极推动利率“两规合一规”。

专家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对这次改革致力于有效调控贷款利率进行了深度的分析。回顾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历程可以发现,不断推进利率市场化,多年来一直都是我国货币政策执行的重要内容。因此,前期利率市场化程度已经取得逐步提升,但由于种种复杂原因,利率改革的效果未能充分地反映到实体经济中。此次LPR形成机制改革无疑是更推进一步,使得利率市场化的效果,即贷款利率的下降效应更多地反映到中小企业融资中。

三、LPR形成机制对银行的影响

银行系统作为金融市场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在利率市场化改革中始终承担着重要的角色。此次LPR形成机制改革无疑会对银行业产生深远的影响。

曾刚,王伟(2019)从短期、中期和长期多个角度分析到此次LPR形成机制改革将对银行产生较为复杂的影响。短期内银行利差将会收窄,利润会受到冲击。并初步测算到LPR改革会对银行利润产生约0.1%的负面影响;从中期来看,银行利率风险和信用风险管理难度加大。改革后的LPR市场化程度更高,银行难以协同设定隐性下限,各银行需独立管理利率风险;长远地看贷款利率市场化会重塑银行风险偏好,主要体现在LPR改革后,银行优质客户的利率议价能力较强,面对利润目标,银行可能不得不“退而求其次”,这一定程度上会导致银行信用风险上升。

芦爽(2019)着重分析了此次改革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同样地认为银行利差空间被压缩,可能导致银行惜贷。当利率处于下行阶段时,存款竞争加大,面临人们希望高存款利率,低贷款利率的情况,可能会出现效益不能支撑高风险溢价的现象,最终银行放贷时会格外慎重。

张希,陈轩(2019)综合分析了此次LPR形成机制改革对银行业的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他们认为随着LPR“并轨”,银行可以获得更大的贷款定价自主权,在产品和服务创新方面更有积极性;但银行也会面临利差减少、竞争愈发激烈、贷款风险加大等压力。并通过分析给出了应对措施,其中包括建议银行业实现差异化定位,比如大型银行和中小银行在客户业务上进行差异化竞争。

以上专家学者们,在全面分析LPR形成机制对银行业的影响之后,也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关的应对措施。

四、LPR形成机制对中小企业融资的影响

根据国务院常委会的政策部署和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公告可以看出,各部门都着重强调了此次利率市场化改革是有利于进一步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改革致力于调控实际贷款利率,真正减轻企业融资压力等政策思路。那么此次LPR形成机制改革是否真的能够使得实际贷款利率下降幅度有效传导至实体经济中呢?通过对已有研究的梳理,可以发现专家学者们在这方面的解读有着不同的品鉴。

张红地(2019)认为此次改革要求新发放的贷款主要参考LPR定价,会使得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有所下降。但也看到了面临的挑战,他分析到因为LPR本身是对优质客户的定价,此次改革只是定价换锚,短期内贷款价格水平的变化会非常有限,并不能对中小企业融资成本产生实质性的影响。

相比之下,程实,钱智俊(2019)对LPR形成机制致力于降低中小企业融资成本的政策思路还是比较乐观的。他们从多个层面进行了详细分析。首先从机制设计上肯定了此次LPR形成机制改革紧扣重点,致力于优先打破中小企业融资瓶颈,推进实际贷款利率进入下行轨道。其次,他们认为,原有的由政策利率传导至货币市场利率,继而影响债券收益率曲线,再传导至信贷终端利率的利率传导路径,对中小企业而言存在结构性歧视,使得调降货币市场利率的“宽货币”难以转化为中小企业信贷的“宽信用”,此次改革有利于政策利率信号直接抵达信贷终端,避免了中间环节对中小企业的歧视效应。

关于LPR形成机制是否真的能够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盛松成(2019)则给出了更具体的看法,他认为,当前经济面临下行形势,银行风险偏好整体下降,相比之下恐怕只有资质较优的小微企业才能更受利于此次改革。

可以看出,关于此次LPR形成机制对银行系统和中小企业的影响,业界和学术界专家的确有着不一样的评价。有些人认为中小企业受益多,银行系统压力大。他们认为新LPR机制致力于降低实际贷款利率,减轻中小企业融资负担,无疑是加大了银行的压力,利差收窄,竞争加大,风险管理难度较大。特别是对于中小银行机构来说,主要客户对象是中小企业,参考LPR定价短期内会使得银行收益难以支撑银行风险。有些人综合考虑了经济下行的大背景和中小企业自身风险较大的因素,认为短期内,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效果可能是不显著的,也许只有少数资质优良的企业才能获益。总的来看,此次LPR形成机制改革是推进利率市场化过程中“里程碑式”的一步。短期内可能效果见微,需要实践层面各个主体的互相协调,共同推进。结合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形势和国际经济环境带来的压力,此次LPR形成机制改革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符合我国现阶段实际经济发展的需要。

五、小结

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步入了攻坚阶段,市场利率在金融市场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得到了大幅提升。在当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扩大对外开放格局的大背景下,此次LPR形成机制改革预期会有比较理想的效果,但在如今越来越复杂且多变的经济环境下,我们仍要认清利率市场化改革之路道远且艰。总体来看,我国未来利率改革需进一步加强完善货币政策调控体系,充分发挥金融市场在价格发现、资源配置、风险评估中的作用;积极培育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巩固货币市场报价利率基础;努力完善商业银行定价机制,并且大力拓展中间业务,促进银行转型升级;大力发展资本市场,进一步发挥利率在配置金融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进一步推进金融创新发展,扫清利率改革的障碍,及时总结和调整发展理念和思路;强化并改善金融监管体系,完善法律法规,营造良好健康稳定的金融发展环境等。

猜你喜欢

市场化利率贷款
不断滚动贷款,同时减记债务:政府如何才能从破产中更快恢复? 精读
为何会有负利率
试论二人台市场化的发展前景
离市场化还有多远
负利率存款作用几何
负利率:现在、过去与未来
Wang Yuan: the Brilliant Boy
My Huckleberry Friends:Even if the Whole World Stand against me,I Will always Stand by You
解读玉米价格市场化改革
旧信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