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米非司酮联合地屈孕酮片序贯治疗子宫腺肌症研究

2019-12-31于传鑫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9年12期
关键词:孕酮小剂量内膜

陈 行,于传鑫

(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妇科,上海 200011)

子宫腺肌症(adenomyosis,AM)为妇科常见疑难病,以月经过多、子宫体积增大、痛经等为主要特征,临床根治方法为全子宫切除术,疗效确切,但对于年轻、不愿切除子宫者,控制临床症状需长期进行药物治疗[1-2]。目前,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为临床治疗AM的常用方法,通过于子宫内定时释放左炔诺孕酮,作用于子宫内膜,减轻子宫内膜对雌二醇的反应,进而抑制子宫内膜增生,通过持续、持久治疗,达到降低子宫内膜厚度、缩小子宫体积、改善痛经,减少出血量的效果[3-4]。但一些患者采用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后存在脱落、点滴出血等不良反应。近年来有多项研究指出,小剂量米非司酮有助于促进AM患者症状改善[5-6]。此外,地屈孕酮片作为临床常用孕激素类药物,在改善痛经、月经紊乱等症状方面,具有良好效果。基于此,本研究选取我院60例AM患者,分组探究采用小剂量米非司酮联合地屈孕酮片序贯治疗的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6月至2017年6月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60例门诊AM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两组一般资料(体质量、病程、既往分娩情况及年龄)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见表1。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表1 一般资料比较Table 1 Comparison of general information

1.2选例标准

1.2.1纳入标准

均经妇科盆腔超声诊断为AM;均伴有痛经、月经紊乱、子宫体积增大等;对本研究药物无禁忌;认知功能良好,无沟通交流障碍;患者知晓本研究,已签署同意书。

1.2.2排除标准

子宫内膜活检或诊刮排除子宫内膜病变;内分泌系统及免疫系统疾病患者;合并其他影响本研究妇科疾病者;严重肝肾功能障碍者;不能配合完成研究者。

1.3研究方法

1.3.1对照组

采用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生产企业:Bayer Oy,批准文号H20140370)治疗,月经期第3~5 d置入宫腔。

1.3.2研究组

采用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小剂量米非司酮(北京法莫斯达制药科技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43063)联合地屈孕酮片(生产厂家:Abbott Biologicals B.V.,进口药品注册标准JX20130024)序贯治疗。具体方法为: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用法同对照组,米非司酮口服,10 mg/d,连续口服5个月,第6个月开始服用地屈孕酮片,10 mg,2次/d,连续20天。停药后等待撤退性出血,复查超声,开始下一个周期小剂量米非司酮联合地屈孕酮片序贯治疗。

1.3.3血清指标检测

分别抽取治疗前、治疗1个序贯周期后静脉血5mL,以3 000 r/min转速处理10 min后留取血清,置于-80℃冷藏室内待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卵泡刺激素(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FSH)、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雌二醇(estradiol,E2)、糖类抗原125(carbohydrate antigen 125,CA125)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水平,相关试剂盒均购自美国Bio-RAD公司。

1.4观察指标

(1)两组治疗效果。①显效:痛经症状基本消失,子宫体积恢复正常,或缩小20%~40%;②有效:痛经症状明显减轻,但未消失,子宫体积缩小<20%;③无效:未达以上标准。总有效率为显效率与有效率之和。(2)两组治疗前、治疗1个序贯周期后血清性激素指标,包括血清FSH、LH、E2水平。(3)两组治疗前、治疗1个序贯周期后血清CA125、VEGF水平。(4)两组治疗前、治疗1个序贯周期后子宫情况,包括子宫内膜厚度、子宫体积,经阴道B超检查测定。(5)两组治疗前、治疗1个序贯周期后月经情况,包括月经量、痛经程度,采用口述评分法(verbal rating scale,VRS)评估痛经程度,分值0~4分,分值越高痛经程度越重。(6)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5统计学方法

2结果

2.1疗效比较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3.33%)与对照组(83.33%)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疗效对比[n(%)]Table 2 Comparis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 [n(%)]

2.2血清性激素指标

治疗前,研究组血清FSH、LH、E2水平与对照组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1个序贯周期后,两组血清FSH、LH水平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血清E2水平较对照组高(t=4.073,P<0.01),见表3。

表3 两组血清性激素指标对比Table 3 Comparison of serum sex hormone index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注:与同组治疗前对比,*P<0.05。

2.3血清CA125、VEGF水平

治疗前,研究组血清CA125、VEGF水平与对照组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1个序贯周期后,研究组血清CA125、VEGF水平均较对照组低(t1=2.291,t2=5.106,均P<0.05),见表4。

表4 两组血清CA125、VEGF水平对比Table 4 Comparison of serum CA125 and VEGF level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注:与同组治疗前对比,*P<0.05。

2.4子宫及月经情况

治疗前,研究组子宫内膜厚度、子宫体积、月经量、痛经程度值与对照组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1个序贯周期后,研究组子宫内膜厚度、子宫体积、月经量、痛经程度值均较对照组低(t1=7.156,t2=5.584,t3=4.477,t4=4.060,均P<0.01),见表5。

2.5不良反应

研究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43.33%)低于对照组(80.00%)(χ2=8.531,P<0.01),见表6。

表5 两组子宫及月经情况对比Table 5 Comparison of uterus and menstruati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

注:与同组治疗前对比,*P<0.05。

表6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n(%)]Table 6 Comparison of adverse react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n(%)]

3讨论

3.1 AM治疗现状

AM指子宫内膜腺体、间质侵入子宫肌层形成弥漫或局限性的病变,手术切除为其最有效治疗措施,但随着患者个体需求不同,年轻的AM患者不愿进行手术切除治疗[7-8]。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为保守治疗的一种,将其置入子宫内可稳定释放低剂量左炔诺孕酮,通过抑制雌激素受体合成拮抗子宫内膜增生,已成为临床治疗AM患者的一线治疗方案[9-10]。但不规则出血、意外脱落等不良反应干扰治疗持续进行。

3.2小剂量米非司酮联合地屈孕酮片序贯治疗的临床效果

本研究将小剂量米非司酮联合地屈孕酮片序贯治疗应用于部分AM患者,结果显示,两组治疗效果良好,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且治疗1个序贯周期后,研究组子宫内膜厚度、子宫体积、月经量、痛经程度值均低于对照组。结果提示小剂量米非司酮联合地屈孕酮片序贯治疗能显著缩小AM患者子宫体积,降低子宫内膜厚度,进而改善月经情况,治疗效果良好。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腺肌症的机理有待深入的基础研究。刘玉红[11]研究指出,小剂量米非司酮作为一种孕激素受体拮抗剂,在AM治疗中可发挥以下作用:①抵抗受精卵着床,促进宫颈成熟,诱导月经;②与子宫内膜孕酮受体竞争,阻断孕酮作用,降低雌激素作用,诱发闭经;③促进宫颈软化、扩张;④降低孕激素水平,抑制排卵。而地屈孕酮片口服后被迅速吸收,可使子宫内膜进入完全的分泌相,从而可防止由长期雌激素作用引起的子宫内膜增生,控制子宫内膜厚度。因此采用小剂量米非司酮联合地屈孕酮片序贯治疗AM可有助于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本研究着眼于该治疗方案对性激素水平的影响进行探究,结果显示,治疗1个序贯周期后,两组血清FSH、LH水平与治疗前无显著差异,组间对比无显著差异;两组血清E2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且研究组较对照组高。其中E2为维持女性生理功能的重要性激素,FSH、LH为临床评估卵巢功能的重要指标,二者血清水平异常波动程度与患者卵巢功能障碍间具有密切相关性[12]。本研究提示,治疗组雌激素水平维持在早卵泡期,FSH、LH没有明显升高,表明小剂量米非司酮联合地屈孕酮片序贯治疗能进一步改善AM患者E2水平,且不引起低雌激素症状,进而取得临床治疗效果。

3.3小剂量米非司酮联合地屈孕酮片序贯治疗对患者血清CA125、VEGF水平的影响

有研究指出,VEGF作为一种促血管生成因子,其水平异常升高能促进血管内皮细胞有丝分裂作用,并提高其通透性,进而促进子宫内膜增厚[13]。此外,CA125作为一种糖蛋白,其血清含量与AM患者子宫体积存在明显正相关关系,通过对其血清水平检测,可进一步掌握患者病情严重程度。本研究结果中,治疗1个序贯周期后,研究组血清CA125、VEGF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表明小剂量米非司酮联合地屈孕酮片序贯治疗AM能有效调节血清CA125、VEGF含量,进而控制病情,这可能是其治疗AM的主要机制之一。

3.4安全性分析

不良反应方面,研究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43.33%)低于对照组(80.00%),表明采用小剂量米非司酮联合地屈孕酮片序贯治疗AM具有一定安全性。

综上可知,采用小剂量米非司酮联合地屈孕酮片序贯治疗AM患者的效果良好,能有效缩小子宫体积,降低子宫内膜厚度,达到临床闭经,从而缓解痛经症状、减少月经失血。另外,该序贯治疗不引起低雌激素症状,可降低血清CA125、VEGF水平,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有望在AM患者治疗中得到广泛应用。但本研究仍存在一定不足,如样本选取量较少、未进行长期随访等,对患者预后情况的影响有待日后进一步探究分析。

猜你喜欢

孕酮小剂量内膜
牛子宫内膜炎病因与治疗
小剂量喹硫平对文拉法辛治疗抑郁症增效作用的比较研究
小剂量左甲状腺素对良性甲状腺结节的治疗效果及促甲状腺激素水平分析
小剂量右美托咪定复合瑞芬太尼对全麻拔管期呛咳的影响
水囊联合小剂量催产素应用于足月引产的临床疗效观察
怀孕了你还在频繁测孕酮吗
孕酮低可致不孕或流产,它有3 种表现
孕酮联合CA125对异位妊娠药物保守治疗结局的预测价值
异常子宫出血,是子宫内膜息肉惹的祸吗
子宫内膜增厚需要治疗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