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蒲柳人家(节选)》的教学解读

2019-12-30黄强

中学语文(学生版) 2019年11期
关键词:人物形象小说文本

黄强

当代作家刘绍棠的《蒲柳人家》以大运河边农民的故事描写为主线,用散文化的笔法描述了运河沿岸的风土人情、地域地貌,民族风格明显,审美情趣浓郁。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注重教学方式的创新,引领学生徜徉在小说的字里行间之中,反复品读,不断领悟,冲突重难点内容的藩篱,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从而共同塑造具有特色的、精彩的课堂教学模式,提升教学效率。

一、填充空白,丰富人物形象

在小说中“留白”往往是文章的重难点内容,是学生理解文章内涵的关键所在,直接关系到阅读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因此,教师应该注重对“留白”内容的解读和充盈,有方法、有目的的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和知识结构去联想和想象,填充空白,在体会“言下之意”的基础上,重塑学生对小说人物形象的认知体系,打开文本领域的全新空间。

在《蒲柳人家》(节选)一文中,人物形象的塑造及人物情感的表达等内容上均有一定的“空白”,因此教师应该充分抓住这一关键点,引导学生根据自身实际和现有经验,结合文章中的蛛丝马迹进行内容想象、填充和还原,从而让学生在全面、立体、生动、丰富的人物形象和情感世界之中把握文章精髓,更好的解读文本,提升教学质量。

从情感留白处看,为了展示奶奶对孙子的情感,文中描绘到“奶奶八样不放心,怕让狗咬了,怕让鹰抓了,怕掉在土井子里,怕给拍花子的拐走。”虽提出了“八样不放心”,但是在描述的时候仅仅采用了“四样”,省略了一部分内容,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同学们,我们来设身处地的想一想,对于文章中没有描写出来的四种担心,你觉得是怎样的呢?”通过这种方式引导学生结合实际进行思考,去切身实地的感受奶奶对河满子深沉的爱,紧张和担忧之情跃然纸上。有的学生说“怕摔倒了”,有的学生说“怕被风吹了”,有的学生说“怕被蛇咬了”,七嘴八舌,氛围高涨,学生纷纷根据自己日常生活中的体验谈论奶奶的“不放心”,促进了学生对文章情感内涵的把握。

从语言留白处看,《蒲柳人家》(节选)在描述“一丈青大娘”因为年轻纤夫的不讲理而大发雷霆的时候,写到“勃然大怒,老大一个耳刮子抡圆了扇过去……”由于缺乏实际经验,情感体系相对不健全,因此,学生无法真实想象“一丈青大娘”生气的样子及行为,此时,教师可以通过表演式教学,填空语言空白。只见教师表情愤怒,怒目圆睁,手掌高举,一幅气势逼人,泼辣火爆的样子,让学生通过真实情景充分感受人物的刚正不阿,增强情感上的体验和共鸣,让学生在声情并茂的演绎和赋予感召力的文字之中理解和领会文章重难点内容,拉近同作者之间的情感距离,更好的进行心灵对话。

二、抓住细节,深度探究文本

第一,研读题目,提升綜合思维能力。小说的题目通常是文本内容的高度概括,通常情况下是文章主旨内容的直接体现。因此,在文本解读开始时,应该抓住文本题目细节,实现对文本整体内容的基本掌控。以《蒲柳人家》(节选)这一小说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题目进行逐字逐句的解析,在“为什么”答案的探索过程中,增强辩证思维能力。通过对“蒲柳人家”四个字的逐一分析,让学生明白这篇小说的主要内容是对普通贫苦农家生活的描写,因此人物解读是重点。分析了题目之后,学生明白了文章的重点,提升了综合思维能力,从而能够更好的进行小说学习。

第二,关注背景,体验小说喜怒哀乐。一般而言,小说创作时代背景的不同会给小说的精神内涵造成一定的影响,是小说情感基调个性化特征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在小说教学的文本解读过程中,应该高度关注小说的创作背景,拉近同作者创作环境的距离,加深对小说整体内容的理解和把握。在《蒲柳人家》(节选)的教学中,教师应该立足于学生个性化发展需要,指导学生站在作者的角度体验角色,感受情绪,深入解读。一方面,向学生介绍“荷花淀派”的写作特点。《蒲柳人家》是当代乡土文学作家刘绍棠的作品。刘绍棠作为我国“荷花淀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在成长过程中受到孙犁和肖洛霍夫的影响较为深远,同时自幼生活在北运河边上的乡村,因此其创作多取材于北运河一带农村生活,带有浓厚的乡土色彩,格调清新,情感浓郁。另一方面,向学生介绍日伪日据时期穷苦农民的生存困境,让学生明白爷爷舍生取义的行为逻辑,了解爷爷抗日爱国情怀,塑造出一个真实、复杂、立体的人物形象,实现学生与作者这之间的情感交流,深入探索人的心灵,完成精神能量传递的目的。

第三,追究异常,挖掘小说作者深意。通常情况下,作者会通过一些看似不合理,但是却又在情理之中的内容对小说情节进行安排、部署,而这些内容通常是小说人物情感变化的关键。在《蒲柳人家》(节选)之中,为了描写“一丈青大娘”的勇猛,文章中写到“别看五六十岁了,三五个大小伙子不够她打一锅的”,同时在打架环节的描述中,作者用了较多的笔墨描写大娘打赢众年轻小伙子的轻松与霸气,虽然与现实情况存在一定的差异,不符合实际情况,但是却较为有效的凸显了“一丈青大娘”的性格特征和角色魅力,继而与后文描写对孙子无极限的宠溺形成对比,在这种冲突之中建立立体、复杂的人物形象,加深学生理解。在对“何大学问”惊险遭遇进行描写的时候,树立了爷爷的舍身成仁形象,凸显了爷爷的硬气。在对文章进行解读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在细节的分析过程中,让学生更好的理解行文逻辑,抓住人物角色,把握小说内涵。

三、咬文嚼字,品味内在情感

在小说教学文本解读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对关键字词的解读,咬文嚼字,让学生在词语的解读之中精准把握人物特征,深层次的感受小说内在情感,实现对学生素养品质培养的目的,使其通过进入作品世界,增进同作者的精神交流,增进知识的积累和内化。

在《蒲柳人家》(节选)这一小说的教学过程中,为了深化学生对何满子奶奶这一经典人物形象的认知,精准理解文章中对奶奶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和行动描写内容。教师可以通过文中“雨打芭蕉”“一气呵成”“断喝”“吆喝”“一阵风冲下”“抡圆了扇过去”“折断”“挥舞”“不依不饶”“勃然大怒”“开恩放行”等词语解析建立起学生对奶奶泼辣大胆、性格豪爽这一人物形象的初步认知。同时,通过“赶快”“怕”“团团转”“喊哑了”“抄起”“敲碎”“一扔”等词语了解奶奶对何满子的宠爱、重视和无奈。最后通过对动作句子“一丈青大娘勃然大怒,老大一个耳刮子抡圆了扇过去,那个年轻的纤夫就像风吹乍蓬,转了三转,拧了三圈儿,满脸开花,口鼻出血,一头栽倒在滚烫的白沙滩上,紧一口慢一口捯气,高一声低一声呻吟”中量词的解读,让学生在学科联动之中增进对知识点的记忆和认识,在综合性人物性格特征的解读过程中形成对“一丈青大娘”这一人物更为多元、立体、生活化的认知,让学生能够更为清晰的感受不同人物的精彩与魅力,徜徉在文字的海洋之中,感受中华文字的博大精深和小说文化的缤纷多彩,提升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总之,小说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载体,在当前时代背景下其重要性更加凸显出来,教师应该引领学生徜徉在小说的字里行间之中,反复品读,不断领悟,冲突重难点内容的藩篱,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从而共同塑造具有特色的、精彩的课堂教学模式,提升教学效率。

[作者通联:福建厦门双十中学]

猜你喜欢

人物形象小说文本
如何做好表演中人物形象的塑造
论近年来中国网络剧人物形象创新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那些小说教我的事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巧用侧面描写,丰富人物形象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