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言文教学增效门径探析

2019-12-30王浩

中学语文(学生版) 2019年11期
关键词:晋侯郑伯秦伯

王浩    

文言文教学要实现“文字”“文学”“文化”三个维度的有机统一,真正使学生在掌握、积累文言词义、句式,学会阅读、翻译经典文言文方面,在学习、传承深厚广博的中华传统文化,加强道德修养,塑造健康人格,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方面,在学习、研究文章内容与写法,体验、感受作者情感与操守,学习、吸纳先人处事胸襟与智慧,滋养实践创新精神方面,都能够有切实的长进,就必须确保文言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本文拟以《烛之武退秦师》教学为例探讨文言文教学的增效门径。

一、从研讨课题入手,把握文章内容要点与行文思路

虽然不是每一篇文言文的标题都拟制得非常精当,富有深意、新意,但需要尽力从寻常中见出不寻常,研读出另一番意味来。我们可以利用课文标题来引导学生研讨文章内容的确定、材料的选择、结构的安排、立意的深化、情感的表达,求得最大限度地激活学生思维,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例如教学《烛之武退秦师》,在学生预习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研讨课文标题:“烛之武退秦师”是一个主谓式短语,“烛之武”是主语,动作的发出者,“退”是谓语,是烛之武的行为,“秦师”是宾语,是动作的承受者。由此提问:标题中哪一个词是重点?为什么?

学生肯定知道是“退”。那么先让学生理解“退”的意思,因为预习了课文,学生自然都知道“退”是动词的使动用法,即“使……退却、撤退”的意思,这个没有难度。关键是为什么“退”词是重点,应让学生各抒己见。通过集体研讨,自由发表意见,要让学生形成共识,明确文章是围绕“退”字组织材料,选定叙事重点,刻划人物,表达主题的。为什么“退”是重点呢?因为文章要交代“退秦师”的背景(原因)、接受“退秦师”的重任、“退秦师”的策略与过程、“退秦师”的结果。

如果学生能够讨论出这个结果来,就很不错了,但教师应进一步引导讨论:一个“退”显示出文章内容的四个要点,事件发展的四个阶段,那么这四个要点、阶段,哪些是重点、需要详写呢?哪些不是重点,可以略写呢?

学生从各段文字的长短篇幅中,大都能知道“退秦师”的背景与结果不是重点,可以略写,“退秦师”的策略与过程是重点,需要详写,但接受“退秦师”的重任可能没有准确把握。讨论前,学生不清楚,不明白,没有关系,关键是通过讨论,要让学生懂得就行了。怎样的讨论才会产生实际效果呢?要给予学生足够的阅读时间,让学生细读,静思。然后让学生有足够的讨论时间,尽量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尤其要让持不同看法的同学能够充分争鸣。最后才由老师归纳明确,甚至不需要老师作归纳,学生就知道得非常清楚了。这样才会产生实际效果。

“退秦师”的策略与过程为什么是叙事的重点?学生在讨论中会认识到,这个阶段的叙述是直接表现烛之武有谋略、有辩才,善于分析对方心理、对当事国的历史与现实研究得非常透彻,能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喻之以利,逻辑严密地阐述自己看法,化被动为主动,一步步将秦伯套结实。

那么,接受“退秦师”的重任这个要点是不是可有可无呢?它是重点吗?应该说这不是全文的重点,只是事件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必经阶段,但对刻划烛之武的形象很重点,为什么?可以让学生充分讨论。经过讨论,学生会明白,原来这个阶段的叙述,可以起到丰满人物形象的作用,也更有利于表现烛之武有怀才不遇的压抑怨愤、有以大局为重的豁达心胸,也能够表达郑伯广开言路、虚怀纳谏、知错认错、不甘做亡国奴、敢于与强敌抗争的性格特点。

如果抓住标题中的“秦师”提问,也可以让学生研讨一番。可以提问:标题中的“秦师”为什么不改成“晋师”?这样,可以让学生明了郑国这一次国难当头,危险突降的由来。秦国与晋国,谁是主动挑事的一方呢?学生自然会从文中找到答案,是晋国主动挑事的,秦国是晋国找来的同盟者。那么,为什么不先退主动挑事的晋师,而去退秦师呢?让学生充分讨论,自由发表意见,可以激活学生思维,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学生最终会明白,晋军单独入侵,郑国还可以全力抵抗,但强秦进攻,郑国不堪一击。秦军能够答应晋国一同进攻郑国,想必接受了晋国的利益许诺。国与国之间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无利不起早,秦师助晋攻郑自然是贪图晋国许诺的好处。而晋国既然拉拢了秦国一同进攻郑国,想必是做足了准备,志在必得。那么,退强秦,瓦解秦晋联盟,便是挫败晋国阴谋的最佳选择。郑国上下都明白,秦国为利而助晋,那么郑国也可以喻之以利,让秦弃晋助郑。这正是郑国满朝文武官员廷议退敌的话题,这从佚之狐推荐烛之武的话中能够得到印证。从历史事实看,郑国这一次确实是因退秦师而化解了一场巨大危机。

二、从朗读感悟入手,揣摩人物情感,把握文章主旨

叙事性文言文刻画人物形象,在概述事件的发展过程中通常会叙写人物对话,这既是再现场景、推动情节的需要,也是刻画人物性格、丰满人物形象的需要。因此,叙事性文言文教学,除了要求学生朗读全文,熟悉文章内容,养成必要的语感,更要重点引导学生朗读人物对话,藉此揣摩人物的情感心理,把握人物性格特征,真正进入人物心灵世界,读活人物,进而把握文章主旨。绘景性、议论性文言文,尤其要加强对精美的景物描写文字与精炼的哲理性文字的朗读,通过朗读感受优美精练的文辞,养成良好的语感,进而体验作者的情感心理,把握文章主旨。

例如教学《烛之武退秦师》,佚之狐推荐烛之武只说了一句話,郑伯居然“从之”了。这是为什么?佚之狐这句话怎么会有如此份量?让学生读一读,看能读出什么来。先让学生自由读,再请几位学生来范读,让同学们通过他们朗读的语气、语速、语调来感受、点评。这样,可以让学生从佚之狐“国危矣”中感受到他的沉痛、忧虑,显示郑国形势的危机紧迫;从“师必退”的“必”字中感受到佚之狐的坚定、自信,明确烛之武是唯一合适的出使秦国的人选,显示佚之狐识人之明、荐才之诚、救国之切。所以,郑伯才毫不迟疑地采纳佚之狐的进谏。

烛之武面见郑伯后有一番推辞:“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这是什么意思?让学生读一读,感受一下烛之武特定的情感心理。让学生多形式朗读之后,再自由发表感想,学生会懂得,烛之武这一番推辞,接受任务时并不情愿,倒是很有怨言,透露出他确实很有才能,但长期沉郁下僚,不被重用的遭遇。但是烛之武只是发泄自己久被压抑的不满情绪而已,并没有愤恨,也不是特别计较,因为他用的是陈述语气,只是在陈述客观现实中带上了感叹语气,于自身遭遇的陈述中微微带上了不满、无奈与遗憾之情。郑伯正是听出了烛之武为番情感心理,所以放低姿态,很温和地劝解烛之武一番:“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郑伯的这两句对话,很值得研读。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一下,可以感受郑伯的理智、冷静,能够宽容一个无名之辈在朝廷公堂之上发牢骚、泄私愤,他不但不觉得烛之武的话是对自己的大不恭,反而放下姿态,坦然承认“不能早用子”的过失,这是给了烛之武发泄郁闷不满情绪的渠道。郑伯在照顾到烛之武的不满情绪之后,才以郑亡“子亦有不利”的义利劝说烛之武。既然郑伯给了自己下台阶,让自己发泄了不平之气,烛之武自然在国家利益面前,不能做一个失去道义的人,不能做一个置大局于不顾的人,所以,他当即答应出使秦国,担当起解除郑国眼前危机的重任。

接受“退秦师”重任这个要点,只写佚之狐的推荐与郑伯的同意,不写烛之武与郑伯的对话,可以么?从情节上看,是可以的,但从人物刻划上看,不可以。让学生多朗读,就会懂得的,没有这一番对话,烛之武的形象就显得单一化,得不到立体化的丰满的表现,也不能见出郑伯的虚怀纳谏、理智冷静、知错认错与忍耐性、宽容心。所以,烛之武与郑伯的对话,这个材料要不要,是否需要详写,牵涉到是否有利于表现文章主题的问题了。由此可以学到如何围绕主题选材、安排详略。

烛之武退秦的结果,使得晋侯无奈撤兵离去。撤离之前,晋侯对子犯说的一番话,也值得让学生反复朗读。对于子犯请求袭击秦军的建议,晋侯脱口就是一句“不可”,很果断地否定了。接着给出了不能做“不仁、不义、不武”之事的三个理由,算是安抚子犯的情绪,平息子犯心中对秦军背弃盟约的愤恨,但为什么最后还要来一句“吾其还也”?这句话如何理解呢?不妨让学生多朗读一番,引导学生通过恰当的语气、语调、语速,揣摩出晋侯此时此境的情感心理。“吾其还也”可以读成陈述语气,它是晋侯权衡复杂的内外形势作出的决策,这一撤军号令是他沉着理智、深谋远虑、有长远政治眼光的表现。“吾其还也”可以读成商量语气,是晋侯就自己的决策征询子犯的意见,表明晋侯充分尊重信任将士、平易民主有仁义情怀、懂得以退为进有忍耐性。“吾其还也”还可以读成猜测语气,看成晋侯的自言自语,流露出晋侯撤军之前的犹豫、纠结心理。晋侯撤军之前的这种复杂纠结心理从侧面表现出烛之武退秦师之举收到了显著奇效,表明烛之武凭借卓越智慧与杰出辩才成功解除了郑国的空前危难。

三、从精研语段入手,落实词义与翻译,能学以致用

精短文言文,可尽量做到全文精研全译、熟读背诵,但篇幅较长的文言文,不要求也没有必要全译全解、全文背诵。为此,应当选取重点语段,进行精细研读,落实词义与翻译,并通过重点语段中的词语带动全文重要实词虚词、重要句式的归纳整理,通过梳理重点语段的内容要点,逻辑层次,学会段落的展开方法,写人叙事的技巧,掌握生动绘景的表现手法与思路安排,熟练掌握各种论证方式的恰当运用,提升思维品质。这样长期训练下去,举一反三,学以致用,就容易形成扎实的文言文阅读技能。

例如教学《烛之武退秦师》,我们可以选取第三段“退秦师”的策略与过程作为重点研读对象,本段重点叙述烛之武游说秦伯的一番话,之前交代了烛之武“见秦君”的方式“夜缒而出”,之后交代了游说的结果“秦伯说,与郑人盟”。我们以这两句为源点,引导学生通过翻译,归纳本文中涉及的古汉语特点。

让学生自行翻译这两句话,展示两三位学生的翻译句子,应该没有难度。在展示学生翻译的过程中,应引导学生明确前一句“夜缒而出”中的“夜”是名词活用作状语,意为“在夜里,夜晚时”;“而”是承接连词,表示前后两个动作之间在时间上有先后关系。后一句“秦伯说,与郑人盟”中的“说”,是通假字,同“悦”,高兴的意思;“盟”是名词活用作动词,“结盟,结成盟友”的意思。由此,让学生归纳整理文中古汉语特点(如文言实词的活用现象、通假现象、文言虚词的意义与用法、文言句式类别等)。以小组为单位,互相查看,互相补充,共同完成。这样,促成学生主动查找,积极归纳,共同完善。文中名词活用作动词的有“军、鄙、封、盟”。名词作状语的有“夜、朝、夕、东、西”。形容词活用作名词的有“远、乏困”。表动词的使动用法的有“亡”。通假字有“共其乏困”的“共”、“秦伯说”中的“说”、“失其所与,不知”中的“知”。文中“而、以、其、之”有多种用法。文中的特殊句式有介词结构(状语)后置、主谓之间取消独立性、判断句、定语后置、宾语前置。还可以挑出几个重点句子做翻译训练,让学生学会抓句中的关键词,准确流畅翻译。

在基本落实词义、句式与翻译的基础上,再重点研读烛之武对秦伯说的一番话,让学生多读几次,梳理这段话的要点,把握前后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体会烛之武的游说艺术。本段第一句,说“秦、晋围郑”的最终结局是郑亡;第二至五句,说亡郑对秦国没有好处,其中第二句是总说,后三句是解释,一是“越国以鄙远”有难度,二是“亡郑陪邻”劳而无功,得不偿失;第六句,是说保存郑国对秦有好处;第七句,说历史,指出晋国言而无信,曾欺骗了秦国;第八、九句,说未来,指出贪得无厌的晋国必将“阙秦”;第十句,让秦伯在“阙秦利晋”之间,自己作出抉择。归纳起来,烛之武这段话,从郑亡的最终结局说起,紧接着说郑亡对秦非但无益反而有害,存郑对秦有益,说得情真意切,完全站在秦國的立场上分析事实,阐述道理,揭示真相;再挑拨秦晋之间的矛盾,先说历史事实,晋曾对秦言而无信,暗示秦伯晋国不能偏信,次说未来趋势,贪心不足的晋国终将侵损秦土,从历史与未来两方面替秦国揭示晋国的虚伪本性与侵略本质,以利害关系不着痕迹地挑拨秦晋矛盾,最终让秦伯自己表态,该不该助晋攻郑。秦伯最终高兴得“与郑人盟”,并主动派两员大将帮助郑国“戍之,乃还”。这一结果,表明烛之武以高超的游说艺术,瓦解了秦晋联盟,缔结了秦郑联盟。烛之武游说的成功,在于紧紧围绕一个“利”字,采用“攻心术”,一步步击跨了秦伯的心理防线,一开口直说郑亡的结局,满足秦伯志在灭郑获利的心理期待,在无对抗中营造宽松的对话氛围,使得秦伯放松了戒备来听烛之武的陈述;次说亡郑于秦无益有害的事实与道理,令秦伯对晋懊悔、恼怒,重新权衡自己的助晋灭郑行为;再说晋国的不守信用与贪得无厌,令秦伯心惊猛醒,恐惧冒汗,令秦伯感激烛之武的及时提醒,最终坚定地掉转枪口严防晋国入侵郑国。这样,烛之武的这番游说,让秦伯经历了“满足、放松→懊悔、恼怒→心惊、恐惧”的三个心理阶段。从这里,可以让同学们悟出一种高超的谈话艺术,即注意营造宽松平和的谈话氛围,应站在对方的立场上照顾对方利益,抓住对方心理有理有利有节地展开谈话。

从课题研讨入手,以问题深究层层推进,从朗读感悟入手,以言语细品读活人物,从精段研讨入手,以细部精读固基培能,经由这三个路径,必能使文言文课堂教学走向开阔开明境地,增强教学实效。

[作者通联:江苏邳州市第二中学]

猜你喜欢

晋侯郑伯秦伯
晋侯墓地出土有铭青铜器撷英
《烛之武退秦师》的辞令艺术赏析
国家博物馆新征集晋侯簋的年代及相关问题
烛之武何以“退秦师”
烛之武何以“退秦师”
——品味语言的力量
"狗保姆"一家三口照顾中风主人 还会健身陪练
浅谈《烛之武退秦师》的说辩艺术
聪明的乐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