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析公共权力腐败特点及其对策

2019-12-30张竞方

新西部下半月 2019年11期
关键词:治理对策

【摘 要】 文章分析了公共权力的特征,指出政治的核心问题就是公共权力的产生与公共权力的运行。阐明了公共权力腐败的基本特征,并分析了公共权力腐败的原因。提出预防公共权力腐败的根本是制约权力,并给出治理腐败的几点思考和建议:完善干部管理制度、吸纳社会治理、完善反腐的法律条规和建立高效的反腐机构、健全监督体系、开展廉政教育等。

【关键词】 公共权力;公共权力腐败;治理对策

一、公共权力与政治

1、公共权力本身有自己的属性,而产生腐败的原因大多来自于公共权力的滥用

公共权力是指行为者在公共事务方面控制社会资源,从事社会活动,实现预期目标,影响相关行为者的能力。公共权力是公共利益的代表,以公共支持为基础,以公共税收来维系社会。而公共意志是客观化的公共理性,通过维护社会的公共秩序与人民的公共利益来凝聚公共意志。

2、公共权力的特点主要有五个方面

第一,公共性。它是公共权力的根本属性,是公有性的并非私有性的,没有差异性,不是私人或少数人的。

第二,普遍性。公共权力管辖的范围都具有约束力。

第三,中立性。不偏袒矛盾的任何一方,一切都是按照法律来进行约束。

第四,强制性。公共权力是具有最高效率的,具有最高权威,也是合法的支配力量,隶属于国家,受法律的保护,反过来保护国家的安全和公共利益,维护社会安定。

第五,服务性。公共权力服务于公民,并且通过服务公民来体现是否合法公平的行使公共权力。政府和官员行使权力不是为了自身从中谋取私利,而是肩负着为公众谋求公共利益的责任。

3、公共权力的内在矛盾

首先是公共性和个人性的矛盾,这是一对永恒的矛盾。怎样平衡个人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是亘古不变的话题。其次是中立性和决策的利益具有倾向性的矛盾,由于决策信息不完备,决策都有价值偏好,决策者个人利益以及所代表群体的利益的影响等因素都会影响决策的中立性。最后是目的的向善性与手段的向恶性之间的矛盾。有的时候尽管初衷是好的,但实行的手段和过程却不尽如人意。

4、公共权力是政治的核心

公共权力的形成是政治产生的标志。首先人际关系发生了改变,从熟人变成了陌生人。在公共权力面前要做到人人平等,不能按关系的亲疏远近来行使公共权力。其次个人交往的矛盾逐渐变成群体之间交往的矛盾。而服从的原因也发生了改变,从无条件变成了有条件。政治產生的实质是人们对不同利益的需要,要在有秩序的框架内实现。每个人对利益的需要都大不相同,如果在没有秩序,没有约束的情况下,那整个社会都会出现混乱。

而政治的核心问题就是公共权力的产生与公共权力的运行。公共权力产生后的主要问题就是如何获得既有能力,又负责的领导者,二者缺一不可。而公共权力运行的问题,主要依据如何对稀缺资源进行合理的分配,资源的分配问题可以说是重中之重,如果分配的不合理,那么产生的后果是不可估量的。公共权力是维护公共秩序和公共利益的有效手段,只有弄清公共权力,才能更好的了解公共权力腐败的原因,并做好相应的预防和治理。

二、公共权力腐败

公共权力腐败是指公共权力主体为其自身利益而滥用公共职权或偏离公共职责的权力变异现象。所以公共权力的异化是腐败的实质。不仅起不到维护公共秩序的作用,更是损害了公民个人的合法利益乃至国家的利益。公共权力腐败会损害公民个人的名誉,财富等,也会给公民心理甚至生理造成伤害。

1、公共权力腐败的特点

(1)公共权力腐败范围广。随着经济的发展,公共权力也愈来愈凌驾众人之上,随着各种“大老虎”,“小苍蝇”的增多,这种公共权力的腐败现象也愈演愈烈。

(2)公共权力腐败具有群体性。如果公职人员在行使公共权力的时候能做到公平公正,不徇私枉法,那么其中一环出现贪腐也形成不了“腐败网”。正是因为这种腐败具有群体性,上至“大老虎”,下至“小苍蝇”,各级官员官官相护,互相勾结,互相包庇,谋求私利,才会使得这种不良风气不仅得不到改善,反而不断扩大。

(3)只要存在利益的交互就会有公共权力的腐败。以升职为例,待升职的公职人员是需要上级进行多方面的考察评估,最后审批通过的。在这审批的背后就有着利益的交互问题。每个公职人员都希望升职加薪获得更大的权力,更多的财富,更高的地位,所以为了能够打败竞争者确保升职,就会有以金钱,情色等贿赂上级的不合法行为的出现。

2、公共权力腐败的原因

(1)公共权力的裁量性。虽然法律的各项规定已经做到很详细很具体,但因为要处理的公共问题的复杂性,法律不能做到涵盖所有的情形,因此就需要掌权者自己运用公共权力,按照自己对公共利益的理解,对当时的情形进行分析来处理。我们之前提到了所选的领导者是既有能力又负责的,所以我们可以相信掌权者有能力对事务进行处理,但也存在着弊端,那就是人人都有自利性,当这种自利性作祟时就很容易产生掌权者以权谋私的腐败现象。

(2)资源的稀缺性。人类生活的最高原则就是生存,而人类的本质是对物质资料的需求,因为有了需求才会刺激社会生产的发展和物质资料的增长,进一步促进社会的进步。但现如今随着我国人口的增加,资源也变得稀缺起来,人们对稀缺资源的分配问题就会产生矛盾。也就导致一部分人通过各种方式试图占取资源。当掌权者面对巨大的诱惑和远大于其合法收入的贿赂时,就很可能产生腐败的现象。而掌权者拥有管理和分配的权力难免会产生虚荣的心理,很容易诱发人性恶的一面。

(3)监督机制的不健全性。公共权力腐败的原因很大程度上可以归咎于监督机制的不健全。尽管权力监督体系从理论上看来较为完善,但在实践中还是存在着不足。首先行使监督权的机构很难能独立行使监督权,因为他们很容易受到同级或上级部门的干扰,从而做出不合法或不公平的行为。其次也有很多在其位不谋其政的官员,该管的不去管,认为有的事情可大可小,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过去了,没有起到监督的作用,使监督机制的力度大大减弱。还有一方面是把监督的重点放在事后的惩戒上,而忽视了预防以及事发过程中的控制问题。在国外只要是超市里摆上架的商品,像水果或蔬菜,都会在上面标注商品的原产地,一旦出现问题就可以直接找到源头进行控制,处理或者赔偿。这就是一种很好的制约监督的实例,把很容易对公民利益产生危害的问题扼杀在摇篮里。

(4)缺少公民权利的制约。权力起源于权利。以公民权利制约公共权力是防止权力滥用的有效措施之一。也更能体现人民当家作主的主体地位。但很显然我国公民权利对公共权力的制约并不完善。虽然公民拥有检举权,但是公民很难将自己的不满或建议反映到掌权者手中,往往都是石沉大海,而且有的公民还会有害怕被报复的心理故不敢去申诉或检举。这都是举报人保护制度不完善造成的,也直接的打击了公民对不合法行为进行监督举报的积极性,使得贪污腐败的官员气焰更加嚣张。还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公民法治意识以及维权意识较为淡薄,助长了这种不合法现象的滋生与蔓延。

当然腐败的主要原因还是一个“贪”字,不管什么身份的人,大到领导阶层,小到市井百姓都离不开这个“贪”字。因为人的本性就是追求利益的最大化来满足自己的私欲。更是有俗语“无利不起早”来印证。人们可能贪的是金钱财富,可能是美色,可能是地位,可能是前途。就是在这种本性的驱使下,掌权者将自己是人民的公仆抛之脑后,以自身利益为出发点,以权谋私,败坏风气,破坏整个社会的安定和谐。

三、公共权力腐败的治理对策

孟德斯鸠说过“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有权力的人们使用权力一直到遇到有界限的地方才休止。”所以要想预防腐败,就要制约公共权力,健全民主监督体系。

1、完善干部制度改革

邓小平同志生前极为重视干部制度改革,提出任何领导干部都不能无限期的任职。而我国的干部选拔仍存在着很多不足,最大的问题就是通过人情关系来提拔干部,暗中操作,使得那些真正有才干有能力的人不能去任职做出贡献。而通过各种关系上位的人名不副实,做不到自己该做的,徒有其表,这样不仅助长了贿赂腐败的风气,还会打击真正德才兼备的人,使他们心生怨恨,情绪低迷,也对社会的发展起到了抑制作用。所以深化干部制度改革是重中之重,要扩大领导干部的选举范围,避免任命制度,避免任人唯亲的现象出现,以民主的形式,公平公正公开,选出真正适合这个职位的人。而且选举人还拥有上诉,提出意见或撤销被选举人的权利,这样也是对领导干部的防范与监督。

要明确任职期限,不能无限期的任职,避免一家独大局面的产生。不仅上级管理下级,下级也要监督和制约上级。做到在其位谋其政,公正廉洁。完善和健全干部制度可以推动社会的进步,并为其他组织单位的廉政建设起到示范作用。

2、社会治理

社会治理是制约监督国家权力的有效手段,因为它是一种外在的约束,使得社会主体主动参与管理公共事务,同时摆脱了一味地自上而下的管理,加入了自下而上制约的新途径。其次社会治理是一种较为温和的制约方式,呈现出非强制性的特点。以社会来制约权力减少了公共权力被滥用的机会,运用国家政治生活外的相对独立的社会力量来制约国家权力,减少了官官相护的可能性,更好的达到治理腐败的目的。

3、完善反腐的法律条规和建立高效的反腐机构

首先要尽可能的制定或完善一整套详细且具体的反贪防腐的法律条规和行为规范。做到在是非方面界限分明。加强公务人员的纪律性,提供行为标准,避免公共公权力的裁量性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尽力做到一切按照法律法规来判处是非对错。其次要建立高效的反贪防腐的执法机构,要想彻底的治理腐败,不仅要靠一套完善的法律条规,更要有执法如山的执法机构。执法机构自身也要做到廉洁公正,严禁存在营私舞弊的现象,对于揭发检举要采取一切合法的手段查明实际情况并秉公执法。

4、健全监督体系

健全监督体系,不仅要提高政府行使权力的透明度,还要扩大监督范围,才能更好的制约公共权力的运行。首先一定要把公共事务清楚的摆放在公众的面前,在公众的关注及监督下才能保证公正廉洁。因为在公开的情况下,行使权力的主体一言一行都被置于公众的眼前,使有腐败念头的人心里会产生恐惧感,所以会大大减少腐败的机会,公职人员的工作也变的有据可依,否则难以服众。同时将法律作为政务公开的保障,使其行为变得有法可依。

完善监督体系,扩大监督范围,提高监督效能,健全有效监督机制:人大监督,司法监督和群众监督等。其中人大监督是我国监督体系中最重要的部分,最能代表民意,保护人民的利益,为了更有效的发挥监督的作用,不仅要加强人大自身建设,还要加强监督力度,提高人员的综合素质,始终牢记作为人民的公仆而非自己的利益,做到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司法机关作为最后一道防线体现了公正,司法监督包括人民检察院的法律监督和人民法院的审判监督,作为一种“看得见的正义”,维护了法律的尊严,使国家行政机关及工作人员能够遵纪守法,而群众监督也是预防腐败的又一把利剑。

5、开展廉政教育工作

弘扬反贪反腐的精神有利于形成反腐的环境和氛围,有利于开展廉政教育工作,和一切腐败现象抗争到底。作為人民的公仆要时刻做到感恩百姓,服务百姓,确保公民的主体地位及利益。开展廉政教育工作会提高廉政认知水平,树立廉洁信念,培养廉洁意志,养成廉洁习惯,是预防腐败的基础,也是减少腐败现象的有效途径。

总结以上内容我们不难发现,腐败现象像灰尘一样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从领导干部徇私枉法到公司集团偷税漏税,从公职人员搞裙带关系到小商小贩缺斤少两,以次充好等,这些现象都让国家,党和社会蒙羞。现如今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给贪污腐败分子以重击,并取得一定的成绩。反贪反腐是一项费时费力的巨大的工程,需要多方共同精心合作才能根除。我们要向在反腐道路取得效果的国家学习经验,在符合我国国情的条件下,加以借鉴。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形成全党全社会积极参与反腐的良好局面,也表明了我们党反腐倡廉的决心和信心。

【参考文献】

[1] 徐进. 论我国公共权力腐败的成因及其预防[D]. 江南大学, 2010.

[2] 李庆凯. 浅析社会组织公共权力的法律治理[D].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3] 翟婷. 公共权力腐败及其治理[D]. 桂海论丛, 2007.

[4] 陈德山. 认识权力[M]. 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0.

[5] 曾月英. 权力腐败的原因与防治对策探讨[D]. 党风与廉政, 1995.

【作者简介】

张竞方,哈尔滨师范大学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猜你喜欢

治理对策
关于企业财务报表失真与治理对策探讨
清水河的呐喊
对会计假账问题的初步探析
全面从严治党视阈下
强化高校工会“小金库”管理对策
青海省杂多县草原生态环境治理对策探析
河南省畜禽养殖业污染现状及治理对策
浅析公路桥面铺装早期破坏原因及治理方法
跨学科大学生创新团队协同创新机制与治理对策研究
跨学科大学生创新团队协同创新机制与治理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