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健康智慧”理念下的老龄交往空间景观设计

2019-12-27张清然杨雅舒吴佳鸣朱雨萌董萧瑶温静

绿色科技 2019年21期
关键词:中国古典园林人口老龄化

张清然 杨雅舒 吴佳鸣 朱雨萌 董萧瑶 温静

摘要:指出了人口老龄化问题是当下的热点问题之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对社会各方面带来的消极影响被各界所关注。从园林景观的角度出发,以“健康中国”战略为导向,应用中国古典园林思想,“以古为鉴”提出了科学的景观解决方法。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健康智慧;中国古典园林;老龄交往空间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9)17-0012-02

1 当下老年人的需求与中国古典园林的“健康智慧”

老年人活动空间出现的种种问题,正是因为空间与使用者需求不匹配而导致的。通过调查走访,总结老年人的基本特征如下。

(1)生理特征:感知能力下降,视觉及分辨能力下降,听觉衰退,肌肉和骨骼系统老化。

(2)心理特征:缺乏安全感,缺乏成就感,社交渠道少,自尊需求。

(3)行为特征:活动范围不大(步行极限1000m/10min),以休憩、保健型运动为主,追求健康、追求安全、追求人与人之间的互通交往。

基于老年人的生理特征,其心理与行为特征均表现出强烈地“健康”、“养生”、“沟通”需求,需要可达性的景观、需要安全的设施、需要和谐的交往空间。

党的“十九大”以来针对全球生态与社会问题、精神危机、亚健康人群增多及老龄化的加深等社会现实而提出的“健康中国”战略以及园林景观界积极开展地“健康园林”议题,全面地楔人健康问题的精神深度,为解决人们的“健康”需求提供了系统性的回答。其中,围绕园林景观与身心健康的关系,已陆续提出:园艺疗法、康养景观、疗愈花园、保健型景观等概念。回眸历史,中国古典园林是中华民族长期发展中智慧与知识的结晶,其中具有中国味的健康园林、蕴藏传统医学的养生园林以及深刻而独特的健康智慧与营建观念理应作为当代“健康”景观需求研究的根基,成为解决老年交往空间景观设计的智慧所在。

2 “以古为鉴”的景观解决方法

中国传统医学认为:“健康”是身体、生理、心理所处的一种平衡的、完全良好的状态,是在自然、社会、人文等各种因素影响下,人的肌体、感觉、知觉的和谐状态[1]。与传统医学并行,园林被视为畅情抒怀、赏心悦目、修身养性、健康养生的理想场所。一个健康的环境,是具备健康的条件。所以,老年交往空间“健康”的景观设计是缓解老龄化问题主观者的生理、心理以及客观受负面影响者的重点。

2.1 精神层面——“健康”的意识

所谓“健康”的意识:即真正的健康,不仅在于身体等物理属性所达到的正常指标,更在于精神层面自我健康的意识。古籍中称之为“精气神”。《寿世传真》中记载:“人一身所恃,精、气、神具足…保全三者,可以延年,…谓之三宝”;明代《类经·聂生类》“善养者,必保其精,精赢则气盛,气盛则神全,神全则身健,老而益壮”亦说明了拥有“健康”的意识的必要性。换句话说,园林体验者本身需要用脑用心去感受健康的环境,承载健康的内心意识。对于造园者,园林本身的能动性要求造园工匠渗透情感的,绝非仅限于工程之巧,而盛于承载着的复杂、抽象的情感与意志。与先贤在园之古籍论述相似:建造一个健康的园林,不仅在于工程巧妙,更在于表意的巧妙。譬如日本的枯山水,应用山石和白沙象征自然界,可带给老年人无限平远之感。

2.2 感受层面——“健康”的营建

感受是客观刺激作用与感觉器官所产生的对事物属性的直接反映。在园林中,它是对公值(度、量、衡)、质料(材质、肌理、色彩)、时间、空间的属性反应,同时通过人体的五感获得。古典园林强调五感汇集于心理感受,要求其要素调控的动态平衡[2]。因此,把握五感,调控平衡是古典园林营造策略的要旨所在。传统医学中“身心合一、天人合一”即是当下营建“健康”老年空间之理。从基本的感官元素搭建,“五觉疗养园”体现古典健康思维。

2.2.1 视觉

老年人对色彩的辨识能力降低,对冷色调的敏感度下降。所以空间应选择暖色、饱和度、亮度、纯度相对高景观要素。植物:(如红色:贴梗海棠、木槿、牡丹、合欢;白色:白玉兰、樱花、桃;黄色:棣棠、连翘、金钟花),并合理的进行植物搭配,强化老人的季节意识,让空间四季充满生机,做到三季有花,冬季有绿;景观小品与其他设施:颜色鲜明,特点突出,集中分布,布置在视平线以下方便观赏、作为视觉的重点,激发老人的兴趣。

2.2.2 嗅觉

主要通过芳香类植物挥发的气体,为老年人提供保健和治疗的功能,营造康复性景观。如:松树可以增强老年人的免疫力、薄荷具有杀菌和增强记忆力的作用、桂花可以安神消除疲劳、白玉兰的清香具有提神养性的功能、茉莉具有镇痛、镇静的功能等[3]。选择植物时,确保其无毒无害。

2.2.3 听覺

传统医学将悦耳、柔和的声音与调心、调息、人静,来帮助老年人康复和养生。园林景观可创造丰富的声景,使老年人与大自然充分接触。如:植物搭配注重场景感的构造,芭蕉叶、荷叶、竹子在有风、雨时碰撞的声音创造不同的意境;流动的水声、风声、昆虫及小动物的声音等。

以上为主要的针对使用者的感觉器官对景观设计的指导。古典园林中除点出基本五感元素,更强调“平衡”地达到各要素综合调控和动态共存。

针对造园者来说,这种平衡不仅限于五感元素。在营造空间时,整体山水结构的宏观走向要趋于平衡。健康的园林要做到与天同构、与自然同和,顺应时节变化。古典园林兼具游赏、起居、学习的作用,其环境的优劣与人的身心健康尤为密切。从园林基本的四要素来说:首先,“山”即地形地貌。唐代医学家孙思邈在《干金翼方》提到,山林地“居者安”,与明代造园家计成“相地选址,山林者为上”而同。古典园林认为的上好山岳空间被称为“太师椅”,基地选址西北面靠山,面朝东南面靠水,冬季抵挡寒风,夏季送来清凉。当今,设计者大多不能随意选择地块,在规定的红线内进行设计时,造园师则要在充分利用现状、发掘小气候,人工进行符合老年人需求的竖向设计。第二,“水”口水是古典园林必备要素。清乐寿堂前“水木自亲”匾额,反映了皇家园林追求的养生环境;“岩秀园增寿,水方可谢医”体现了古人“水以养生”的认识,历代无论皇家、私家、寺观园林多以理水闻名。动水以人愉悦,静水以人清静,均有利于情绪的调节。老年空间多以平远的静水见长,不宜设置强烈的要素。第三,“建筑”。古典园林强调建筑与自然的交叉。将园景纳入建筑内部,提高人居环境舒适度。清避暑山庄皇帝读书的“颐志堂”位于岛上,树木旺盛,环境清幽;“澄观斋”斋前山溪流淌,淡泊宁静。之于现代老年空间的园林建筑,多指景观小品,则以安全性为第一,创造安静舒适环境为第二。第四,“植物”。植物可通过五觉元素以人们健康,林地景观具有清洁空气的作用,减少疾病的发生。古典园林植物配置多强调意境,养生多在于心意之间,同时营造健康的环境。

2.3 肌体层面——“健康”的行动

清乾隆帝提倡“明德之馨胜于黍稷芝兰,鲍鱼与之具化”,强调雅致的生活的重要。“健康”园景的形成,需要肌体层面的健康行为来完善。老年人活动空间以优美的环境,加之“明德之馨”则可促成尤为健康的园景。我国古代帝王中最为长寿者为清乾隆帝,89岁高寿与其所处环境与园居生活密切联系。常在园林中设立书屋,享山水、书卷之趣,躬耕田园菜畦林木之美。现代老年空间营建时,我们即可借鉴古典园林之做法。譬如,开辟园艺空间,组织老人对花草的修剪等,鼓励老年人分享劳动成果促进社交;设立“亲子家园”主题空间(如:儿童与老年空间结合),促进孩子和大人之间的互动,制造亲切和谐的交往范围。老人渴望得到别人、尤其是亲人的关注,陪他们下棋、遛狗、聊天,都能获得良好亲子效果,予以温暖。

3 结语

本文以“健康园林”为指导,分析当下老龄群体的切身需要为基础,“以古为鉴”挖掘中国古典中蕴含的“健康智慧”,并从精神层面、感受层面、肌体层面分别介绍了古典园林对健康的追求,相应地提出了应对当代老龄化问题的景观思考。为老年人活动空间的创设提供了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1]李明霞,周志钦.论健康概念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建筑教育,2012,28(7):573~575.

[2]张学玲,李雪飞.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健康思想研究——以清代皇家园林为例[J].中国园林,2019,35(6):28~33.

[3]李姣.基于交往心理的老年社区景观设计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14.

[4]刘勇.老龄化城市生态宜居景观设计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7.

收稿日期:2019-09-01

基金项目:河北省社科联(编号:2019031204018);河北农业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省级项目(编号:s201910086034);河北农业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校级项目(编号:2019227)

作者简介:张清然(1998-),女,河北农业大学园林与旅游学院学生。

通讯作者:温静(1982-),女,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园林景观设计、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

猜你喜欢

中国古典园林人口老龄化
人口老龄化、房价波动与银行稳定性关系研究
中国人口老龄化:现状、成因与应对
基于CiteSpace的近十年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可视化分析
技术创新视角下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技术创新视角下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现代园林设计思想于《园冶》中的继承与发展
我国人口老龄化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老龄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