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行距和基本苗对直播稻群体及产量结构的影响

2019-12-27宋文芹周婕乐勤成晓波徐楷

安徽农学通报 2019年22期
关键词:行距密度

宋文芹 周婕 乐勤 成晓波 徐楷

摘 要:目的:研究不同行距及基本苗数对直播稻群体及产量结构的影响。方法:以南粳9108为试验材料,研究设置不同的行距及基本苗数处理,调查直播稻群体茎蘖动态及产量结构。结果:行距20cm处理的茎蘖动态群体合理,前期发苗快,高峰苗多,后期无效分蘖消亡慢。不同基本苗群体总苗数的差距随着生育期的推迟而逐渐缩小;基本苗120万/hm2、150万/hm2、180万/hm23个处理间以及基本苗210万/hm2、240万/hm2、270万/hm2、300万/hm24个处理之间群体总茎蘖数的差距较小,但两者之间的差距较大。有效穗及千粒重随着行距的增加而减少,成穗率、实粒数及理论产量随着行距的增加而增加。有效穗、千粒重及理论产量随着基本苗的增加而增加,成穗率及实粒数随着基本苗的增加而减少。结论:在现有栽培管理水平下,南粳9108直播,基本苗210万/hm2、行距20~25cm,有利于提高产量。

关键词:直播稻;行距;密度;群体动态;产量结构

中图分类号 S352.5+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7731(2019)22-0033-04

目前,水稻栽培方式主要有田间直播和育秧移栽2种形式[1]。在数千年的栽培管理过程中,尤其在温饱为主要矛盾的农耕文化阶段,人们充分认识到,要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只有充分利用当地气候资源,精耕细作[2],因此,育秧移栽模式一直处于主导地位。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农业生产由传统的追求提高粮食单产的单一选择向追求效益、生态、环保等多元目标转变,这一转变在水稻生产上就是水稻直播方式的快速发展。国内许多学者研究认为,水稻直播问题较多,与育秧移栽相比,无效分蘖增多,造成群体过大,成穗率降低[3],田间草害、杂草稻危害加重,生育期推迟,严重影响下茬小麦适期播种[4]。因此,水稻直播一直备受争议。但是,水稻直播省去育秧移栽环节,节约农本,深受广大农户的青睐,呈现逐年快速扩大的趋势,已成为当前水稻主要的栽培方式之一。据此,近年来,从栽培管理角度研究直播稻科学种植成了热门话题。

水稻直播历史悠久,与水稻的栽培史同步[5]。在现代水稻生产中早有应用,如1995年江苏省仅南通市就有3.3万hm2以上的直播水稻[6]。目前,许多学者对水稻直播技术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7],从直播稻增产机理[8]、高产栽培技术[9]、生理生态[10]、产量效益[11]等方面提出了提高产量和品质的许多管理措施与建议,为发展直播水稻提供了技术支持。盐都地处里下河地区腹地,是江苏重要的水稻种植区域,直播稻面积已占水稻种植面积的90%左右。为此,本试验以当地的水稻当家品种南粳9108为材料,研究行距、基本苗数对直播稻群体及产量结构的影响,旨在为直播稻科学种植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水稻品种选用优质食味粳稻南粳9108(苏审稻201306)。

1.2 试验方法

1.2.1 试验设计 试验采用二因素裂区设计[1],以基本苗数为主区,设7个水平,分别为120万/hm2、150万/hm2、180万/hm2、210万/hm2、240万/hm2、270万/hm2、300万/hm2;以播种行距为副区,设15cm、20cm、25cm、30cm共4个水平;重复3次,小区面积24m2,随机区组排列。

1.2.2 播种方式 试验地点位于盐都区龙冈镇兴龙居委会,田块肥力中等,面积0.3hm2。播种方式为麦秸秆全量还田,人工条播。播種期2016年6月16日,次日抗旱洇水。

1.2.3 试验管理 肥料运筹上,基肥施45%复合肥525kg/hm2;2叶1心期断奶肥,尿素150kg/hm2;4叶期分蘖肥,尿素112.5kg/hm2;倒3.5叶期促花肥,45%复合肥525kg/hm2;倒2叶期保花肥,尿素112.5kg/hm2;粒肥施尿素112.5kg/hm2;折合纯N381.75kg/hm2,P2O5157.5kg/hm2,K2O157.5kg/hm2;N∶P2O5∶K2O=1∶0.41∶0.41,N肥基蘖肥与穗粒肥比52∶48。秧苗2叶1心期用20%壮丰安1500mL/hm2对水490kg/hm2喷雾;破口期,结合穗颈稻瘟病防治,用劲丰1950mL/hm2对水450kg/hm2喷雾。病虫草害防治与大面积生产相同。

1.2.4 调查项目 水稻出苗后在第1重复的每个处理小区内固定0.22m2,按照试验方案设计的要求确定基本苗数,定期调查群体动态;成熟收获前全部取回室内烘干,测定干物重,收获实产,并调查有效穗数、每穗总粒数、空秕粒和结实率;随机数取2个1000粒样本称千粒重。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行距对群体动态的影响 不同行距处理的群体茎蘖数动态及与总苗数的关系分别如表1、图1所示。由表1、图1可知,行距20cm处理群体总苗数一直遥遥领先,前期分蘖发苗快,早发性好,高峰苗多,且与其它处理的差距较大;拔节后分蘖消亡速度缓慢。7月15日调查,群体总苗数669.2万/hm2,比15、25、30cm处理分别增加23.8、41.1、43.1万/hm2,分别增3.7%、6.6%、6.9%;7月29日调查,高峰苗1290.9万/hm2,比15、25、30cm处理分别增加126.7、134.4、153.7万/hm2,分别增10.9%、11.6%、13.5%。拔节后群体总苗数消亡速度平缓。8月12日群体总苗数877.5万/hm2,分别比15、25、30cm增加55.3、32.1、68.1万/hm2,分别增6.7%、3.8%、8.4%;有效穗为573.4万/hm2,分别比15、25、30cm增加54.6、34、58.5万/hm2,分别增10.5%、6.3%、11.4%。其它处理群体动态曲线趋势基本一致。行距15cm处理前期发苗及后期无效分蘖消亡的速度均比较快;行距25cm处理前期发苗及后期无效分蘖消亡的速度均比较慢;行距30cm处理前期发苗速度一般,高峰苗数少,后期无效分蘖消亡的速度比较快。

猜你喜欢

行距密度
2020年度夏玉米行距密度试验研究报告
“缩行扩株”对重庆丘陵山区玉米植株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不同播量、行距对“藏青320”产量的影响研究
密度和行距配置对玉米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甘蔗机械化收获条件下1.3m行距试验表现